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电子封装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酚醛树脂粉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将SiC粉加入所得溶液中,40~60 ℃搅拌均匀;将SiO2气凝胶粉和Al粉依次加入所得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球磨10~12 h;将球磨后所得浆料烘干,造粒过筛,再将所得颗粒粉压制成型,得到坯体;将一定质量的Al2O3板块置于坯体上,在真空900~1000 ℃下反应烧结1~2 h,获得SiC坯体;将SiC坯体在真空900~1100 ℃下气态渗铝0.5~1 h,随后自然降温冷却,即得碳化硅/铝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产品性能良好等优点,SiC/Al复合材料拥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和低的热膨胀系数,在电子封装材料方向将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久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原料包括:水、石英砂、粉煤灰、减水剂、纳米SiO2、水泥及聚乙烯醇纤维;本发明通过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同时掺入一定比例的纳米SiO2和聚乙烯醇纤维,使所得水泥基复合材料湿热盐耦合作用下的抗渗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循环性能及干湿循环条件作用下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增强了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湿热盐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更有利于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水工结构物及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咬合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结构件制备立体框架的方法,所述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结构件为连续碳纤维制备的蜂窝状复合材料管,蜂窝状复合材料管的蜂窝孔为连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至少两根构成整体一束,相邻的缠绕管相互接触部位设有相互咬合的拉链齿,通过拉链齿咬合在一起,从而使相邻的缠绕管连接在一起,构成整体的蜂窝状复合材料管。采用本方法制备的立体框架质量轻、刚度高、安全性好,能够作为汽车、客车和座椅的骨架。
本发明属于电子封装材料的制备领域,公开一种碳化硅/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酚醛树脂粉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将SiC粉加入所得溶液中,40~60℃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浆料烘干,造粒过筛,将所得颗粒粉压制成型,得到SiC坯体;将SiC坯体置于二氧化钛溶胶中浸渍处理;取出浸渍后的SiC坯体,干燥后煅烧,得到含TiC涂层的SiC坯体;用铜粉包埋SiC坯体,在真空或者惰性气氛保护下1100~1300℃无压熔渗铜0.5~2 h,随后自然降温冷却,即得到碳化硅/铜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性能良好等优点,使SiC/Cu复合材料拥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低的热膨胀系数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2EDTA耦合Fe0/Fe3O4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Cr(VI)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零价铁与四氧化三铁混合均匀后放入球磨罐中,再加入氧化锆磨球,在机械球磨条件下间歇交替正反转球磨8h得到球磨Fe0/Fe3O4复合材料;将球磨Fe0/Fe3O4复合材料与石英砂混合均匀后填柱;将含Na2EDTA和Cr(VI)混合溶液通过填好的柱子实现对Cr(VI)的分离富集;使用后的柱子通过摩尔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活化再生后重复循环使用;对出水口废水进行收集,加入Na2S并收集沉淀,再调节溶液的pH<1,收集沉淀即为EDTA。本发明通过湿式固相机械球磨法制得Fe0/Fe3O4复合材料,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能够大产量制备Fe0/Fe3O4复合材料,将Fe0/Fe3O4复合材料同Na2EDTA联合应用于环境中较为罕见,用于处理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性能优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a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Ga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化镓GaP磨成粉状,将GaP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加热至850~950℃,在携带有二甲苯的氩气气氛中,热处理0.5~2小时,携带有二甲苯的氩气流速为9~11 mL/min。本发明中通过对反应条件和气载碳源的控制,制备得到的GaP@C复合材料的粒径为50~500nm,在GaP颗粒表面形成了10nm左右厚的碳包覆结构,在该粒径和厚度下碳包覆结构与磷化镓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能力,而且能够抑制金属磷化镓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使复合材料能够获得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制备方法简单实用,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结构高导热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内嵌结构高导热率复合材料由超高导热材料和多孔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构建而成;其中:所述超高导热材料为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碳纳米管金属复合材料、氮化硼金属复合材料、定向热解石墨中的一种,且横向或纵向热导率大于300W/m·K;所述多孔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由多孔陶瓷和金属复合而成,所述多孔陶瓷为SiC、AlN、BN、Si3N4、Al2O3、TiC、TiB2或B4C中的一种;所述金属为纯铜、铜合金、纯铝、铝合金、纯美或镁合金中的一种。