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正交异性钢桥板U肋疲劳裂纹的加固结构及方法,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以及粘接层;所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设置于U肋对接接头需被加固的位置上;所述粘接层设置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与U肋对接接头之间;本方案利用胶粘剂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钢桥面板U肋对接接头进行疲劳加固,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损伤部位的应力幅,抑制疲劳裂纹的扩展,大幅提高加固结构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封装结构包括线路板以及发热元件。线路板包括多层线路层以及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的导热率介于450W/mK至700W/mK之间。发热元件配置于线路板上,且电性连接至线路层。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通过复合材料层而传递至外界。本发明的封装结构是通过导热率大于铜(400W/mK)的复合材料层,来将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以水平方向传导至外界,因此除了可更快速地将热导出之外,还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稳态曲线纤维层合板的设计方法,所述双稳态层合板具有曲线纤维路径,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设计参数;确定曲线纤维路径的角度参数;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稳态分析模型;建立Abaqus的二次开发插件;仿真验证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稳态特性。本发明解决了具有曲线纤维路径的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设计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双稳态曲线纤维层合板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属于滤芯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滤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石墨烯滤芯材料,包含聚丙烯腈静电纺丝纤维,所述聚丙烯腈静电纺丝纤维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腈和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所述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为氧化石墨烯载银颗粒复合材料和/或季铵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该石墨烯滤芯材料具有有益的杀菌效果;该石墨烯滤芯材料具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透气性能和过滤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包括复合材料薄膜层和丝瓜络网络结构层;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层设置有多层,每层分别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A6‑柠檬酸共混物50~60份,松果粉40~50份,分散剂2~3份,偶联剂1~3份;所述丝瓜络网络结构层嵌设在各复合材料薄膜层之间,每层分别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丝瓜络网络纤维4~8份,粘连剂1~6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可避免采用传统植物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带来的复合界面相容性弱、机械性能差的问题,同时还具备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优势。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程序化近红外光介导的光热PCR对前列腺癌外泌体microRNA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光器可控输出模块包括近红外光激光器、电压线性放大器、Arduino电路板、Arduino IDE开源平台;近红外光激光器外部具有激光光纤探头;S2、利用多巴胺涂层将Fe3O4纳米颗粒和MXene纳米片粘附起来,形成Fe3O4@MXene复合材料,接着在Fe3O4@MXene复合材料的外部包裹SiO2外涂层,形成Fe3O4@MXene@SiO2复合材料,最后将Fe3O4@MXene@SiO2复合材料添加到琼脂糖的水溶液中;还添加有microRNA‑21‑5p、PCR引物、stem loop逆转录引物;S3、在Arduino IDE开源平台编译程序,烧录进Arduino电路板;将复合光热纳米材料水凝胶置于激光光纤探头下方,通过优化激光器可控输出模块的近红外光光照程序,实现光控的逆转录反应和PCR热循环反应;最后通过电泳定性是否存在microRNA‑21‑5p。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b2C/Nb2O5水润滑添加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有机碱对Nb2C材料进行插层与剥离,获得减薄的Nb2C材料,其中,所述有机碱包括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等;使所述减薄的Nb2C材料与水均匀混合并搅拌,形成Nb2C/Nb2O5复合材料,获得Nb2C/Nb2O5水润滑添加剂。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有机碱调控并制备MXene复合材料Nb2C/Nb2O5水润滑添加剂的方法,所获水基润滑剂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性能,可以显著提升水润滑介质的减摩抗磨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高水基的润滑液、切削液、冷轧液以及难燃液压液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高温裂解生物质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与多孔复合材料接触,在惰性气氛下或真空,对上述生物质与多孔复合材料施加微波场,多孔复合材料在微波下产生电弧,从而迅速达到高温,使生物质裂解。