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轨枕及其成型方法,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轨枕的纤维增强材料为立体纤维织物;所述成型方法包括在立体纤维织物表面浇注树脂材料和任选地助剂的混合物;或者,将树脂材料和任选地助剂的混合物粘附在所述立体纤维织物表面;固化成型,即得到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轨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孔碳材料、导电剂、无机锂化合物和粘结剂加入溶剂中分散均匀,得到复合浆料;2)将石墨加入复合浆料中混合均匀,然后固液分离,固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500~800℃烧结1~5h,多孔炭包覆石墨材料,即得。本发明的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在石墨外形成多孔炭包覆层,能够增大材料的压实密度,增强材料的稳定性;通过掺入无机锂化合物,能够得到含有无机锂化合物的包覆层,能够补充因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形成SEI膜时消耗的锂离子,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双环戊二烯/聚丙烯酸酯类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烯酸环己酯和丙烯酸‑2‑羟基丙酯加入双环戊二烯中,制得混合溶液;向注射成型机的A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混合溶液的一半,加入有机过氧化物,再加入主催化剂后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A待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B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混合溶液的另一半,再加入消泡剂和助催化剂,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B待用;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物料A和物料B共混注射成型得到聚双环戊二烯/聚丙烯酸酯类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能,其冲击强度可由原来的80J/m左右提高到180~220J/m。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冷压成型装置,涉及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底座、固定支座、液压装置、液压驱动装置和成型压板,固定底座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内部固定连接有三个液压装置,三个液压装置上方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三个液压装置下方固定连接有成型压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支座、滑槽、液压驱动装置、液压泵、液压管、液压装置、液压柱、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液压板、成型压板和小滑轮,解决了现有的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冷压成型装置工作时不够稳定,成型压板发生偏移会造成意外损失;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冷压成型装置对模型的加压受力不均,易导致成型的材料不合标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芯,其由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芯层与环绕所述芯层的保护层构成,所述碳纤维的K数在30K-60K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用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芯相较于前述现有技术降低了产品的单位长度重量。
本发明公开一种Cu‑(石墨烯/Al)多级层状复合材料,其宏观上呈现Cu/Al层状结构,其中Cu层微观上呈现层状微纳米晶结构,Al层微观上呈现石墨烯/Al微纳米叠层结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利用球磨法获得片状Al和Cu粉末,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利用超声分散法获得单层石墨烯,并利用静电吸附法将单层石墨烯与片状Al粉末混合制备石墨烯/Al片状复合粉末;再将石墨烯/Al片状复合粉末与片状Cu粉末进行层状组装,经过真空热压烧结和热锻造制备出高致密化的Cu‑(石墨烯/Al)多级层状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向Cu/Al层状复合材料的Al层引入石墨烯以及宏微多尺度层状构型设计,制备出具有轻质、高强韧、高导热和高导电的Cu‑(石墨烯/Al)多级层状复合材料,用于各种航空航天用轻质电热元器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改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设计:减少生产原料的Al含量,降低硬质相氧化铝的生成,添加铜‑铬合金粉,利用铬增强铜基体;所述生产原料包括铜‑铝合金粉和氧源;(2)将所述生产原料、铜‑铬合金粉混合,经压制、内氧化、还原、烧结,冷却,制成氧化铝‑铬增强烧结坯;(3)将氧化铝‑铬增强烧结坯进行热变形加工,热变形加工后降温。本发明的改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方法,使弥散铜在保持良好导电性能和强度硬度的基础上,塑性大幅改善,提高其变形能力。
