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s衍生物PBA@Co‑Ni‑S复合材料,采用室温沉淀法,形成了一种尺寸均匀的纳米立方体,之后进行静置吸附法在立方体表面负载MOF纳米片,最后以溶剂热法硫化来活化MOF纳米片来实现快速可逆的法拉第反应,从而提高EC的电化学性能。Fe‑Co‑PBA提供主要形貌,结构较稳定;后续在Fe‑Co‑PBA表面进行MOF的包覆,纳米片的形貌提高了整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之后进行硫化处理,进一步调控了外层MOF的电子结构,提高了性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Fe‑Co‑PBA的制备;2 Fe‑Co‑PBA外层负载MOF纳米片;3采用溶剂热法进行硫化处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1‑0.45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200‑1300 F/g。具有优良的材料稳定性能和优良的离子传输能力。
一种基于RGO‑CS‑Hemin/Au NPs纳米复合材料检测GPC3的方法,采用电沉积技术以及静电吸附作用将RGO‑CS‑Hemin/Au NPs修饰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将GPC3 aptamer负载在RGO‑CS‑Hemin/Au NPs材料表面,适配体因以单链结构的形式而呈不稳定的空间结构分布在生物传感界面上。在生物传感界面中加入GPC3后,GPC3能够与GPC3‑Apt特异性结合形成蛋白‑适配体复合物而呈稳定的空间结构,从而有序排列在工作电极表面,通过DPV法实现对GPC3的定量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且具有较低的检测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金属硫化物自支撑复合材料,以聚丙烯腈、多巴胺、乙酸钴、钼酸钠、硫代乙酰胺和丁烷四羧酸为原料,利用纤维上的羟基和1,2,3,4‑丁烷四羧酸上的羧基之间以及钴钼离子与羧基之间的异性相吸的原理,先采用预氧化和碳化结合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纤维,再通过一步水热法,在碳纳米纤维表面生长纳米花状结构的二硫化钴和三硫化二钼。所述碳纳米纤维为骨架结构;所述二硫化钴和三硫化二钼为导电层;所述二硫化钴和三硫化二钼形成纳米片‑球簇‑包覆三级结构。作为析氢催化剂材料的应用,过电势为105.2 mV达到电流密度为10 mA cm‑2,塔菲尔斜率为152.83 mV dec‑1,电流保持率为94.5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磷酸铁的形貌和尺寸变化制备高性能的磷酸铁锂/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1)石墨氧化物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2)将铁源和磷酸盐,分别溶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抽滤,洗涤,烘干,得FePO4。(3)将FePO4置于氧化石墨悬浮液中,加入NiCl2·6H2O,超声处理,抽滤,洗涤,冷冻干燥,煅烧后得FePO4/3DG。(4)将FePO4/3DG(或FePO4)、锂源和碳源,高温煅烧后得LiFePO4/3DG/C(或LiFePO4/C)。本发明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制备出结晶良好、分布均匀、尺寸较小且三维石墨烯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材料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碳材料负载Co‑Cu‑B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通过一锅法制备聚吡咯材料,然后通过化学原位还原的方法将Co‑Cu‑B负载到中空碳材料上,得到Co‑Cu‑B纳米粒子中空碳材料,其比表面积为40‑50 m2g‑1,孔径分布为3‑4 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空碳材料载体的制备;2、中空碳材料负载Co‑Cu‑B纳米粒子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条件下,最大放氢速率达到2759.96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96%;活化能为Ea=23.95 kJ•mol‑1;5次循环后,对硼氢化钠水解为初始催化活性的85.7%。本发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制氢材料、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氧化钼/氧化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钼酸铵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搅拌过程中滴加5‑8毫升硝酸,得到溶液A;将九水合硝酸铁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溶液A,继续搅拌0.5‑1小时获得均匀的悬浊液;将步骤2)获得的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于烘箱中90摄氏度下水热反应8小时;反应完全后,离心清洗、干燥,空气中500℃下煅烧4‑6小时,最后制得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本发明制备三氧化钼/钼酸铁纳米材料操作简便、成本低、性能优异,将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与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良好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掺氮多孔碳包覆嵌钌磷化钴复合材料,以氧化石墨烯、钴盐、钌盐和有机配体以及氮源为原料,经水热法得到钌钴双金属有机骨架/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再通过与磷源进行煅烧,实现磷化和碳化,即可制得。其中,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钴盐、钌盐和有机配体构建钌钴双金属有机骨架,氮源引入氮元素,磷源提供磷元素。其微观形貌具有层状褶皱结构,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氧化石墨烯上。