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用嵌入式受电弓碳滑板,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设有取电部和弯曲部,且取电部位于托板的顶部中间,且两个所述弯曲部分别位于取电部的左右两侧,且取电部与托板螺栓相连,且两个所述弯曲部与托板铆钉连接。该高速列车用嵌入式受电弓碳滑板,采用耐高温导电胶黏剂将碳条与托板粘接固化,构成碳滑板本体,从而提升碳滑板的本体强度,碳材料选用HDCF‑318碳复合材料,以石墨粉、超细焦粉为骨料基础原材料,内部增加纳米短纤维,通过挤压、焙烧、浸渍等工艺操作,提高碳材料本体强度与体积密度,获得材料强度更高的碳基体,使碳材料具有低电阻率、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材料的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风机叶片用高阻尼石墨烯复合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以羧基化石墨烯为原料,使其与经硅烷化处理后的铝合金风机叶片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在铝合金风机叶片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包覆层,然后浸入加有异氰酸酯固化剂的丙烯酸聚氨酯热溶液中,提拉成膜,获得铝合金风机叶片表面层状包覆的石墨烯‑丙烯酸聚氨酯涂层。本发明通过在铝合金风机叶片表面层状包覆石墨烯‑丙烯酸聚氨酯涂层,通过共价键连接可以获得石墨烯片层在铝合金风机叶片表面有效的伸展并形成较强的力学结合,并在铝合金风机叶片表面形成层状约束阻尼结构,赋予铝合金风机叶片更为优异的阻尼减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用烷基化废硫酸和烟气脱硫产物氧化镁制备改性碱式硫酸镁的方法,其包括:将含MgSO3和MgSO4的副产物热解反应得到氧化镁,将所述氧化镁加入水中形成溶液;向所述溶液中加入烷基化废酸反应,减压抽滤,得到硫酸镁滤液;所述硫酸镁滤液在氮气保护下,向所述硫酸镁滤液中滴加氨水反应,将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得到碱式硫酸镁晶须;将所述碱式硫酸镁晶须在硬质酸钠改性剂作用下改性,得到改性碱式硫酸镁晶须。本发明通过综合利用烷基化废酸和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镁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并将碱式硫酸镁晶须改性,获得改性碱式硫酸镁晶须,将改性碱式硫酸镁晶须制备成复合材料,该方法不仅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成本低,而且绿色环保。
一种自交联型含硅硼高聚物基耐烧蚀绝热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该材料包括成分的质量份数比为:热硫化硅橡胶:100份;聚硼硅氧烷预聚体:10~30份;白炭黑:10~30份;纤维:5~10份;轻质耐烧蚀填料:10~20份;硫化剂:3~5份;羟基硅油:1~3份。方法为将聚硼硅氧烷预聚体和轻质耐烧蚀填料混合;在混炼机上依次加入各物料,塑炼;将混合胶料进行三次硫化,得到自交联型含硅硼高聚物基耐烧蚀绝热材料。该材料富氧、高温条件下服役,通过其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碳化及陶瓷化反应,使其作为高温耐烧蚀保护层,直接承受热化学烧蚀、气体剥蚀和粒子侵蚀的共同作用,有效提高材料的耐烧蚀绝热性能。
本发明涉及炭石墨复合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继电器用浸银石墨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密度为4.8±0.3g/cm3,化学成分Ag含量70%±5%,其余为C。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石墨基体制备:首先将鳞片石墨粉、沥青胶粉、炭黑和煤沥青混捏,压制成型;再经过焙烧,石墨化处理,制备石墨基体;(2)包银浇铸:将石墨基体放入石墨模具中,并采用相应的定位机构,在中频感应炉内进行浇铸,使金属银均匀的包覆在石墨基体的周围。(3)热等静压浸银:将制备的银包石墨锭放入热等静压机中,在设定的温度、压力下浸银,并进行保温保压,制备得到浸银石墨触头材料,具有强度高、导电性好、使用寿命长、耐烧蚀、抗熔焊好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精确调控纳米级厚度薄膜成膜厚度和面积的制膜方法,实现厚度均匀一致的纳米级厚度薄膜材料的高效控制制备。该方法采用旋转离心制膜方法的基本原理,在基体旋转装置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微小孔径的打印喷头或针头,在恒定成膜液体压力和可控运动轨迹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成膜液体以微细液柱的形式喷射到以一定速率转动着的成膜基体表面,形成厚度、形状及面积可控的均匀液膜,进而通过控制固化条件获得固体的膜材料。该方法可以实现厚度均匀一致的纳米级厚度薄膜材料的高效精确控制制备,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储能器件、防护功能涂层、催化材料、复合材料等技术领域。
