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筋一体式复合材料卫星天线反射面结构,包括反射面外蒙皮部件,反射面外蒙皮部件连接反射面内蒙皮部件,反射面外蒙皮部件上分别设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右背筋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左背筋,碳纤维复合材料右背筋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左背筋均设有背筋对外接口。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胶膜分别将反射面外蒙皮部件和反射面内蒙皮部件结合于铝蜂窝夹芯部件上,使得反射面外蒙皮部件、铝蜂窝夹芯部件和反射面内蒙皮部件之间形成复合材料夹芯结构,通过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右背筋、碳纤维复合材料左背筋和反射面外蒙皮部件采用融合的方式形成一体化结构,使得定位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环境适应性好,反射面的定位精度一致性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碳纤维复合材料滑块浮动结构的制动闸片,属列车制动技术领域。所述列车制动闸片包括:钢背,摩擦块,卡簧,碳纤维复合材料滑块。所述钢背的一面设有放置碳纤维复合材料滑块的带孔半球凸台,钢背的另一面设置燕尾接口和放置卡簧的沉孔;所述摩擦块置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滑块的一面;摩擦块安装固定的一端穿过碳纤维复合材料滑块中孔和钢背半球凸台,然后经过卡簧连接在钢背另一面。本发明通过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滑块作为浮动结构元件,避免了传统碟簧作为浮动结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失效的问题,同时优化了闸片整体的浮动性能,保证了闸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摩擦性能的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壳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壳体的内表面为内衬层,内衬层的外面上固化有由预浸带缠绕形成的复合材料层,在复合材料壳体的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接头,接头与复合材料壳体内部相连通。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砂芯模结合预浸带缠绕工艺,并且增加加热系统,制备的壳体较传统的性能更优。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机动车车轮的制造方法,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机动车车轮由车轮内置金属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轮辐和轮辋所组成,预浸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长度为20‑60mm,宽2‑8mm,增强纤维以同一方向排列。按照本方法制备的车轮预浸带原材料利用率接近100%,而连续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材料利用率较低。按照本方法制备的车轮不必进行数控裁切,而而连续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材料需按一定形状裁切。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铝-氧化锆-钛酸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陶瓷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所用原料以及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03MM钛酸铝粉91~94.5%,<100NM纳米氧化锆粉4.5~8%,<100NM纳米氧化钛粉1~1.5%。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干混后,与足够量的酚醛树脂-乙醇稀释液混合后搅拌10分钟,将搅拌后的料浆去除乙醇后得到供成型的坯料;坯体成型压强100~150MPA;成型后坯体在110℃干燥2H;干燥后坯体经1500~1550℃保温2~3H烧成后得到钛酸铝-氧化锆-钛酸锆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强度比普通钛酸铝材料高的多,是冶金、玻璃、汽车、航天等领域有希望的更新材料。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粘土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超轻粘土1份~99份、疏水性的热塑性塑料1份~99份;将超轻粘土同疏水性的热塑性塑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所述组分进行熔融共混,制得粘土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利用疏水性的热塑性塑料的防水性,将超轻粘土制成防水型或防泼水型的超轻粘土基复合材料;使用该复合材料制作的产品,塑型风干后,对产品增温到所含热塑性塑料熔点之上,室温冷却固化后成为具有防水性能或防泼水性能的产品;再次对产品增温到所含热塑性塑料熔点之上进行二次加工改造,此过程可重复实现;本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为环境友好型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ZnO/A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将Zn粉、AgNO3水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按固含量为1.2~6:0.06~3:1的质量比混合,室温下搅拌、超声、再搅拌,至其混合均匀;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130~200℃的温度下水热反应1-6?h;取出混合液并冷却后,经过滤、离心工艺进行固液分离,经干燥处理后,得到石墨烯负载纳米ZnO/Ag复合材料的前驱物;将得到的前驱物经煅烧处理,制得石墨烯负载纳米ZnO/Ag复合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过程容易控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结构稳定,粒度均匀,抗菌活性好,在去除室内甲醛、抗霉、降解有机污染物等方面性能优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粒子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的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抗菌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该方法包括:配制