经测试得热导率范围为200~1500W/m·k,可有效降低材料制备成本,实现高性能热管理材料快速制备。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SiO2/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己内酰胺、水和添加剂进行混合,加热熔融;将熔融反应物升温反应,加入纳米SiO2并搅拌均匀,得复合材料预聚物;之后减压聚合,即得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改善纳米SiO2与尼龙6的相容性,获得性能更优异的纳米SiO2/尼龙6复合材料,较纯尼龙6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工艺稳定简便,易于控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竹纤维与热熔性纤维混纺成纱线;(2)通过织造技术将纱线制成布;(3)模压成型:将布覆上热熔薄膜,然后铺设在模具中热压,当竹纤维与热熔纤维和热熔薄膜熔融结合后,停止加热,冷却到30~70℃,停止加压;(4)将冷却物从模具中脱除,得到竹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天然竹纤维与热塑性塑料混合制备的复合材料具备一定的环境相容性,且具有质量轻,尺寸稳定性高,成本低,加工性能好和对生产设备磨损小的特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29Mpa,弯曲强度>42Mpa,冲击强度(缺口)>5.9K/Jm2。
本发明涉及活性氧化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活性氧化钙用节能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石灰石5‑8份、活性碳1‑5份、玻璃纤维3‑7份、生物碳2‑6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氢氧化镁2‑7份、硅藻土2‑4份。该活性氧化钙用节能复合材料,通过制备的活性氧化钙增加活性碳、玻璃纤维、生物碳、羧甲基纤维素和氢氧化镁以及硅藻土加工,提高了该活性氧化钙的节能环保以及保温的效果,通过配比时增加的生物碳,增加环保节能的效果,且在配比时增加的活性碳和玻璃纤维增加了该复合材料的环保的效果,且玻璃纤维有助于节约该材料的成本,通过在配比时增加的羧甲基纤维素和硅藻土,提高该复合材料的保温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耐久性涂层防护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涂层防护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基体材料部分和复合涂层部分,由水泥、石英砂、碎石、粉煤灰、减水剂、纳米填料、纤维填料、水、环氧树脂、有机硅烷和二氧化硅溶胶组合而成,将复合涂层涂覆于固化的基体材料外侧即得涂层防护水泥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涂层防护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抗渗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抗冻性等强耐久性能,可用于建筑材料中。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酸‑五氧化二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和电池。该复合材料为片层材料,植酸包覆于五氧化二钒的外表面并插层于五氧化二钒的相邻层之间。该复合材料可有效克服/改善现有五氧化二钒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在循环使用过程中锌离子脱嵌困难、结构稳定性差所导致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加固带是广泛使用于建筑结构加固修补,复合材料制造,汽车,飞机等特种交通工具防护加固的超高强度加筋加固,抗剥离复合材料加固带。具有:1.柔性高强金属股绳为主受力材料;2.玄武岩纤维为辅助受力材料;3.金属股绳与玄武岩纤维带无交叉编织;4.可与无机砂浆和有机粘接剂组合使用;5.精拉合股工艺保证高弹性模量高抗拉强度;6.热金属镀层技术保障耐腐蚀,抗老化;7.复合编织工艺保障产品抗冲击,防弹等独特的技术特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镍/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氮和碳的前驱物与氯化镍和其他氯化物的混合物置于研钵内,研磨均匀后转入坩埚中;(2)将坩埚置于马弗炉内,盖上坩埚盖,煅烧,得到固体熔块;(3)将所得熔块研碎分散于水中,离心,然后将沉淀分别用盐酸和水洗涤3‑5次,所得沉淀即为氧化镍/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氮化碳和氧化镍具有匹配的带隙结构,形成了氧化镍/石墨相氮化碳异质结复合材料,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迁移。在可见光下,该异质结复合材料展示了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领域有着潜在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导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球形铜粉末为基体材料,石墨烯作为增强相,通过石墨烯液相分散、球磨预分散、表面包覆、热等静压、热挤压等步骤,制备出接近全致密、导电性能好、抗拉强度高,硬度高及延伸率高的高强高导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工艺可控性好,易于规模化生产,制得的高强高导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组织均匀,石墨烯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性能稳定,在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单层1T相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过程为:以硫代钼酸铵和锂盐化合物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温度控制可以合成为插锂的1T相硫化钼块体,插锂的1T相硫化钼块体可以在水中水解自行剥离成单层1T相MoS2纳米片,再与氧化石墨烯自组装形成单层1T相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所用试剂价格低廉,绿色环保。