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作用于锂辉石原矿生产β-锂辉石精矿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锂辉石原矿粉碎至粒度0.2~30mm,得粉碎料;2)将粉碎料于930~1050℃温度下微波加热30~50分钟,自然冷却至≤60℃;3)将步骤2)所得粉碎料进行第一次筛分,筛孔径为0.2mm,得筛上物和筛下物β-锂辉石精矿I;4)将步骤3)所得筛上物磨碎至0.1~10mm,进行第二次筛分,筛孔径为0.2mm,得筛上物尾矿和筛下物β-锂辉石精矿II;5)将β-锂辉石精矿I与β-锂辉石精矿II合并得β-锂辉石精矿。工艺流程短,投资少,成本低,易操作,易控制,回收率高,产率高,且无化学污染及废水排放。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草酸盐前躯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现将镍、钴、锰的可溶性盐、草酸酯类、有机溶剂按化学计量比称量配比,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再制得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草酸盐前躯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无需特殊设备成本低。前驱体材料成分均匀,形貌和粒径可控,材料振实密度大,有利于提高镍钴锰酸锂材料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特定形貌结构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及使用其的二次电池。本发明具有特定形貌结构的碳包覆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片状的一次粒子团聚而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二次粒子状态,且一次粒子之间有空隙;其中,所述二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2-28微米,所述的一次粒子是片状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颗粒,它在二维平面的平均粒径为0.2-1微米,平均厚度为60-90纳米。本发明具有特定形貌结构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一次粒子表面均匀包覆碳层,确保了活性材料的导电能力,最大程度地利用活性材料的容量,并能够提高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且二次粒子的形式在活性物质利用率、大电流充放电能力、电极材料随循环的容量保持率等方面均有优秀的表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级碳酸锂精制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装置,包括碳酸锂生产装置主体,所述碳酸锂生产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碳酸锂生产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碳酸锂生产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充气机构,所述碳酸锂生产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输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业级碳酸锂精制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装置,设有辅料添加机构与清洗机构,能够便于在生产碳酸锂过程中对辅料进行添加、对用量进行控制,可以保证碳酸锂生产的质量,并能在使用完后对配制容器内部进行清洗,防止腐蚀性液体附着在容器的内壁,方便人们下次使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带,涉及锂电池领域,该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带包括铜箔片层、人造石墨层和导电粘结层,所述导电粘结层涂覆在所述铜箔片层正、反两面上,所述人造石墨层分别涂覆在所述导电粘结层上。与现有的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带制作的电池循环次数多,电性能好且稳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及锂电池模组,该电池包括保护壳和电芯体,保护壳的端部设有密封盖板,保护壳的外侧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散热槽,电芯体安装于保护壳内并与散热槽的底端相接触,电芯体与保护壳内侧的相邻两个散热槽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密封盖板内设有空腔和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与保护壳内部相通,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空腔相通,空腔内设有活塞体和弹簧,活塞体上设有用于封堵气流通道的密封塞,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体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空腔的侧壁上,空腔通过竖直通孔与外部相通,竖直通孔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的上表面焊接有覆盖环形台阶的金属膜。该电池能够在电池内的气体泄放后保持电池正常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微孔纤维素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1,将纤维素溶于溶剂中,再加入非溶剂搅拌得到三元溶液;步骤S12,提供一基底;及步骤S13,在基底上形成前述的三元溶液膜;其中三元溶液中纤维素∶溶剂∶非溶剂重量比为=(0.5?25)∶(70?94.5)∶(5?29.5)。