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和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和单体溶液、硝酸银水溶液以及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分别将硝酸银水溶液及柠檬酸三钠水溶液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和单体溶液按照体积比混合,制得含有硝酸银的微乳液和含有柠檬酸三钠的微乳液;然后将两种微乳液搅拌混合,得到混合单体为连续相的稳定的含有纳米银粒子的微乳液;再将上述乳液分散于蒸馏水中制备普通乳液,并通入氮气除氧,再加入引发剂进行乳液聚合反应,产物用氯化钠破乳分离,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并用乙醇浸泡,干燥至恒重,得到本发明的抗菌性的纳米银/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可使纳米银粒子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广谱杀菌性,24H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复合材料结构及其成型方法,所述汽车覆盖件复合材料结构包括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层和金属外壳;所述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层包括纤维和填充在纤维中的树脂;所述金属外壳粘结在所述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层的外部。通过在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层的外部设置金属外壳,在涂装前无需再采取繁琐的处理措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合格率,降低了成本;由于金属外壳的作用,能有效防止纤维纹理的不可逆显现,确保汽车覆盖件漆面的整体视觉效果良好。
本发明涉及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清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卤化氧铋/多孔钛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卤化氧铋/多孔钛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中多孔钛羟基磷灰石的化学式为TixCa(5‑x)(PO4)(3+2x/3)(OH),1≤x≤5,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所述卤化氧铋富集在所述多孔钛羟基磷灰石的表面和孔道结构中。该复合材料平均孔径为8‑12nm,比表面积为50‑150cm2/g,禁带宽度为2.50eV,对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有强大的吸附能力,且在光照下,能将甲醛等有机会氧化成CO2和H2O,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燃、保温性能优良的膨胀石墨-纳米蒙脱土-聚醚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将聚醚砜粉末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然后将纳米蒙脱土粉末均匀分散到聚醚砜溶液中;之后将制备的膨胀石墨经氧化处理后均匀分散在纳米蒙脱土-聚醚砜混合溶液中,再对膨胀石墨-纳米蒙脱土-聚醚砜混合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最后经系列热处理制成阻燃、保温性能优良的膨胀石墨-纳米蒙脱土-聚醚砜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应用本发明制得的膨胀石墨-纳米蒙脱土-聚醚砜复合材料的阻燃、保温和防水性好,质量轻,力学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金属基复合材料由粒径为6‑7μm和粒径为12.5‑13.5μm的两种WC颗粒均匀分布在金属材料中得到;粒径为6‑7μm的WC颗粒和粒径为12.5‑13.5μm的WC颗粒的体积分别占金属基复合材料体积的4‑5%。本发明得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致密性、耐磨性和抗拉性都得到较大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包括一下步骤:步骤一、用精密切割机在压电材料上切割出刻蚀导槽;步骤二、将切割后的压电材料放入刻蚀腔或者刻蚀液内进行刻蚀,控制刻蚀的速度和时间,当刻蚀的深度和宽度达到压电复合材料的设计要求后,停止刻蚀,制得压电晶柱;步骤三、清洗、烘干经过刻蚀的压电材料;步骤四、在压电材料的刻蚀导槽内进行非压电相的填充和固化成形,得到压电复合材料半成品;步骤五、减薄抛光后得到压电复合材料。其优点在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但克服切割‑填充法对高频压电复合材料制备的限制,又而且减弱等离子反应刻蚀工艺造成的压电材料各向异性倾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咪唑类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吸收NO2气体的方法,其步骤包括:A.由咪唑类离子液体与有机碱混合制得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其中,咪唑类离子液体与有机碱的摩尔用量比为1∶(1-5);B.NO2气体的吸收分离:使含有NO2的待处理气体通过步骤A所得离子液体复合材料,进行NO2的吸收分离;C.NO2气体的脱吸附。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方法独特、环境友好、工艺过程简单、NO2吸收效率高、吸收材料可以循环使用、得到的NO2气体可以资源化利用等特点,适用于工业连续化操作。
一种高速列车陶瓷基刹车片复合材料,其组成物包括Mn+1XAn系列层状化合物、高熵化合物、不锈钢纤维、不锈钢粉末、石墨和硫化钼,上述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0‑70:15‑35:5‑15:5‑20:0‑4:0‑4;上述瓷基刹车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将上述粉末及不锈钢纤维均匀混合,并且在真空及氩气环境条件下以15‑50MPa于1100‑1200℃热压烧结,制得高速列车陶瓷基刹车片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硬度为HV8.2‑10.5GPa,相对密度为95‑98%,摩擦系数在0.35‑0.43之间,并且在室温‑1000℃条件下仍然保持在这一范围之内,且在初期的数秒之后摩擦表面进入稳定状态,摩擦系数稳定在0.37‑0.42左右,表现出了优异的高温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带宽复合材料跟骨骨密度超声探头,包括探头外壳以及封装在该探头外壳内的声叠层;声叠层为采用“重背衬+压电复合材料+声匹配层”的探头设计结构,重背衬设置于压电复合材料的背面以起到背向声吸收和增加带宽的作用,声匹配层设置于压电复合材料的前面以起到匹配人体声阻抗的作用,探头外壳的后端引出有与压电复合材料电连接的电极引线,电极引线包括正电极引线和负电极引线,正电极引线与压电复合材料的上表面电连接,负电极引线与压电复合材料的下表面电连接,压电复合材料为由压电相和非压电相组成的压电复合材料晶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滚动阻力纳米橡胶复合材料输送带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及重量份为:并用橡胶100重量份,AN复合助剂10-50重量份,交联剂1-10重量份,补强剂10-80重量份,防老剂1-5重量份,软化剂5-40重量份;所述并用橡胶包括顺丁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质量比为30-70:70-30。