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撞特性的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自身的弹脆性,使得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防撞特性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复合材料层合板(1)、下复合材料层合板(2)和点阵芯子(3),点阵芯子(3)设置在上复合材料层合板(1)与下复合材料层合板(2)之间,点阵芯子(3)由多根纤维复合杆件构成,每根纤维复合杆件的上端与上复合材料层合板(1)固接,每根纤维复合杆件的下端与下复合材料层合板(2)固接,每根纤维复合杆件均包括橡胶体(3-1)和复合材料体(3-2),复合材料体(3-2)包裹在橡胶体(3-1)外。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航空及航天领域。
三维网状结构Ti2AlC增强的TiAl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TiAl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TiAl基复合材料室温塑性差及强度低的问题。三维网状结构Ti2AlC增强的TiAl基复合材料按原子比由45~50at.%的Ti粉、40~49at.%的Al粉和1~15at.%的Nb、Cr、Mn、V、Ni、W、Ta、Mo、Zr、Si、B元素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为Ti粉、Al粉和元素粉末总重量0.05~20%的碳纳米管制成,其中Nb、Cr、Mn、V、Ni、W、Ta、Mo、Zr、Si、B元素粉末为2种或2种以上时,元素粉末之间为任意原子比。Ti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球磨(二)添加炭纳米管后继续混粉(三)等离子烧结,得到三维网状结构Ti2AlC增强的TiAl基复合材料。
一种用于提高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方法。其是将少量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体系中,然后将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体系与碳纤维织物复合成型。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提高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方法是利用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性能来阻止树脂基体的分层和裂纹的扩展,同时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增强体,由此可使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不降低其它力学性能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抗冲击性能,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方法对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处理后该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比未掺入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提高了20%左右。另外,该方法还具有操作方便,因此便于规模化处理等优点。
公开了一种多孔互连波纹状碳基网络(ICCN)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多孔ICCN复合材料由多个碳层构成,所述碳层彼此互连并且扩展分开以形成多个孔。金属纳米颗粒设置在所述多个孔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所述多孔ICCN复合材料的仅基于曝光的方法。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所述多孔ICCN复合材料的曝光加电沉积方法。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容器,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电介质与所述第一电极分离,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由所述多孔ICCN复合材料形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透声窗的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用于水下透声窗的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壳板、复合材料加强筋、镂空钢构架、透声窗边框以及连接块,镂空钢构架和透声窗边框上均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一开槽以卡于复合材料加强筋外部,复合材料加强筋凸伸于复合材料壳板的一侧设置,复合材料加强筋和复合材料壳板均为里层为碳纤维布,外层为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铺设时,碳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嵌入连接块的开槽中,铺设完成后,真空灌注树脂成型。本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不采用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也可实现加强筋与镂空钢构架和透声窗边框的可靠连接,同时不影响透声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连接方法,所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连接方法的步骤为:在金属件(3)表面铺设胶膜层(2),将多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料层(7)铺设在胶膜层(2)上;每个金属棒(4)分别穿过多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料层(7)、胶膜层(2)、金属件(3);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结构转移到成型模具中进行加热固化,多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料层(7)经过加热固化处理形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件(1),本发明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的连接方法,能够提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强度,提高连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金属件的胶膜层耐剥离的能力,提高承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接固化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已固化的复合材料置于成型模具上,然后铺覆胶粘剂,得到铺覆有胶粘层的复合材料基体;(2)在所述铺覆有胶粘层的复合材料基体上铺覆至少一层吸波胶膜,得到吸波复合材料基体;其中,所述吸波胶膜包含:吸波剂和吸波树脂;(3)在所述吸波复合材料基体上铺覆至少一层用作阻抗匹配层的第一预浸料,得到包含阻抗匹配层的吸波复合材料基体,然后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胶接固化吸波复合材料。本方案提供的胶接固化吸波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能够降低复合材料报废率。