本发明属于气敏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修饰的In2O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气敏元件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铟源溶解于混合溶液后进行加热反应,将反应产物离心洗涤、干燥、煅烧,得到In2O3微米球,将In2O3微米球分散于蒸馏水中,然后加入AgNO3溶液和NaOH溶液,搅拌一定时间后,将产物固液分离,将所得固体洗涤并干燥得前驱体,将前驱体煅烧处理后,得到Ag修饰的In2O3复合材料。本发明的Ag修饰的In2O3复合材料具备较好的甲烷传感性能。对500ppm的甲烷气体的响应值高达27.4,最佳工作温度低至120℃,同时具备较好的选择性和可重复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点和稀土离子掺杂CaF2复合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属于稀土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如下:将均苯四甲酸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获得碳点CDs;再将碳点CDs、Ca(COOCH3)2和Ln(NO3)3·6H2O的混合溶液、NaF的水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获得碳点和稀土离子掺杂CaF2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的合成方法过程简单,合成温度较低、成本较低、环境友好、重复性高,且本发明将碳点和稀土离子掺杂的氟化钙进行复合,研究复合条件的改变对复合材料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为提高稀土离子掺杂的氟化钙的发光性能提供新的策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含量增强体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将Ti粉末、Al粉末、V粉末、B4C粉末进行球磨混料处理,然后采用冷等静压法压制成型,压制成型后再进行真空烧结处理。通过上述步骤在Ti‑6Al‑4V基体中原位生成TiC+TiB增强体,然后再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得到所述低含量增强体增强钛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能达到95%及以上,板材在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方面的性能表现良好。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基化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磷基化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磷酸盐在水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氧化剂混合均匀,然后在100‑200℃、1‑5MPa下反应1‑6h,然后用盐酸清洗,得到多孔材料A;2)将步骤1)制得的多孔材料A、催化剂在水中浸泡1‑12h,固液分离,得到多孔材料B;3)将步骤2)制得的多孔材料B在碳源气体存在条件下于600‑1000℃保温1‑6h,然后通入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1000‑1200℃下保温1‑6h,得到磷基化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容量高、导电性好。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包覆碳层厚度可调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以糖、催化剂和铁盐溶液为原料,在pH为5‑10、温度5‑90℃条件下反应0.1‑24h,制备铁‑糖配合物,铁‑糖配合物经原位煅烧法或水热法,制得包覆碳层厚度可调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糖‑铁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不同煅烧条件或水热反应法,制备了具有碳包覆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由于多级碳结构阵列可为四氧化三铁提供固定框架作用,减小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体积效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可以显著提高电池性能。改变糖和催化剂的添加量,可以改变碳包覆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中碳包覆层的厚度。
一种提高铝-碳钢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爆炸焊接方法,对碳钢基层(2)、碳钢中间薄层(4)、铝复层(5)的爆炸焊接面分别进行表面抛光,将基层水平放置在地基(1)上,在基层的上端面通过叠加铜片(3)的支撑放置中间薄层并使中间薄层与基层之间形成间距S2,在中间薄层的上端面通过叠加铜片的支撑放置复层并使复层与中间薄层之间形成间距S1,最后在复层的上端面铺设密度为0.5~0.8g/cm2且厚度为H的炸药(6)并埋设雷管(7),起爆速度控制在2000~2600m/s,通过一次爆炸焊接使复层依次碰撞中间薄层、基层并形成三层一体的铝-碳钢复合材料,热能消耗明显降低,不出现熔化现象,界面结合强度得到提高。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制备框架式筏架或基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筏架或基座的结构分解;步骤二、复合材料分块结构成型、脱模;步骤三、分块成型结构机加工;步骤四、分块结构预装配;步骤五、粘接面粗糙化处理;步骤六、分块结构粘接;步骤七、粘接过渡区填充和连接区补强层成型;步骤八、加工开孔和表面修整。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复合材料制备框架式筏架或基座的方法采用该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筏架或基座尺寸精度高、强度高、刚度高、重量轻、耐疲劳性能好、阻尼性能好、减振效果明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复合材料隔板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结构电芯及锂离子电池。该隔板包含耐高温树脂基材、阻燃剂和无机耐高温颗粒,耐高温树脂基材为聚酰亚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硅烷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阻燃剂的用量为耐高温树脂基材质量的1%~15%;无机耐高温颗粒为Al2O3、TiO2、ZrO2、SiO2中的至少一种,无机耐高温颗粒的用量为耐高温树脂基材质量的5%~15%。该多孔复合材料隔板耐高温温度在200℃以上,具有阻燃、耐高温、耐腐蚀和冲击的性能;独立成型,不需要涂覆在极片或隔膜上,成型过程不会对极片或隔膜造成影响,保证了极片和隔膜本身的性能和使用性能。
