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震井盖。本实用新型盖体包括上、下各至少一层碳纤维布,在碳纤维布间包裹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杆加强筋层,加强筋间有环氧树脂混合填料填充,在盖体的边缘与井座接触处设有橡胶垫圈。本实用新型除满足常用井盖的不足之外更有强度高、耐环境老化性能好,耐磨、抗蠕变,安全稳定性高,寿命长等优点,并可有效解决井盖防盗问题。本实用新型除可满足日常生活使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机场、港口码头等车流量大、载重负荷高的路段,适用于气候潮湿等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
本发明属于新型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及其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包括A组份和B组份,其中,所述A组份包括双环戊二烯、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二氯二茂钛以及玻璃纤维,所述双环戊二烯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二氯二茂钛的质量比为100~300:1:0.1,所述玻璃纤维添加量为双环戊二烯质量的0.1~1%,所述A组份包括双环戊二烯、钌卡宾催化剂以及碳纤维,所述双环戊二烯和钌卡宾催化剂的质量比100~200:1,所述碳纤维添加量为双环戊二烯质量的0.1~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及其反应注射成型工艺,通过对助剂以及辅料的科学的选配,使其成品在具有高韧性的同时,其强度得到有效增加,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锰掺杂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杀虫脒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Mn-MoO3/TiO2@g-C3N4,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杀虫脒抗体,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产生电化学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制得了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简单的检测杀虫脒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壳结构的MCHS@MoS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中空碳球为核,MoS2为壳的结构,MoS2负载在中空碳球的外表面,中空碳球的平均直径为300nm,MoS2为二维片层花状结构,MoS2壳层的比表面为550‑570m2/g,MoS2壳层的孔径平均为3nm,MCHS@MoS2基质材料的平均直径为330‑350nm。在基质辅助激光脱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中的应用,相比于有机基质对小分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低的背景干扰和较高的重现性。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高内相乳液模法的共价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为以共价有机框架为稳定剂,通过高速乳化油/水/共价有机框架混合液,得到高内相乳液;通过加热作用,引发高内相乳液中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以复合多孔泡沫和微球形式呈现的共价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以催化水溶液中对硝基苯酚的还原为例,将本公开中上述方法得到的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共价有机框架基复合微球材料作为流经式催化反应器,在环境科学中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复合材料双极板成形装备及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连续成形装置及制备工艺。由压头、模腔体、上模板、下模板、顶出机构、工艺垫构成:模腔体与压头对应同轴安装在压力成形机上、下工作台上。应用以上装置实施的成型工艺为:启动顶出机构将活动垫板推入成品出模口,工艺垫放置在活动垫板上、启动加热套至双极板成形温度,放入下模板,将配置的树脂与石墨的混合料放入下模板的模腔内,再放上模板,施压、保压、卸压,再启动顶出机构将活动垫板拉出出模口;再次施压,将模板、工艺垫向下推动,重复操作将全部工艺垫依次推出出模口;再重复以上步骤获得最终成形的双极板,实现连续生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纳米微粒的混杂纤维增强热固树脂复合材料管道。该管道的管壁为层合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功能内衬层、次内层、混杂结构层和外表层。其特点是功能内衬层为含有导电纳米微粒的短纤维增强富树脂层;次内层含有无机纳米微粒和热塑性塑料粉;混杂结构层为连续玻璃纤维与钢丝或碳纤维夹芯混杂分层缠绕共同增强合成树脂;外表层为含抗静电、抗老化组分的玻璃纤维缠绕层。该管道的两端装有金属连接件,可根据管道的公称压力大小分别采用活套法兰、快速接头等连接方式。该复合材料管道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静电、阻燃、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损、输送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液体、液固双向流体和颗粒、粉体输送,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涉及铝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体狭缝式液态搅拌装置及铝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搅拌装置的结构为:加热保温装置和制备室均为具有腔室且上端开口的结构;止动板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止动板的上部分固定在环形支架的内侧,环形支架固定在升降台的下表面上,搅拌柱体的上端固定在升降台上,下端延伸至止动板处,且搅拌柱体的侧壁与止动板的侧边相切;驱动装置固定在升降台的上表面上用于驱动搅拌柱体转动;升降装置用于控制升降台升降。该搅拌装置中的柱体狭缝式搅拌可实现整个铝液范围内无死角的均匀搅拌,有助于增强体颗粒打开并随铝液的流动均匀分散到铝液中,实现碳材料在铝液中的均匀分布。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Nb2C和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Nb2C为二维风琴状,N‑CNT夹在Nb2C片层之间。提高了Nb2C的导电能力,N‑CNT的插入,避免了Nb2C片层结构之间的堆叠,N‑CNT提高了Nb2C的离子传输能力,提高了电化学反应面积。制备方法为:Nb2AlC经过刻蚀后得到Nb2C;Nb2C分散到水中后得到Nb2C胶体溶液;N‑CNT溶液与Nb2C胶体溶液混合进行自组装反应,得到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该方法主要是以氧化石墨烯为基底,负载二氧化硅微球,进一步修饰聚苯胺。合成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染料具有优异吸附催化性能的复合材料。主要技术特征是: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氧化石墨烯、氨基化的二氧化硅微球、苯胺、过硫酸铵、聚乙烯醇等原材料,通过冷冻干燥制得该材料。该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具有较强的吸附催化能力,处理速度快、效率高、材料易分离回收,可多次重复使用。