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油田污水同步产氢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污水池、管式电絮凝反应装置、油气水分离装置、气体分离装置及沉淀池;所述污水池与管式电絮凝反应装置的进水口连接,管式电絮凝反应装置的出水口与沉淀池连接,其出气口与油气水分离装置的入口相连接,油气水分离装置的出口与气体分离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电源采用光电或风电供电。处理污水时,阳极被溶蚀产生金属离子,在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氧化过程,可以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将阴极的氢气与阳极产生的少量氧气进行分离回收,既实现了污水处理,同时又收集了氢气和氧气,实现资源的回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热电联供系统,以碳捕捉技术收集工业生产释放的二氧化碳,采用风电能和光伏电能实施绿电制氢后和收集的二氧化碳制备甲醇,能减少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效减排二氧化碳而改善环境,形成的低碳可存储的液态甲醇能安全和便利的进行存储与运输;在通过风电能、光伏电能和氢能实现稳定的给港口机械设备、港口办公建筑供电同时,还能利用制甲醇设备、甲醇制氢设备以及氢燃料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能给港口办公建筑供热;甲醇制氢设备在制氢期间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够再利用于制甲醇;本发明提出的热电联供系统有效减排二氧化碳,实现新能源在港口的综合利用,助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降半压四象限整流器(DHV‑FQR)。该整流器的新型电路结构针对传统的电压源桥式FQR存在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即,为了保证其正常工作,尤其是为了达到对交流侧瞬态电流波形优良的控制性能,必须使直流侧电压升得足够高,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直流侧降半压式四象限整流器,包括电源输入电路单元、交叉H桥电路单元和输出负载单元,其直流侧工作电压比传统结构可以降低近似一半,适合于直流侧额定工作电压具有较低要求的电力电子变换应用场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GO包覆MOFs衍生TiO2@C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MIL‑125与氧化石墨烯(GO)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液;2)将混合反应液于高压反应釜中150‑200℃至反应完全,得到混合产物;3)将混合产物离心洗涤和干燥后,得到黑色沉淀物;4)惰性氛围下,将黑色沉淀物煅烧,干燥后即得rGO包覆TiO2@C结构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方法制备的rGO包覆MOFs衍生TiO2@C结构材料及其应用。将所制备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充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制备简单等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低汽车液压盘式制动器拖滞力的卡簧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低位卡爪、S型回位弹力储存区、摩擦块回位辅助折弯、摩擦块限位折弯和摩擦块报警结构。本发明可以显著的降低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拖滞力,在双回位结构作用下可以将拖滞力降至0.8N.m以下,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降低了摩擦块的制造成本;卡簧的摩擦块报警结构在摩擦块磨损至极限位置时,会挂到制动盘产生报警声,该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位于摩擦块钢背的报警片,降低了摩擦块的制造成本和工艺复杂程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烟气余热回收与储热一体化热水供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小型燃煤采暖炉、燃生物质块采暖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储热一体化热水供应装置,属于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它包括:储热式水箱(1);烟管(3);温度控制器(11);微型循环泵(17)及水箱保温(14)。本装置与常规采暖炉结合使用可以将有效热利用效率提高至90%以上,并提供舒适恒定的室内温度,在大大提高小城镇、农村地区分散采暖住户采暖热舒适度的同时,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同时供电正激周波变换型单级多输入高频环节逆变器,其电路结构是由一个具有串联同时选择功率开关的多输入单输出高频逆变电路将多个不共地的输入滤波器和一个共用的输出高频隔离变压周波变换滤波电路联接构成,多输入单输出高频逆变电路的每个输入端与每个输入滤波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联接,多输入单输出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高频隔离变压周波变换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联接;其具有多输入源不共地、同时或分时供电、输出与输入高频隔离、共用输出高频变压周波变换滤波电路、电路简洁、单级功率变换、变换效率高、输出电压纹波小、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为实现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的中小容量分布式供电系统奠定了关键技术。
