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碳纤维芯棒X射线图像缺陷提取方法及系统,获取待处理的X射线图像;对获取的X射线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灰度图像;对得到的灰度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对去燥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图像增强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缺陷特征提取;对提取到的缺陷特征进行轮廓提取,将提取后的缺陷特征标注到原始X射线图像上;本发明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和形态学方法,实现了X射线图像的缺陷特征快速提取和准确标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氮掺杂硅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先将苯胺单体、纳米硅粉分散到酸液中,再与过氧化氢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形成聚苯胺包覆的纳米硅材料,最后再进行炭化处理,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聚苯胺包覆的纳米硅材料。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反应和一步炭化即可,无需多个复杂繁琐步骤,而且不需要模板剂或刻蚀剂来辅助形成核壳,且条件温和,大大简化了制备过程和操作难度,降低了制备成本,且由于未使用模板剂或刻蚀剂从而避免了对这些试剂的后期处理;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还能够保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使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连接件的夹心保温墙力学性能模拟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首先,建立连接件的力学模型,其中,根据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件力学表现分为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接着,建立内墙板和外墙板力学模型,联合连接件的力学模型、内墙板和外墙板力学模型,获得整个保温墙力学模型,根据整个保温墙力学模型进行力学性能模拟。本发明综合考虑连接件的力学模型、内墙板和外墙板力学模型,整合后获得整个夹心保温墙的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能够模拟夹心保温墙内部应力,给保温墙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铜铝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原料:用铝带为基带、用铜带为覆带材料;铜带厚度为铝带厚度的18~22%;表面处理:铝带表面粗糙度为Rz=95~115μm;铜带表面粗糙度为Rz=80~95μm;经复合轧制后热处理:605~610℃;保温时间为8~10min,最后采用水冷强制冷却至常温;可实现变形量、层厚比与复合强度的最佳匹配,具有界面复合强度高、动热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导电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系统,包括多孔塑料基体及包裹整个基体且嵌入基体内的连续网状导电材料组成;步骤(1)制备若干个多孔塑料粒子;步骤(2)在每个多孔塑料粒子表面涂覆导电材料;将经步骤(1)制备的多孔塑料粒子浸入粉末状导电材料悬浮液,然后将多孔塑料粒子从溶液中取出并使其表面变干,以在多孔塑料粒子的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材料;步骤3粘结多孔塑料粒子;将多孔塑料粒子的外表面加热熔融,使多孔塑料粒子粘结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整体,最终得到以多孔塑料为基体其内嵌入三维网状导电材料的轻量化导电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气瓶固化用通气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为中空管式结构,所述连接轴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本实用新型是将固化时对气瓶起连接旋转作用的连接轴加工成多孔的中空轴,使旋转固化炉内的空气能够进入气瓶内部,与气瓶外部的空气同步升降温。解决了气瓶在升降温时气瓶厚度方向上出现的温度梯度问题,特别是对高压气瓶的大厚度复材层需分次固化造成的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气瓶复材层内外受热均匀性,能够有效减少气瓶质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轧铜铝复合材料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内四壁分别设有设有上、下以及侧面调整压板,上调整压板以及侧调整压板连接有可伸缩的动力装置;采用本导向装置,其能够顺畅对铜铝带进行导向,确保其安装要求进入下一工序或者装置。