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金属电极,包括基材,所述基材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网状结构的嵌入层;基材选自金属锂、钠、镁或铝;或者由金属锂、钠、镁、铝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合金;具有网状结构的嵌入层为单层或多层,选自金属层、聚合物层、半导体层、绝缘体层中的至少一种;网状结构为平面网状结构或立体三维网状结构;且嵌入层与基材的材质不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金属电极,可以实现抑制枝晶生长,减少体积膨胀的目的,从而提高电池库伦效率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冷却的热电联产余热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主要包括余热锅炉、汽轮机组、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加热器、给水泵、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汽水换热器、疏水换热器、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组、水水冷却换热器、冷却塔和数据中心机房,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与汽水换热器生产高温热水,用于驱动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组生产冷冻水来为数据中心机房供冷,在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时并利用水水冷却换热器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来为数据中心机房供冷。本发明通过回收热电厂的烟气余热来满足数据中心机房的供冷需求,既提升了热电厂的能效水平,又降低了数据中心机房的PUE指标,有效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由石榴石型氧化物电解质、耐碱性聚合物和纤维膜制成的复合膜与含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溶液进行原位热聚合复合得到。本发明使用PET纤维膜实现了超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的批量制备,构建了完整的氧化物导锂通道,超薄厚度又能减小电池内阻,机械强度可满足涂布烘干过程的收放卷工艺要求,不收缩、不断裂,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制备;采用“基膜在上、浆料在下”的涂覆工艺,在较低的负载量下实现氧化物导锂通道的构筑,较好地覆盖纤维膜的大孔隙,防止电池微短路;石榴石型氧化物电解质/PET复合膜与TEGDMA原位热聚合复合,解决氧化物电解质刚性带来的电极/电解质固固界面问题,降低界面电阻。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体系器件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蚕丝织物为牺牲模板制备氧化物型陶瓷织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属于储能体系器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配置某种类型的氧化物型陶瓷织物金属离子前驱液;然后,将清洗干净的蚕丝织物浸渍前驱液,经高温煅烧后得到氧化物型陶瓷织物;最后,浇注“聚合物‑导电锂盐”体系的聚合物电解质得到氧化物型陶瓷织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该材料可应用于柔性固态锂电池中,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柔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α,β,β—三氟苯乙烯的方法,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在卤化钯、锂盐和有机磷存在下,三氟乙烯基溴化锌和卤代苯反应得到α,β,β—三氟苯乙烯。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可循环利用和适合产业化生产等优点。制备的产品α,β,β—三氟苯乙烯适合用作聚合单体。
本发明公开的岩盐型LiTiO2球状纳米颗粒,其尺寸介于30~80nm。采用水热法制备,以钛酸四丁酯为先驱物制备的钛的羟基氧化物沉淀为钛源,硝酸锂为锂源,氢氧化钾为矿化剂,同时引入硝酸铅作为表面修饰剂来调节LiTiO2的形貌,最终制得纯度较高,尺寸均匀且介于30~80nm的LiTiO2球状纳米颗粒。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无污染,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烧结余热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余热锅炉发电及蒸汽发生系统、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和冷媒冷却水用户端系统。方法是: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回收高温烧结矿的热量后,加热锅炉给水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从汽轮机中间级抽出的热蒸汽供应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组,产生7~10℃的冷媒水向冷用户供冷。汽轮机末端蒸汽通过与常温补水混合形成75~90℃的热水供至热用户。本发明将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中回收的热能用于发电和集中供冷供热,有效地提高了固体颗粒余热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效率,能够在冶金行业特别是钢铁行业中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节能减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酶Q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它是将1mol 6-(3-甲基-(E)-4-砜基-2-丁烯基)-2,3,4,5-四甲氧基甲苯溶于反应溶剂中,再加入1.0~2.0mol的叔丁醇钾,再与1mol具有如下通式(其中m=1~9)的卤化物缩合:其中X为氯或溴,在-20~-90℃的低温下,与2~15mol锂溶于胺类化合物的还原剂反应脱砜,使用0.5~2.5mol 2,6-二羧基吡啶或2,4,6-三羧基吡啶催化剂,用硝酸铈铵(CAN)进行氧化,制得具有如下通式(n=2~10,n=m+1)的辅酶Qn,本发明是对Jae-Hong Min等(J.Org.Chem.2003,68,7925-7927)提出的辅酶Q10的合成方法的改进,目的是寻求一种试剂价廉易得和反应条件温和的合成方法,以使该方法更具工业化价值。