采用复合材料的汽车底盘承重装置,涉及复合材料制品领域,包括底盘连接杆,底盘连接杆的上端面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横杆,横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横杆上套设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分别位于所述滑块的两侧,滑块的顶面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的缓冲筒,缓冲筒外侧套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侧面通过若干第二弹簧与缓冲筒的外侧壁连接,固定环外侧壁对称设有一对固定支杆,固定支杆另一端与底盘连接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的汽车底盘承重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底盘的承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承重负载性能强,减震效果好的特点,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涉及农林生物质增强的可降解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途。该复合材料采用含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农林生物质物作原料,以可降解材料聚碳酸亚丙酯为基体,农林生物质原料经历汽爆/不汽爆后,与基体聚碳酸亚丙酯原料在发泡剂、偶联剂、填料存在/不存在的条件下,熔融共混制得多孔材料、普通发泡材料、双孔发泡材料、装饰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材料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表面光滑细腻均匀,由于农林生物质和基体原料都是可以降解的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可以自然降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振荡热压烧结方法,与无压熔渗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相比,具有能够制备出界面结合强度更高,热导率更高同时致密度更高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振荡压力相比于静态压力能够促进金刚石颗粒在烧结过程中发生颗粒重排现象,制备出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中金刚石颗粒的分布更加均匀。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磨抗静电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自润滑聚醚醚酮和碳纤维通过机械研磨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末;随后将混合粉末置于压力为10~20M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热压烧结处理,获得所述抗磨抗静电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摩擦系数低、磨损率低、摩擦静电小等特点,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好。该材料适合在常温及60℃~260℃下使用。作为固体润滑材料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过渡金属高熵陶瓷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高熵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称取MgO、CoO、NiO、CuO、ZnO粉体原料,均匀混合后,获得混合粉体;S2、对S1获得的混合粉体预压制坯后,于900~1300℃烧结0.5~1.5h,所述烧结采用微波进行烧结。即得(MgCoNiCuZn)O高熵陶瓷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MgCoNiCuZn)O高熵陶瓷氧化物复合材料,有效的降低了(MgCoNiCuZn)O高熵陶瓷氧化物的合成成本,提高了合成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阻燃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它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尼龙盐95~105份、氧化石墨烯2~10份、海泡石粉4~8份、膨胀石墨3~8份、硅烷偶联剂KH560 2~6份、固含量为20%~25%的纳米碳溶胶1~4份、纳米二氧化钛1~4份、硅灰石粉2~5份、封端剂0.2~1份、6‑氨基己酸0.1~0.6份、去离子水40~70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高温阻燃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耐高温阻燃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比较好的阻燃、耐高温以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提供了一种取向化氧化镍/PEDOT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定向凝固结合热压法制备取向化氧化镍/PEDOT复合材料,将表面改性后的一维氧化镍纳米线粉体置于PEDOT、酒精、丙三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之后将此容器置于特定方向温度梯度的环境中,从而实现一维填料沿温度梯度方向定向生长,生长完成后放入低温低压环境中升华;再将此材料置于50‑80℃温度条件下3Mpa‑10Mpa的压力下3‑10min,得到具有取向结构的一维氧化镍/PEDOT复合材料。该材料的热电性能优异。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方便快速、制备的样品气敏性能优异等优点,可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体侵彻金属/块石复合材料靶板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对称罚函数法计算弹体与靶板的侵彻,接触类型为面~面侵蚀接触;步骤S2:建立材料的数学模型,包括靶板金属材料模型、弹体金属材料模型和靶板中的块石材料模型;步骤S3:建立材料的有限元模型;步骤S4: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是根据金属基块石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设计的,所设计的材料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材料的真实性能,经过与大量试验的结果比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能较好的反映弹体侵彻金属/块石复合材料靶板的全过程。
