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纺复合材料、结构应变传感器、分布式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制备碳纳米管浆料;通过一步浸润方式将感应粒子沉积于高孔隙率无纺布表面以获取具有压阻特性的无纺感应层;上述加工好的感应层与树脂进行复合,固化为贴片式应变传感器;在单个传感器布置单组或多组电极以获取不同方向的电阻信号进而对结构的各向应变实现感应;针对一个整体结构可在其关键部位贴敷一系列上述传感器形成一个分布式全覆盖监测网络。本发明制备的应变传感器具有优良的可扩展性与形变协调性,且表面贴附度高,可对大型结构的关键部位实现全覆盖,敏感度高,实时响应迅速。基于传感器上的电极阵列分布,可对感应面积下的各向应变进行有效监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蜡稠油纳米复合材料降凝剂的方法,属于高分子纳米材料制备领域。该材料包括聚(乙烯基咪唑-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高碳酯)。其制备方法为:(1)聚(乙烯基咪唑-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高碳酯)的制备。(2)聚(乙烯基咪唑-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高碳酯)反应液的处理,得到聚(乙烯基咪唑-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高碳酯)粉末。本发明所涉及的纳米降凝剂不仅降凝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廉,生产简单,过程清洁无污染,产物易于获得和运输保存。经实验,本发明所涉及的纳米降凝剂对大庆丹东站高蜡稠油净降凝幅度为8℃,优于市售EVA的降凝效果(净降凝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采用真空辅助灌注工艺,铺层步骤中,在碳纤维预制件下方预铺设底部脱气装置、底部脱气装置超出碳纤维织物预制件的区域外侧局部环绕搭接铺置U形阻流排气装置、阻流排气装置远离碳纤维织物预制件的一侧上方设置脱气系统。底部脱气装置、阻流排气装置以及脱气系统相连,明显增大了碳纤维织物预制件的脱气面积,解决了碳纤维预制件丝束之间以及碳纤维预制件与模具之间压实紧密造成的“脱气不畅”问题,从而降低了树脂流动阻力,实现了树脂对碳纤维预制件的有效浸润。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脱气效率高、树脂浸润均匀完全,质量一致性好,制品合格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镍基复合材料电磁导电触头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特制磁芯是通过较复杂的方法制造出类尖晶石结构的合金氧化物晶体,再将这种软磁性材料研磨成粉后与功能助剂银粉混合,作为功能填料填充至以聚甲基硅树脂、二氧化硅对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淀粉接枝丙烯酸钠机械共混二次硫化胶体材料中,获得树脂基柔化导电软磁性芯体。本发明带隙小、导电性好、整体强度高、磁导率高、自耐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螺旋桨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螺旋桨叶包括叶根部,桨叶中部和叶尖部,整个螺旋桨叶先采用纤维进行三维立体编织形成预制体部分,在叶根部和叶尖部采用更大的纤维材料编织密度,在桨叶中部采用相对较小的纤维材料编织密度。然后将预制体置于模具中,并使树脂胶液进入模具进行浸渍。模具上设有排气通道,浸渍过程将模具内的气体逐步排出。浸渍完成后,继续维持模具的加热状态使树脂固化。本方法维持了桨叶的强度,并节省了工序,提高了效率,避免了浸渍后的气泡残留,提高了质量的稳定性。
本发明属于航空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复合材料蜂窝格孔结构的制造符合性光学检测方法,使用光栅投影仪将正弦光栅条纹投射向蜂窝格孔表面;使用两台CCD相机从不同角度对蜂窝格孔表面进行拍摄,采集经过蜂窝格孔表面调制的条纹图像;对条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蜂窝格孔被测点的真实相位;对蜂窝格孔被测点的真实相位进行图像处理和模型解算,重构出蜂窝格孔的三维点云,与理论蜂窝格孔三维数据进行比对,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将光学检测技术应用于蜂窝格孔结构的制造合格检测领域,消除了接触式测量过程中对产品表面可能造成的油污污染影响,同时将区域点位检测改进为区域面块检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及其它换能器的压电厚膜复合材料。超声波技术在医疗诊断、工业无损检测及水听器方面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换能器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提供一种兼顾体材料和薄膜材料优点的压电厚膜材料,比其薄膜具有更大的驱动力,更明显的压电效应,且具有工作电压低、使用频率范围宽、与半导体集成电路兼容等优点。按原料比例(摩尔比)准备Pb3O41.9mol,ZrO22.4mol,TiO22.4mol,MnO20.12mol,Sb2O30.12mol,ZnO0.28mol,Nb2O50.28,SrCO30.3mol。制作方法为取上述原料和少量无机粘结剂加到有机载体中,经搅拌,粉末均匀地分散到溶液中,形成浆料。在已镀下电极的基板上刷上述浆料,再经干燥、烧结形成厚膜,镀上电极,经极化制成压电厚膜材料。不限上述一个实施例。主要用于医疗设备及其它换能器等。