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应用,析氢转化率为100‑1000 molH2·molRu–1·min–1,产氢速率为3‑24×104 mL·min–1·gRu–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80‑9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0‑25 kJ·mol–1;在298 K条件下,5次循环后,保持80‑85%的初始催化活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水性席夫碱钴@β环糊精‑石墨烯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该方法采用均相反应釜、醇热法合成了疏水性5‑氯水杨醛缩二氰二胺席夫碱钴金属配合物,然后与疏水性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并与氧化石墨烯稳定交联,最后经过过滤、洗涤、干燥以及高温煅烧等处理制得。该材料具有以下优点:5‑氯水杨醛缩二氰二胺席夫碱钴金属配合物具有疏水性结构,为内部疏水外部亲水结构的β环糊精成功包埋提供了反应基础条件;采用溶剂热法和碳化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水/醇介质体系增强了材料的分散性。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4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A/g时,比电容可以达到500‑1000F/g,且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和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是以肝癌标志物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为研究对象,以GPC3适配体为识别探针,基于还原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二茂铁/纳米铂、钯(Pt‑Pd NPs/RGO‑CS‑Fc)复合材料良好的电子传递效应和优异的负载能力,GPC3适配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GPC3蛋白,构建一种能对GPC3蛋白进行特异性识别以及定量分析的新型适配体传感器,用以检测血清中GPC3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且具有较低的检测限。
一种基于H‑rGO‑Pt@Pd NPs纳米复合材料检测GPC3的方法。包括H‑rGO‑Pt@Pd NPs材料的制备、电极的修饰与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GPC3的标准曲线绘制、实际样品的检测。通过构建H‑rGO‑Pt@Pd NPs/Au NPs/SPCE生物传感平台,利用GPC3能够与GPC3适配体特异性结合,通过DPV方法检测GPC3前后在的PBS溶液中的电化学信号,从而实现对GPC3的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且具有较低的检测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聚乙烯复合材料,主要是通过加入特殊化学成分的黑硅石,能够明显改善聚乙烯为基体树脂制成的波纹管使用后出现破损或裂痕后会迅速冲破、扩大裂口的缺陷,延长波纹管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的MXene复合材料,由Ti3C2 Mxene、MoS2和Cu2O构成;其中,Ti3C2 MXene为基体材料,微观形貌为类手风琴状结构,作用是提供多层结构;MoS2的微观结构为纳米片结构,负载于Ti3C2 MXene的表面,作用是提供额外赝电容;Cu2O的微观结构为立方晶体结构,嵌入Ti3C2 MXene多层结构的间隙中,作用是稳定Ti3C2 MXene的多层结构。以Ti3AlC2、钼酸铵、可溶性硫化物、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为起始原料,经刻蚀、水热和静置沉淀自组装制得。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Ti3C2 MXene的制备;2)Ti3C2 MXene‑MoS2的制备;3)Ti3C2 MXene‑MoS2‑Cu2O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55 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电容为1400‑1500 F g‑1;在3000圈循环后的循环稳定性为9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O‑NiCoS‑NiMoLDH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GO、片状NiCo2S4和纳米花状NiMoLDH构成;其中,GO为基体材料,微观形貌为纳米片结构,作用是导电基底利于电子的超高速输运;NiCo2S4的微观结构为纳米片结构,负载于GO的表面,作用是提供额外赝电容;NiMoLDH的微观结构为纳米片结构,嵌于NiCo2S4纳米片结构的表面,作用是增大NiCo2S4的比表面积;其制备方法为两步水热法,步骤1,GO‑NiCo2S4的制备;步骤2,GO‑NiCoS‑NiMoLDH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5 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电容为1300‑1400 F g‑1;在放电电流密度为20A g‑1时,在3000圈循环后的循环稳定性为100%。具有以下优点:形成由纳米片组成纳米花的分层结构避免纳米片的聚集;NiCo2S4和NiMoLDH之间还存在协同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木塑复合材料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抗菌剂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组分制成:光催化陶瓷粉55~60份、植物提取物25~30份、壳聚糖15~20份、三氯生6~9份、沸石粉20~25份、膨润土粉15~20份、硼酸锌3~5份、聚六亚甲基胍5~9份、纳米氧化锌1~3份、纳米氧化铜1~3份。本发明通过不同抗菌功能的活性抗菌单体复合,不但充分利用了无机抗菌单体的抗菌杀菌功能,而且还利用了高分子抗菌单体的抗菌杀菌功能,实现了长时高效的多重杀菌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Si复合材料,其为黑硅石为核、甲醛/三聚氰胺缩聚物为壳的多孔结构。