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聚酰胺作为高结晶聚合物,其本身的导热性能较差,容易吸水。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填充来填料弥补其不足,本申请在聚合物体系中引入与聚酰胺结构接近的聚酰胺酰亚胺型液晶聚合物,可以降低聚酰胺的熔体粘度,提高填料的填充量以及材料的加工性能;利用液晶的高流动性,与填料混合可以提高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减少材料表面的翘曲;采用液态环氧树脂处理纤维状填料,大大降低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表面张力;纳米石墨烯薄片和氮化硼与碳纤维一起构成了由线状、片状、粒状填料构成的立体网状导热体系,充分提高了材料的导热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电缆绝缘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电树枝观测装置,包括试样切割装置,试样切割装置包括第一仓、第二仓及切割刀,第一仓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推板,第二仓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推板,第二推板用于推动设置于第二仓的试件向第一仓的方向运动,切割刀用于将伸出第一仓的试件切片,搬运装置,设置在第一仓的滑动方向上;观测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仓滑动方向上的透明承载台及设置于透明承载台上方的视频显微镜;第一推板还用于将设置于第一仓的试样切片逐片推出第一仓,搬运装置用于将第一仓内的试件切片搬运至透明承载台;通过该装置可以将试件进行切片,通过视频显微镜进行观测,由于切片足够薄,因此可以提高对电树枝形态的观测效果。
一种分布调控改良的EVA/PA6阻燃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经过分布调控改性,膨胀阻燃剂组分中的APP、PER都分布于EVA相中,EVA/PA6聚合物合金的阻燃性能大幅度提升,采用高温热处理方式对PA6进行改性,从而提高PA6的结晶度,进一步改善PA6的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此外,采用分布调控法进行材料的制备,将膨胀阻燃剂组分中的APP、PER都均匀分布于EVA相中,以进一步提升EVA/PA6聚合物合金的阻燃性能。
一种含有纳米钻石烯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聚丙烯树脂100份,纳米钻石烯2~8份,抗氧化剂168 0.5~1份,抗氧化剂1010 0.1~1份,滑石粉1~10份。同时本发明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将纳米钻石烯作为聚丙烯导热填充材料,可以大幅提高聚丙烯的导热系数,增加其导热散热能力,其导热系数提高了14倍;同时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钻石烯进行混合填充,可以提高填充料的堆积密度,减少堆积孔隙,实现填料的最大程度填充,对于提高聚丙烯的导热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本发明一种改善涤纶织物/PVC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改性剂的制备与稀释;3)改性和4)制备。本发明的涤纶织物改性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表面改性剂制备方便,只要将不同的组份按配比混合均匀即可;该表面改性剂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水解源,而是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可以反复使用,且基本没有废液排放;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可以提高涤纶织物的浸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螺栓及其制备方法,(1)根据设计尺寸加工纤维预制体;(2)制备界面层;(3)重复2‑4次浸渍‑固化‑裂解;(4)按照设计尺寸机械加工螺栓头部和头部的凹槽和螺杆的外螺纹;(5)将螺杆与头部凹槽螺纹连接;(6)重复浸渍‑固化‑低温裂解2‑4次;再重复浸渍‑固化‑高温裂解1‑2次;(7)采用CVI技术增密SiC基体;(8)采用CVD技术在制品表面沉积SiC涂层。本发明能够生产大尺寸螺栓,所生产的螺栓芯部较致密,芯部强度较高,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能较好。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硬度测量的飞机树脂基复合材料热损伤检测方法,包括,制作待检测材料的强度、模量与热损伤条件的关系曲线;制作待检测材料的硬度与热损伤条件的关系曲线;建立待检测材料的强度、模量与硬度之间的关系;测量实际结构材料的硬度;确定实际结构材料热损伤的程度与范围。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硬度测量的检测方法,避免了只能检测基体性能的不足,避免了只能检测宏观分层的不足。给出了检测参数和使用性能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克服了现有检测方法不能直接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损伤程度的不足,在飞机维修中更具适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初始热损伤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待检测结构材料的电阻以及宏观力学性能与热损伤条件的关系曲线;步骤二:建立待检测结构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图;步骤三:测量待检测的实际结构的电阻;步骤四:确定待检测的实际结构的热损伤程度和范围。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电阻测量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纤维/基体界面微小裂纹导致的材料体积电阻变化,反推材料纤维/基体界面特性的衰减,抓住了材料初始热损伤的本质特征。与基于红外光谱的检测方法相比,避免了只能检测基体性能的不足;与基于声学原理的检测方法相比,避免了只能检测宏观分层的不足。