通过机械共混法将复合材料强力混合,制备高分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覆盖胶,再将该复合材料与骨架材料复合,制备低滚动阻力橡胶输送带。本发明中加入新型AN复合助剂,既大幅度地降低了覆盖胶的压陷变形,又提高了覆盖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使得输送机上的输送带降低了滚动阻力而节能,产品性价比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采用该复合材料制成的齿轮及该齿轮的制造方法。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聚酰胺基体组分、纤维增强组分、润滑剂、弹性体、抗氧化剂和偶联剂,其中聚酰胺基体组分可将复合材料中的各组分粘结在一起;纤维增强组分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复合材料的抗冲击能力;润滑剂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弹性体可提高基体聚合物的韧性;抗氧化剂可减少复合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造成的分子链断裂;偶联剂是分子“胶水”,可将增强组分和聚酰胺基体组分键接在一起,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齿轮,力学性能好,热线性膨胀系数小,可在矿下大载荷的工况下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钼/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钼源、铜源和沉淀剂溶于水中,混合,得到混合物,而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前驱体;(2)将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在乙炔气体或乙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中进行热处理,得到Mo2C/Cu/C复合材料;(3)将步骤(2)得到的Mo2C/Cu/C复合材料置于FeCl3水溶液中,除去铜,得到所述碳化钼/碳复合材料;碳化钼/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在作为电极材料时具有高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长循环寿命;碳化钼/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易于实现,有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氮磷的复合材料,其包括复合颗粒,所述复合颗粒含有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 ATCC 13867和Acinetobacter johnsonii ATCC 17909;所述复合颗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5~45份铁尾矿砂、15~30份钢渣粉、15~30份松树皮粉以及10~15份黏土。本发明还涉及利用上述复合材料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固体废弃物铁尾矿砂、钢渣等加工制成的复合材料来同步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有机肥或育苗基质,同步实现废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双重目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电加热除冰层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含电加热除冰层的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金属面板;石墨烯纸层,该石墨烯纸层位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与所述金属面板之间,其上连接有接线端子;以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分别粘结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石墨烯纸层之间,以及所述石墨烯纸层和所述金属面板之间,从而将采用石墨烯纸作为加热单元,使得复合材料结构降低重量,并具备电加热除冰功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连通结构钛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均匀化球磨使钛粉和镁粉混合均匀,得到钛镁复合材料粉末;对复合材料粉末干燥后进行预压定型,得到钛镁复合材料粗坯;对复合材料粗坯进行高温高压烧结,得到双连通结构钛镁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采用的高温高压固相烧结工艺,解决了传统粉末冶金法存在的镁氧化烧损、分布不均匀等组织调控难题以及材料致密度低、力学性能差等烧结难题。本发明制备的双连通结构钛镁复合材料是集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成骨诱导性与成骨整合性一体化的新型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多孔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铝合金加热至熔融态后加入增粘剂,得铝合金熔体;将预热好的氧化铝空心球加入铝合金熔体中,使氧化铝空心球在铝合金熔体中均匀分散,得半凝固态的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将预热好的铝质泡沫材料压入半凝固态下的铝基多孔复合材料中,冷却到室温,即得梯度多孔复合材料。该梯度多孔复合材料结合了闭孔泡沫金属的轻质、多功能的特性以及铝基多孔复合材料的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实现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有效控制。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使泡沫金属与铝基多孔复合材料间的界面形成冶金结合,实现了梯度多孔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并具有生产成本低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一种被动房整体式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窗,包括整体模压带中梃的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窗固定扇外侧窗皮、内侧窗皮和窗皮之间的骨架。