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耐磨耐热性能复合材料铸钢件的工艺方法,包括干石英砂、镁铬尖晶石、镁铁尖晶石、镁铝尖晶石、宝珠砂、金钢砂等原料B与无机粘结剂A和有机粘结剂B制成的复合材料,利用该复合材料制成铸件模型,从而替代了消失模模型,有效的避免消失模模型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铸件的完整性,并且复合材料制成铸件模型后,其材料在铁水的作用下融化,并且附着在铸件的表面,提高了铸件表面的耐磨性能,同时方便后期进行打磨修理,在铸铁件中加入耐磨质点,提高铸件的耐磨性,同时由于铁水接触砂型,降温速度较快,促进了白口铁化,使产品硬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少了铁水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rO2陶瓷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ZrO2陶瓷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硝酸锆1~14份、二钼酸铵80~92份、柠檬酸120~138份。本发明的ZrO2陶瓷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以硝酸锆、二钼酸铵、柠檬酸为原料,所得钼基复合材料中,增强相ZrO2陶瓷颗粒的粒度更小,为纳米或亚微米级;陶瓷颗粒的分布更均匀,杂质含量少,具有更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可加工性和更高的使用温度。
一种大厚度区域复合材料制品灌注成型方法,适用于大厚度复合材料制品的灌注成型。本发明针对风电叶片制品真空铺助灌注成型工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成型工艺中增设支撑平台(5)和隔离板(4),分离注胶管(6)与复合材料增强织物铺层(1)之间的接触,降低树脂在灌注过程中初期的流速,以避免树脂“冲击式”进入增强织物内部,使树脂与增强织物之间有充分的浸润时间,从而减少浸润不良和含胶不足的情况发生。在复合材料增强织物铺层(1)表面铺放分散性较强的导流介质(8)形成剥离层(2)可收集树脂中通过支撑平台(5)和隔离板(4)分散析出的气泡,并使气泡进一步变小,易被抽走,而达到解决制品灌注发白缺陷的目的。
本发明属于非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复合材料真空灌注漏气检测装置及安装使用方法。提出的一种复合材料真空灌注漏气检测装置包括有压力感应部分、漏气处理部分和信息转化部分;压力感应部分、漏气处理部分均设置在复合材料真空灌注成型的两层真空系统之间;压力感应部分具有沿制品长度方向均布的一排多个压力感应装置;一排多个压力感应装置之间由压力感应带连接为一体;漏气处理部分具有多个用以在适当压力下扎破第一层真空袋膜进行抽气传递的压头(1);多个压头(1)均布在压力感应带(3)上,并与压力感应装置(2)交错布置;信息转化部分包括有无线信号接收器(15)、信号发布器(16)和计算机。本发明降低了漏气风险,达到了提高复合材料灌注成型质量稳定性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合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属于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将高熵合金粉末与铝合金粉末混合,球磨后压制成型,成型件先烧结,再进行热挤压,制得高熵合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采用混粉+冷等静压+烧结+热挤压的制备工艺,减少高熵合金与铝基材料共热的时间,有效提高高熵合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本发明制得的高熵合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抗拉强度、延伸率、耐磨性等方面均表现良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缓冲、掺杂锂的硅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材料为核壳结构,其中核为预掺杂锂的硅氧复合材料,壳为包覆碳层。掺杂锂为制备过程通过固相反应将硅氧复合材料中的氧化硅转化为硅酸锂。该空间缓冲、掺杂锂的硅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硅氧化物颗粒表面包覆锂源后通过化学气相碳沉积在得到的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包覆碳层;将得到的包覆材料在真空或者惰性气氛下烧结,表层包覆锂源与硅氧化物反应,一方面实现硅氧化物材料的锂掺杂,另一方面实现空腔结构的构筑。本发明的空间缓冲、掺杂锂的硅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首次充放电效率、长寿命的特点。
一种由醚酐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复合材料制作保持架坯料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对醚酐型聚酰亚胺模塑粉以及聚酰亚胺浆粕进行干燥处理、对聚酰亚胺浆粕进行预开松处理、配制醚酐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复合材料、轴承保持架模具的尺寸构成以及利用程控热压机和轴承保持架模具制作保持架坯料,醚酐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复合材料以醚酐型聚酰亚胺模塑粉为基材并添加有聚酰亚胺浆粕以及润滑改性材料聚四氟乙烯和碳纳米管,将醚酐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复合材料通过保持架模具在程控热压机上热压,得到醚酐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复合材料制作的保持架坯料,制作出的保持架坯料经加工后具有质轻、抗拉强度高、耐高温以及耐摩擦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的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Gd 3~6%,Sm 2~4%,Zr 0.3~0.6%,SiC 1~9%,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组分简单,成本相对低廉,通过添加微米级的SiC颗粒,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以及耐磨性,扩大了材料的应用范围。