一种银离子掺杂硫代铟酸锌异质结光催化剂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制备方法,以硝酸银、醋酸锌、醋酸铟、硫代乙酰胺和氧化铟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油浴加热条件下反应,并获得目标光催化剂。这种新型的可见光光催化剂结构清晰,组成明确,通过Ag+的掺杂可以显著增强ZnIn2S4对光子的利用率,与In2O3复合后可以使光生载流子的扩散范围增大,使电子—空穴对得到了有效的分离,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大幅度的增加了对光生电子的利用率,从而增强可见光催化活性,Ag:ZnIn2S4/In2O3复合材料由于其高可见光活性、良好的制氢能力以及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在清洁能源生产和能量转换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是一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催化剂。
用包装袋和面糊制作疙瘩汤的方法,涉及一种快餐食品的制作方法,包装袋为用塑料、或纸、或硅胶、或涤纶、或纯铝、或尼龙、或新型食品级复合材料制作的柔软性质的包装袋或包装桶,有一个或多个可剪开小孔的位置或带有出面嘴,出面嘴带有盖子,打开盖子由一个或多个直径小孔;首先用面粉加水或谷物颗粒加水制作成面糊,将面糊封装到挤花袋或特制包装袋中;制作疙瘩汤时,将锅中疙瘩汤的汤做好并烧开,在装有面糊包装袋的剪孔位置剪小孔或打开出面嘴的盖子,挤压包装袋使面糊从小孔或出面嘴中流到锅里,将全部面糊挤到锅里后再次烧开,煮1-2钟即可。或在面糊中加入一些煮熟的食品颗粒,制作出各种口味的夹芯疙瘩汤。
本发明设计到一种钢丝夹砂复合纤维管道及其制作工艺。管道的结构包括四层:具有防腐抗渗及耐磨性的内衬层〔1〕,网格布夹沙粒缠绕的中间层〔2〕,复合纤维缠绕同时以钢丝附着的强力层〔3〕,纤维交叉缠绕及色浆防腐的表面层〔4〕。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水暖夹砂复合纤维管制作工艺中的新技术的应用及改进。该工艺包含着采用了复合材料纤维或纤维织物以热固性树脂为粘合剂,加配阻燃剂、抗静电剂、固化剂和填料组成粘合固化剂,最终形成具有内衬层、中间夹砂层、钢丝强力层、表面层四层结构复合管,在中间层中夹石英砂,在强力层中以钢丝缠绕增强骨架,表面层以抗氧化腐蚀色浆原料。
本发明涉及热喷涂涂层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硅酸钇热喷涂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该热喷涂复合粉末的原材料为SiO2和Y2O3,按重量百分比计,SiO2:23-27%;Y2O3:73-77%,原材料粒度为:SiO2<25μm,Y2O3:<15μm。制备该热喷涂复合粉末的方法为:将SiO2和Y2O3粉末在混料器中均匀混合20-24h,然后将混合粉末在600-800kPa下预压成型,在1500-1700℃空气中烧结4-6h,最后进行机械破碎和筛分。该热喷涂复合粉末的成分为Y2SiO5和Y2Si2O7,粒度为45-125μm,流动性为≤55s/50g,松装密度为1.5-3.0g/cm3。由该粉末制备的涂层可有效提高C/C-SiC复合材料表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解决材料的高温氧化问题。