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0.5~1.2%无机纳米填料、1~4%的辅助聚合物微粒,余量为聚双环戊二烯;所述无机纳米填料由重量比1 : (2~3) : (1~3) : (1~3)为芳纶浆粕纤维、炭黑、纳米二氧化钛组成;所述辅助聚合物微粒由重量比为1 : (1~2)的聚丙烯酸环己酯和聚丙烯酸‑2‑羟基丙酯组成。本发明在聚双环戊二烯共混入无机纳米填料形成二元复合材料可同时提高材料的模量和耐磨性,并在二元体系中再加入聚合物微粒,可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模量、抗冲强度和耐磨性能。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分别将带正电的二氧化钛溶胶与带负电的氧化石墨烯溶胶混合形成絮状沉淀,然后经硼氢化钠水热还原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能用做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还能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稳定性好,不易衰减。所选用的制备材料安全无毒,环保无污染;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安全,不引入有毒物质,成本低廉,便于进行工业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复合材料及制法和在盾构机主驱动系统密封中的应用。以重量份计,制备该橡胶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包括100份的橡胶、8~15份的二硫化钼‑粘土复合材料、1~3份的偶联剂、60~110份的炭黑、2~6份的纳米氧化锌、1~6份的防老剂、1~3份的促进剂、1~10份的软化剂、1~4份的硫化剂和0.1~2份的防焦剂。该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耐磨性和强度;能够有效适用于盾构机主驱动系统的密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连续相SiC/Cu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无压浸渗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连续相SiC/Cu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SiC多孔陶瓷和铜基金属作为预浸渗体;然后采用碳化硅砂对预浸渗体进行填埋使预浸渗体的底部和周围分布碳化硅砂,在无氧环境下升温进行无压浸渗,无压浸渗完成后,降温即得双连续相SiC/Cu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且操作过程简单,以碳化硅砂作为模具材料,有助于通过高温无氧条件下无压浸渗提高铜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时,避免氧化物砂在高温无氧环境下发生脱氧反应,导致模具坍塌失效;同时还可以减少模具材料跟预浸渗体中SiC多孔陶瓷发生反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氮掺杂碳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明胶溶液和过渡金属盐溶液混合后,将混合溶液加入油相中,水浴加热搅拌形成乳状液,向乳状液中加入丙酮脱水,冷却后经洗涤、干燥和煅烧得到球形氮掺杂碳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中制备复合材料的原料简单易的,绿色环保,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尺寸可控,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充放电循环性能良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锻造成型方法、复合坯,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产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原料混合粉、铜粉内外布置后,经内氧化还原、粉末烧结,形成内芯为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表层为铜的复合坯;所述内芯为圆柱形,所述表层为筒形,内芯、表层烧结为一体结构;(2)将复合坯锻造成型,再除去表层,得到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锻造成型方法,设计了一种内芯为弥散铜烧结坯、表层为铜坯料的双层结构的复合坯,在锻造过程中,易开裂的区域由塑性差的弥散铜变为塑性较好的铜表层,避免了弥散铜的开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玻璃纤维预浸料、树脂纤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航空飞行器。该环氧树脂‑玻璃纤维预浸料中环氧树脂的含量为45~60wt%。本申请所改进的环氧树脂‑玻璃纤维预浸料含有较高含量的环氧树脂。通过提高环氧树脂含量,能够增加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之间的浸润面积,减少了复合材料中残存的空气含量,降低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孔隙率,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击穿强度,即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型材的先进拉挤成型方法,通过对预浸料依次进行预加热、预固化、固化和后固化处理来制备复合材料型材,通过在预浸料的固化步骤前增设预加热和预固化步骤,使得预浸料在固化之前就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粘度,避免了快速升温和加压所造成的预浸料大量流失的现象,使得制备的型材具有均匀的树脂含量,同时减少了步进纹和表面褶皱的产生,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型材的表面质量,进而提升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型材的先进拉挤成型方法的成型装置。