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固态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硫键的自修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包括双硫键改性聚氨酯/聚氧化乙烯复合聚合物和锂盐,制备方法如下: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聚氨酯预聚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双硫键单体和催化剂,在50~90℃下搅拌反应2~5h;反应完成后,加入聚氧化乙烯,在50~90℃下搅拌反应2~5h;反应完成后,加入锂盐,混合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板中,烘干,获得自修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本发明通过在聚氧化乙烯固态电解质中引入双硫键改性聚氨酯,使其在受损时能进行自修复,同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室温离子导电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腈纶基陶瓷复合纳米纤维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氧化物型陶瓷纳米颗粒;然后将氧化物型陶瓷纳米颗粒分散于腈纶溶液中配置纺丝前驱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腈纶基氧化物型陶瓷纳米纤维;最后,将腈纶基氧化物型陶瓷纳米纤维与“聚合物‑导电锂盐”体系通过浇筑的方式复合,获得腈纶基陶瓷复合纳米纤维固态电解质。该材料可应用于柔性全固态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机械柔性和高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设备的漂浮定位装置,包括连接筒体,连接筒体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气囊壳体,气囊壳体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锂电池,锂电池的一侧设有机械定时器,防护壳体的顶端边缘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指示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信号组件;连接筒体内转动安装有收卷组件,收卷组件上固定连接连接绳,连接筒体的底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端盖。通过连接绳与水下设备固定连接,配合锁止销对连接绳进行固定,从而保持水下设备潜入的深度不变,气囊内充入气体,保证本发明漂浮在海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肢体机器人中基于能量流的复合电源能量控制方法。针对外肢体机器人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需求以及佩戴轻量化的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锂电池主动控制的复合电源拓扑结构,采用能量流来描述不同的负载工况,建立能量流模型库。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能量流模型,结合锂电池与超级电容的SOC,分别建立了尖峰功率模式、高功率模式、低功率模式以及负载制动馈电模式四种复合电源的工作模式。本发明解决了在电源重量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复合电源不同的工作模式来满足外肢体机器人不同工况的能量需求,实现了外肢体机器人的轻量化设计,提高了其工作性能。
一种夜行安全声呐测距装置,包括有腰带、锂电池、超声波测距模块、LED提示灯、功放模块、振动马达、GPS定位模块和控制器系统,所述控制器系统包括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超声波测距模块、功放模块、振动马达和GPS定位模块电性相连;所述腰带外侧固定连接有腰包,所述腰包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LED提示灯,所述腰包外侧固定连接有功放模块,所述功放模块电性连接有电路板块,所述电路板块固定连接在腰包内部,所述电路板块包括锂电池、超声波测距模块、振动马达、GPS定位模块和控制器系统,所述腰包外侧设有报警拉环。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碱金属制氢材料的制备方法,硅制氢材料以硅、碱金属或硅/碱金属合金为前驱体,机械混合金属卤盐、压块、热处理再快速冷却,获得硅/碱金属制氢材料;碱金属为硅质量的0~30wt%,卤盐为硅质量的0.01~20wt%;碱金属为锂、钠、钾的一种或两种;硅/碱金属合金为锂硅合金、钠硅合金和钾硅合金的一种;金属卤盐阴离子为氯、溴和碘盐的一种;金属卤盐阳离子为铝、锌、铋、锡、铜、铅的一种;该制氢材料具有很好的水解性能,在便携式制氢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二维电场测量的光学传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输入保偏光纤、传感单元、输出单模光纤、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传感单元包括:铌酸锂基底;设置在铌酸锂基底上的第一Y光波导和两个马赫增德尔结构光波导;所述第一Y光波导输入端与激光源输出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马赫增德尔结构光波导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两个马赫增德尔结构光波导的输出端与光电探测器相连;在每个马赫增德尔结构光波导的任一单个波导臂敷设偶极子天线,两个偶极子天线的极化方向正交。