由黑硅石的颜色特性,且同时具有N/Si元素,可作为具有染色效果的阻燃剂使用。同时其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吸附小分子物质,缩聚后的交联三聚氰胺结构有效改善了常规阻燃剂高温加工时、燃烧时释放难闻气味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骨架‑皮肤‑毛发仿生结构的纳米粒子‑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泡沫镍起骨架作用,石墨烯起皮肤作用,纳米粒子起毛发作用,其宏观形貌为块体状,所述纳米粒子为CoNiP纳米粒子,呈纳米片层结构。其制备方法为:1)骨架‑皮肤结构的石墨烯‑泡沫镍复合载体的制备;2)石墨烯‑泡沫镍负载CoNi前驱体的制备;3)石墨烯‑泡沫镍负载CoNi前驱体的磷化处理。作为硼氢化物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最大产氢速率为6681.34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活化能为Ea=31.2 kJ·mol‑1,可以实现按需制氢、即时控制反应启停的效果,15次回收/重复使用后仍保留初始催化活性的74.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锡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锡盐溶液缓慢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碱溶液中;(2)将过渡金属TM盐溶液缓慢滴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沉淀物;(3)离心并清洗沉淀物,然后将沉淀物加入到碳源有机物溶液,搅拌均匀后,烘干;(4)将烘干的产物在管式炉中进行烧结,得到所述的纳米锡基复合负极材料,该制备方法安全、操作步骤简单、周期短、成本低,该方法制备的复合负极材料由纳米锡或锡的化合物颗粒组成,合金化、碳材料和纳米结构可以缓解锡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Pt/ZIF‑67复合材料,由氯铂酸和金属有机框架ZIF‑67混合后,通过一步还原法制备而成。其结构保留了ZIF‑67框架结构,Pt纳米粒子的平均尺寸为1‑2 nm,且分布均匀,经XRD检测无明显的Pt金属衍射特征峰。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ZIF‑67的制备与活化;步骤2)Pt纳米粒子的负载,将活化后的ZIF‑67加入到水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氯铂酸,再滴加NaBH4水溶液,然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后、干燥即可。作为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应用,反应速率的转化频率值(Turn over frequency,TOF)达到70‑100 mol H2 min‑1 Pt mol‑1,活化能为30‑40 kJ mol‑1。ZIF‑67和Pt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带来更好的催化性能,因此,本发明在氢气制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塑复合材料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抗菌剂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组分制成:光催化陶瓷粉50~60份、植物提取物20~30份、壳聚糖15~20份、三氯生6~8份、电气石粉30~40份、硼酸锌3~5份、聚六亚甲基胍2~6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本发明通过不同抗菌功能的活性抗菌单体复合,不但充分利用了无机抗菌单体的抗菌杀菌功能,而且还利用了高分子抗菌单体的抗菌杀菌功能,实现了长时高效的多重杀菌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抗菌剂,其中,所述的抗菌剂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组分制成:光催化陶瓷粉40~50份、植物提取物25~30份、壳聚糖10~15份、三氯生3~7份、海泡石粉10~15份、硅藻土粉10~15份、硼酸锌3~6份、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4~6份、纳米氧化铜1~3份。本发明通过不同抗菌功能的活性抗菌单体复合,不但充分利用了无机抗菌单体的抗菌杀菌功能,而且还利用了高分子抗菌单体的抗菌杀菌功能,实现了长时高效的多重杀菌功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制造的复合材料。供在高压高温技术中使用的复合立方体可以提供改进的刚性、稳定性、在制造期间的加热、流动、压力传递和绝热的一致性。复合立方体可以包括内芯和外壳体。内芯可以包括围绕复合立方体的内部孔区的至少一个环和至少一个内盖。内芯可以由结合剂和不可流动的材料形成。外壳体可以由可流动的材料和结合剂形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s衍生物Co‑Ni‑B‑P复合材料,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Co‑Ni‑MOF,形成花簇球状一级结构;再采用化学氧化还原法进行硼化处理和磷化处理,分别形成纳米片二级结构和纳米颗粒三级结构。实现高孔隙率、保护材料结构、增加材料氧空位和增大比表面积和提升离子传输速率的效果,进而实现提升快速法拉第反应和电导率、提供赝电容的作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Ni‑MOF材料的制备;2)硼化处理;3)磷化处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1‑0.45 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500‑1600 F/g。