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锂电池微孔纤维素基隔膜与具有该锂电池微孔纤维素基隔膜锂电池,其中锂电池微孔纤维素基隔膜包括由纤维素、溶剂、非溶剂形成的三元溶液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电池级碳酸锂或高纯碳酸锂的工业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一)碳化:取碳酸盐型锂源,其中Li2O含量为5.0~40.3%w/w,置于氢化反应釜中进行一次或两次以上碳化处理,得碳酸锂湿精品;(二)将一次碳化处理所得的碳酸锂湿精品烘干后,即得电池级碳酸锂;或,将两次以上碳化处理所得的碳酸锂湿精品烘干后,即得高纯碳酸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连续大规模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和高纯碳酸锂,能耗小,环境友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富锂锰正极材料前驱体的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和循环泵,注剂装置与反应器连通,用于加注药剂;反应器上连接有氮气管线以及废气排放管线,用于置换系统中的氧气;反应器包括圆筒体和圆锥筒体两部分,圆锥筒体底部设有沉淀排出口;圆筒体周侧面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以非法线方向与圆筒体连通;圆筒体上端封闭并插入设置有循环液出料管;循环泵的入口与循环液出料管连通、出口与进料口连通。本装置工作时流体不断进入反应器中并旋转流动,可以充分混合、反应并分离生成的粘稠状物质和固体沉淀,保证了反应溶液的均匀性和测量的准确性,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oS2@C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负极材料中MoS2薄片无序堆叠、相互缠绕,呈蠕虫状微球结构,其中Mo的含量为38~43%,S的含量为47~53%,余量为C。本发明采用MoS2同碳材料进行复合,制备的负极材料具有蠕虫状结构,可以缩短Li+的扩散路径,使复合材料具有比较优异的倍率性能,并且MoS2薄片表面包覆的碳层能够限制MoS2纳米片的进一步生长,抑制MoS2复合材料在循环过程中易发生体积膨胀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低钠钾锰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锰酸锂材料的形貌为球状,平均粒径5~30微米,振实密度1.8~2.5g/m3,比表面积0.5~1.5m2/g,Na和K离子总重量含量小于15mg/kg,Na和K以外的杂质重量含量均小于10mg/kg。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合成原料机械活化、活化原料固相烧结、烧结含硫气体制备硫酸锰溶液、硫酸锰溶液净化和高纯硫酸锰制备,具有锰基原料来源构成闭路循环、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特点,克服了传统固相烧结法原料锰化合物杂质含量高,特别是Na、K离子难以去除带来的产品难以稳定达标的问题。同时避开了传统液相沉淀法制备前驱体过程中溶液的pH、温度、搅拌转速、反应物浓度等条件匹配要求苛刻的弊端。
本发明涉及以循环再利用的磷酸锂为原料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其采用循环再利用的磷酸锂通过水热法制备性能优异的纳米级磷酸铁锂,提供了一种磷酸锂再利用的方法;通过循环再利用的磷酸锂提供磷酸铁锂制备的锂源和磷源,可大幅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回收利用价值高;利用水热法制备磷酸铁锂的特点,控制不同材料的过饱和度,可有效避免回收再利用的磷酸锂中的少量杂质对磷酸铁锂性能的影响,减小磷酸锂繁琐的除杂工艺;工艺方法中的碱源和洗涤液可反复回收使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第一重量份数的活性材料和第二重量份数的导电剂置于球磨机中进行第一预定时长的球磨加工,以获得分散均匀的混合粉料,进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灭火测试装置,涉及锂电池灭火技术领域。以全氟己烯氧基苯磺酰氟作为起始物制备得到含氟表面活性剂;再将含氟表面活性剂、二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催化剂三乙胺在室温下连续搅拌得到锂电池灭火剂中间产物B;向所得的中间产物B中依次加入辛基苯酚聚氧乙烯(10)醚、二氮杂18‑冠醚‑6、水、烷基糖苷、尿素,连续搅拌,得到锂电池灭火剂,而且还包括灭火剂、壳体、灭火剂贮罐、连接管路和温度感应启动组件,灭火剂贮罐的输出口连接有管路,管路与壳体连通,管路与壳体的连通处设有喷嘴,灭火剂贮罐的输出口处设有机械启动装置,温度感应启动组件用于感知电池的温度变化和控制机械启动装置的启闭。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补锂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其制备过程为:所述的补锂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呈现核壳结构,内核为多孔一氧化硅,外壳为掺氮碳材料,其外壳的厚度50~500nm。本发明在多孔一氧化硅表面均匀沉积一层碳层,从而避免多孔一氧化硅直接与电解液接触,降低其副反应的发生机率,并提盖其导电性,同时由于采用氮掺杂碳物质,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包覆层的导电性,从而提高其补锂多孔硅碳复合的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锂锰电池的新电化学体 系的组成,尤其是该电化学体系中的阴极和电液体 系。阴极由MnO2、V2O5、Me(OH)2、AB和PTFE组 成,制造方法合理,电液体系共有三种: LiClO4-PC/DME+1,3-DOL,LiClO4-PC /4M-1,3-DOL+1,3-DOL和 LiClO4-PC/DME+ THF+ArCH3。该三种电液体系之一与阴极再加高 纯锂作阳极便组成非水锂锰电池的电化学体系。