本实用新型属于扁带生产领域,涉及扁带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尤其涉及用于生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扁带的配套生产线,沿着玻璃纤维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纱架、除湿器、树脂槽、模具台、后固化烘箱、牵引设备以及扁带切割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整体设计简单合理,其中扁带切割装置种的压紧机构、送料机构、切割机构以及两个滑动组件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扁带的切割精度;其光电开关和制品收集箱的设置,使扁带切割长度更加精确,扁带收集更加方便,相应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拼装路面,由若干个路面板单元依次通过连接销轴和锁紧螺母连接而成,在每个路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与连接销轴相配合的铰链机构;在每个路面板上分别设有若干条防滑花纹,在两条相邻的防滑花纹之间分别均布有若干个加强筋,在每个路面板内分别设有一加强板,在每个加强板两侧的路面板内分别设有一聚氨酯弹性体,在每个聚氨酯弹性体内分别设有一增强纤维层;通过每个路面板两侧的单边铰链和双边铰链,配合相应的连接销轴和锁紧螺母将每个路面板组合成一个整体,通过路面板内的增强纤维层和聚氨酯弹性体增加拼装路面的弹性和承重量,通过路面板上的防滑花纹和加强筋增加了拼装路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强芯架空导线,包括碳纤维复合芯,所述碳纤维复合芯的外侧同心绞制有铝型线,其特征在于:外层的铝型线中至少有一根的外壁上设有用来分辩相线的标志漆图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自身具备分相功能,有利于现场安装使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
一种应用于复合材料预浸料制备的双面喷涂装置,包括隔离纸供给部和原料布供给部,从隔离纸供给部供给的隔离纸以及从原料布供给部供给的原料布在结合部进行复合,在结合部和隔离纸供给部之间设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设在原料布的上方,所述第二喷头设在原料布的下方,所述隔离纸供给部设置成隔离纸供给部引出的隔离纸设在第二喷头的下方。本申请将传统预浸料制备的单独树脂膜工艺挪到复合机上,极大的简化了预浸料制作工艺,生产厂商不再需要投入高昂资金,使得预浸料流水线大大简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收放装置用排线机构,包括收放架和设置在收放架上的收放盘,收放架上固定有驱动马达,收放架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固定有两个丝杠固定座,两个丝杠固定座之间设有丝杠,丝杠上套接有一个能沿丝杠长度方向滑动的套体,套体上固定有一个传动链轮,套体上套接有一组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圆周上套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与收放架固定连接,轴承座的外端面上固定有防尘盖,套体上设有一个舌片孔,舌片孔内插入有一个滑动舌片。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2)减小了对抽油杆的磨损,提高了抽油杆的使用寿命;(3)减小了由抽油杆来回摆动给施工带来的难度;(4)方便更换滑动舌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氢树脂与氧化硅纤维网格布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碳氢树脂加热软化后,与二氧化硅球混合,浸渍于二氧化硅纤维网格布,制备无机有机双纳米杂化材料。本发明方法利用碳氢树脂的热塑性,与二氧化硅球完成杂化复合,成本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符合材料兼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塑性,且拥有低介电常数和较小的介电损耗,为高速高频线路板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制作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弹头盔存在的整体的刚度和强度较差,层间结合较为薄弱以及原料限制较多的问题。