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后压缩试样快速装夹装置,两个L型夹具主体相对设置在试验台上,每个L型夹具主体的长板宽度方向两侧中部分别设有一个耳片,两个支撑杆分别与长板两侧的耳片连接;两根传动杆分别于两根支撑杆中部连接,传动杆绕支撑杆为轴旋转组成杠杆结构;两根传动杆上端为与台体的侧壁相配合的斜面;所述顶板设置在两根传动杆上端;两个U型夹板设置在两个L型夹具主体之间,且分别位于宽度方向两侧;两个U型夹板的两个竖板分别与两个L型夹具主体长板内侧壁贴合,两个U型夹板的底板与试验台贴合;待压缩试样设置在两个U型夹板之间;每根传动杆下端通过一根联动杆与一个U型夹板固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磨防腐复合抽油杆及制备方法,抽油杆外圆周面上设有耐高温耐磨防腐层,所述耐高温耐磨防腐层为聚酰亚胺材料,所述的抽油杆和所述聚酰亚胺之间通过偶联剂和胶粘剂粘结,其具有粘接强度高,不容易剥离,不结垢不结蜡,能够耐受200℃~300℃的高温,并可保障长期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高温条件下管杆偏磨的可能性,提高抽油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人造骨的制备工艺,技术方案是: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选材及材料处理;编织具有空间三维结构的金属骨架;模具预热;金属熔炼和浇注浸渗;后加工处理;塑性加工变形;喷涂HAP涂层;模拟体液浸渍处理;喷涂HAP涂层;保存。有益效果在于:该种前驱体人造骨的变形抗拉强度530-550Mpa,韧性12.5-13.2Mpa/m2,热处理后硬度HB500-550;原位生成HAP后,负荷大于540Mpa,韧性不低于10.5Mpa/m2,抗磨损率达到0.002mg/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多尺度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卷筒的铸造方法,首先将Ti3AlC2粉末、Ti粉末、TiB2颗粒与溶液A混合均匀后放入石墨模具中压制成型制得压坯圆筒,然后将压坯圆筒进行加热制得孔隙状预制圆筒,然后将孔隙状预制圆筒放入型腔中,然后按照铸渗方法将浇注用铁水浇注到型腔中,然后破除铸型制得卷筒毛坯;利用颗粒增强、铸渗、原位合成与球墨铸铁相结合,实现了Ti3AlC2、TiC、Al4C3以及TiB2的陶瓷颗粒增强相进行外表面颗粒增强球墨铸铁基体,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卷筒毛坯制得的卷筒成品的外表面,既具备球墨铸铁的高强度、良好塑性和冲击韧性,又具备颗粒增强相的高硬度与高耐磨性,最终提高了卷筒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硅/碳复合材料的夹层结构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碳层基底;制备硅源,将质量浓度为50%的苯和质量浓度为50%的三甲基氯硅烷溶液,以(10‑15):100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备石墨烯前驱体,将氧化石墨烯放入分散液中,形成1‑10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分散液中加入分散剂;制备纳米硅层;制备石墨烯层。本发明降低硅颗粒的尺寸到纳米级别,将硅颗粒分散到石墨烯和碳上,抑制体积膨胀,利用硬碳材料具有无序的类石墨结构微晶层)和大量的孔结构,层间距通常大于石墨0.34‑0.4,能为与其相邻的硅层,提供膨胀空间,阻止硅层脱落,抑制电极粉碎,维持电极的完整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复合材料用快速换模及排汽式育苗穴盘模具及成型系统,它分别通过采用T型台结构、应用透气钢材料、设置均布汽线解决了热压成型机更换模具耗时久、模具排汽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楔形定位块的设置对模具合模定位精度也有所提升。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于上下模具表面的T型台,与加热板上的T型槽配合,能够快速装卸及准确定位;所述模具采用透气钢材料,且下模合模表面有汽线结构,能够实现快排汽;所述模具合模表面有楔形定位块,能够辅助合模定位,提高合模定位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施菜地未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削减氮磷淋溶的增产方法,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向设施菜地施第一氮肥、第一钾肥和磷肥后进行翻耕,得到翻耕设施菜地;向翻耕设施菜地定植蔬菜,在蔬菜整个生育季施第二氮肥和第二钾肥;蔬菜整个生育季的总灌溉水量为360~480mm。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蔬菜的产量,提高了设施菜地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削减了氮磷淋溶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花结构TiP2O7/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钛酸丁酯(TBOT)和植酸(PA)在乙醇中水热反应,然后在高温下煅烧,成功合成了微米花结构的TiP2O7@C。在该结构中,TiP2O7微米花片层外面包覆一层薄薄的碳层。这种结构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时实现了高空间利用率和长循环寿命。在2.0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循环后,它的容量保持率为88%,是钛基化合物材料中性能非常优异的负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RMOF‑3内外负载氮掺杂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的氮掺杂量子点与石墨烯量子点相比具有更高的量子产率和更多的活性位点,此外合成的IRMOF‑3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规则性好、孔径可调等优点,可以高量负载氮掺杂量子点。