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经历银诱导腐蚀纳米多晶硅粉制备多孔硅、溶液A配制及制备硅碳负极复合材料三大过程,在银诱导腐蚀纳米多晶硅粉制备多孔硅过程中又经历酸洗、沉积银溶液配制、沉积、混合腐蚀溶液配制及化学腐蚀五小过程,制备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呈核壳结构,内核为多孔硅而外壳为丙烯腈/碳纳米管,多孔硅结构有效缓冲了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为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迁移提供了快速通道,包覆层丙烯腈裂解后形成的无定型碳则具有层间距大的特性,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传输速率。碳纳米管的纤维网状结构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性及包覆层的结构稳定性,最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吸液能力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氧化物掺杂钼铜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铜10%~39.9%,稀土氧化物0.1%~3.0%,余量为钼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稀土氧化物掺杂钼铜合金复合材料,由钼、铜和稀土氧化物组成,稀土氧化物作为第二相掺杂加入钼铜合金中,显著提高了钼铜合金的烧结性能,钼和铜包覆在稀土氧化物周围形成发育完整的晶体,钼元素和铜元素之间在稀土氧化物的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实现了钼与铜的分子级混合,大大提高了钼铜合金的致密性,最终钼铜合金的强度、韧性和导热导电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氯乙烯耐热防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100份、丙烯酸酯橡胶3‑10份、硅橡胶20‑30份、玻璃粉2‑5份、硅灰石5‑10份、石墨烯片1‑2份、硼酸锌2‑4份、氢氧化铝2‑5份,液体石蜡1份、热稳定剂1‑2份、润滑剂1‑2份、硅烷偶联剂0.4‑1.0份。经共混改性所得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在40%vol左右,UL 94达到V‑0,维卡软化温度达到98℃以上,热稳定时间长;拉伸强度在60MPa左右,断裂伸长率在11%‑12%,冲击强度达到20KJ/m2,弯曲强度达到75MPa以上,兼具良好的耐热防火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纤维/废旧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1)秸秆切割成2‑4cm小段,废旧塑料粉碎成粒径为1‑3cm颗粒,按照重量比为1:2‑3混合均匀;(2)在蒸汽压力为1.5‑3.0Mpa的条件下维持300‑400s,然后瞬间弹射蒸汽爆破,得秸秆纤维/废旧塑料复合材料。该秸秆/废旧塑料复合材料是采用瞬间弹射蒸汽爆破技术处理得到的,能充分的将废品加以利用,制备的板材强度高,性能优异,经济环保。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具体公开了一种包装用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韧性包装用聚乳酸复合材料包括PLA、PBAT、PEG、增容剂按相应比例制备而成;其制作工艺简单,可量产,PBAT作为增韧剂,在增容剂的作用下,降低PLA与PBAT两相之间界面力,同时,借助增容剂与PLA、PBAT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均匀分散韧性介质,大大提升了PLA材料的韧性,且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也有所提升。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充增强用表面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该填充增强用表面改性纤维由纤维本体和负载于纤维本体表面上的杂化涂层构成,杂化涂层由聚乙烯醇基体和分散在聚乙烯醇基体中的碳基纳米材料组成,杂化涂层中聚乙烯醇与碳基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0.5~5):(0.1~5)。本发明的填充增强用表面改性纤维能够增大纤维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能,在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时,能够提高纤维与基体的复合效果,增加界面层密度,提高复合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异质结NiO/Ni2P/N‑C纳米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CTAB和镍源加入到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形成均匀溶液,将均匀溶液水热反应得到β‑Ni(OH)2 NSs前驱体;将β‑Ni(OH)2 NSs前驱体加入到碱性缓冲溶液中并加入盐酸多巴胺反应得到β‑Ni(OH)2@PDA NSs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即可获得NiO@N‑C NSs;将NiO@N‑C NSs和磷源合理配比,在高纯氮气保护下热处理得到三元异质结NiO/Ni2P/N‑C纳米片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三元异质结NiO/Ni2P/N‑C纳米片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展示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其制备为:将磷酸盐,硅酸钠,环己烷和乙二醇单丁醚加入水中,制成乳液A;将钙盐,环己烷和乙二醇单丁醚加入水中,制成乳液B;将A和B混合,加入柠檬酸盐反应后,离心,洗涤沉淀,得磷酸钙纳米颗粒,然后与阿霉素分散在PBS溶液中反应,离心,洗涤沉淀,得载阿霉素的磷酸钙纳米颗粒,再将其分散到外层修饰有RGD肽的DSPE‑PEG‑RGD溶液中,离心,洗涤,即得钙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钙纳米复合材料,解决了药物治疗中耐药性肿瘤细胞的快速增值、大量副作用、靶向性差、稳定性欠缺、毒性大等问题,在抗肿瘤的药物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纯铜、铜合金及铜基复合材料的烧结制备方法。