具有优良的材料稳定性能和优良的离子传输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CNFs@Ni‑Mn‑P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以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水合乙酸锰、四水合乙酸镍、尿素、氟化铵、次磷酸钠为起始原料,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碳纳米纤维前驱体,再经低温预碳化,高温碳化和活化得到活性碳纳米纤维,最后经水热反应和煅烧制得;整体直径为6‑7μm;Ni‑Mn‑P纳米片厚度为30‑40nm且表面粗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碳纳米纤维前驱体的制备;活性碳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活化;ACNFs@Ni‑Mn‑OH和ACNFs@Ni‑Mn‑P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45 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电容可以达到1000‑1100 F g‑1;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0A g‑1时,在5000圈循环后的循环稳定性为88.53%,库伦效率为10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超支化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将5-20g?12-羟基硬脂酸置于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0-200ml摩尔浓度为1mol/L甲苯使12-羟基硬脂酸溶解,然后滴加0.01-0.5ml摩尔浓度为1mol/L的二月桂酸丁基锡,升温至50-100℃并缓慢滴加2-10ml摩尔浓度为1mol/L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该温度下反应0.5-2h。将1-10g超支化聚酯溶于50-100ml摩尔浓度为1mol/L的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并将其缓慢滴加入三口烧瓶中,在1h内滴加完成,将温度升至80-130℃,反应5-10h后停止反应,即可得到本发明制备的超支化分散剂。本发明制备的超支化分散剂具有成本低廉、化学稳定性能好、低毒及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包覆的MXene基复合材料,以Ti3C2 MXene、聚多巴胺和双金属硫化物为材料主要成分;在原位氧化聚合的条件下,实现多巴胺在Ti3C2 MXene表面聚合,并且通过溶剂热法实现双金属硫化物在负载了聚多巴胺的Ti3C2 MXene表面生长。Ti3C2 MXene呈少层片状,起提供少层结构的作用;聚多巴胺为中间层材料,同时起连接、防止氧化和起诱导生长作用;金属硫化物起提供赝电容的作用。其制备方法包括:1)Ti3C2 MXene的制备;2)f‑Ti3C2‑PDA的制备;3)f‑Ti3C2‑PDA/NiMoS4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在‑0.1‑0.35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200‑1400 F/g;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00次循环以后比电容性能仍可达到原来的88‑90%。具有优良的材料稳定性能和离子传输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MMA/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纳米管与有机硅化合物、聚羧酸盐、聚氧乙烯醚、丙烯酸树脂等助剂在一定条件下经物理共混法制得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与引发剂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体中,分散均匀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静置聚合制得;单体MMA的聚合是经超声波的作用下,在静置状态和较低聚合温度下由碳纳米管(CNTs)和引发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较低的聚合温度值为15‑80℃。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强酸等强氧化剂进行表面化学改性,聚合反应温度低,耗能小,工艺条件简单,操作容易实现。而且反应过程中不会发生自加速和爆聚现象,反应过程平稳温和,所得产物表面光滑平整,碳纳米管分散良好,所得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微量孔雀绿的方法。将Fe3O4纳米粒子分散在水‑无水乙醇‑分析纯DMF混合溶液中,加入聚丙烯吡咯烷酮,超声条件下自组装为聚丙烯吡咯烷酮功能化三氧化三铁(PVP‑Fe3O4)纳米粒子,用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将PVP‑Fe3O4分散在水‑无水乙醇‑分析纯DMF混合溶液中,加入均苯三甲酸,80℃下慢慢加入Cu(NO3)2·3H2O并搅拌3小时,得到PVP‑Fe3O4@Cu3(btc)2。本发明所得PVP‑Fe3O4@Cu3(btc)2纳米粒子,具有磁性好、比表面积大,对孔雀绿的吸附性能优良。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PROD/RGO‑CS‑Fc/Au NPs复合物修饰的LAPS生物传感器检测1,5‑AG的方法。在经过预处理的LAPS芯片表面,使用MPTES进行疏基硅烷化,将AuNPs以S‑Au键结合在硅烷化后的LAPS芯片表面,将复合材料RGO‑CS‑Fc固定,使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PROD交联,构成LAPS生物传感器,用来检测1,5‑AG。本专利所形成的PROD/RGO‑CS‑Fc/Au NPs/SiO2‑Si复合结构,具有微芯片系统独特结构,能集催化、氧化、电位反应于一体,构成一种具有微芯片系统的便携式、高灵敏检测1,5‑AG的新型结构,能快速高灵敏检测1,5‑AG。
一种基于RGO‑Hemin/Au NPs纳米复合材料检测GPC3的方法,采用电沉积技术以及静电吸附作用将RGO‑Hemin/Au NPs修饰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将GPC3‑Apt负载在RGO‑Hemin/Au NPs材料表面,适配体因以单链结构的形式而呈不稳定的空间结构分布在生物传感界面上。在生物传感界面中加入GPC3后,GPC3能够与GPC3‑Apt特异性结合形成蛋白‑适配体复合物而呈稳定的空间结构,从而有序排列在工作电极上。通过DPV方法检测电流值响应值,并描绘出该电流响应值与GPC3浓度的关系曲线,实现对GPC3的定量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且具有较低的检测限。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西桂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