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组充放电的两级均衡控制电路、系统及控制策略,其中,均衡控制电路包括对称多绕组变压器和DC‑DC变换器;系统包括锂电池组和与锂电池组连接的锂电池组充放电的两级均衡控制电路,两级均衡控制电路包括数据采集电路、均衡电路、控制器和驱动电路;控制策略,先进行锂电池组内的单体锂电池之间的均衡控制,再进行锂电池组与锂电池组之间的均衡控制。该方法把DC‑DC变换器用于单体锂电池间均衡和改进的对称多绕组变压器用于锂电池组间的均衡,通过这两种拓扑结构优势互补以解决锂电池均衡技术中控制复杂、均衡不准确、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涉及技术锂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极的干法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75%~90%比重的活性物质、0%~5%比重的导电剂、5%~10%比重的粘结剂粉体定量加入搅拌釜内,进行干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溶剂,对粉体颗粒进行润湿,使粉体颗粒表面吸附溶剂,同时进行高强度搅拌,充分混匀湿润粉体颗粒,继续加入溶剂,高强度搅拌产生的高速剪切力作用下对颗粒团体进行分散,使导电剂均匀分布,继续加入溶剂,调节粘度使之适合涂布工艺。本发明的干法制备方法分散性好、粘度低,具有高效的充分破碎分离能力,在制备过程中,其各原料的均匀混配,能够有效提高锂电池的电极性能,加强锂电池电极的稳定性,延长锂电池电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容金属锂负极的Li1.4Al0.4Ti1.6(PO4)3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该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双通AAO模板孔径中的LATP纳米线的一端与正极直接接触,另一端与锂金属负极直接存在的空气间隙,避免LATP和锂金属负极之间直接接触会引发的副反应,提高了LATP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副反应产物在界面聚集导致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界面离子电导率降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氮共渗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锂源、铁源、磷源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对合成条件反应过程的控制,合成高纯度的磷酸铁锂晶体前驱体。对磷酸铁锂晶体前驱体,加入碳氮共渗剂如尿素、甲酰胺等,混合均匀,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碳氮共渗热处理的工艺过程。该工艺的引入改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也改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工艺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良,导电性好,晶格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好,纯度高,元素组分趋于理论比(Fe:33.809,P:19.161,Li:4.229),工艺简单可控程度高,批次一致性好且稳定,便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酸锰铁锂柔性包浆三元材料的涂布浆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柔性成膜材料,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解配置质量百分比为2%‑10%的粘性乳液,搅拌分散或球磨均可;(2)称取设计体系总固含量为0‑10%的SUPER‑P、导电石墨或导电碳粉的导电剂;(3)称取设计体系固含量的5%‑50%磷酸锰铁锂材料;(4)将称好的磷酸锰铁锂加入到配好的粘性性乳液中,分散搅拌,或超声分散,或球磨匀浆,配置成均匀的粘性易成膜包浆乳液;(5)称取设计体系固含量的50%‑95%的三元材料,加入到配置好的包浆乳液中,搅拌分散均匀,从而制备可用于直接涂布的磷酸铁锰锂柔性包浆三元材料。该工艺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三元材料安全问题,提高了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Li2ZnTi3O8@C-N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负极材料由锂盐、锌源以及钛源按照物质的量比nLi︰nZn︰nTi=2.0~2.5︰1︰3混合烧结而成。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Li2ZnTi3O8@C-N放电比容量高,C和N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材料的放点比容量,而且可以提高材料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另外,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快速,能耗低,成本低,环境友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有导液框、支撑座、夹紧组件、驱动组件等;导液框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前侧设置有夹紧组件,驱动组件设于支撑座上。通过夹紧板与夹紧弹簧的配合,夹紧板可以将放置板上方待回收的锂电池夹紧,使得后续在该设备对待回收的锂电池进行打孔的过程中待回收的锂电池不会掉落,且放置板上方可以放置多个待回收的锂电池,便于批量地将待回收的锂电池回收,达到了能够自动地将待回收的锂电池夹紧以便于将其批量回收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硝酸铜电解液添加剂的锂金属电池,该锂金属电池包括负极,所述负极为金属锂;正极,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的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的正极膜片;隔膜,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和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硝酸铜。