本发明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秸秆乙醇发酵残渣的防水卷材用改性沥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各原料制成:沥青37~39%、秸秆乙醇发酵残渣10~12%、橡胶颗粒15.5~17%、填充料17.5~19%、聚合物改性助剂16~18%。把沥青预先加热融化,待沥青完全融化后再将混合均匀的秸秆乙醇发酵残渣与填充料缓慢添加到热熔态的沥青液中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橡胶颗粒混合均匀,待橡胶颗粒完全融化后再加入聚合物改性助剂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增强防水卷材的剪切力,提高卷材的柔性,显著改善卷材的耐老化性,提高其抗氧化性,延长卷材的使用寿命。
一种低苯乙烯挥发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复合材料,由不饱和聚酯、苯乙烯、无机层状材料、固化剂和促进剂组成,各物料的重量百分比是:不饱和聚酯?10-95%,苯乙烯5-90%;无机层状材料、固化剂和促进剂的加入量,分别是不饱和聚酯和苯乙烯总重量的1-25%、0.1-10%、0.1-10%;该复合材料的粘度为509-513MPa·s,拉伸强度为36-43MPa,冲击强度为2.6-3.1MPa,固化收缩率为9.7-10.3%。工艺简单,储存阶段较未加苯乙烯挥发抑制剂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减少60%-80%,固化阶段较未加苯乙烯挥发抑制剂前减少40%-70%,成本低,产率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剂,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磷酸铵5~20份、季戊四醇5~20份、蒙脱土5~13.5份、炭黑0.2份;同时还公开了使用该阻燃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阻燃剂,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中制备阻燃复合材料,阻燃剂分布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间隙,低添加量便可在制品内部形成网络状阻燃层,提高阻燃效率;炭黑的介电损耗高,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热效应,进一步促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熔融,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所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开口式整体卷耳的复合材料板式弹簧,包括弹簧本体和卷耳构成,卷耳的一端与弹簧本体复合为一体,卷耳的末端与弹簧本体之间有一开口。本实用新型属于具有集卷耳和弹簧为一体的复合材料板式弹簧,采用开口的卷耳设计,使卷耳在局部变形和位移不受主体弹簧的限制,也没有伴随的应力应变产生,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板式弹簧的抗分层能力和抗破坏能力。由于整体卷耳在纤维的末端面并不与弹簧本体表面连接,这使卷耳可以相对与之连接的轴有更多的旋转位移,但同时并不增加应力应变,从而增加了复合材料弹簧的承载能力和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器盒的聚苯醚/尼龙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新能源电器盒,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用于新能源电器盒的聚苯醚/尼龙树脂复合材料,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用于新能源电器盒的聚苯醚/尼龙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苯醚树脂30%~50%;尼龙树脂40%~60%;抗氧剂0.2%~0.6%;相容剂0.3%~0.6%;润滑剂0.4%~0.6%。本发明通过聚苯醚和尼龙树脂二者共混而得,调整各组分用量配比,使聚苯醚、尼龙树脂的性能互补,不仅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而且具有极低的吸水率,可以保持产品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制品的装配率、生产效率,降低制品的报废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改性的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避雷器复合外套中的应用。所述聚氨酯改性的橡胶复合材料,包括A组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0份、低密度聚乙烯15~3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7~13份、白炭黑45~5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12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3份、氢氧化铝100~120份、氧化锌3~4份、硬脂酸4~6份、硅烷偶联剂3~4份;B组份为聚氨酯预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9~40份、聚醚多元醇35~37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1~0.02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23~24份、偶氮二异丁腈0.04~0.06份。该聚氨酯改性的橡胶复合材料,在体积电阻率、外延起始分解温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数据中表现出较好的绝缘性、耐候性和力学性能,适用于避雷器的复合外套。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阴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属于固体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阴极复合材料,具有如下所示的化学式:LaBaAgxCo2O5+δ;其中0<x≤1。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阴极复合材料是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BaCo2O5+δ的基础上,将贵金属Ag掺杂在其结构中,能有效降低阴极材料的欧姆以及激化电阻,提高电导率,提升阴极材料的氧化还原能力。