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钴酸锂物料中直接再生钴酸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钴酸锂物料以粉状、片状或颗粒状加入到装有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器的阳极室,之后,接通电源,进行电解;待电解反应完成后,收集阴极室中沉积的固体,经洗涤、干燥,即得到再生的钴酸锂。本发明利用电化学方法一步实现了含钴酸锂物料中钴酸锂的再生与分离,且所用试剂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显著。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该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复合纳米材料,所述复合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和形成在所述碳纳米管之上的LiMNF颗粒,LiMNF颗粒的MN可以为CoNi、FeCu、FeCo或者其它任意两种过渡金属的合金组合物。碳纳米管作为支撑LiMNF颗粒的骨架,能很好的维持该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在进行反复高压充放电的循环过程中,复合纳米材料的空间结构能很好的调制充放电过程中该复合纳米材料体积变化,达到耐高压特性的需求并且具有高的比容量。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酸锌‑三氧化钼纳米片锂电池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在二硫化钼的层间进行钒酸锌的生长,从而简单、高效的获得在纳米级别且厚度均匀的钒酸锌,进一步,利用二硫化钼高温转变为三氧化钼的特性,将已形成片的钒酸锌与三氧化钼烧结组装得到纳米片电极材料。该纳米片电极材料为片状的钒酸锌与三氧化钼层镶嵌形成的类似于三明治,层结构赋予钒酸锌缓冲空间,可有效缓解在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解决了钒酸锌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容量快速衰减的缺陷。特别的,该方法易于控制,得到的钒酸锌‑三氧化钼纳米片电极材料质量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钼酸锂包覆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钼酸锂包覆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包括: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内核和Li2MoO4包覆层,并且所述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内核和Li2MoO4包覆层之间存在Mo6+浓度梯度过渡层;所述过渡层中,Mo6+浓度由包覆层一侧向内核一侧逐渐递减,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0.1‑10nm;所述Li2MoO4包覆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化学表达式为xLi[Li0.33Mn0.67]O2·(1‑x)LiMO2@Li2MoO4,0<x<1;其中,M至少包括Mn、Ni、Co、Al、Mg中的两种元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系热电池电解质用复合流动抑制剂、电解质隔膜材料、锂系热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电池材料技术领域。锂系热电池电解质用复合流动抑制剂包括:氧化镁和氟化镁,其中氧化镁和氟化镁的质量比(2‑5):1。本发明的复合流动抑制剂中氟化镁具有媲美氧化镁对流动电解质的抑制,此外其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电极材料二硫化铁、锂硅合金有良好的兼容性且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采用氟化镁作为流动抑制剂的改性材料,可以改善熔盐电解质与抑制剂界面润湿吸附行为,加快电解质片中离子传导的速度,从而提高电解质片的离子电导率,进而提升热电池的功率输出特性。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结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结构。所述锂电池正极结构包括集流体及设置在集流体上的正极复合薄膜层,所述正极复合薄膜层包括叠加设置的至少两层单一薄膜层和至少一层添加层,任意相邻设置的两层单一薄膜层之间设置一层所述添加层,所述单一薄膜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添加层包括电子导电层和/或离子导电层;或者所述添加层包括混合导电层;所述电子导电层具有电子传导性能,所述离子导电层具有离子传导性能,所述混合导电层同时具有离子传导和电子传导性能,添加层的设置很好的减小由于单一薄膜层本身传导性差造成的阻抗,增强单一薄膜层的导电离子的传导性能,提高电池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富锂猛基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溶液:分别配置过渡金属盐溶液、碱性溶液、络合溶液A和络合溶液B;S2.共沉淀反应: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过渡金属盐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别缓慢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在反应进行的第一阶段同时向反应釜中缓慢加入络合溶液A;在反应进行的第二阶段同时向反应釜中缓慢加入络合溶液B;S3.后处理。