本发明属于层状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泡沫镁夹芯板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镁合金熔化并保温;其次,将得到的镁合金熔体温度降温到一定值后,向其中加入稳定剂和发泡剂并搅拌均匀后,以一定的急冷速率急冷一段时间,得到可发泡预制坯;而后,将可发泡预制坯嵌入铝套后进行轧制,得到夹有预制坯的可发泡夹芯结构;最后,将上述可发泡夹芯结构放入红外线发泡炉内进行快速发泡,即可制得具有冶金结合界面的镁/铝复合的泡沫镁夹芯板。该夹芯板极大地提高了泡沫镁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拓宽泡沫镁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下垂直定向的氮化硼与有机硅复合导热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领域。所述的氮化硼与有机硅导热复合薄膜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1)将FeCo合金磁性纳米颗粒和导热氮化硼纳米材料的表面分别带正电荷、负电荷;2)然后将FeCo合金磁性纳米颗粒和氮化硼混合,使其静电吸附在一起,形成混合物料;3)将此混合物料加入到有机硅中均匀混合,在基底上喷涂成膜,然后将制得的薄膜置于磁场中,通过外加磁场的方式对分散在有机硅中的磁性导热氮化硼纳米材料的排列取向进行调控,使得少量的填料形成有效的导热网链,提高有机硅复合薄膜的热导率。
本发明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表面包覆掺杂聚苯胺的制备方法,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石墨烯表面包覆掺杂聚苯胺制备改性石墨烯,改性石墨烯表面的掺杂聚苯胺包覆物质,既可以阻止石墨烯粉体的团聚问题,又可以赋予石墨烯表面导电特性。首先,包覆后石墨烯表面存在的掺杂聚苯胺可与其它材料形成良好的相容性;其次,掺杂聚苯胺是共轭结构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可以为石墨烯表面提供适度的导电能力,充分发挥石墨烯的功能。改性石墨烯可作为导电填料用于复合材料、涂料、油墨、胶、膜等体系中,具有简便、快捷、绿色环保等技术特点。
一种含金刚烷侧基三芳胺的双马来酰亚胺合成方法,涉及一种树脂聚合物合成方法,本发明由含金刚烷的苯胺合成出含金刚烷侧基的三芳胺二元胺,然后与马来酸酐反应合成双马来酰亚胺,将金刚烷与三芳胺基团同时引入到双马来酰亚胺中。双马来酰亚胺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耐腐蚀性、低可燃性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信息电子等领域的先进复合材料与高频基板材料。本发明合成的双马来酰亚胺在普通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同时耐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也有明显提高,更有利于双马来酰亚胺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火保温复合墙板,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发明两侧面材和中间芯材,两侧面材包括设置在前端的第一面材和设置在后端的第二面材,中间芯材位于第一面材和第二面材之间,第一面材和面材材质相同;两侧面材由包含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氧化镁25‑30份、氯化镁50‑60份、木屑25‑30份;中间芯材由包含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氧化镁发泡材料50‑60份、蛭石发泡材料25‑30份。本发明防火性能好,用无机发泡材料代替聚苯,使用更安全,复合材料的重量更轻,更易于安装和运输。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铜板用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剂。由下述原料单氨基硅烷、双氨基硅烷、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及水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能显著提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耐水性,并能延长使用寿命;能够提高层压材料的抗弯、抗拉和抗冲击强度,在潮湿或腐蚀环境下可保持层压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提高了玻璃纤维的柔软性、树脂浸渍性和半固化片的流动性,并改善了印制电路板的耐热性和电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凸起式柔软压敏元件及其研制方法,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该压敏元件包括底层封装薄膜、凸起型压敏薄膜和凸起型顶层封装薄膜。其中,底层封装薄膜为边缘位置上覆合有一对薄型电极的绝缘薄膜,凸起型压敏薄膜是利用溶液混合法制备成的表面具有阵列式凸起块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薄膜,凸起型顶层封装薄膜为表面具有阵列式凸起块的高分子材料薄膜。本发明研制的压敏元件输出电阻的时间依赖性小,可削弱其对压力测量的不利影响,可用于智能制造全流程中整机及成套装备的狭小曲面层间压力测量,其关键技术还可应用于机器人指端触觉系统和人工电子皮肤研制等领域。