本发明公开一种膨胀型无卤阻燃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加工制成:三元乙丙橡胶50‑70份,表面改性的膨胀型无卤复合阻燃剂30‑50份,抑烟剂1‑5份,加工助剂1‑3份,硫化助剂2‑5份。本发明使用的表面改性的膨胀型无卤复合阻燃剂是由聚苯基膦酸哌嗪,苯基次膦酸盐,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或者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复配而成。该复合无卤阻燃剂再由聚硅氧烷复配钛酸酯表面改性剂湿法改性后,明显提高了耐水性与相容性,使复合材料兼具优异的阻燃性能,耐水性以及物理电性能,其氧指数达到43%以上,垂直燃烧测试达到(1.6mm)V‑0级,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部件,电线电缆,电子电器设备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置并联分时选择开关电压型单级多输入低频环节逆变器,其电路结构是由一个外置并联分时选择四象限功率开关的多输入单输出高频逆变电路将多个共地的输入滤波器和一个共用的输出低频隔离变压滤波电路联接构成,多输入单输出高频逆变电路的每个输入端与每个输入滤波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联接,多输入单输出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低频隔离变压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联接。这种逆变器具有多输入源共地且分时供电、输出与输入低频隔离、共用输出低频变压滤波电路、电路拓扑简洁、单级功率变换、变换效率高、输出电压纹波小、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为实现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的大容量分布式供电系统奠定了关键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分时供电隔离反激直流斩波型单级多输入逆变器,其电路结构是由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组合隔离双向反激直流斩波器将多个共地的输入滤波器和一个共用的输出滤波电路联接构成,多输入单输出组合隔离双向反激直流斩波器的每个输入端与每个输入滤波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联接,多输入单输出组合隔离双向反激直流斩波器的输出端与输出滤波电路相联接。这种逆变器具有多输入源共地、分时供电、输出与输入电气隔离、电路拓扑简洁、单级功率变换、功率密度高、变换效率高、负载短路时可靠性高、输出容量小、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为实现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的小容量分布式供电系统奠定了关键技术。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以及电化学催化领域,涉及一种RuFeCoNiCu高熵合金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全pH介质中对氮气还原反应的电催化应用。该催化剂利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高熵合金纳米粒子,然后与科琴黑复合形成催化剂,将复合的材料,涂到1cm2的碳纸上,作为工作电极,在全pH下进行氮气还原反应,皆表现出极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其中以0.1M KOH电解液活性最佳,NH3产率为58.57μg h‑1mg‑1cat,面积产率为29.28μg h‑1cm‑2,法拉第效率为26.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静态偏转的电热式MEMS微镜及其制作方法。该电热式MEMS微镜包括基底层、电热驱动层和镜片应用层;电热驱动层从上至下依次为高膨胀层、电阻加热层、低膨胀层,电热驱动层的一端与基底层连接,另一端可以相对于基底层进行偏转,电阻加热层通过引线连接外部电源;当电阻加热层通电发热使高膨胀层、低膨胀层吸热膨胀并产生弯曲,带动镜片应用层沿电热驱动层与基底层的连接端偏转,调节电阻加热层的电流可以控制高膨胀层、低膨胀层的温度以及镜片应用层的偏转角度。基于本发明制造的光调配器件,能够实现光线聚焦、反射、散射等多种功能,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新能源利用及绿色环保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及风光雨水发电系统,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该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装置、蓄电池以及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固定于太阳能板两侧的支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底座,支架与太阳能板固定连接,支架与底座通过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在第一滑槽中移动而滑动连接,支架与第二支撑杆通过支架滑块在第二滑槽中移动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内部为电缸,以便驱动第二滑槽中的支架滑块上下移动来调整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该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自动调节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提高发电效率。该系统能够利用风、光、雨水实现全天候互补式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该一种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主控板、读写器、空枪座和充电枪,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盖合以使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形成密封的安装腔,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安装腔的内部,所述上壳体背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区,所述上壳体相对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所述读写器,且所述读写器与所述感应区接触,所述上壳体位于所述感应区的下方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空枪座,所述充电枪可插接在所述空枪座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成本小,性能稳定,可以满足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驱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市电电网;AC‑DC转换装置,其将交流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源;第一二极管;新能源发电装置,其输出第二直流电源;能源发电检测装置,其用于判断新能源发电装置是否正常发电;第二二极管;储能电池,其输出第三直流电源;第一切换开关,其连接在储能电池向室内机供电的供电线路上;电量检测模块,其用于判断储能电池的电量;电池管理单元;第二切换开关,其连接在储能电池的充电线路上;控制模块,其与能源发电检测装置、电量检测模块、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及室内机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依次增大。