所述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外侧窗皮和内侧窗皮经粘接成型,没有任何接缝;所述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外侧窗皮和内侧窗皮也可以是通过粘接窗边皮条而制整体窗皮,同样没有任何接缝。所述窗皮之间的骨架是由木板条和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板条组成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填充聚氨酯保温材料或其它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和极高的保温性能,废品率极低,生产成本低,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组装效率都得到极大地提高。使用三层高性能单银Low‑E玻璃,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整窗传热系数K可以在1.0以下,完全适合用在被动房屋建筑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物复合材料板加工装置,属于复合材料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上板和与所述上板压合的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对应设有用于形成复合材料板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所述上工作面和所述下工作面的四周设有用于密封的弹性密封条,所述上板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厚度的压紧调整机构和用于测定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厚度的测量机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压合处设有用于排空的排气孔和用于注入树脂的注入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织物复合材料板加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合材料板厚度不可控且形成的厚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一种织物复合材料张紧挤压粘接装置,它包括底座、支撑活块、水平螺杆、水平滑杆、夹持装置、滑块、压板、立柱、垂直螺柱、上平台、轴套盖、垫板和两个固体润滑轴套,其中四个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底座的四个角上,上端与上平台连接,两个滑块分别套在两个立柱上,支撑活块设在滑块正下方的底座上,夹紧装置与连接在滑块两侧的水平滑杆构成滑动副、与水平螺杆构成螺旋副,压板套在四个立柱上,垂直螺柱通过固体润滑轴套二与压板固连,该垂直螺柱通过固体润滑轴套一与轴套盖固连,轴套盖与压板固连,垫板平放于底座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证粘接强度,使织物复合材料平整均匀地粘接在基材表面,提高织物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一种镍磷/二硫化钼析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以钼酸铵、硫脲、硫酸镍、次亚磷酸钠、柠檬酸、丁二酸、乙酸钠、氟化氢铵、N, 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亚锡、氯化钯和盐酸为主要试剂,首先制备层状二硫化钼微粒,然后对其进行剥离处理,再对剥离处理后的二硫化钼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之后再采用化学镀技术在其表面沉积镍磷镀层,最后在氮气保护氛围下对其进行热处理,制得了镍磷/二硫化钼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实施过程易于控制,制备的镍磷/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良,且其催化析氢性能优良,可大幅提高二硫化钼的析氢性能,能有效推进氢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发明提出了释放负离子健康环保型天然沥青复合材料,目的是在提高现有沥青复合材料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持久、便捷、健康的天然沥青复合材料。所述的聚合物是SBS树脂、聚丙烯酰胺、再生橡胶、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其中的1-3种;所述的添加剂为释放负离子功能助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的沥青为石油沥青、煤沥青;天然沥青为布当沥青、新疆沥青;所述的填料为粉煤灰、无机矿粉、建筑废料粉的一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的无机化合物;所述的释放负离子高分子天然沥青复合材料工艺与普通沥青复合材料混合相同,负离子数在600个以上。在其制作过程中加入由天然矿物创制的释放负离子添加剂,由于负离子添加剂纳米孔吸附机理、变价金属作用机理、永久电极机理、抗菌抑菌等功能原理,使用本专利健康环保型复合材料中能够释放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抗电磁波辐射,通过电性中和、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等综合过程来达来减少甚至消除“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保持人体的健康。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强层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轻量化复合材料成形领域。该加强层板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厚度为0.01~0.04mm的钢箔,用氢氧化钠溶液、过氧化氢与氨水混合溶液对钢箔依次进行恒温洗涤后放入硅烷改性液中进行浸泡;将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与改性处理后的钢箔进行交替铺层形成层板,再将层板置于热压设备中进行加热固化处理。该方法通过在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铺层之间添加表面改性后的钢箔,使钢箔能够嵌入相邻碳纤维复合材料间树脂的内部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垂直纤维方向的作用强度,并提高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相邻层之间的连接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北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