一种发动机风扇多层机匣结构,包括前安装边,后安装边,机匣壳体,静子叶片,内环,夹层,机匣壳体内层,机匣壳体外层;其中:前安装边、后安装边与风扇机匣前后的机匣连接,机匣壳体内表面与风扇机匣前后的机匣内表面共同形成发动机的流道,机匣壳体为3-6层组成,机匣壳体外层为通常的机匣金属基体具体为钛合金或钢,夹层为单层非金属材料或多层复合材料,而机匣壳体内层为铝合金或钛合金。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多层机匣壳体不同的材料搭配和组合,在保证飞机发动机风扇机匣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前提下,降低风扇机匣的重量,解决了现有飞机发动机风扇机匣中单层机匣包容性差和双层机匣较重的问题,兼有了单层机匣较轻和双层机匣包容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属于液体净化材料, 特别是一种绝缘油净 化处理的复合材料, 它由中心层的脱色剂层、二侧的吸附剂层、 粗滤纸、高级精滤纸层、最外层的增强材料组成, 其中由于中心 层采用了活性白土使陈旧老化绝缘油脱色, 又由于采用高效吸 附剂有效的吸附掉油中的脱体杂质和水分降低绝缘油的介质 损耗值, 由于采用了双层高级精滤纸有效的除掉液体中的机械 杂质使其清洁度达到ISO4406 11/8级以上; 又由于采用了高级 尼龙纱布封装提高了机械强度, 适用于高压力过滤。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湿法成型工艺的复材零件成型工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工装型面的制备:将塑料片材加热至热变形温度与熔融温度之间,铺叠塑料片材并确保其始终贴合于金属母模型面至室温,形成工装型面;步骤2.成型工装的制备:采用塑料板材制造成型工装背衬,采用塑料棒材作为钎料,在高于熔融温度的情况下将背衬与工装型面组合连接,形成成型工装;步骤3.工装型面的维护:将塑料片材加热至高于熔融温度,粘接于工装型面待维护区域,配合加工完成工装型面的修正及气密修复。本发明借助于工装主体材料的可回收及二次成型特性,快速完成成型工装的制造及工装型面的维护过程,实现复合材料制造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原位内生非晶颗粒增强铜合金材料。该材料包括合金元素Cu和Ni(或Fe、Co),以及添加的促进Cu和Ni(或Fe、Co)发生分离的合金元素Nb、Ta、Sn和B(或Si、B、C、Cr、Mo、Co、Ni,和Nb,Ta、B、Si、C、Nb、Fe和Mo)。合金熔体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先发生液相分解,形成Cu合金和Ni合金(或Fe合金、Co合金)两液相,基体液相Cu合金和第二液相Ni合金(或Fe合金、Co合金)分别结晶凝固和非晶转变,原位内生形成非晶颗粒增强铜合金材料。本发明的原位内生非晶颗粒增强铜合金材料中,增强相与金属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材料致密性高,界面处无脆性相产生。
为了改善粉末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设计了一种Fe‑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采用电解铁粉和硅粉为原料,所制得的Fe‑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其硬度、致密化程度、耐腐蚀性能都得到大幅提升。其中,粉末冶金法能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孔结构丰富,在强酸及盐溶液中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多孔过滤材料应用于相关领域。本发明能够为制备高性能的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提供一种新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涉及基于极窄带半导体为固体导电通道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溶胶水热和煅烧方法制备,在Er3+:Y3Al5O12@NiGa2O4和Bi2Sn2O7之间插入一个极窄带隙半导体CoS2,形成了一个新型的Z型光催化体系。