本发明通过用硝酸铜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可以实现对锂金属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同时保护,首圈库伦效率高,长循环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2C(1C=120mA g‑1)倍率下进行的电池测试中,600个循环后,放电容量仍然在初始放电容量的90%以上,同时添加剂成分单一,原料廉价易得,无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温锂离子电池外壳,包括电池外壳主体和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外壳主体外部设有散热壳,且散热壳侧面均匀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壳内侧贴合有隔温膜,且散热壳内卡合有隔温箱筒,并且隔温箱筒内侧均匀设有限位板,所述散热壳上端卡合有盖体,且盖体下端连接有紧固压板。该隔温锂离子电池外壳在外部设置了能够散热的散热壳,能够对电池外壳进行散热处理,以防电池外壳自身的热量对锂离子电池造成影响。该隔温锂离子电池外壳在散热壳内设置了隔温箱筒,隔温箱筒可以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固定处理,同时隔温箱筒对散热壳与锂离子电池起到分隔的作用,有效的提高隔温的效果,提高电池外壳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火的路灯锂电池,解决了路灯锂电池安装方式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其包括空心电杆,所述空心电杆的下部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的外侧安装有密封门,空心电杆的上部设有散热口,空心电杆内腔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升降传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的上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安装有锂电池本体;本耐火的路灯锂电池安装在灯杆的内部,并且能够在灯杆的内部进行升降调节,从而能够有效的对锂电池进行安装、防潮和防水,以及使锂电池具有有效的防盗功能,因此,本路灯锂电池的安装方式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交流灌溉水泵,包括锂电池组、逆变器和交流水泵,所述的锂电池组由多组锂电池包串联组成,每组锂电池包由多个单体锂电池并联而成;锂电池组的电源输出端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交流水泵的电源输入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配套的锂电池组提供电能带动交流水泵工作,具有灵活轻便、便于移动的优点,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农村因机井位置分散且远离配电房或计量房而造成灌溉不便的问题,同时相对于单独建设配电房或计量房并铺设输电线路而言,能够极大地降低投资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真空化成装置,包括真空箱和用于锂电池化成导电用的电连接部件,所述电连接部件包括充放电电缆,充放电电缆的一端用于连接充放电部件、另一端伸入真空箱内用于连接锂电池的探针,该化成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探针与锂电池电连接的快速连接装置,所述快速连接装置包括针床和位于针床下方的用于安放锂电池的托盘,所述针床包括布置所述探针的下端面,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锂电池夹紧定位并保证探针与锂电池极柱对应的容纳装置,所述针床和托盘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驱动针床和托盘分离靠近的液压缸。通过液压缸实现探针与锂电池极柱的快速对接,具有耗时短、效率高、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次利用锂电池性能评价方法,可用于锂电池的梯次回收再利用,首先,设计锂电池性能测试工况,即设计测试时间,确定初始SOC状态,设计放电间歇时间;根据所设计测试工况,提取锂电池健康特征数据;然后,基于多健康寿命模型数据融合技术的健康状态决策方法,进行SOH估算;最后,划分出锂电池的梯次利用范围;本发明可用于锂电池梯次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让锂电池性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有利于节能减排,还可以缓解大量锂电池进入回收阶段给回收工作带来的压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锂离子电池用负极,包括石墨类负极材料和锂盐,所述石墨类负极材料中均布有单丝短纤维和聚氧化乙烯,所述单丝短纤维中含有氰基;所述单丝短纤维经过硝酸与盐酸混合酸的活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固体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固体锂离子电池用负极中均布有含氰基的单丝短纤维和聚氧化乙烯,在固体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负极中的锂离子在氰基的单丝短纤维与含有锂盐的聚氧化乙烯界面上移动速度较快,均匀分散的聚氧化乙烯与单丝短纤维的接触界面搭建了锂离子移动的连续的快速通道和传输网络,由此负极制备的电池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电极片生产的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均为两个且相对设立,第二挤压板的内侧面设有装配杆,第一挤压板的内侧面设有与装配杆相匹配的装配槽,两个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形成矩形挤压框,挤压框内设有锂电池模组,锂电池模组由多个锂电池组成,每相邻两个锂电池之间设有隔板,最外侧锂电池的外侧设有挡板,隔板与挡板将多个锂电池分隔,两个第二挤压板通过装配杆与装配槽配合挤压锂电池;该用于固态锂电池电极片生产的挤压装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对锂电池起到良好的限位、固定作用,且整体长度可根据需求调节,使用简单方便。