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微波中产生电弧的多孔复合材料在微波中产生电弧,从而迅速产生高温,使生物质裂解成化工原料,过程高效,产物组成附加值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舵铆接工艺方法,包括:在对钛合金舵叉与铝基复合材料舵板进行铆接时,在钛合金舵叉与铝基复合材料舵板上对应的第一铆钉孔内安装锥销铆钉,锥销铆钉的小端凸出对应的第一铆钉孔,对小端的凸出部分进行加热,在加热至预设状态后,对小端进行气动铆接;在对铝基复合材料舵板和钛合金过渡舵板进行铆接时,在铝基复合材料舵板和钛合金过渡舵板上对应的第二铆钉孔内插入第一铆钉,对第一铆钉进行静压铆接,再对第一铆钉进行气动铆接;在对钛合金过渡舵板和C/SiC前缘进行铆接时,在钛合金过渡舵板和C/SiC前缘上对应的第三铆钉孔内插入第二铆钉,对第二铆钉进行静压铆接,用锤铆对第二铆钉进行铆接。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烧伤创面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体内、体外条件下自由基引发剂修饰的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靶向细菌作用研究;B、体内、体外条件下自由基引发剂修饰的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光热诱导靶向抗菌作用研究;C、自由基引发剂修饰的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对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自由基引发剂修饰的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本发明为在更复杂条件下光动力治疗和光热疗法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烧伤创面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和策略,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用于多重耐药细菌治疗新的多功能纳米平台。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阻隔PLA/PBAT复合包装膜。生物可降解的PLA/PBAT复合材料对氧气和水蒸气的阻隔性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隔PLA/PBAT复合包装膜,本发明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子结构中含有C=C双键,在挤出造粒过程中可以与改性石墨烯发生聚合,形成紧密交织的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PLA/PBAT复合材料体系中的内部自由体积,大大提高了PLA/PBAT复合材料阻隔氧气的性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与改性石墨烯形成的紧密交织的网络结构与聚乳酸的分子链通过氢键作用,相互渗透、缠绕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PLA/PBAT复合材料阻隔水蒸气的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加工的高柔韧性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2)配置纤维溶液,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将步骤(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与纤维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制得氧化石墨烯/纤维分散液,通过真空抽滤,制得复合材料膜;(3)通过激光对(2)得到的复合材料膜加工成合适的电极形状,得到基于激光加工的高韧性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通过激光加工得到的复合材料电极疏松多孔,吸水性好,柔韧性好,抗拉伸性能优越,比电容高;作为复合材料比传统的单一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储能更高且循环更稳定;以水作为电解质,更加安全环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通道‑橡胶复合水下吸声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设置在底板上,复合材料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层,复合材料层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形通道,圆形通道的一端与橡胶层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圆形通道内填充有粘弹性材料,粘弹性材料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空气隔层。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大幅度提升吸声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的石墨烯气凝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得到细菌纤维素;步骤S2,得到石墨烯/金属盐/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添加黏结剂,细菌纤维素水凝胶提供复合材料的支撑骨架,与传统石墨烯气凝胶材料相比,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填充的石墨烯可以提供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填充的金属盐类,例如硝酸锂,硝酸铜等,可以增强复合材料的离子导电性。该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结构稳定性及优秀的电子/离子导电性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低含氧多孔硅复合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复合在内核表面的外壳;其中,内核为局域非晶化的低含氧多孔结构硅SiOy;外壳为薄碳包覆层;其中,0<y<1;所述的薄碳包覆层的厚度不高于100nm。