将纯铜、铜合金或铜基复合材料粉末装入石墨模具中放入振荡烧结炉中,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振荡烧结:烧结温度500~850℃、烧结保温时间10~180 min、振荡压力的平均值10~150 MPa、振荡压力的振荡幅度5~80 MPa、振荡频率2~100 Hz。本发明方法所采用的烧结温度比传统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低100~500℃,烧结温度低,所以制备过程消耗能量少;本发明所制备材料的致密度高,减少或无需后续致密化处理,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所制备材料的强度提高10%左右,导电性和导热性提高10%左右。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双金属液固复合铸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铝‑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钢基材表面涂覆高熵合金涂层,然后在高熵合金涂层上复合铝层。本发明的铝‑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易于控制、成本较低,便于工业量产的优点。高熵合金具有缓慢扩散的特性,铝中各元素和钢中各元素在高熵合金中的扩散速率明显低于其在其他合金及纯金属中的扩散速率,高熵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也比钢好得多。在钢基材表面涂覆高熵合金层,可以抵制钢基材表面过早氧化,改善界面润湿性,抑制铝/钢金属间脆性化合物的生长而使界面化合物层变薄,促进铝/钢双金属界面的冶金结合,提高界面结合强度。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高强度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超细硅酸盐水泥100‑130份;活性矿物掺合料325‑350份;无机掺合料215‑230份;消泡剂1‑2份;减水剂2‑2.3份;水45‑60份;聚乙烯醇纤维3‑5份。本发明将PVA‑ECC材料应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制得复合材料,并将此复合材料应用于制备抗震结构、大变型结构和复合结构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耐磨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它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尼龙盐95~105份、氧化石墨烯2~10份、有机纳米蒙脱土2~6份、膨胀石墨3~8份、硅烷偶联剂KH560 2~6份、固含量为20%~25%的纳米碳溶胶1~4份、纳米二氧化钛1~4份、蛭石粉1~3份、氮化硼0.5~1份、封端剂0.2~1份、6‑氨基己酸0.1~0.6份、去离子水40~70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高温耐磨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耐高温耐磨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比较好的阻燃、耐磨、耐高温以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氯乙烯50‑80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5‑11份、碳酸钾11‑20份、铬酸钠6‑12份、萘酸锌1‑5份、氧化石墨烯4‑9份。本发明的耐磨复合材料通过聚氯乙烯、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碳酸钾、铬酸钠、萘酸锌和氧化石墨烯的复配,发挥协同作用,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且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本发明的耐磨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鞋底,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丙烯母粒及使用该母粒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改性聚丙烯母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氯化聚丙烯100份、有机胺5~30份、协同剂10~20份、抗氧剂0.5~2份、稳定剂0.4~1.2份;使用该母粒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改性聚丙烯母粒10~20份、氯化聚烯烃10~20份、聚丙烯60~80份。本发明的改性聚丙烯母粒含有有机胺改性氯化聚丙烯作为高分子抗静电剂,具有持久抗静电效果;使用该母粒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在保证聚丙烯材料抗冲击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持久抗静电性和阻燃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高性能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聚碳酸酯77.8~84.7%、壳聚糖/粘胶纤维7~11%、石墨烯6~8%、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5~0.8%、阻燃剂0.2~0.3%、抗静电剂1.6~2.1%;阻燃剂由聚硅硼氧烷、磷酸三苯酯混合而成;抗静电剂由聚氧乙烯硬脂酸酯、脂肪醇聚醚酰胺混合而成。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好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适合用作汽车内饰用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SexSy@PC@Ni/SiO2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将酚醛树脂@硅酸镍放入管式炉中,在管式炉中通入H2/Ar混合气体,升温至500‑550℃,保温一定时间,可以得到多孔碳@金属镍纳米颗粒均匀镶嵌的二氧化硅空心球复合物(PC@Ni/SiO2)。