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2O3颗粒/In2O3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将蔗糖、对苯二胺和二甲基甲酰胺混合,然后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乙醇、可溶性铟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至透明,得到前驱体纺丝液;将前驱体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得到前驱体纤维,然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设计了新颖的前驱体纺丝液体系,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尺寸可调的、形貌特殊的立方铁锰矿型In2O3颗粒/In2O3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所用原料价格低廉,合成过程简便,反应体系稳定,产物形貌重复性好,产量大,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得产品在气敏材料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用热固性玻璃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组成:酚醛树脂,玻璃纤维,超细氢氧化铝,云母粉,硬脂酸锌,硅烷偶联剂和聚乙烯醇缩醛改性热固性酚醛树脂等;本发明的注射用热固性玻璃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可以利用注射成型和模压工艺成型,注射成型工艺性好,成型件的表面平整光滑,注射成型可以连续生产提高了效率,产品综合良品率高;用该材料注射成型可以全程机械化操作、减少操作工人、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用该材料制备的部件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保温墙连接件和棒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包括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和增强纤维材料,其中树脂组合物包括:热固性树脂基体、pH值为6.0‑7.0的脱模剂和任选的其他助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排障板,属于排障板技术领域,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表面耐冲击层、中间强化层和内部刚性结构层,其中:所述表面耐冲击层由热塑性泡沫树脂基体增强碳纤维混杂多维织物构成,所述中间强度层由碳纤维混杂二维编织织物增强热塑性树脂基体构成,所述内部刚性结构层由高模量碳纤维二维织物增强热固性树脂基体构成。本发明的高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排障板自重轻,可有效防止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的冲击或撞击,保证车头不被损失,能够提高高铁头车壳体的结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CA242的基于还原的石墨烯‑金‑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选择氧化石墨烯(GO)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合成水溶性且稳定的还原性氧化石墨烯‑金‑钯(rGO‑Au‑Pd)纳米复合材料的掺杂剂。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和电子转移能力。为了优化免疫传感器的性能,本发明探究了合成方法,材料浓度,还原循环和pH的影响,使制备的CA242免疫传感器在线性检测范围,检测限,灵敏度,稳定性和重现性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而且具有可靠性和重复性。本发明为早期癌症诊断的新型生物测定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促进了生物传感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炉渣/石膏复合材料。这种煤炉渣/石膏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煤炉渣、脱硫石膏、十二烷基硫酸钠、水玻璃、芒硝。本发明中脱硫石膏中的二水合硫酸钙借助水化时煤炉渣放出的热量与煤炉渣中的铝、硅等形成铝硅酸钙及其他具有一定胶凝性质的材料,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煤炉渣、脱硫石膏,实现了煤炉渣、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在实现环境效益的同时创造了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固废基硫铝系胶凝材料/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将固废基硫铝系胶凝材料与酚醛树脂的无水乙醇溶液进行混合,混合过程中添加增塑剂获得混合料,将混合料热压成型获得初品材料,将初品材料进行高温固化即得;其中,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40~200℃,高温固化的温度为140~200℃,所述固废基硫铝系胶凝材料为脱硫石膏、铝灰、电石渣、煤矸石经煅烧制备获得。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结构致密、孔隙率低且孔径小,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尤其抗压强度优异,同时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可以在低温下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氧化物纳米粒子掺杂碳氮/MOF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固氮的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以2,6‑吡啶二羧酸、硝酸铜和硝酸钴为原料,室温合成CuCo‑MOF纳米晶,将CuCo‑MOF纳米晶在空气氛下加热制得。该催化剂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具有工业应用前景。