通过将氮掺杂量子点在IRMOF‑3的内外表面同时进行负载,从而大大提高发光材料的负载量,提供持续稳定的强电化学发光信号,并作为信号基底。使用金改性的氧化锌纳米棒结合降钙素原识别抗体作为二抗标记物,基于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构建了夹心猝灭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降钙素原的超灵敏检测,检测限为12.58 fg mL‑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复合材料道面板及其一体化真空钎焊成型方法,道面板由多块道面单元板拼接而成,每块道面单元板包括上蒙皮、下蒙皮及位于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间的蜂窝芯材,上蒙皮和下蒙皮扣合后形成一空腔,蜂窝芯材设置于空腔内,上蒙皮和下蒙皮为多层铝合金复合结构,上蒙皮的内侧面、下蒙皮的内侧面及所述蜂窝芯材两侧面分别设有低熔点合金层,上蒙皮、下蒙皮内侧面的低熔点合金层和蜂窝芯材两侧面的低熔点合金层经高温熔融后填充在所述上蒙皮、下蒙皮和所述的蜂窝芯材之间的缝隙,上蒙皮和下蒙皮与蜂窝芯材焊合为一个整体。本发明焊合率高达98%以上,形成了夹芯材料内部大面积一体化焊接,整体强度较高,焊合率高,可承受重型飞机的起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轻质夹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蒙皮层、中间夹层以及下蒙皮层,利用中间夹层材料制备、预成型体、组装VIMP成型结构、注胶以及共固化成型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制备的轻质复合夹层材料不仅质量轻,还拥有优异的抗压能力、抗冲击能力以及耐疲劳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防火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板材由下述重量份数原料制成:膨化珍珠岩70‑80份,热塑性酚醛树脂25‑30份,固化剂15‑19份,电纺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米纤维8‑14份,炭化电纺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米纤维8‑14份,氢氧化铝6‑12份,麦饭石粉4‑7份;所述电纺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米纤维为由静电纺丝法制得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米纤维;所述炭化电纺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米纤维为电纺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米纤维经预氧化、炭化、活化制得的炭化纤维。该板材可满足A级不燃消防要求,且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可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物增强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其组成配方用重量百分数表示为:0.5-4%氮化物,0.5-4%铋,0.1-0.6%稀土钇,0.5-2.5%氧化钇,其余为铜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氮化物为氮化钛或氮化铝。本发明材料通过雾化制粉、配料、混合、真空热压烧结的制备方法制成。本发明的材料以铜为基体,主要原材料资源丰富,氮化物以增强相的形式均匀弥散分布于铜基材,提高了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细微化程度,材料不但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抗熔焊性、抗电弧烧蚀性能,而且力学性能和耐磨性优良,能满足电触头等制件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可以应用于中低电负载的电源开关、继电器、直流接触器、空气开关等低压电器中。相比于银基电接触材料,性价比更具优势。
一种分离药用复合材料中聚偏二氯乙烯涂层的方法及应用,主要是通过将样品浸泡丙酮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上,在缩短浸泡时间的同时,分离的PVDC层完整,便于PVDC涂层量检测工作的进行,提高PVDC涂布量检测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本发明属于航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用于测量大型复合材料构件重心的方法。本方法是在已知坐标的4个位置处布置本发明设计的称重装置、根据测量得到的力值及坐标求解得到在水平位置处的重心坐标(XC、YC)及找到对应被测物体上下表面的两个点P1(X1,Y1,Z1)和P2(X2,Y2,Z2)、变换坐标系,将被测物体倾斜一定的角度、重新进行力值的测量及重心坐标的求解(X*C、Y*C)及找到对应被测物体上下表面的两个点P*1(X*1,Y*1,Z*1)和P*2(X*2,Y*2,Z*2)、进行坐标转换将倾斜角度后测得的P*1和P*2转换到水平测量的坐标系下变为P*’1(X3,Y3,Z3)和P*’2(X4,Y4,Z4)联立求解方程得到重心坐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防弹头盔成型模具及应用,模具包括型芯和型腔,其中,所述型腔为整体式型腔,型芯为组合式型芯,包括型芯支撑平台、型芯头冠和设置于型芯头冠四周的型芯侧壁,型芯侧壁固定在型芯支撑平台上,弹性支座固定于型芯侧壁围成的腔室中,型芯头冠连接在弹性支座上;在型芯头冠的重力作用下,弹性支座的高度大于型芯侧壁围成的腔室的深度;在弹性支座的最大压缩行程处,型芯头冠和型芯侧壁构成完整的型芯。在合模过程中,头盔头冠部位的UD叠层材料始终保持压紧状态,实现侧壁部位UD叠层材料与头冠部位UD叠层材料的同步加压。