一种整体型复合材料风腔结构,包括风腔搁架和通过共胶接与风腔搁架相连的风腔底板,风腔搁架顶部设置有设备托架、风腔搁架底部设置有风腔底板且风腔搁架与风腔底板通过共胶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风腔搁架与设备托架配合形成了包括具有冷风腔,风腔搁架与风腔底板配合形成了热风腔;风腔搁架与风腔搁架配合形成了热风腔利用设备托架作为风腔结构的一部分,使得设备托架与风腔结构件融为一体,为了节省空间和减轻重量;前横梁、后横梁底部与风腔底板采用共胶结的成型工艺一体成型,能够使得所形成的热风腔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通风泄露,有效降低了热风腔的泄漏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光环氧树脂液及其制备方法,自发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自发光碳纤维预浸料。自发光环氧树脂液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0份,夜光粉5~15份,偶联剂0.01~0.15份,防沉剂0.001~0.05份,分散剂0.1~2份,双氰胺固化剂3~9份,促进剂0.5~1.2份。本发明提供的自发光环氧树脂液,以混合树脂、双氰胺固化剂、促进剂组成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作为预浸料的树脂基体使用;偶联剂、防沉剂、分散剂与体系的配伍性好,各组分协同作用,使自发光环氧树脂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润湿能力。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张紧机构、浸润装置、冷却装置和收料装置,冷却装置和收料装置之间设有锻压装置,所述浸润装置包括炉体,炉体的上部设有上盖,炉体的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刚玉管,摆轮位于炉体背离进线槽孔的一侧,摆轮位于进液孔和炉体内壁之间,摆轮靠近进液孔的一端面设有多个拨液齿,所述摆轮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竖向杆。防止金属基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摆轮,提高炉体内溶液流动性,保证金属基溶液与纤维丝充分浸润,提高纤维丝和金属基结合强度,使得金属基溶液能够受热均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车体粘接结构及强度设计方法,包括基础实验研究与结构分析计算两部分。第一部分,基础实验研究,主要工作是根据实验制定方案进行试件粘接及固化、实验测试及实验数据处理工作;第二部分,结构分析计算,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拉剪双向应力的粘接接头强度校核方法及流程研究报告,粘接剂强度条件及试件破坏形式测试与探讨研究报告,车体各部分粘接胶层结构的强度校核分析研究报告。本发明基于耐候性实验测试结果和疲劳寿命曲线,为粘接结构分别在动、静态条件下服役寿命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为后期开展老化环境和载荷耦合条件下粘接结构寿命研究提供基础,为进一步寻求更加贴合车体条件下粘接结构强度设计方法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复合材料张力绳,由至少三根单股束绞合编织而成,所述单股束的中心设有一根股芯,所述股芯为碳纤维增强芯,所述碳纤维增强芯包括碳纤维丝和玻璃纤维丝,所述股芯外绞合铝质外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强度高,股芯外的铝质外层使张力绳保持一定的柔软度,适合电力施工。
本发明属于深海探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的充压式分层复合材料壳体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空腔,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压力介质,所述压力介质包括互不干扰的海水和高压气体;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至少一组压力导流装置,所述压力导流装置用于实现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固定连接,且压力导流装置包括用于导通外壳外部和空腔的主动导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壳内部的气压调节装置,且所述气压调节装置与空腔之间连接有调压管路;综上,通过对空腔内部压力的调节能有效实现整体分层壳体的分压,从而可相同材料下实现更安全、更深的潜水器下潜;具体还采用水压与气压相配的方式对空腔内部压力进行调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磷纳米点修饰Pt/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以商业化铂碳和黑磷纳米点为原料,采用简单的超声混合的方法制备了黑磷纳米点修饰Pt/C催化剂。本发明通过一种简单的超声混合的方法制备了黑磷纳米点修饰的Pt/C催化剂(BPNDs‑Pt/C)。利用黑磷纳米点与Pt/C复合形成的空间结构和电子效应提升BPNDs‑Pt/C催化剂作为DMFCs阴极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和抗甲醇性能。