一种用于高能锂电池储能的就地监控系统,包括若干锂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电性连接设置有PCS,PCS电性连接有交换机,交换机电性连接有储能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电性连接有就地监控终端,其中储能监控系统为服务器,就地监控终端为个人电脑;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性连接有BMS,BMS电性连接有CAN‑NET转换器,所述CAN‑NET转换器与交换机电性相连;所述PCS包括PCS控制器和AC/DC转换器,所述PCS通过PCS控制器与储能监控系统相连,PCS通过AC/DC转换器的直流输出端与锂离子电池相连,AC/DC转换器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电网相连;本发明能够提高高能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锂电池组充放电的两级均衡控制电路系统,包括锂电池组和均衡控制电路,均衡控制电路包括对称多绕组变压器,一个对称多绕组变压器具有多个次级绕组,每个次级绕组接入锂电池组两端,对称多绕组变压器的各个次级绕组对应连接一个锂电池组的两端,锂电池组间的均衡电路为第一级均衡电路;均衡控制电路包括多个DC‑DC变换器,一个DC‑DC变换器接入锂电池组中的一个单体锂电池的两端,锂电池组中的单体锂电池之间的均衡电路为第二级均衡电路。本实用新型把DC‑DC变换器用于单体锂电池间均衡和对称多绕组变压器用于锂电池组间均衡,通过这两种拓扑结构互补,解决现有锂电池均衡中控制复杂、均衡不准确、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软连接热风枪,涉及直流热风枪1技术领域,包括直流热风枪、第一吹嘴以及第二吹嘴,所述第一吹嘴以及第二吹嘴均由嘴体以及固定连接在嘴体端部的基座组成,所述第一吹嘴以及第二吹嘴通过基座插接在直流热风枪出风口处,所述第一吹嘴以及第二吹嘴的外圆面均包覆有硅橡胶隔热层。该锂电软连接热风枪,通过软连接线缆与锂电池的配合设置,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锂电池可以持续对装置进行供电,同时由于使用软连接线缆将锂电池与直流热风枪分离,在手持直流热风枪的时候,不需要连同锂电池一起拿起,避免电池自重给工作带来的困扰,可以加大容量,延长使用时间同时提高装置的功率,温度更高,加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包括机箱、顶部隔热板、排气盒、密封垫和上盖;电池舱内有锂离子电池组模块,锂离子电池组模块包括容纳多个锂离子电芯的密闭的外壳、单向排气阀和极柱;顶部隔热板盖压在电池舱的顶部;排气盒设置在顶部隔热板之上,其底部有插孔,侧面有穿孔;顶部隔热板上有通孔,单向排气阀依次穿过通孔和插孔进入排气盒内;通孔、插孔与单向排气阀连接处涂隔热泥密封;机箱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嘴,排气嘴穿过所述机箱侧壁与穿孔密封连通,上盖盖合在机箱顶部,上盖与排气盒之间由密封垫密封。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在充电时,单个锂离子电池组模块放出的热气由单向排气阀经排气嘴即时排出,避免了热失控蔓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型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固定套、活套和盖子,电池本体本体上正极端设置有凹槽,固定套包括固定套外壳和固定套内套,固定套内套内侧设置有凸起,固定套内套上部设置有外螺纹,固定套内套上凸起与锂电池本体上的凹槽相配合,让固定套套在锂电池本体上,活套包括活套外壳和活套内套,活套外壳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活套内套上部内侧设置有上密封圈,活套内套下部设置有下密封圈,活套外壳的内螺纹与固定套内套的外螺纹相配合,活套拧在固定套上,盖子盖在活套的上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圆柱型锂电池单体遇水后,被水短路导通,导致电池损坏,从而实现了圆柱型锂电池防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锰酸锂电池,包括正极柱、负极柱、负极涂层、负极基流体、隔膜、正极涂层、锰酸锂正极基流体、电解质和方形钢壳,所述负极涂层与负极基流体呈渗透状态组成正极层带,所述正极涂层与锰酸锂正极基流体呈渗透状态组成负极层带,所述隔膜隔离正极层带和负极层带,所述正极层带和负极层带之间有胶状电解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锂电池由于采用电极涂层与基流体渗透的结合方式,大大提高了电极涂层与基流体的结合度,进而也提高了锂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质量,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电池安装用的保护装置,包括箱盖、箱体和锂电瓶,所述箱盖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箱体的上部,所述锂电瓶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箱盖上固定设有接线柱,且接线柱与锂电瓶的接线口相通,所述箱体箱内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安装槽,所述箱体通过第一弹簧安装槽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锂电瓶安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箱体箱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箱体上靠近其下部的箱内开设有四个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与空腔相通,所述支撑板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锂电瓶保护箱,结构简单,且对锂电瓶的保护功能较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放电率性能好的可充电锂电池,包括锂电池外壳,锂电池外壳的内部固定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膜,正极片和负极片的上端分别固定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上端分别固定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的上端均贯穿锂电池外壳的顶部并向上延伸,锂电池外壳的顶部内壁固定设有第二隔离膜,第二隔离膜还与锂电池外壳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隔离膜的下侧与第一隔离膜的上侧固定连接,锂电池外壳的外部卡接有U形冷却板。