本发明涉及一种SrTiO3/CoO-WO3纳米复合材料光电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基于SrTiO3/CoO-WO3复合物作为信标物质,可实现对实体组织目标DNA及其管家基因的定性、定量检测,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易于微型化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有夹座,所述夹座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熔炼炉,所述熔炼炉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凸轴,所述凸轴通过轴承连接在夹座内侧表面,所述熔炼炉的一侧凸轴外固定有蜗齿轮,所述夹座的一侧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端设置延长杆,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固定有电机,通过设置延长杆结构,便于手动操作翻转,且设置十字花槽,也可通过手电钻卡入带动旋转,使用灵活方便,大型结构的变径导流槽设计,便于接料集中导流,不易迸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复合材料道面板,所述道面板包括夹芯板,设置在夹芯板两侧的蒙皮和设置在夹芯板边沿部分的道面板封边,夹芯板由含有立体拓扑增强结构的超轻质材料构成,轻质材料中间设置有点阵增强结构或蜂窝增强结构或组合增强结构,在增强结构的间隙处填充泡沫材料;所述两道面板封边的端部设有角向连接块,角向连接块与其相邻的道面板封边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快速建设临时道路、临时机场、临时阵地或用于快速修补遭爆炸等大规模破坏的机场与道路等工程,重量轻,刚强度高,摩擦系数大,防潮、耐腐蚀、耐疲劳、抗剥离,拼装简便迅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路面铺设板,其由六角板拼合组成,六角板三个相隔侧边各向外伸出一卡钩,另外三个相隔侧边的边缘内各设有槽孔,每块六角板与相邻六角板的卡钩和槽孔相扣接。在六角板的上表面带有防滑筋条,下表面带有凹槽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弹性,耐切等优点,其材料重量轻,插接,拆卸方便、耐腐蚀、防滑性好、安装方便、易于铺设和撤收。其车辆通行能力强,承载力大,完全适合重型车辆在软路面蓬松地段的使用。其用于车辆,主要应用于军用车辆,如坦克车、装甲车、重型装备车等通过软路面时的临时通道。?
一种飞机复合材料蜂窝一次成型装置,包括:两个支架、砂轮、两个滚轮、滑轨以及连接端口,需要打磨蜂窝时,将滑轨置于蜂窝部件的外表面,由于滑轨为柔性结构,因此其可以适配蜂窝部件外表面不规则的形状,从而使其与蜂窝部件外表面紧密贴合。之后将气动工具与连接端口相连,将支架下端的滚轮置入滑轨中,气动工具驱动砂轮旋转,当驱动支架沿滑轨行走时,即可满足砂轮沿着蜂窝部件的外表面滚动,从而将需要打磨的区域进行适形打磨。降低了技师工作强度,提高了维修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微纳多元共晶结构的生物基热适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基功能材料及建筑节能材料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将农作物秸秆、热适应相变剂、熔点控制剂、结晶促进剂、稳定剂和水等经机械搅拌、结晶成核与灌装封尾等工艺,制备一种具有三维微纳多元共晶结构的生物基建筑节能材料。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为低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控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大规模应用于新型节能建筑物中,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利用新技术和基础新材料进行传统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
本发明涉及用于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治理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所述材料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矿化剂和粉体缓凝剂组成。所述材料组分和质量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为69-77份,矿化剂为23-31份,外掺粉体缓凝剂为0.34-1.55份。矿化剂组分和质量比为:石英粉75-79份,氯化钙6.8-7.6份,氯化锂2.8-3.6份,滑石粉1.9-2.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0-2.5份,硅灰石粉2.1-2.6份,钛白粉0.6-0.9份,六偏磷酸钠3.1-3.8份,超塑化剂1.5-2.1份。通过混合粉磨工艺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矿化剂,采用勃氏法和负压筛析法分别控制材料比表面积大于500m2/kg和80um负压筛余小于8%,实现了材料性能均一化。本发明材料凝结时间可控,早期后期强度高,体积微膨胀,在30m/min的动水条件下留存率超过91%,可广泛用于富水破碎岩体的注浆加固治理工程中。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