将合成的PC@Ni/SiO2复合物与Se粉、S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研钵,研磨后,加入高压釜中,将高压釜放入烘箱中于240℃保温24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SexSy@PC@Ni/SiO2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制备出的SexSy@PC@Ni/SiO2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新型锂离子电池(Li‑SexSy)正极活性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模具及格栅结构增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定位块的设计,可精确控制泡沫芯材条的位置、格栅结构的厚度,并能够有效解决格栅结构增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预成型体尺寸的精确控制、整体厚度的控制、预成型体稳定性以及成型质量一致性等问题,而且,通过对定位块的形状和相邻定位块之间间距的合理设计,可对格栅结构形状及厚度进行精确控制,实现不同类型格栅结构增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复合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CTI值无卤阻燃玻纤增强PA66/PP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PA6625%~70%,PPO8.8%~20%,无卤阻燃剂5%~16%,玻璃纤维10%~30%,相容剂3%~7%,添加剂1~5%组成。所述的无卤阻燃剂为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和/或磷硅复配阻燃剂,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玻璃纤维,所述的相容剂为通过预辐照接枝共聚自制的马来酸酐接枝高抗冲聚苯乙烯,所述的其它功能性添加剂包括抗氧剂、润滑剂、无机填充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复合材料具有高CTI值和阻燃性能,可应用于电子电器、办公产品和汽车配件。
一种导电改性玄武岩纤维布、低绝缘性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导电改性玄武岩纤维布的表面原位生长有杂多酸掺杂态聚苯胺,复合材料由纤维层叠体和树脂基体结合后固化成型得到,纤维层叠体由两个碳纤维布层以及导电改性玄武岩纤维布层构成,碳纤维布层为一层碳纤维布或D层碳纤维布的层叠体,导电改性玄武岩纤维布层为一层导电改性玄武岩纤维布或S层导电改性玄武岩纤维布的层叠体。本发明采用“三明治”型增强纤维层叠体的铺建方式在复合材料内部构筑连续的平面导电网络,可操作性强,铺层设计可调控性强,可通过调整碳纤维布-改性玄武岩纤维/布的比例同时调整材料的电导率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属于纳米抗菌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GO‑PEG/Ag‑SD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将PEG化的氧化石墨烯的水分散液与硝酸银水溶液搅拌混合,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碱液、柠檬酸钠或水合肼至体系pH为8~14,得GO‑PEG/AgNO3复合前驱体溶液;(2)、将GO‑PEG/AgNO3复合前驱体溶液在微波功率200~400 w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2 min,然后经洗涤、干燥,加水溶解,得GO‑PEG/Ag的水分散液;(3)、将GO‑PEG/Ag的水分散液与磺胺嘧啶的DMSO溶液搅拌混合12~16 h,透析3天,即得GO‑PEG/Ag‑SD复合材料。本发明GO‑PEG/Ag‑SD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作为抗菌剂使用时,具有杀菌能力强,杀菌效果明显的特点,且容易再生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本发明涉及高抗力防弹符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防弹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防弹复合材料由改性聚苯乙烯树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复合而成,所述改性聚苯乙烯树脂是由高柔韧性、弹性、填料相容性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聚苯乙烯树脂进行改性而制成;所述聚苯乙烯树脂的单体苯乙烯自由基聚合而成得到的聚合物是无色、透明的,具有高刚性,并能改善改性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本发明的防弹复合材料具备密度低和比强度、比模量高、减震性、耐疲劳性和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满足防弹需求。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并且能够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泥45‑55份、碳酸二甲酯15‑23份、消石灰7‑15份、聚四氟乙烯18‑26份、双氧水33‑41份、咪唑啉3‑7份、玻璃纤维11‑19份。将碳酸二甲酯、玻璃纤维置入双氧水溶液中搅拌,再加入水泥与咪唑啉搅拌,再加入聚四氟乙烯、消石灰搅拌即得。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浇筑成型的建筑构件抗压强度190‑202MPa,抗折强度51‑59MPa,冲击韧性195‑205kN·m,抗冲击磨强度74.0‑77.3h/(kg/m2);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击和耐磨擦的特点,适用于高压和冲磨同时兼具的严酷工程环境。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简单,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易施工,适于大规模推广。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