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型材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发电、国防建设等高科技领域,同样也可应用于交通建筑业,汽车车身、轮毂等各个方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的改性竹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生物可降解的改性竹材复合材料基体树脂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竹材为改性竹纤维或改性竹粉。本发明生物可降解的改性竹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采用表面改性剂对竹材进行表面改性,之后将改性竹材与聚酯树脂共混、挤出、注塑,最终得到生物可降解的竹材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易行,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的竹材复合材料经济环保,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制氢制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Ru/RuO2/Mo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NH4)2MoS4加入到RuO2胶体悬浮液中,超声处理后加入水合肼,搅拌均匀,将所得混合液在150‑240℃下保持4‑48 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RuO2/MoS2复合材料;将RuO2/MoS2复合材料充分研磨均匀,在N2气或惰性气氛下,200‑1000℃煅烧1‑12h,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得到Ru/RuO2/MoO2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作为析氢、析氧或全解水电催化剂的应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Ru/RuO2/MoO2复合材料形貌均一,具有优异的电催化全解水性能,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简单,操作容易,产率高,易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氮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粉增强氮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液态酚醛树脂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将Si3N4粉加入所得溶液中,40~60℃搅拌均匀;将碳纤维粉加入所得溶液中,60~80℃继续搅拌,直至浆料粘稠不能搅拌为止;将浆料烘干,造粒过筛,将所得颗粒粉置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坯体;用硅粉和钛粉的混合粉包覆坯体,置于石墨坩埚中,在真空1550~1650℃下反应1~3h,即得到碳纤维增强氮化硅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C/Si3N4同时具有碳纤维和氮化硅的优点,并且克服了Si3N4脆性较大等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铜离子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向含有Ni2+和Co 2+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氨水,通过沉淀法合成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再将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与硫酸铜反应使铜离子吸附于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纳米片层之间及表面,即得到含铜离子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制得的含铜离子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结构中含有二维纳米片层,吸附铜离子多且分散性较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轴承用聚四氟乙烯复合保持架及其制备方法。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三氧化二铝3~8%,二硫化钼2~5%,聚四氟乙烯90~95%。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偶联剂改性纳米三氧化二铝与二硫化钼复配制成,其中纳米三氧化二铝热导率大、粒径小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抗压性、热传导性和耐磨性,纳米三氧化二铝经偶联剂改性后可提高材料表面活性,增加表面结合力;二硫化钼可增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能和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压性、热传导性和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满足了超低温高速轴承对保持架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基力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填料加入到硅烷偶联剂的醇水溶液中并机械搅拌20-40min,离心沉淀,置于烘箱中干燥后研磨1-3h得到金属粉末;将金属粉末与硫化硅橡胶混合后加入到溶剂中,机械搅拌1-3h,然后加入硫化硅橡胶体积分数1.5%-4%的室温硫化硅橡胶固化剂,继续机械搅拌直至溶剂挥发完全,样品变成硬膏状,于40-70℃压片,然后将压好的样品于50-70℃干燥固化24h制得。本发明制备过程中金属填料的使用量大幅度降低,制备成本也随之大幅度降低,并且制备的硅橡胶基力敏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压敏性能,因为金属填料的含量减少,制得的硅橡胶基力敏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蠕变性能,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