该催化剂用于高效电催化固氮,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固氮活性与电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纳米多孔硅金属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硅合金粉末加入至浓度为0.1~2mol/L的酸溶液中进行反应后即可获得,其中,所述硅合金为硅铁、硅镁、硅锂、铝锌硅、铝镁硅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酸为盐酸、硫酸、醋酸、草酸,柠檬酸、磷酸、亚硫酸、磷酸、氢氟酸、甲酸、苯甲酸、乙酸、丙酸、硬脂酸、碳酸、氢硫酸、次氯酸、硼酸、硅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能够制备获得多孔硅金属复合材料,增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强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耐冲蚀渣浆泵过流件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是以灰铸铁液为基材金属液、镍基合金粉末作为渗剂;采用负压铸渗法将基体金属液与镍基合金粉末颗粒完全熔融呈冶金结合形成的表面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在实际工况使用过程中,复合层不会剥落、开裂,在韧性较好的灰铸铁衬着下承受冲蚀磨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包括:(a)热固性树脂基体、(b)石墨烯、(c)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以及任选的(d)其他添加剂。由该树脂组合物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锂离子正极材料LiMB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锂源Li,过渡金属源M,硼源B和聚合物单体加水搅拌均匀,于70~95℃水浴中加热,加入引发剂,后转移至烘箱中于100~120℃烘干4~6小时,研磨制得LiMBO3@C前驱体粉末;将LiMBO3@C前驱体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中,逐渐加热至450-800℃煅烧5~7小时,即得高性能锂离子正极材料LiMBO3@C复合材料。本发明所使用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可大批量低成本生产;在较低温度下水浴中预处理即可进行下一步的煅烧,对设备要求低;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既可用于合成LiMnBO3,又可用于合成LiZnBO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中镶嵌耐磨合金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材料在橡胶基板上设有若干个盲孔,在盲孔内镶嵌有与盲孔尺寸相匹配的耐磨合金块。在橡胶的硫化工艺过程中,在橡胶中嵌入预处理的耐磨合金块,橡胶与耐磨合金块采用紧配合或者粘接连接。本发明复合材料既有橡胶材料韧塑性好,抗冲击的优点,又有金属材料硬度高,耐磨性能优良的长处。可用于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的工况,克服了高耐磨性金属材料不耐冲击的弊端。?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杆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成本较低,加工方便,耐磨性好,可制作用于各种工况的筛板,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它主要由芯部的金属杆件和其周围沿杆件长度方向设置的耐磨合金层组成,两者间冶金结合;耐磨合金层的厚度为1mm~10mm。?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支撑的声屏障板,包括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箱体,箱体的形状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固定有支撑框架和泡沫铝板,箱体的开口端的周边设有L型封边条;该方案的声屏障具有吸声隔音效果好、成本低、耐候性优异、轻质高强且制作工艺简单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层及压力容器,其中,复合材料层,包括:预制体结构件,为基于三维正交编织工艺所形成的织构件,具有多个子纤维层;其中,子纤维层由经纱和纬纱基于织构而形成;并配以用于子纤维层层间互连的接结纱。依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消除纤维层分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制品成型技术领域。采用牵拉定位,实现瓣模定位的同时避免模具组装过程产生的应力变形;结合与支撑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方式,实现减轻模具重量的同时保证制品精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小开口复合材料容器缠绕成型模具,由瓣模、芯轴和瓣模定位机构组成,瓣模定位采用牵拉式定位,基准定位端为内定位,锁紧定位端为外定位。该模具,重量轻,模具尺寸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可重复组装、使用。适用于小口容器缠绕成型,特别适用于大型大长细比小口容器缠绕成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核壳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把钼酸盐、硫源、碳源及溶剂进行混合,在室温下搅拌一段时间;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到50 mL的高压反应釜内衬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至无色,烘干后得到前驱体材料;得到的前驱体材料在氩气保护下,于800℃下碳化1.5 h,即得一种特殊形貌氮掺杂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具有可控性,可以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时间来控制形貌;制备得到的一种氮掺杂核壳状复合材料具有形貌良好且可控、结构稳定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基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包括Cu、Al、Zr、Ag、Ti,所述Al的质量分数为20‑40%、Zr的质量分数为5‑12%、Ag的质量分数为5‑9%、TiC的质量分数为10‑15%,余量为铜,本发明的非晶合金基体复合材料的室温塑性高,使用性能优良。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浮液;(2)制备碳纳米管悬浮液;(3)制备聚苯乙烯树脂微球;(4)制备石墨烯/碳纳米管凝胶;(5)制备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本发明制备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具有丰富的分级孔结构,实现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结构上的互补优势,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导热性能。