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了锂电池的自放电率,同时锂电池在充电时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散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污染低成本磷酸锰铁锂晶体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完成:选用纯度较高的铁粉和锰粉,粒度选择在20目到20000目之间;按照一定质量比选取锰粉、铁粉、磷酸及锂源溶液,稀释后置于耐酸反应器中搅拌,使铁粉、锰粉及磷酸充分反应;得到的反应前躯体浆料中加入锂源溶液充分搅拌均匀,所选锂源溶液为可溶性锂源氢氧化锂或乙酸锂;得到的浆料转移入反应釜,开始水热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磷酸锰铁锂进行包合碳化退火处理,制得磷酸锰铁锂晶体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成本较低,工艺操作方便,不仅制出的磷酸锰铁锂晶体材料商业价值较高,而且制作过程没有污染,符合当前对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触水保护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触水传感器,触水传感器露出壳体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组件的三极管Q的基极b连接,电子开关组件的继电器的双控开关的常闭触点与锂电池的电路连接,双控开关的常开触点悬空。本实用新型通过触水传感器检测是否有水,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接收信号并处理后,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给继电器,进而控制锂电池电路的通断,起到保护锂电池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安全性提高。锂电池组外部电极间没有电压,不会发生短路放电所导致的危害。维护成本降低,触水传感器感测无水时,控制器自动启动使锂电池的电压输出。回收利用率高,可反复使用,经济性高。
一种动力锂离子圆柱电池组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的动力锂离子圆柱电池组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锂离子圆柱电池组散热装置,它包括锂离子圆柱电池组,在锂离子圆柱电池组的上壳体上开有孔,所述的孔对应的位置是在相邻的锂离子圆柱电池之间,在孔内装配有导热管,导热管的上部设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呈倒梯形,并且设有多层叶片。所述导热管用良性导热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和热平衡效果明显,并且结构简单、安装灵活,便于调整、易拆卸,且自身不消耗能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化锂粉‑碳纳米管‑超长纳米线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超级电容器。本发明利用表面包覆氟化锂的稳定化锂粉对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极片进行预锂化处理,得到稳定化锂粉‑碳纳米管‑超长纳米线复合电极,锂粉表面包覆的氟化锂可以有效阻止过多的锂形成锂枝晶的问题,并且表面包覆氟化锂的锂粉可以稳定的存在于空气中,使预锂化处理更加方便。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优异,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极组装的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并联型锂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包括:多个锂电池并联构成的锂电池组;用于监测锂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状态,控制每一个锂电池进行充电放电的控制器;用于分别根据控制器输出的放电控制信号、充电控制信号单独控制每一个锂电池放电、充电的放电控制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其中,放电控制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均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端口与锂电池组的正极之间。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使整个锂电池组中锂电池的放电时间同步,而且确保系统不因为某一节锂电池出现问题而导致系统故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裕度,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实现灵活方便且实现成本较低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中的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包括由结构单元构成的聚合链,在所述聚合链的结构单元的1号位或2号位上连接有锂离子提供基团和锂离子传导基团,所述锂离子提供基团与锂离子传导基团的摩尔比为1:(0.5~2)。该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锂源分布均匀保证了膜整体性的电导率。本发明中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的环氧乙烷基团、磷酸锂基团使得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导电率,阻燃性和较高的机械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在锂离子电池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该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和助熔剂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熔融反应,分离熔渣,将熔液进行冷却即得;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铝集流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酸锂、钴酸锂、锰酸锂、富锂锰基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利用铝集流体作为还原剂从正极材料中回收有价金属,铝、锂等金属元素均以氧化物形式形成熔渣,回收的有价金属中,主元素的含量高,产品的附加值高,回收方法的经济效益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