本发明涉及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钆螯合氧化钨梭形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合成氧化钨;然后将氧化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乙胺混合溶液中,氮气保护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保存在Tris‑HCl溶液中,制得W18O49@DTPA溶液;再将W18O49@DTPA溶液与六水硝酸钆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即可得到W18O49@DTPA‑Gd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梭形的W18O49@DTPA‑Gd纳米复合材料尺寸均匀且分散性好,氧化钨通过DTPA‑Gd的包覆,表现出显著的光热性能,而且解决了游离的Gd离子在体内聚集而不被排出的问题,此外氧化钨为基体的梭形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且毒性小,具有CT成像功能,在肿瘤的可视化光热治疗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石墨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六乙炔基苯溶液与钴盐、吡啶混合反应得到石墨炔,然后将石墨炔与钼源、硫源混合后经一步法溶剂热反应得到二硫化钼@石墨炔复合材料。该制备过程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硫化钼@石墨炔复合材料,具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等优势,片层石墨炔增大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为MoS2的形核长大提供模板,避免了MoS2团聚。本发明还公开了二硫化钼@石墨炔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其具备的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钠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而不会引起较大的体积膨胀,保证了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提高了钠离子电池的比容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包括:聚氯乙烯复合物100、去离子水400、乳化剂1-3、分散剂1-4和引发剂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水相法氯化聚氯乙烯合成过程中,先使聚氯乙烯树脂与有机硅烷进行复合,然后在氯化的过程中,一步合成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实现纳米二氧化硅无机粒子的原位合成。获得一种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并消除了熔融共混法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中存在的粉尘飞扬问题。该法工艺简便,且易于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宏纤维复合材料压电常数优化系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包括用于粘结宏纤维复合材料悬臂梁,用于测量宏纤维复合材料在不同电压下的位移值Y1(V)和Y2(V)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接收电压值和位移值的dspace实时仿真系统,用于向宏纤维复合材料提供电压的高压放大器和用于计算压电常数d33的优化系数α和压电常数d31的优化系数β并将计算结果反馈至用户的计算机。本发明通过建立模型与实验相结合获取优化系数α和β,用于修正宏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模型,使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为实际的工程应用做出精确的指导。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性能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关联算法模型是利用复合材料的真实性能数据以及复合材料包含的纤维的性能数据、复合材料包含的树脂的性能数据、复合材料包含的纤维与树脂的体积比例参数的训练数据进行预训练得到,训练数据未经过任何抽象、简化、近似、归一等操作,保留了每一种复合材料的真实性能,因此,关联算法模型输出的目标复合材料的性能数据的准确度较高,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试验获取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通过关联算法模型分析得到目标复合材料的性能数据的过程所需时间较短,缩短了目标复合材料的性能数据的计算周期,进一步提高了车身设计的速度。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磁液‑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氧化石墨烯‑Fe3O4磁液‑水泥基复合材料内部因为氧化石墨烯的掺入减少了水泥石内部的孔洞,改善水泥石的孔结构,使得水泥中的凝胶更加均匀和致密。同时,氧化石墨烯的掺入也能降低针状钙矾石的生成,使得水泥石的结构更加的致密。另外加入了Fe3O4磁液这种磁性材料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磁导率从而提高这种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同时,本发明创新性的提出采用球磨的方式来代替搅拌,从而克服了四氧化三铁磁液难以均匀分布在水泥基材料的难点。因此,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氧化程度石墨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膨胀石墨进行少量氧化;在表面活性剂辅助下于水溶液中进行剥离得到低氧化程度石墨烯水溶液;离心除去上层液,并将石墨烯分散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再向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过氧化二苯甲酰,升温完成聚合反应;将产物倒入甲醇中经过离心、洗涤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石墨烯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本发明中所得到的含有0.5%质量分数石墨烯的PMMA复合材料玻璃化温度比纯PMMA提高了9℃,弹性储能模量提高43.7%,热失重5%时的温度提高87℃。当石墨烯含量增加到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50?s/m。本方法制得的石墨烯-PMMA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因而可用在汽车等诸多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基体和填充于所述聚合物基体中的三维氮化硼,且所述三维氮化硼在所述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为5-50%。