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研究发现,所述的复合材料,具有可逆容量大、倍率性能优、首次效率高及循环稳定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5‑HMF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1)配置制备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反应物溶液A,把预处理的泡沫金属基底浸入上述溶液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以泡沫金属为基底的复合材料B;2)将步骤1)合成的材料B与含有Ni(Ru、Pt、Pd)离子的前驱体溶液混合,采用浸渍法得到前驱体C;3)将前驱体C在300‑1200 oC的条件下隔氧煅烧,制备得到一种以泡沫金属为基底的复合金属材料催化剂。在磁感应加热反应器中进行催化纤维素制备5‑HMF反应,该复合金属材料的铁磁性基底泡沫金属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定点定位高效加热,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减少催化剂结焦现象,从而使反应平稳高效进行,得到高附加值的5‑HMF。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解土壤中氯代烃并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质量比为2:1‑8的活性碳和铁粉为原材料,采用球磨法一步制备铁碳复合材料;步骤2将铁碳复合材料与土壤按质量比1:50‑200混合,静置7‑10天,铁碳复合材料作为降解剂降解氯代烃产生乙烯,同时铁碳复合材料能吸附部分乙烯;步骤3在经过步骤2处理的土壤中种植植物。本发明降解土壤中氯代烃并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工艺简单,可以在处理土壤污染的同时,使得污染源转化为资源,并对植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整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O‑TiO2‑ZrO2复合材料,三种材料以化学键进行连接,将传统具有远红外发射的纺织材料和新型远红外发射材料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再通过水性聚氨酯的交联作用,将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二氧化锆复合材料通过后整理的方式与棉纺织品进行结合,提高了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核壳结构金属有机骨架基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剂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为Cu2O@Pd@HKUST‑1,本发明采用三步合成技术,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合成立方体形貌的氧化亚铜(Cu2O);然后通过浸渍法将钯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氧化亚铜(Cu2O)表面;最后通过原位生长法在Cu2O@Pd表面生成Cu‑MOF(HKUST‑1)。该复合材料能够增加太阳光能量的吸收、延长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时间、强化二氧化碳的吸附与活化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强合材料光催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碳化硅材料的连接材料及其应用。所述连接材料包括镧系稀土元素、三元层状稀土碳硅化物、镧系稀土元素包覆碳化硅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三元层状稀土碳硅化物的化学式为Re3Si2C2,其中,Re为镧系稀土元素。本发明还公开了镧系稀土元素、三元层状稀土碳硅化物或者镧系稀土元素包覆碳化硅复合材料于连接碳化硅材料中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材料的连接方法。本发明利用层状稀土碳化物高温失稳的特性,稀土液相的生成有利于连接界面碳化硅的致密化烧结;所获碳化硅连接结构的抗弯强度高,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性能优良,可应用在航空航天及核能系统等极端服役环境中。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耐洗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包括:底层金属,以及在所述底层金属表面依次设有永磁合金层、金属纤维层和硬磁合金层;永磁合金层为热双金属,金属纤维层是钢纤维,硬磁合金层是铝镍钴硬磁合金,热双金属占复合材料主体重量的15%‑35%,钢纤维占复合材料主体重量的20%‑40%,铝镍钴硬磁合金占复合材料主体重量的30%‑50%。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洗的金属材料,具有高的硬度、较强的抗去磁能力和耐洗性能的效果,同时降低金属材料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品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N‑C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纳米钴颗粒原位分布在掺氮碳球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包含锌盐、聚乙烯吡咯烷酮、六氰钴酸盐混合溶液在低于10℃下反应,随后经静置纯化、固液分离;将固液分离的固体冷冻干燥,得前驱体;前驱体在800℃以上的温度下碳化,即得。本发明还包括将所述的复合材料在锂空电池中的应用。该方法制得的Co@N‑C复合材料为球形,用作锂空气电池催化剂材料具有较低的过电位,高比容量以及优异的循环性能,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干扰型热导式气体传感器芯片,包括:基底、沉积在基底上的电阻条、涂覆在电阻条上的绝缘层、涂覆在绝缘层上的敏感复合材料、与电阻条焊接连接的引线。基底为原位生长的多孔状三氧化二铝;电阻条呈双线盘旋状;绝缘层材料为三氧化二铝纳米级陶瓷超细粉末,敏感复合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三氧化二铝三元复合材料。