本发明的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室温抗拉强度高达258.35MPa,布氏硬度高达118.4,比基体合金Mg‑5Gd‑3Sm‑0.5Zr的室温抗拉强度提高了44.65%,硬度提高了59.30%。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C增强Cu‑C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WC增强Cu‑Cr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自耗电极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得铸锭;所述自耗电极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0.5~20%的WC,80~99.5%的Cu和Cr,Cu和Cr的质量比为100:(0.4~1.1);2)对铸锭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摩擦磨损性能。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塑韧性更好,强度和耐摩擦磨损性能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复合材料真空灌注成型工艺的导流方法。在干纤维铺层上表面铺设导流介质(5),所述位于干纤维铺层上表面的导流介质之间具有的间隔构成导流介质隔断区域(8);在具有间隔的相邻的导流介质(5)之间,搭接导流桥(9),所述的导流桥将具有间隔的相邻的导流介质(5)之间连通;具有间隔的相邻的导流介质(5)之间搭接的导流桥(9),与导流介质之间的间隔构成的导流介质隔断区域(8)配合,控制液态树脂在铺层上层分散速度、保证液态树脂在垂直铺层方向即底层渗透分散的速度;所述的具有间隔的相邻的导流介质之间搭接的导流桥,由导流介质(5)构成。
本文公布了一种桥墩检修平台的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材料支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桥墩上,包括为一体件的支撑部和立柱部,所述支撑部和立柱部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立柱部连接并与所述立柱部垂直设置,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桥梁固定。上述复合材料支架的制作方法包括:模具准备,裁样称量,加料铺层,合模固化,脱模清模,打磨修整和加温。本文涉及轨道交通领域,提供了一种桥墩检修平台的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地解决目前检修平台维修重量大、安装困难、易锈蚀和维修频繁的问题,采用复合材料支架,其重量轻,具有更好的耐水性能、抗老化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也更加便于安装。
一种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夹芯板抗冲击性能评价方法,其先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基于面层‑夹芯材料‑面层顺序铺层设计的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夹芯板仿真模型,夹芯材料的塑性本构采用Fortran编程语言编写vumat子程序,建立基于各向同性强化本构的可压缩泡沫模型,再赋予所建立仿真模型的模型参数,对仿真模型施加边界约束条件后进行落锤冲击模拟试验,提取各单元的应力、应变、损伤因子信息,并以预定义场的形式赋予建立的仿真模型中,然后进行压缩模拟测试,获得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性能。本发明能够对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冲击性能进行准确评价,还可实现不同混杂比例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快速评价。
本发明介绍了Z向增强水下吸声夹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复合材料面板、吸声芯材以及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吸声芯层的厚度方向即Z向设置的增强结构,Z向增强型水下吸声夹芯复合材料的整体结构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成型。本发明与通常的夹芯结构吸声复合材料相比,平压强度大幅度提高,压缩模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弯曲刚度提高了一倍,吸声性能提高10~85%,高水压下的吸声性能提高了50~85%,采用的成型工艺具有可操作性强、质量一致性好、适合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型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含填料和粘合剂,填料以大粒径碳化硅为基础,同时加入细粒径的耐磨氧化物,以环氧树脂为主要粘合剂,形成高堆积密度的复合材料。制备过程采用真空搅拌混料,浇注模具时采用真空浇注加高频振动工艺,进一步提高填料的堆积密度。通过添加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和疏水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陶瓷含量高、气孔率低、韧性好、耐酸腐蚀性强,具有优良的耐磨及耐酸性介质腐蚀的性能,适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传输设备的大型过流部件,尤其适用于作为酸性介质的过流部件。