本发明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采用三维氮化硼在聚合物基体中构建三维网络结构,在聚合物基体中建立了导热通道,从而赋予本发明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系数,且其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易控,其工艺简单,安全环保。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致型生物可降解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以异氰酸酯链段为硬相。聚D, L-丙交酯、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为软相。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用小分子二醇引发D, 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出一定分子量的两端带有羟基的聚D, L-丙交酯,接着与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通过二异氰酸酯偶联起来形成直链型的嵌段共聚物;然后混入表面改性过的Fe3O4纳米粒子制得磁致型生物可降解形状记忆复合材料。该发明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具有形变保持能力强、形状回复率高、形状记忆性能重复性好和可生物降解等诸多特点。而且实现了非接触式引发形状记忆的功能,Fe3O4纳米粒子的存在,使材料具有靶向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润滑Si3N4/Ag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质量百分比为76~92wt%的Si3N4粉末和8~24wt%的AgNO3水溶液球磨混合,然后将液体混合物置于烧杯内加热并搅拌直至水蒸气挥发完全为止,将粉末干燥后过筛得到50~100μm的粉末混合物;随后将粉末混合物装入石墨模具中,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烧结,烧结参数为:真空度为10‑2~10‑1Pa,升温速度为100ºC/min,烧结温度为1650~1700ºC,压力为30~40MPa,保温时间10~15min;烧结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Si3N4/Ag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Si3N4/Ag复合材料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低摩擦磨损),使材料在25℃~60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连续持久的自润滑性能,实现陶瓷复合材料的结构/润滑功能一体化设计。 1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用管状苎麻/涤纶纺织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管状苎麻/涤纶混杂非织造复合材料和管状苎麻/涤纶复合机织复合材料两种。管状苎麻/涤纶混杂非织造复合材料是涤纶非织造复合内衬管的材料中混杂一定比例的苎麻纤维制作而成,管状苎麻/涤纶复合机织复合材料是涤纶机织物内衬复合材料中加入苎麻纱线制作而成,这两种加麻纺织复合材料都用于城市埋地受损管道的非开挖修复,其特征在于该管道修复用复合材料是将天然苎麻加入与涤纶纤维复合制造,该管状苎麻/涤纶纺织复合材料比纯涤纶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树脂浸透性能,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携带更多的树脂与管壁粘结,减少管道内壁塌陷发生的可能性,且加入苎麻,节省成本,绿色环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所述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组成为:FeaAlbGacY3?dVdInxCoyBzSir,其中a,b,c,d,x,y,z,r为原子百分比,70≤a≤76,3≤b≤5,c的值为0或2,0≤d≤3,0≤x≤1.86,8≤Co≤10,z的值为4或8,0≤r≤3。本发明的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高塑性和软磁性能,其饱和磁感应强度达到Bs=1.73T,通过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制备出的大块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到98.7%,强度高达2.08GPa,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工业需要,同时,本发明的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不含有昂贵的稀土元素,唯一较贵的铟元素需求量也极少,因此其制造成本不高,工艺不复杂,易于实现商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硅填充型纳米团簇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和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其中一种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无机纳米晶,另一种为与之具有重叠吸收的无机纳米晶;所述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组装得到纳米团簇;所述二氧化硅分布于整个纳米团簇中形成纳米团簇复合材料;所述无机纳米晶的粒径为1-100nm;所述纳米团簇复合材料的直径为50-1000nm。该纳米团簇复合材料具有简便易得,尺寸和组成可调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该二氧化硅填充型纳米团簇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芳纶纤维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尼龙盐100份、芳纶纤维1-13份、封端剂0.1-1份、蒙脱土0.2-1份、催化剂0.1-0.6份、去离子水30-60份。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改善了芳纶纤维与尼龙基体间的界面粘附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方法所制备的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具有比纯尼龙基体更好的机械性能,更高的热变形温度及更低的吸水率,此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邻苯二甲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邻苯二甲酰胺复合材料包括重量份数的配方组分为:聚邻苯二甲酰胺44~79.8份,玄武岩纤维20~55份,润滑剂0.2~1份。本发明硅聚邻苯二甲酰胺复合材料通过适当含量范围的各组分在挤出过程中互相作用,使得聚邻苯二甲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耐热等性能优良的物理综合性能。该聚邻苯二甲酰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只需按配方将各组分进行分步进料并挤出即可得到产品,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复合材料传力杆,由棒芯和玻璃钢管两部分构成,玻璃钢管套在棒芯上,玻璃钢管由纤维和树脂缠绕而成,纤维体积含量为60~75%,树脂体积含量为25~40%。复合材料传力杆的断面可以做成圆形或椭圆形。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传力杆的制备方法简单,对制备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传力杆在雨水侵入道路结构后的抗锈蚀性较好,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而且不易造成传力杆与路面混凝土在表面接触的损坏,与混凝土的结合性更好;另外,使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传力杆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比起钢制传力杆可以节约大约30%的造价,具有巨大的商业前景和经济效益,可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建设领域。