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电磁干扰型热导式气体传感器芯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三元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高和热稳定性强的特性、双线盘旋状电阻条具有削减外部电磁场对芯片电流干扰的作用,使传感器芯片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效率和稳定性,达到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检测精度的目的。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燃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硝酸铈溶液、Al2O3、硝酸钇溶液、硝酸钆溶液、MnO2、硅藻泥、水滑石、碳酸钙、丝瓜络、稻草、玉米秸秆、柠檬酸、甲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膨松剂。制备方法为:(1)用氢氧化钠溶液对丝瓜络、稻草、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得到预处理粉末;(2)将硝酸铈溶液、硝酸钇溶液、硝酸钆溶液与Al2O3进行复合得到复合材料A;(3)将预处理粉末、复合材料A与MnO2、硅藻泥、水滑石、碳酸钙混合、焙烧得到复合材料B;最后再将复合材料B与柠檬酸、甲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膨松剂进行混合即可。
本发明属于金属‑生物炭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一种新型含持久性自由基的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对生物质材料进行洗涤、干燥并剪切粉碎后过筛,得到生物质材料细碎粉末,将生物质粉末限氧热解得到生物炭材料。将生物炭材料与FeSO4·7H2O溶液混合,去除空气后滴加NaBH4将FeSO4·7H2O溶液中的Fe2+离子还原为Fe0,真空过滤、洗涤并干燥后得到黑色nZVI‑生物炭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快速简单、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且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易得。该复合材料具有富含持久性自由基、比表面积大、表面官能团多等特点,纳米零价铁粒子与生物炭协同作用提高了其在环境中的利用效率,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碳基复合材料和填充于所述碳基复合材料的硫;所述碳基复合材料包括二维层状石墨氮化碳和包覆所述二维层状石墨氮化碳的炭;所述碳基复合材料通过所述二维层状石墨氮化碳与含碳有机物原位热解反应得到或通过在所述二维层状石墨氮化碳表面化学气相沉积炭得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电池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能够使得锂硫电池在0.1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166mAh/g,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率对比试块的制造方法及孔隙率对比试块,属于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计算可溶性预埋丝所需的根数n和所需的总量T;S2、铺设预浸料并按照预埋方式在预浸料内埋设总量为T的可溶性预埋丝;S3、固化预浸料形成复合材料试板;S4、采用化学方法将可溶性预埋丝从复合材料试板内溶出以形成孔隙;S5、对复合材料试板进行封边以形成孔隙率对比试块。通过采用可溶性预埋丝作为预埋物,并在预浸料固化完成后采用化学方法将预埋物溶出形成孔隙,不仅提高了孔隙的均匀性,且能避免无法消除的预埋物对孔隙率对比试块的超声衰减特性产生干涉,提高了孔隙率对比试块的制造精度和后续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属于热防护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热防护板。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盖板、隔热层、内面板,自盖板向内面板方向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的末端延伸出内面板内壁并用螺母固定;内面板内壁上在螺栓和螺母所处位置的外周设有气凝胶隔热罩;所述盖板为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盖板;所述隔热层为气凝胶毡层;所述内面板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内面板;所述螺栓为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螺栓,所述螺母为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螺母。本发明热防护板性能优异,能够满足飞行器表面温度在900℃以下的范围内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卷的碳纤维编织结构件及其制备的立体框架和应用。一种包卷的碳纤维编织结构件,所述包卷的碳纤维编织结构件为连续碳纤维制备的蜂窝状复合材料管,蜂窝状复合材料管的蜂窝孔为连续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管,至少两根构成整体一束,相邻的编织管包卷在一起,从而使相邻的编织管连接在一起,构成整体的蜂窝状复合材料管。本发明根据管的粗细以及受力来设计,从而达到最优发挥碳纤维承受很大拉力这一性能;采用碳纤维编织结构件制备的立体框架质量轻、刚度高、安全性好,能够作为汽车、客车和座椅的骨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制冷设置的固体制冷剂,包括高热导率电卡复合材料,该高热导率电卡复合材料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循环并包括一种或多种与至少一种填料结合的电卡含氟聚合物,而该填料应是绝缘材料且具有高热传导率,该电卡含氟聚合物是由聚合物添加偏二氟乙烯组成并包括混合物,该混合物至少包括一组或多组含氟三元电卡聚合物与至少一给或多给二元聚合物组成,其中该含氟三元电卡聚合物占混合物重量比为70%至97%,该二元聚合物占混合物重量比为30%至3%。藉由对材料的组配结合,解决了填料绝缘强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优化设备、操作频率和制冷功率的良好效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