本实用新型用于有效利用环保能源,电能利用率高,且实现节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硼掺杂无定型氧化锌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材料的新型可量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材料采用简单的低温一步湿化学法合成了硼掺杂无定型氧化锌纳米材料,其表达式为B‑a‑ZnO,属于新能源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以氯化锌作为锌源,硼氢化钠作为硼源、同时作为反应促进剂,在冰水浴下通过控制水解反应、控制硼氢化钠的用量及反应速率,在一步反应中得到硼掺杂的无定型氧化锌纳米粒子材料。本发明的合成方法首次实现了一步法量产制备无定型氧化锌材料,解决了现有合成技术过程步骤繁琐、条件严苛、耗能高、产量低等问题,丰富了无定型氧化锌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催化调控手段。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适用于新能源材料合成技术开发与能源转化利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切型寡褐藻胶裂解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从海洋细菌Cellulophaga sp.SY116中克隆得到新的寡褐藻胶裂解酶基因OalC6,大小2,328 bp,编码775个氨基酸,属于多糖裂解酶PL‑6家族。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和纯化,得到重组OalC6,分子量大小约为85.9kDa。该酶对褐藻酸钠和褐藻寡糖具有活性,对古洛糖醛酸片段(polyG)具有偏好性。本发明的寡褐藻胶裂解酶在生产生物乙醇开发新能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生物质三合粉固体燃料及其生产工艺,该燃料以秸秆、木屑、果壳皮、氧化钙为原料,并按秸秆65~75%、木屑15%~25%、果壳皮5%~15%、氧化钙0.5~2%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燃烧时无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基本能达到零排放;所剩灰烬的体积只有燃料体积的十分之一,且可作生物质肥料使用;该燃料可替代燃煤,作为工业锅炉的主要燃料,从而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该燃料的生产包括①选料、②备料、③混合、④压制成型、⑤温控加工、⑥包装贮存六大工艺步骤,各步骤之间依次连接为先后关系。本发明作为第二代生物质新能源的技术方案,具有用途广,成本低,无污染、经济效益突出的特点,是消灭秸秆堆、改善环境的理想方案,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光催化产氢助剂,该光催化产氢助剂为纳米层状NiMoS,通过修饰一维棒状CdS主催化剂形成CdS@NiMoS螺旋结构的光催化剂。所述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步水热技术实现了螺旋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合成,首先在乙二胺体系中合成了尺寸均匀、形貌规则的CdS纳米棒,然后通过水热加压使Na2MoO4、Ni(NO3)2与硫脲反应合成相应层状硫化物NiMoS,并与纳米棒状CdS形成异质结构CdS@NiMoS。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而且海水制氢产率可达19.147mmol·g-1·h-1,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催化剂研发思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导电橡胶材料,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制备而成:氢化丁腈橡胶50~100份,辅助橡胶材料40~80份,导电导热介质材料30~50份,补强材料30~50份,增韧剂30~50份,填充剂30~50份,稳定剂8~10份,增粘剂10~15份,硫化剂3~5份,助硫剂2~3份。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导电和导热特性,体积电阻率达到0.005Ω·cm以下,导热系数可达到4W/(m.K)以上,同时该材料也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油、耐老化及耐低温性能,可以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石油等特种领域的导电、导热橡胶材料。
本发明属于汽车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卡车自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动前轮,制动能量回收装置,超级电容,蓄电池,涡轮发电机,储气筒,悬架能量回收装置等。该混合动力卡车自供电系统可将悬架振动和制动动能回收转化为电能,用来为卡车的起步、低档运行提供动力补充,以解决卡车抵挡油耗大、排放差的问题。本发明无需更改原车动力传动系统,便于改装,且附加硬件的重量轻、成本低,使用中也不需要外部充电电源或者频繁更换电池,并可为卡车的气压制动系统提供高压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硫化物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硫化物光催化剂,表达式为AgInS2-xAg2S-yZnS-zIn6S7,x,y,z分别取0或1。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组成(即x,y,z的具体取值)随反应前驱物比例的改变而呈现有序变化;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太阳光还原水制氢性能,适用于新能源开发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浸渍‑活化法制备氮氧双掺杂浒苔基层次孔碳材料的方法及其用途,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该氮氧双掺杂浒苔基多孔碳材料采用活化法制备得到,首先利用一定浓度的KOH、NaOH、H3PO4、K2CO3、ZnCl2溶液等作为活化剂与干燥的浒苔混合,并浸泡一定时间,经干燥后得到浒苔‑活化剂前驱体。然后进一步通过高温碳化‑活化和酸洗等工艺步骤得到氮氧双掺杂多孔碳材料。该方法得到的电极材料具有三维开放结构、比表面积大、层次孔结构以及丰富的异质元素掺杂等特点,可以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对其形貌、结构等进行调控,可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浒苔作为原材料,具有来源丰富、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的优点,既是浒苔的高附加值利用,也有效的降低了电极材料的成本。