技术方案为:防弹头盔包括三维立体编织结构、沿其厚度方向的二次缝合强化结构和浸渍的树脂层;其中,三维立体编织结构的头盔主体为三维四向或三维五向编织结构,所用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或UHMWPE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防护耳部、后脑和前额的两个侧耳区域、后脑区域和前额区域采用三维六向或三维七向编织结构,该编织结构由主体纤维和强化纤维编织而成,主体纤维与强化纤维的质量比为3:1‑7:1,所述主体纤维为芳纶纤维或碳纤维,所述强化纤维为碳化硅纤维或氧化铝纤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石墨烯溶解于无水乙醇与N,N-二甲基甲酰胺复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制得石墨烯溶液;(2)将聚丙烯腈粉末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热搅拌溶解,获得聚丙烯腈溶液;(3)将聚苯胺加入到溶剂中,搅拌溶解,制得聚苯胺溶液;(4)将石墨烯溶液和聚苯胺溶液滴入聚丙烯腈溶液中,充分搅拌,静置脱泡后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将上述纺丝溶液加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进行静电纺丝,真空干燥后制备获得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纳米纤维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芳纶碳纤维复合材料拉杆,以芳纶和碳纤维为增强材料,环氧树脂胶液为基体材料,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作,拉杆上间隔设有耐磨箍。具有高的强度、模量、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适用于腐蚀而又要求连续工作的液压提升机械中,也可用于杆泵机械深井采油抽油杆。
本发明的轻质高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离心罐,其罐体以碳纤维为增强材料,环氧树脂胶液为基体材料,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制造,其罐底以碳纤维增强尼龙粒料为原料,采用注塑成型加工制造。罐体和罐底外盘具有相同的锥度,两者紧密配合装配成型。本发明的离心罐具有强度高,模量大,重量轻,耐腐蚀,抗疲劳,节能源,提高旋转速度等特点,特别适用高速粘胶纺丝。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生物活性表面多孔种植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采用微弧氧化处理设备,在含钙磷的电解液中对钛或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其工艺参数是:电解液中钙和磷的质量比CA/P=3~7,微弧氧化处理时间T=5~20MIN,电极电压U=400~500V,电极频率F=400~800HZ。微弧氧化处理后在钛或钛合金表面自生成一层多孔复合陶瓷膜,将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放入含有骨形成蛋白BMP的SBF或FCS或HANKS的复合模拟体液中进行仿生处理,使其表面共生出高生物活性的复合膜。用该方法制备的种植体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和骨牢固结合,骨内愈合期短等特性,可广泛用于牙种植体和人体承力的骨、关节等硬组织修复和替换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染料敏化半导体复合材料电极。根据光电反应体系,敏化电极所用的染料扩大了光吸收范围且加强了体系对光的利用,再通过大量的电子注入减少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而增强光电信号,本体系所用的窄带隙的Bi2S3与宽带隙的TiO2进一步使得其对光的吸收和利用效果更优异,相对其它对光电系统增益的体系来说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高硅含量芳炔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邻苯二甲腈树脂与固化剂进行反应,得到改性邻苯二甲腈树脂;将改性邻苯二甲腈树脂与高硅含量芳炔树脂聚按质量比为:高硅含量芳炔树脂100份(质量份数),改性邻苯二甲腈树脂10~50份(质量份数)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混合,得到改性高硅含量芳炔树脂。将邻苯二甲腈结构引入高硅含量芳炔树脂中,对邻苯二甲腈树脂进行改性解决了其溶解性差,固化温度和时间长的问题;将改性邻苯二甲腈树脂引入高硅含量芳炔树脂中,保留了高硅含量芳炔树脂的高耐热性,改善了高硅含量芳炔树脂与纤维直间的结合力,大幅提高了高硅含量芳炔树脂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酰亚胺/聚偏氟乙烯/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膜,氧化石墨烯分散均匀,加入成孔剂,提高了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同时孔径分布均匀,纤维膜可广泛用于物质的分离与富集、催化剂载体、离子吸附、废水处理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土工格栅用聚丙烯改性三元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丙烯回收料10%~30%;玻璃纤维5%~15%;余为聚丙烯专用料。在土工格栅的生产过程中,聚丙烯回收料或再生料的加入降低了生产投资成本,又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但会对产品的力学性能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之下通过材料改性方法提高土工格栅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碳纳米管的空气催化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活性竹炭50-150份、纳米二氧化钛20-80份、改性淀粉30-60份、改性碳纳米管5-15份、二氯异氰尿酸钠2-8份、环氧树脂1-5份、天然香料2-8份。