制备的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的转化来评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Er3+:Y3Al5O12@NiGa2O4/CoS2/Bi2Sn2O7复合材料在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转化过程中表现出了高度稳定的光催化活性。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柔性和红外透过性的金属硫族化合物/单壁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设计方法。以兼具柔性和高红外透过性的单壁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基底,与具有优异热电性能和红外透过性的金属硫族化合物复合而成。首先将SWCNT基底转移到预先处理的干净的支撑材料上,然后将支撑材料上的SWCNT放入手套箱中加热脱附氧气以及其他吸附在SWCNT上的杂质;待降到室温后,将脱附后的SWCNT放入高真空平衡磁控中,待磁控中气体压力在(4~8)×10‑5Pa时开始加热,当温度为300~500℃时保温1~3h,通入高纯氩气,使平衡磁控溅射沉积腔体内气体压力维持在0.5~2Pa时,起辉制备具有红外透过性的柔性热电金属硫族化合物/单壁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一种铝电解槽阴极碳块,它具有一般铝电解槽阴 极碳块基体及表面;碳-二硼化钛复合薄层,制作方 法包括碳素配料和粘结剂混捏,成型,铺覆TiB2混捏 物料焙烧等步骤。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铝电解槽 阴极碳块,其表面碳-二硼化钛复合材料薄层的比电 阻比基体碳块的比电阻低20—50%,抗压强度高10 —25%,密度高10—25%,对铝液具有良好的润湿性 及对铝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印刷行业的胶,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快干的复合胶。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氢氧化钠∶高锰酸钾∶交联增粘剂∶山芋粉∶硼砂∶正辛醇∶催化剂∶水=40~50∶0.5~1∶15~25∶110~130∶0.3~1.2∶20~40∶5~15∶270~350。本发明配方合理,具有气味小,无毒,干燥快,粘性强,定位快速,并耐水、耐温、耐寒。适用于复合材料纸、纸箱、纸板、彩盒、网纸、埋纱纸及加筋纸等,本发明一种高强快干的复合胶,既有较强的粘结力又有一定透气性,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且减少了对污染。它与现有的胶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印刷行业理想的用胶。
一种搅拌摩擦加工方法在细化镁合金组织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镁合金铸板置于搅拌摩擦加工工作台上固定;(2)启动搅拌摩擦加工装置,使旋转的搅拌针插入镁合金铸板,并沿弓字型折线路径行进,进行第一道次搅拌摩擦加工;(3)在第一道次搅拌摩擦加工完成后,保持搅拌针的旋转和插入状态,使搅拌针按照原路径反向行进,进行第二道次的搅拌摩擦加工。本发明通过两道次搅拌摩擦加工可有效细化和均匀化组织和相分布,从而可有效降低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的路径搭接率,其效果完全不同于现有方法的多道次同向搅拌摩擦加工,本发明将为获得均质细晶金属板材,尤其是含有粗大第二相,乃至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气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钛合金制作成无缝的金属内衬;选用缩聚型聚酰亚胺,将缩聚型聚酰亚胺按照比例加入到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剂中,通过加热方式使缩聚型聚酰亚胺充分溶入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剂,制成聚酰亚胺树脂;通过缠绕厚度计算公式分别选择环向纤维缠绕层的厚度、选择螺旋纤维缠绕层的厚度,通过缠绕角计算公式选择纵向纤维缠绕角,完成在金属内衬外侧纤维缠绕层的缠绕;再在纤维缠绕层外侧进行聚酰亚胺树脂层的缠绕,以构成金属内衬外侧的缠绕复合层;采用真空炉抽真空加热固化形式,将气体抽出,采用阶梯升温方式,保证固化过程均匀,降低缠绕复合层的空隙率。本发明解决了其难溶、难于加工成型的缺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辽宁沈阳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