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改性石墨烯晶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纳米银负载于改性石墨烯晶体上,之后与氯乙烯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纳米银改性石墨烯晶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保持不变或稍有增强,抗菌性能有较大的提高。且在制备过程中,石墨烯与纳米银均匀结合,与聚氯乙烯的交联均匀,不会产生团聚现象,材料均一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于聚脲的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高分子聚合物与催化剂技术领域。采用聚合‑热解‑浸渍方法,制备源于聚脲的多孔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具有工业应用前景。该材料用于电催化析氧,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与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废旧塑料制高强度塑料纤维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废旧汽车顶棚15‑35份、废旧汽车内饰15‑35份、废旧汽车脚垫25‑45份、废旧纤维板5‑25份。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优的强度高、耐腐蚀性、防火性好、抗冲击性、防裂性,耐高温性、耐水泡性,用其替代现有的木材板制备的产品能够在长时间的高温暴晒下保持各项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耐水泡性和耐腐蚀性,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发明涉及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水合肼、表面活性剂、甲醛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80-100℃下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液降温至60-80℃,加入酸性催化剂和酚,升温至85-100℃反应,升温脱水。使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解决了石墨烯在树脂中的分散问题,得到混合均匀的石墨烯改性酚醛树脂;未被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可进一步与酚醛树脂发生反应,形成无机络合结构的石墨烯改性酚醛树脂;使得树脂制备的电木粉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性能和低的成型收缩率。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MoS2/Au复合材料的免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H2O2?为电化学探针,MoS2/Au复合材料为基底材料,基于其良好的成膜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大的比表面积,及MoS2对H2O2的优异的催化性能等优点,显著提高了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检测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前后电流的变化。当抗原与修饰在电上的抗体反应后,形成免疫复合物是一种非电活性物质,严重阻碍了电子到电极表面的通道。随着抗原浓度增加,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也越多,电子到电极表面的通道就越少,电流信号减小。该传感器用于甲胎蛋白的检测,检测线性范围0.005?ng/mL~100?ng/mL,检出限2.5?pg/mL。
本发明公开了UHMWPE纤维水泥基高延展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体积含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UHMWPE纤维:1.0%~3.0%;水泥基复合材料:97.0%~99.0%。它包括以下步骤制成:将水泥、河砂和粉煤灰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将减水剂和水加入搅拌器搅拌;将UHMWPE纤维分批缓慢加入,边加入边搅拌,搅拌至均匀即可完成。本发明密度小,同样的体积掺量下,UHMWPE纤维的使用量大大减小;耐候性、耐老化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大大提高了延展性能,使延伸率达到4.5%~9.1%;不含石子,是高延展性的水泥砂浆;适用于机场、桥梁、隧道、抗震工程、修补工程、房屋加固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位碳包覆硼酸锰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锂源、锰源、硼源和碳源按比例在分散溶剂中研磨混合均匀,烘干浆料得粉体,于管式炉中将粉体煅烧得到六方或单斜相的硼酸锰锂与碳的复合材料。将所得产品制备成锂离子电池极片组装成电池,所得电池材料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的固相方法,操作简单耗能少,可批量生产,易于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较高透光率的PC/P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PC、PA10I及其共聚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抗氧剂、润滑剂,制备的产品与现有PC/PA相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加工流动性、耐热等性能基本相当,但采用本发明制备的产品透明性好,可以制备具有透明要求的制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的苯并恶嗪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将一定质量的DCPD环氧树脂与苯并恶嗪环氧树脂共聚物溶于溶剂中制备混合溶液,再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均匀,通过刮涂方法涂覆到基材上烘干,并经高温处理得到环氧树脂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苯并恶嗪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经高温处理后存在环氧基团、恶嗪环和双键的多重交联结构,热稳定性高,此外采用刮涂方法的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于获得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的复合膜,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介电常数。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铽掺杂向日葵茎髓为碳源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向日葵茎髓与硫酸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调节烘箱温度为180±2℃反应6h,冷却至24±2℃后取出溶液进行离心、过滤、加氨水调pH值为7.0±0.1、透析和冷冻干燥处理,即得碳量子点粉末。将碳量子点粉末溶于水得溶液与硝酸铽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调节温度为160±2℃反应6h,冷却至24±2℃后,取出溶液进行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铽掺杂向日葵茎髓碳量子点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制得的铽掺杂碳量子点具有荧光寿命长、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稀土铽掺杂碳量子点的量子产率最高为33.7%。