而且Ag与Pd、Pt等贵金属比起来更加经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的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它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尼龙盐95~105份、氧化石墨烯2~10份、水镁石纤维4~8份、膨胀石墨3~8份、硅烷偶联剂KH560 2~6份、固含量为20%~25%的纳米碳溶胶1~4份、纳米二氧化钛1~4份、滑石粉1~3份、有机纳米蒙脱土1~3份、纳米硅酸锆0.5~1份、封端剂0.2~1份、6‑氨基己酸0.1~0.6份、去离子水40~70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磨的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耐磨的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具有比较好的阻燃性、耐磨性、耐高温以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按配比将环氧树脂与氰酸酯树脂搅拌混合,加入增韧剂,再加入固化催化剂,搅拌混合,形成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与玄武岩纤维制成预浸料;以及铺层、固化,得到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玄武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大大增强,并且降低了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汽车、航空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颗粒表面包裹金属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陶瓷颗粒表面预处理后,采用粘接剂对陶瓷颗粒表面进行浸润处理,使其均匀分布具有一定粘度的薄膜,然后在筛网或滚动设备中放入浸润处理后的陶瓷颗粒,在运动状态下倒入金属粉,将金属粉均匀涂覆在陶瓷颗粒表面,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最后将包裹金属粉的陶瓷颗粒置于真空炉中进行烧结,使金属粉与陶瓷颗粒紧密结合,本发明制得的陶瓷颗粒表面包裹金属粉复合材料用于采用金属液浇铸成型的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方法简单、经济实用,不仅解决了陶瓷颗粒和金属液界面不相容的问题,而且解决了金属液浇铸过程中陶瓷颗粒由于密度较低而上浮的工艺难题。
本发明属于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环戊二烯组合料制备纤维织物增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纤维织物增强体固定于模具内,模具包括溢料口和进料口;其次,对模具抽真空后,浸润剂进入模具对纤维织物增强体进行原位浸润,之后排出浸润剂;然后,双环戊二烯组合料进入模具,固化,脱模取出制品。本发明中,通过原位浸润结合双环戊二烯组合料注入,在保证界面粘结效果的基础上,实现高性能聚双环戊二烯/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高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氨硼烷水解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碳量子点负载钴钌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制备浓度为2‑6 g/L的碳量子点溶液;以摩尔比计,Co∶Ru=1∶(1‑0.1),将Co的水溶性盐和Ru的水溶性盐充分溶解于碳量子点溶液中,160‑200℃水热4‑10 h,离心,烘干,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置于惰性气氛下,400‑800℃焙烧4‑8 h,即得碳量子点负载钴钌合金复合材料。碳量子点负载钴钌合金复合材料作为氨硼烷产氢催化剂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碳量子点与钴钌合金纳米颗粒复合,可以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使金属纳米粒子更加均匀地分散在材料表面,碳膜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避免长循环后颗粒长大及团聚的作用;利用碳量子点和钴钌合金的互相协同作用,提高催化活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氧化物掺杂钨铜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铜14%~39.9%,稀土氧化物0.1%~3.0%,余量为钨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稀土氧化物掺杂钨铜合金复合材料,由钨、铜和稀土氧化物组成,稀土氧化物作为第二相掺杂加入钨铜合金中,显著提高了钨铜合金的烧结性能,钨和铜包覆在稀土氧化物周围形成发育完整的晶体,钨元素和铜元素之间在稀土氧化物的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实现了钨与铜的分子级混合,大大提高了钨铜合金的致密性,使最终钨铜合金的强度、韧性和导热导电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解有害气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蛇纹岩13‑21份、活性炭20‑30份、衣康酸5‑10份、钛酸丁酯3‑7份、乙醇22‑30份。将蛇纹岩粉碎,与混合溶液A混合密封搅拌处理得蛇纹岩预处理料;将活性炭粉碎、与混合溶液B混合搅拌处理得活性炭预处理料;将二者混合、加热搅拌至干,置入马弗炉中,升温至18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45‑50min,然后升温至38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50‑60min,然后降温至室温即得复合材料。本发明比表面积、孔容积增加,对焦糖具有优异的脱色性能,还对甲醛、苯类有害气体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重复利用率高,安全环保,适于大规模推广。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循环利用方法,先利用超声波强大的空化作用对废弃复合材料进行处理,一些吸附在材料表面的污染物会脱附,而一些吸附在纳米二氧化钛介孔内侧及载体微孔里面的污染物分子不会完全脱附,因此再采用高温强酸处理,高温下,强酸会与没用脱附的污染物分子进行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化合物,进而使复合材料介孔里面及表面没有脱附的污染物分子得到清除,这时,仍会有少量的有机物没有脱附,故还需要采用高温煅烧,上述物料在600‑700℃下煅烧,少量没有脱附的有机物会彻底除掉,纳米二氧化钛介孔及载体微孔孔道会得到很好的清理,吸附性能得到恢复。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