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温和、绿色、制备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大规模生产,该材料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电子效应,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氧还原活性和抗甲醇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钠离子电池负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与九水合硝酸铁混合,加热搅拌至完全干燥,经真空干燥、惰性气氛下于650‑750℃煅烧2‑3 h获得黑色粉末,再经酸洗、水洗至中性、烘干即得。其为由二维纳米片组装而成的三维结构,该结构可以很好的缓解由于钠离子嵌入所导致的体积变化。Fe3C颗粒的存在不仅会提高整体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还会增强Fe‑N‑C对钠离子的吸附,由其作为活性物质制备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2000 mA g‑1时,循环2000次后电池容量仍高达176 mA h g‑1。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空壁结构管,包括内衬层和外结构层,其中内衬层外面设有内结构层,内结构层和外结构层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中空结构层;每个中空结构层包括预制桥架和预制桥架包覆层,其中:预制桥架和预制桥架包覆层沿轴向螺旋缠绕在内结构层外面或者内侧的中空结构层外面,预制桥架包覆层包覆在预制桥架外面,预制桥架包覆层的两边与内结构层或者内侧的中空结构层的预制桥架包覆层外壁固定。本案增设了至少一个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中空结构层相连,中空结构层主要通过螺旋缠绕的预制桥架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并通过预制桥架包覆层和桥架连接层整体增强结构强度,形成完整的整体结构管,且预制桥架的重量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铸造超级复合材料刮碳环,其以重量百分比计,该刮碳环的化学组成为:碳2.3~2.5%,硅1.5~1.7%,0.1<磷<0.15%,0<硫<0.02%,锰0.5~0.7%,铜4.6~5.0%,铅0.08~0.1%,铈0.01~0.015%,余量为铁。本发明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获得的刮碳环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良好的塑性、导热性及抗腐蚀性,且刮碳环工作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减磨性及抗热疲劳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刮碳环的使用寿命、明显地减少刮碳环因磨损、腐蚀、热疲劳等失效而更换的频次,从而进一步提高气缸套、活塞、活塞环乃至柴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掘进全断面超前复合材料注浆浆液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浆液是改性水玻璃与水泥基浆液的混合物,所述改性水玻璃为A液;所述水泥基浆液为B液。改性水玻璃由硅酸钠和水按体积比1 : 1组成,所述B液的水泥基浆液由普通硅酸盐水泥、膨润土、外加剂和水组成;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A液配制采用的搅拌设备为双层搅拌槽,(2)B液配置设备采用高速制浆机,A液和B液通过双缸双液注浆泵即能实现A液和B液按体积比为1 : 1进行注浆,A液和B液的出浆体积比为1 : 1。本发明的优点是弥补了传统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耐久性差、结石强度不高的特点,提高了浆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铁水熔炼及大型容器工作层用高强复合材料,组成为刚玉质原料65‑75份、碳化硅5‑10份、碳粉10‑20份、防氧化剂1‑3份、外加结合剂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其他原料总重3‑5%,防氧化剂为金属粉末或者硅粉末;制备步骤为混料、模具内行高压成型;然后常温‑220℃烘干,时间大于30小时;4‑10小时逐渐降温,硬化后出炉。本发明选取的原料组成合理,产品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所用原料具有多种不同粒度区间,堆积密度大,产品强度高、耐磨性能好,防酸性和碱性渣渗效果强,热震稳定性强,高温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一种基‑复等边贵重金属复合材料的爆炸焊接施工结构,包括地基、地基上水平放置有基层金属板、复层贵重金属板、位于基层金属板和复层贵重金属板之间的间隙支撑柱、设置在复层贵重金属板顶部的药盒以及布设在药盒内的炸药,药盒是由粘接在复层贵重金属板顶部边缘处的四个L型纸板条共同围合形成的,且每个L型纸板条的底部均沿其宽度方向伸出各自对应的复层贵重金属板边缘30mm以上,以使L型纸板条所共同围合的药盒的面积大于复层贵重金属板的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L型纸板条围合形成一个面积大于复层贵重金属板面积的药盒,使炸药的布放面积大于复层贵重金属板,解决了由于爆炸焊接后需要切除复合板边界效应部分而需要增加基复板尺寸的耗材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长径比变截面复合材料管体转运装置,包含基础底座、支撑架、及设于支撑架上的支撑组件,支撑架包含相对固定在基础底座上的两个立柱,及连接两个立柱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组件包含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件,支撑件包含连接耳板组件、连接轴及滚动轴承,支撑横梁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固定孔,连接耳板组件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横梁紧固,滚动轴承通过连接轴固定在连接耳板上。