本发明属于铜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锡合金基固体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铜锡合金基体和分散在铜锡合金基体中的石墨和MoAlB组成,其中石墨的质量分数为5~10%,MoAlB的质量分数为10~20%,余量为铜锡合金;所述铜锡合金是以Sn、Al为合金元素的铜合金。本发明的铜锡合金基固体润滑复合材料,以铜锡合金为基体,MoAlB为强化相,石墨为润滑相,所得复合材料兼具优异力学和润滑性能。该材料在室温下内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在无油条件下作为自润滑结构材料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格栅增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成型用预成型体及其成型方法。该预成型体能够方便、快速的完成离散型泡沫芯材与干态纤维织物的交错式穿插复合,并能保证成品复合材料的尺寸精确性、整体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成型工艺本身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能够实现不小于1m*1m级大尺寸格栅增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整体成型,该新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可部分替代现有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高速列车、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并噁嗪/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苯并噁嗪、环氧树脂和碳纤维溶于溶剂中,室温超声,蒸掉所述溶剂,进行第一加热,得到熔融混合体系;将熔融混合体系倒入模具中,进行第二加热,真空抽气泡,抽完后进行第三加热,然后固化,得到苯并噁嗪/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苯并噁嗪/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对于不含碳纤维的苯并噁嗪/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海洋环境复合材料镀覆层的镀覆工艺,前处理–碱性预镀镍–高磷化学镀镍–电镀焦磷酸铜–化学抛光–电镀低应力镍–高磷化学镀镍–化学钝化。本发明通过对聚醚醚酮复合材料镀覆层的工艺设计,实现了聚醚醚酮复合材料镀覆层具备高导电性、高耐蚀性的技术特点,满足舰载设备航电系统、机电系统的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复合材料连接器服役环境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分子相容剂及使用该相容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该大分子相容剂是由80~97重量份的卤化聚丙烯、3~20重量份的乙醇胺在150℃下熔融挤出制得的;使用该相容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丙烯85~95份、改性剂5~15份、抗氧剂0.5份、大分子相容剂2~10份。本发明的大分子相容剂,能分别与聚丙烯和大分子改性剂亲合,使聚丙烯和大分子改性剂形成稳定的混合物,进而形成稳定的具有高韧性的共混复合材料。本发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上述的大分子相容剂,在保持较好的拉伸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拉伸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涂装性和抗静电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增韧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主要原料共混聚合而成:双环戊二烯100份,卤素含量大于40wt%的卤化聚烯烃2~10份,三氧化二锑0.5~10份,抗氧剂0~2份,颜料0~2份;所述卤化聚烯烃为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氯化三元乙丙橡胶、氯化氯丁橡胶、氯化天然橡胶、溴化聚乙烯、溴化聚丙烯、溴化三元乙丙橡胶或溴化天然橡胶。本发明的阻燃增韧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采用卤化聚烯烃与双环戊二烯共混聚合,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其冲击强度可以提高25%以上,而且卤化聚烯烃上带有的卤素,在燃烧时可以与加入的三氧化二锑反应产生具有阻燃效果的SbX3(X为卤素),从而复合材料的阻燃性大大提高,其极限氧指数提高了20%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外壳反声障板及其制造方法,障板包括硬质聚氨酯泡沫芯材,芯材外还有耐海水树脂基复合材料外壳,外壳由耐海水低粘度环氧乙烯基树脂、无碱玻璃纤维毡在固化剂、促进剂的存在下,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造。和现用的橡胶外壳反声障板相比,在生产能耗及其他成本方面明显降低,且具有更好的耐压耐海水和声学性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氨基超支化磁性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循环再生再使用方法,涉及化学工程分离领域,所述端氨基超支化磁性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固体材料;将磁性Fe3O4分别与甲醇、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甲酯、二亚乙基三胺反应制得端氨基超支化磁性复合材料。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端氨基超支化磁性复合材料分离水体中悬浮微粒,能够实现低投加量高分离率的效果,且分离前水体无需调节pH、稀释等预处理,分离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偶联剂对聚磷酸铵进行处理,以形成偶联剂处理的聚磷酸铵;将偶联剂处理的聚磷酸铵和可膨胀石墨加入树脂中以得到杂化树脂;以及由杂化树脂和增强纤维制备得到预浸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制得的预浸料按照0°方向铺设3‑7层,采用真空袋成型工艺,固化后得到复合材料。在本发明中通过调节复合阻燃剂中改性聚磷酸铵与可膨胀石墨的比例,可以使这两者达到协同阻燃的作用,阻燃性能达到最佳。从而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扩大应用领域,使得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预浸料和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汽车、体育器材、健身器材、航空航天等领域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醚酮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轴承保持架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聚醚醚酮18%~25%、二硫化钨5%~8%,其余为聚四氟乙烯。