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多金属氧酸盐为电子供体的羟基氧化铁复合材料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稳定运行的驱动力,电子供体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本发明首次利用一种新颖的多金属氧酸盐{Mo368}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子供体,独特的电子性质赋予{Mo368}较强的还原性,这为其作为电子供体提供了巨大的可行性。与此同时,新颖的光敏材料是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的基石。本发明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和普鲁士蓝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制得比表面积较大的羟基氧化铁FeOOH。再通过连续离子吸附反应在FeOOH表面生成硫化铋Bi2S3,其较强的吸光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再用金纳米粒子优异的光学稳定性和较高的量子产率等优点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得到光电化学活性明显增强的FeOOH/Bi2S3/Au复合材料,实现对心肌钙蛋白I的超灵敏检测,这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uNPs-PDDA-GR复合材料的癌胚抗原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领域。以K3Fe(CN)6/K4Fe(CN)6?为电化学探针,以AuNPs-PDDA-GR复合材料为基底材料,基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大的比表面积大,优异的导电性等优点,显著提高了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该传感器用于癌胚抗原的检测,检测线性范围0.1pg/mL~10ng/mL,检出限0.05pg/mL。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棉花秸秆制备果胶、半纤维素、化机浆和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秉承“多层级分离、多层次利用”的生物质综合利用的宗旨,将棉花秸秆中的果胶、半纤维素和化机浆成功分离并精炼提纯,且果胶、半纤维素和化机浆的提取率高、完整性好、质量高;并采用化机浆制备木塑复合材料,为棉花秸秆的高附加值利用奠定了基础。虽然本发明也利用了现有技术中的汽爆分离技术,但是本发明工艺中采用了低温、高压(惰性气体提供)条件,并应用了特殊的生物酶,保证了本发明对棉花秸秆利用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收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取向排列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由重量百分比为1-5%多壁碳纳米管,1-3%氧化硅、1-2%氧化镁和余量的不饱和聚酯。原料混合物通过由细管连通的两个注射泵反复抽打实现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然后经过注射取向,注入往复运动的模具中,固化后得到碳纳米管取向排列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钙骨水泥/PLGA/头孢唑啉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利用干法球磨将磷酸钙骨水泥和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均匀混合,然后将抗生素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调和液,按设定的固液比将其混合,即可自动固化形成高强度载持抗生素的、且可控制药物缓释的人工骨活性材料—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头孢唑啉钠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载持大量抗生素的骨水泥强度较低的问题,并很好的发挥了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降解可调性,实现了控制药物释放,以及聚乳酸降解后诱导骨生长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MnO2纳米带/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具有大比表面和多级孔结构的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之后吸附KMnO4,再加入MnSO4还原吸附于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上的KMnO4,得到具有高表面晶胞暴露比的MnO2纳米带。MnO2纳米带与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间的强化学键合,既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循环稳定性;又有利于电子快速传输,提高电化学性能。碳骨架被保护的MnO2纳米带/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比电容、比能量、比功率和循环稳定性等超级电容器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性聚氨酯/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扩链剂,水性扩链剂,中和剂,水解胶原蛋白液,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氯化钙,磷酸氢二钠。本发明以聚酯型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与生化级明胶水解物(GH)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并通过KH560进一步外交联改性提高材料的疏水性及胶膜韧性,制得WPU与GH接枝共聚复合乳液(WPU‑g‑GH)。旨在制得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结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的纳米HAP复合材料,使其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骨支架修复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制孔结构,包括底座(1)、钻套(2)、定位板Ⅰ(4)、定位板Ⅱ(5)、压板(6)和调节螺钉(7),层压板(3)放置在底座(1)、定位板Ⅰ(4)、定位板Ⅱ(5)和压板(6)之间,通过安装在底座(1)上的定位板Ⅰ(4)、压板(6)和调节螺钉(7)来调整控制以定位层压板(3)的位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高精度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制孔问题,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了层压板制孔精度及效率问题。取得了很好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泡沫镍为基体的三维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0.2~4mg/ml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取泡沫镍浸泡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超声,制得负载有氧化石墨烯的泡沫镍材料,材料干燥,得泡沫镍‑氧化石墨烯复合产物;将泡沫镍‑氧化石墨烯复合产物浸泡在硝酸银溶液中,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条件为30‑100℃,时间20‑100min,冷却、分离、清洗、干燥,得到以泡沫镍为基体的三维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该方法在制备过程中有效的减缓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层叠、不可逆团聚问题,还原得到的银粒子尺寸达到纳米级别,大小可控,充分地提高了银粒子的电催化活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