一种碳纤维增强无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无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无机聚合物材料的低机械强度、低韧性、低承载能力以及低应用可靠性;现有碳纤维的长径比大,制备过程极易缠绕团聚及被搅断,在无机聚合物材料基体内的分布不均匀,造成强化效果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1.配置无机聚合物配合料,用去离子水调节配合料的粘度;2.制备短切碳纤维预制片;3.制备包含多层碳纤维预制片的复合材料坯体;4.将坯体真空施压、干燥后制得碳纤维增强无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克服了常规强力搅拌法碳纤维团聚以及断裂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碳纤维含量高、分布均匀、材料强度高和韧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结构用复合材料筋的制备方法,其复合材料筋由单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芯和碳纤维螺旋凸起组成,其制备工艺如下:首先,浸好树脂的单向玻璃纤维束在牵拉力的牵引下经过模具定型为单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芯;然后,在固化前表面螺旋缠绕碳纤维复合材料,调整缠绕参数使一股或多股碳纤维束按一定螺距缠绕,形成螺纹;最后,一起固化成型,按要求长度截取即得到混凝土结构用复合材料筋。本发明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旋外层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芯棒的复合、改变碳纤维缠绕角度和缠绕的螺距,调整复合材料筋的热膨胀系数,使其更接近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降低了复合材料筋和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接枝麻纤维改性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对麻纤维进行前处理,再与二异氰酸酯接枝,将接枝后的麻纤维织造成纤维束或织物后与树脂复合,制得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使短麻纤维成束形成连续长纤维束,以连续长纤维束结构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改善短麻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分散性,提高麻纤维增强效果,得到的复合材料强度达到200MPA左右,使麻纤维取代玻璃纤维进入高强复合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具有环境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与固定件的连接方法及构造,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固定件置入模具中,再将液态环氧树脂置入固定件与模具间的间隙中,接着使复合材料同时与该固定件及该液态环氧树脂连接,再加热使环氧树脂固化,最后取下模具即可完成,而其连接构造包括一固定件、一环氧树脂以及一复合材料,该固定件具有一第一接触面,该复合材料具有一第二接触面,且该第一接触面接触于该第二接触面,该环氧树脂用以提供该复合材料以及该固定件连接,并且该环氧树脂不附着于该第一及第二接触面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电导率的方法。一种提高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通过导电复合材料来制作双极板的过程中,采用两种不同尺寸的导电填料进行合理的颗粒级配来提高双极板的电导率;当大尺寸导电填料的直径D确定后,选择小尺寸导电填料的直径d=0.1-0.5D,小尺寸导电填料占导电填料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由于小尺寸导电填料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增加大尺寸导电填料之间的接触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导率;同时,采用两种不同尺寸的导电填料进行合理的颗粒级配还可改善导电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从而有利于模压和注射成型。
硼氮纳米线/半导体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纳米材料/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氮氧化合物气体的敏感材料在室温下灵敏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由硼氮纳米线、过渡金属盐和沉淀剂制成;其中硼氮纳米线由催化剂和含硼材料在氨气氛中制成;方法:催化剂和含硼材料研磨后在氨气氛中高温合成硼氮纳米线,再提纯、分散于金属硝酸盐溶液中,再经沉淀剂改性、干燥、烧结得到硼氮纳米线/半导体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是作为敏感材料应用于氮氧化合物气体的检测,该材料室温下可检测的氮氧化合物气体的摩尔浓度低至48.5ppb,灵敏度≥10%,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临时紧固件验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机械装配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临时紧固件验证装置包括底板;气枪,其能够在底板上进行滑动;扭矩传感器,其能够在底板上进行滑动,扭矩传感器与气枪的输出轴连接,扭矩传感器用于检测气枪的输出轴的扭矩;安装器,其一端与扭矩传感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复合材料临时紧固件,气枪用于驱动安装器及复合材料临时紧固件在底板上滑动,以将复合材料临时紧固件安装至复合材料板内;压力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复合材料临时紧固件安装至复合材料板时产生的夹紧力,且复合材料临时紧固件、安装器、扭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气枪同轴。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复合材料临时紧固件的精准安装。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