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且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可以在室内、室外等各类生产场所进行作业,摆脱对吊车、叉车等设备的依赖,而且操作灵活,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生产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片,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结构的高强度耐磨复合材料刹车片。它包括:外弧制动耐磨层,外弧制动耐磨层下部连接内弧高强复合层。其既提高了刹车片的耐磨度,又提高了在车辆固定和安装的牢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机械,包括台板、支撑柱、伺服电机、油液管、垫条、平板、滑槽、螺杆、螺纹管、挡环、第一连接杆、滑块、导向套筒、活塞、第二连接杆、推条、推块、刀片、切割电机、凹槽、直线电机、接料箱、矩形板、缓冲弹簧、转轴、通槽和条板。本发明结构合理,刀片通过切割电机进行转动,伺服电机转动时,使刀片与推条之间做方向相反的运动,推条推动需要进行切割高分子复合板材运动,从而使刀片和高分子复合板材同时运动,提高了高分子复合板材的加工效率,减少了高分子复合板材的切割时间;便于切割后的高分子复合板材进行下料,节约了高分子复合板材的下料时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气回收管道用耐酸陶瓷复合材料,原始料组分为:焦宝石料,硅石料,叶腊石粉,含硼玻璃粉,氧化石墨烯,水溶性炭黑,无碱玻璃纤维,纳米硅灰;本发明根据施工部位来调节材料粒度配比,可采用浇注或涂抹施工,对使用温度低于100℃的强酸性腐蚀区域,采用有机树脂结合剂封闭气孔,加入纳米硅灰主要提高颗粒充填性能和提高结合强度,形成微孔结构,通过毛细微孔气压拟制酸性溶液渗透,和难润湿材料形成双重耦合机制,减少强酸性溶液对煤气回收管道的渗透和腐蚀。
一种抗菌防静电型A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PET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APET 78‑92份、相容剂2‑5份、增韧剂3‑8份、抗菌防静电剂3‑8份、抗氧剂0.1‑0.5份、润滑剂0.1‑0.5份。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添加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BPEI‑MGO)负载纳米银,有效提高APET的抗菌、抗静电能力。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使用的液相先驱体树脂,即一种硼改性的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苯酚和甲醛投料摩尔比为1.0∶1.1-2.0,催化剂硼酸钠/钾按摩尔比苯酚∶催化剂=0.01-0.5投入,搅拌物料,加热升温,在沸点前的温度下进行回流反应4-9小时,减压蒸馏脱水,至含水量低于10%以下。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溶解。取样测定固体物百分含量。固体含量在40-85%之间。其特征在于在采用一步法工艺合成硼酚醛树脂,反应前加入硼酸钠/钾。硼酸钠/钾既作为酚醛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同时又作为改性剂参与对酚醛树脂分子结构的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耐热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热板背部设置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凹槽,凹槽设有内螺纹,凹槽螺纹连接螺柱,所述螺柱长度大于凹槽深度。本发明在凸台内部设置凹槽并加工内螺纹,制备过程中在与螺柱连接后通过步骤(6)重复浸渍‑固化‑裂解工序使螺柱与螺纹之间的缝隙填充陶瓷基体,将凸台和螺柱固定连接为一体作为连接件,相较将凸台加工成有外螺纹的连接方法,本发明减少凸台高度和厚度,避免了凸台芯部不致密、强度低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离子液体/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苯胺加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体;(2)将聚氯乙烯粉末、热稳定剂及润滑剂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后将步骤(1)的混合液体缓慢加入,得到混合物;(3)将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得到含有聚苯胺单体的聚氯乙烯片材;(4)将含有聚苯胺单体的聚氯乙烯片材浸入到掺杂酸水溶液中,反应1-8小时,干燥后得到聚氯乙烯/离子液体/聚苯胺复合导电材料。本发明方法将聚苯胺的电性能与聚氯乙烯基体优良的力学性能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制备的导电塑料颜色及电导率可调,在导电、电磁屏蔽及微波吸收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采用废旧热塑性塑料和木质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热搅拌,模压成型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木质塑料制品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其热伸性、吸水率均比木材小,稳定性能好,具有耐磨、耐热、不蛀、弹性好等特点,既可以模压成型,表面粘接装饰面,又能够锯、刨、钉、油漆。可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和家具、室内装饰的原材料,在机械、汽车和造船工业中都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