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由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与二硫化钨组成,聚醚醚酮具有良好的耐温、耐水解、抗压、耐腐蚀性能,同时其摩擦系数低、耐磨耗;二硫化钨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及抗氧化性能、很低的摩擦系数;聚醚醚酮和二硫化钨作为填充剂对聚四氟乙烯进行改性,所得复合材料既保留了聚四氟乙烯的润滑性能,同时提高了聚四氟乙烯的尺寸稳定性、抗压性及耐磨性,热变形温度也较纯聚四氟乙烯材料显著提高,满足了长寿命轴承对保持架材料的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铜基复合材料领域。该纳米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纳米铜粉或纳米铜合金粉与增强相混匀,得到混合粉末;2)将混合粉末在压实过程中施加超声振动,得到高致密度压坯;3)将高致密度压坯在200‑400℃下烧结成形。该制备方法以纳米铜粉或纳米铜合金粉为基体原料,在粉末压实的过程中加入超声场,实现外场诱导粉体高致密化成形,获得高致密度压坯,高致密度压坯中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远大于常规压坯,进而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成形,此时纳米颗粒之间的接触界面直接转化为晶界,避免高温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最终实现较小晶粒和较高力学性能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点焊电极用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TiC5~10%,In2O3?1~5%,Al2O3?0.1~1%,余量为Cu。其中,TiC具有硬度高、熔点高、热稳定性好的特性,能提高铜的强度、耐磨性及耐高温性能;In2O3具有较小的电阻率和较高的催化活性。采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点焊电极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高耐磨性、高抗软化温度和高抗电弧烧蚀等特性,电导率在80%IACS以上,致密度高于98%,使用寿命比常规的铜合金点焊电极提高9~10倍,软化温度达到690℃以上。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铝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钛铝铜复合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钛层、铝层、铜层。本发明的钛铝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钛板和铜板间隔设置使钛板和铜板之间形成间隙,将铝液浇注进钛板和铜板之间的间隙中,轧制,即得。本发明的钛铝铜复合材料综合了钛、铝、铜三种金属的性能,既实现了以铝代铜,有实现了以铝节钛,能够展现出钛‑铝‑铜复合板的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成本低等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用仪表级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纳米碳化硅颗粒1%~8%、微米碳化硅颗粒35%,余量为铝合金粉。本发明的航空用仪表级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纳米碳化硅颗粒、微米碳化硅颗粒和铝合金粉末作为原料制成,总碳化硅体积分数可以在36%~43%之间任意调整,保证了材料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纳米碳化硅颗粒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强度,同时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所得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热稳定性好、热导率高、密度较低等性能;可与多种材料匹配,代替铍、轴承钢、碳钢等航天惯性系统用材料,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烯烃阻燃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聚烯烃阻燃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磷掺杂石墨烯0.1~5份、有机蒙脱土0.1~25份、聚烯烃100份。本发明的聚烯烃阻燃复合材料,在聚烯烃中混入磷掺杂石墨烯和有机蒙脱土,由于石墨烯片层和蒙脱土片层的物理隔绝作用,能够显著抑制氧气与聚烯烃的接触,从而有较好的阻燃效果;石墨烯片层上的磷可以促进成碳,因而磷掺杂石墨烯和有机蒙脱土的引入,对聚烯烃的阻燃性能有良好的提升。此外,本发明的聚烯烃阻燃复合材料低毒低烟,符合环保要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铜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合金熔炼:熔炼Cu-Al合金,并浇铸成合金铸锭;2)合金薄板轧制:将步骤1)所得合金铸锭先热锻后热轧成坯料,再冷轧成合金薄板,冷轧过程需经中间退火;3)合金薄板内氧化:将步骤2)所得合金薄板埋入Cu2O、Cu、Al2O3组成的混合粉末中内氧化,得内氧化薄板;4)内氧化薄板重熔:将内氧化薄板重新熔炼后浇铸,即得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制备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制得的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致密度、高强度、高导电性和高软化温度。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洛阳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