本发明具有优异的空气净化效果,净化效率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纳米生态酶的空气净化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活性炭20-30份、维生素C 0.5-1份、环氧树脂18-22份、纳米材料10-20份、二氯异氰尿酸钠12-18份、高稀土20-30份、纳米生态酶2-9份。本发明的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性能好的空气净化复合活性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性能的钛酸-纳米银-钛酸纳米夹层纳米结构结构-金属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水热法-离子交换-还原方法实现,是将表面有钛酸钠纳米结构的钛材料,在硝酸银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制备钛酸银纳米结构,然后用无毒还原剂还原,得到钛酸-纳米银-钛酸纳米夹层纳米结构。经过本发明改性处理得到的钛金属材料,其抗菌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抗菌率(大肠杆菌DH5α,葡萄链球菌)达98%以上。同时,通过细胞(前成骨细胞MC3T3-E1,成纤维细胞3T3和胚胎干细胞)培养实验证实该材料具有细胞相容性,可以满足医用钛金属材料所需的性能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Cr/Al2O3Re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组份及其配比为:废钢52%;铬铁40%;硅铁1-2%;锰铁2-6%;陶瓷料1-6%。
本发明涉及晶体管基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作加工装置,安装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盖板,且安装底座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有承接板,安装底座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有位于承接板下方的下滑动板,滑动盖板的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下压打磨板,下压打磨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冲压件,下压打磨板的下表面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均匀排列有触发顶板。通过承接板等结构的设置,可以在放置IGBT基板后,自动对其进行定位和固定,将其移动至安装底座内部的中心位置,便于后续的加工定位,通过贴合顶杆等结构的设置,可以对预打磨时堆积伸入IGBT基板内部通孔中的毛刺顶出。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切断装置的长纤维复合材料多喷头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箱体,打印机箱体上设置有Y轴运动系统和Z轴运动系统,Y轴运动系统上设置有X轴运动系统;Z轴运动系统上滑动连接有隔热基板;隔热基板上设置有加热板;X轴运动系统上设置有双喷头挤出系统;双喷头挤出系统包括喷头固定架,喷头固定架一侧与X轴运动系统固定连接;喷头固定架另一侧设置有基材挤出装置和纤维挤出装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同时打印耐热性树脂及长纤维两种材料,采用高温成型箱,高温加热底板,高温加热块,耐高温步进电机‑丝杠传动,大功率散热扇等,可有效保证打印成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复合材料微球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手性金属聚脲配位聚合物微球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手性金属聚脲配位聚合物微球传感器用于检测手性对映体的应用,属于催化技术以及分析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手性R,R‑1,2‑环己二胺和水反应制得。采用该材料构建的手性传感器,用于L‑胱氨酸和D‑胱氨酸对映体的灵敏检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氢树脂与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碳氢树脂加热软化后,与二氧化硅短纤维、二氧化硅球混合,制备无机有机双纳米杂化材料。本发明利用碳氢树脂的热塑性,与二氧化硅短纤维,二氧化硅球完成杂化复合,成本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符合材料兼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塑性,且拥有低介电常数和较小的介电损耗,为高速高频线路板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制作材料。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