本发明可以在交通运输、电子工业、民用建设、建筑及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对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镨掺加钛/氧化铝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不同钛、氧化铝的比例和氧化镨的掺加量,以及烧结的温度和时间,制备出氧化镨掺加钛/氧化铝复合材料;氧化镨与钛和氧化铝反应,减少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氧化镨与钛反应的新产物的生成,分布在钛和氧化铝的晶界处,形成钉扎颗粒从而产生钉扎效应,改变了裂纹扩展的路径和断裂模式,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乙烯/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聚苯乙烯粒子的制备;(2)磺化聚苯乙烯粒子的制备;(3)聚苯乙烯/银/二氧化钛复合粒子的制备。本方法所用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好,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抗菌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及制作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拆模难度大、不便于使用的问题,保证了模板强度、降低了整体质量、提高了脱模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包括模压一体成型的面板、背框、加强筋组件以及侧边框,所述面板的一侧固定设有脱模层,另一侧设有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由若干交叉布置的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组成,加强筋组件的周侧利用侧边框包裹,所述面板、加强筋组件以及侧边框之间通过背框固定连接,所述背框由底板和固定设置在底板周侧的侧板组成,底板上固定设有用于安装加强筋组件和侧边框的安装槽,安装槽的高度小于加强筋组件、侧边框的高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韧性增强高绝缘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分数计:聚苯硫醚树脂30~60%、玻璃纤维20~30%、增强纤维5~20%、陶瓷粉末5~20%、阻燃剂5~10%、增韧剂5~12%、稳定剂1~5%、偶联剂0.2~0.6%、交联剂0.3~1%。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韧性增强高绝缘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生产过程简单,不仅增强了改性料的韧性、抗冲击强度、抗压能力、耐磨能力,同时也提高PPS改性料的阻燃性及电绝缘性,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发动机部件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钒酸铋/石墨烯/氮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钒酸铋、石墨烯、氮化碳组成,其中钒酸铋和氮化碳均为二维片状结构,钒酸铋二维片状结构的长度为300nm‑800nm,氮化碳二维片状结构的长度为400nm‑1μm,并均分布在石墨烯的表面,钒酸铋的主要暴露晶面为{001}晶面。氯化铋、偏钒酸氨先混合反应后,再与氧化石墨烯、氮化碳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复合材料,构建形成了Z型光催化体系,提高了光催化降解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硫酸锰、高锰酸钾、硫酸和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将其转移到反应釜,置于100~120°C的烘箱中,连续反应12~24 h,得到纳米棒状的二氧化锰。进而将二氧化锰与硝酸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二甲基咪唑按一定质量比溶解在适量醇类溶液中,最后放置于管式炉中,焙烧至500~700°C,保温1~4 h,得到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原料来源广泛,得到的复合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所装配的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介绍复合材料剪切力学性能高效测试方法,属于试验力学领域。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通过调整拉压杆、上夹头和下夹头,将标准试验件放置到上夹头和下夹头之间,而后,通过控制系统,给标准试验件缓慢加载。通过标准试验件上的应变片,得到标准试验件的应变,最后得到试验件的弹簧系数K。该发明解决了复合材料剪切力学性能测试的分散性,降低了试验数据的离散系数,减少了试验数据的剔除数量,减少补充试验件数量,大大提高了力学性能测试的经济效益。且去掉测试应变采集系统,减少了该测试过程的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钼/氧化铈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氧化铈纳米薄层,以及负载在氧化铈纳米薄层表面的多孔片状氮化钼。本发明通过引入氧化铈纳米薄层,并在其表面生长了片状结构的氮化钼,提高了氮化钼催化剂的分散性,增加了氮化钼表面的反应活性位点;并且氧化铈层可以增加对水的吸附与解离,从而提高整个电极体系的电催化活性,该电极的制作原料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泡石基空气净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填料和海泡石置于反应炉的反应区中,先在保护气气氛下开始第一次加热升温,升温结束后通入氢气,通氢气结束后开始第二次加热升温,升温的同时通入氢气与碳源气体的混合气体,第二次升温至终点后保温反应,反应后通入氮气并停止加热,冷却,得到炭改性海泡石;S2、将炭改性海泡石、活性炭、纳米氧化锆、二氧化钛、环氧树脂和高稀土混合均匀,升温,保温保压热压,将热压后的试样保温,然后降温,得到海泡石基空气净化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制备了含有芘官能团的开环易位聚合引发剂,在将引发剂与石墨烯分散在溶剂中一段时间后获得引发剂修饰的石墨烯,以引发剂修饰的石墨烯作为引发剂,Grubbs第二代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加入聚离子液体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即可获得石墨烯/聚离子液体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在不破坏石墨烯化学结构的条件下,通过聚合物链与石墨烯之间的非共价作用,得到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材料。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