本发明公开一种性能优异的双层纳米线分级结构NiCo2O4‑ZnCo2O4复合电极材料,属于新能源存储领域。本发明采用一步水热法结合煅烧工艺制备的泡沫镍负载NiCo2O4‑ZnCo2O4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新颖的双层纳米线分级结构,内层直径15‑30nm的细纳米线横向交错分布,外层相邻的粗纳米线头部合并形成纳米线簇,在其顶部垂直生长出的粗纳米线。该复合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质量比电容和面积比电容在电流密度为2A g‑1时,分别为3087.1F g‑1和5.56F cm‑2;在20A g‑1时,分别为2205.8F g‑1和3.97F cm‑2,2000次循环的比电容保持率为10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碲化钼电化学储能材料,所述材料为亚稳态的二碲化钼,其表达式为1T’?MoTe2,形貌为超薄纳米片组装的纳米花结构或纳米球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油胺为还原剂,六羰基钼或五氯化钼为钼的前驱物,一定温度下注入碲?三辛基膦前驱体,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从而制备出尺寸均一、形状规整的亚稳态六方相二碲化钼纳米花结构或纳米球状结构。该类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适用于新能源开发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来水消毒系统,包括新能源发电模块、自来水输送管路入口、自来水输送管路出口、食盐溶解装置、盐水配比供给装置、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自来水输送管路入口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所述盐水配比供给装置的自来水入口连通,所述盐水配比供给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次氯酸钠发生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次氯酸钠发生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自来水输送管路出口连通;另一路与所述食盐溶解装置的自来水入口连通,所述食盐溶解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盐水配比供给装置的盐水入口连通;所述新能源发电模块分别与所述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和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羧基插层镍铁锂层状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高效电催化析氧应用,该复合材料是由原位生长在泡沫镍表面的羧基插层镍铁锂层状氢氧化物构成,其表达式为NFLC‑LDH@NF,属于新能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该发明以商用的泡沫镍作为模板及镍源,通过引入锂离子,经过简单的一步浸泡处理,即得到含有羧基配体的高性能电解水产氧催化剂(NFLC‑LDH@NF)。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以简单有效的将锂掺入镍铁层状氢氧化物中,并在层间引入羧基配体,丰富了层状氢氧化物的合成方法。通过控制前驱体的量可以有效调节电子结构及层间配体,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活性,适用于新能源开发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区域的检测温度处于目标区间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的压缩机的目标频率;控制所述空调通过风光储能系统供电,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按照所述目标频率进行工作;在确定出目标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切换至通过风光储能系统和市电同时供电。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检测以自动开启空调进行运转,提升了新能源的利用率,且在确定出用户使用空调的需求后,通过风光储能系统和市电同时供电,既实现了对新能源利用,又保证了空调能有充足和稳定的供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过渡金属氧化物析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材料是高温氧化烧结钴铁类普鲁士蓝(MoS2@CoFe‑PBA)而成,其表达式为MoO3@CoMoO4@CoFe2O4,属于新能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该发明以通过高温氧化烧结MoS2纳米片包覆的内部多缺陷钴铁类普鲁士蓝(MoS2@CoFe‑PBA),得到含有三相异质结构的高性能OER催化剂MoO3@CoMoO4@CoFe2O4。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以有效的通过氧化烧结将MoS2和CoFe‑PBA转变为析氧反应性能优异的MoO3和CoFe2O4,并且在两相之间生成CoMoO4界面,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以有效的调控多相氧化物的微观形貌,丰富了多相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及界面调控的手段。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活性,并且其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之后保持复合结构形貌,适用于新能源开发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氟乙酸基配位的α/β混合相镍铁层状氢氧化物析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材料是由原位生长于泡沫镍的三氟乙酸基配位双相镍铁层状氢氧化物,其表达式为α,β‑NiFe‑LDH/TFA@NF,属于新能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该发明以商用的泡沫镍作为模板及镍源,通过在前驱体中加入尿素及三氟乙酸钠对相结构进行调控,并采用氢氧化钠对溶液酸碱性进行调整,经过简单的一步高温水热处理,即得到同时含有α、β两种相结构的高性能三氟乙酸基配位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催化剂(α,β‑NiFe‑LDH/TFA@NF)。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以简单有效的对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进行配体修饰,并调控氢氧化物的相组成。通过控制尿素的掺杂量可以有效调节电子结构促进α相层状双氢氧化物形成,三氟乙酸钠的加入在层状氢氧化物中形成具有吸电子效应的三氟乙酸基配体的同时可以促进β相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形成从而优化析氧中间体吸附解吸行为,丰富了层状氢氧化物的合成方法。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活性,适用于新能源开发领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青岛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