上述方法能够合成颗粒表面光滑、球形度好、颗粒致密性好、粒度分布均匀的前驱体材料,且合成过程中不使用含氨络合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富锂锰基前驱体以及由该前驱体制备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厘米级针状固态氚增殖剂钛酸锂单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硼粉末制备:将硼酸烘干,冷却至室温,再研磨成粉备用;(2)固相熔融法制备钛酸锂单晶: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并研磨均匀:0.5~6.0份B2O3粉、0.2~2.0份Li2TiO3和0.5~6.0份Li2CO3,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加热至1000~1100℃后保温10~12h,然后再先两段式降温到900~1000℃和600~700℃,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固相混合物;(3)酸洗除杂:将固相混合物先后用H2SO4溶液和去离子水清洗,自然晾干,即可得到厘米级针状Li2TiO3单晶。其以B2O3为助熔剂,Li2TiO3和Li2CO3为原料,采用固相熔融法,采用阶段降温法控制降温过程,最终制备得到厘米级针状Li2TiO3单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的包覆型镍锰酸锂材料、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LiNi0.5Mn1.5O4表面改性的包覆一层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本发明的材料粒径小而均匀,有利于提高LiNi0.5Mn1.5O4的电化学性能,制备的材料表面改性的包覆有电化学惰性的Li4Ti5O12,不但可以保证LiNi0.5Mn1.5O4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而且可以抑制LiNi0.5Mn1.5O4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相比包覆一些金属氧化物,本发明材料更有利于锂离子的传导;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属于锂提取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镁锂比卤水提锂的超支化吸附膜板及制备方法,将三聚氰胺和甲醛混合,调节pH为7~7.5,并在水浴下进行加成反应,得到羟甲基三聚氰胺;然后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iCl·nAl(OH)3·mH2O)研磨至微米级,加入羟甲基三聚氰胺,再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在170~190℃下均质机反应,酯化3~5h,得到分散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超支化聚合物;然后涂敷在厚度为3‑5cm的微孔陶瓷板表面成膜,得到一种用于高镁锂比卤水提锂的超支化吸附膜板。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用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负极及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以硅氧烷和缩聚物单体为反应原料,以醇和蒸馏水混合溶液作溶剂,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碱液为催化剂,室温下通过自组装、共溶胶-凝胶法和热处理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材料;其中,硅氧烷和缩聚物单体的质量比为1︰9-5︰1,醇和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5-6︰1;所述缩聚物单体包括甲醛和第三单体,其中,第三单体为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的单体,甲醛和第三单体的质量比为2-1.1︰1。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可行,适宜工业化生产;且利用该法制备的材料具有理想的结构和形貌,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提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δCo1?xMgxO2@AlF3及其制备方法,其中1≤δ≤1.05,0< x≤0.05;用以解决层状LiCoO2在高电位下电化学性能差的缺点。本发明体相掺杂改性与表面包覆相结合的层状正极材料LiδCo1?xMgxO2@AlF3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非常稳定的循环性能;在室温和0.5C倍率下,2.75~4.4V(vs.Li/Li+)的充放电电压范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可高达187.6mAh/g,3.8V平台容量接近100%,循环30次以后仍然可达到180mAh/g,容量保持率为96%。同时,本发明提供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镍锰酸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片的材料由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和溶剂构成的正极浆料涂层,以及正极集流体组成;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采用镍锰酸锂的Al2O3包覆物;所述的粘结剂采用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导电剂采用导电炭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溶剂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的正极集流体采用铝箔。本发明设计的锂离子电池,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电池可逆比容量、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改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目的。
离子热合成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锂硼氧溴多晶粉末。锂硼氧溴(分子式:Li4B7O12Br),分子量为375.32,属立方晶系,空间群F43c,单胞参数为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