本发明利用一个传感头元件实现二维电场测量,优点是灵敏度高,测量精确度高、处理过程容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准单晶的锐钛矿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择优取向结晶的方法。该方法为钛片的阳极氧化结合热处理。具体是把钛片置于含有乙二醇、氟化铵和水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制备得到无定形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然后依次采用乙二醇和乙醇清洗,调控残留在无定形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中的F‑离子浓度,干燥后,在350‑650℃进行热处理,保温0.5‑20小时,得到一维锐钛矿TiO2纳米管阵列择优取向结晶晶体薄膜。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工艺调控,可以实现一维锐钛矿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择优取向结晶晶化。可望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光催化制氢、以及光催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基于HCCP的超支化离子液体阻燃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HCCP与三烷基叔胺、三烷基磷、N-烷基咪唑反应实现离子化,然后利用含有不同阴离子的盐如四氟硼酸钠、六氟磷酸钾、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等进行离子交换得到不同阴离子的超支化离子液体阻燃剂,实现HCCP与离子液体的协同阻燃。本发明所合成的基于HCCP的超支化离子液体可用于各类聚合物中作为阻燃剂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纳米片/MoS2类石墨烯纳米片与无定形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由石墨烯纳米片、MoS2类石墨烯纳米片和无定形碳的复合构成,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纳米片的质量百分比为4.2%-15%,MoS2纳米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2%-65%,其余为无定形碳,其中石墨烯纳米片与MoS2纳米材料的物质量之比为1∶1-4∶1。制备方法包括:先用化学氧化法将石墨制备成氧化石墨纳米片,然后将均匀将氧化石墨纳米片均匀地分散到钼酸盐、硫代乙酰胺或硫脲、葡萄糖的溶液中,通过水热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在高温下热处理后得到石墨烯纳米片/MoS2类石墨烯纳米片与无定形碳的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和工艺简单的特点。本发明合成的石墨烯纳米片/MoS2类石墨烯纳米片与无定形碳的复合纳米材料作为电化学储锂、电化学储镁电极材料和催化剂载体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与锡钴合金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壁碳纳米管用高分子电解质进行修饰;配制硼氢化钠的二甘醇溶液;配制氯化锡与氯化钴的二甘醇溶液;将修饰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硼氢化钠二甘醇溶液中并在氩气保护下升到一定温度;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将氯化锡与氯化钴的二甘醇溶液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在160~220℃反应30~60分钟后,降至室温,加入乙醇,离心分离,并干燥,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方法简单,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结构,锡钴合金纳米颗粒均匀地附着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低的不可逆容量的降低和较高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纳米纤维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先将无机氮化硼填料分散在聚丙烯腈聚合物复合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得氮化硼复合纳米纤维膜;最后,将氮化硼复合纳米纤维与“聚合物‑导电锂盐”体系复合,获得氮化硼纳米纤维复合固态电解质。本发明构建了三维氮化硼复合纤维网络框架,用作柔性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支撑框架。通过优化无机氮化硼填料在聚丙烯腈聚合物中的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构建三维氮化硼复合纳米纤维导离子框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无机填料的均匀分散,而且可以为Li+提供连续快速的三维导离子传输通道。该材料可应用于柔性全固态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笼包覆多孔锗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具体为:锗化镁在有氧气氛下热处理,然后利用乙炔分解进行碳包覆,最后酸洗得到独特的碳笼包多孔锗的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碳笼和多孔锗的复合结构,与传统的多孔锗/碳核壳结构相比,多孔锗内部以及碳笼和锗之间的孔隙为锗的体积膨胀提供了空间,因此,更有利于碳笼的稳定以及整个结构的稳定。制备得到的碳笼包覆多孔锗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将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现场施工的雾化加湿抑尘设备,包括电源连接头和风机;所述锂电池安装在底座底部,且锂电池底部开设有一处供电插头,并且供电插头通过供电总插孔分别与水泵控制开关和风机控制开关相连接;所述水泵控制开关安装在底座外端面上,且水泵控制开关通过电源线与小型高压泵电性连接;所述风机控制开关安装在底座外端面上;所述小型高压泵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外端面上,且小型高压泵与供水管道相连通;有利于将设备内部所存储的水流进行雾化,使雾化的水滴呈倾斜状喷射在设备前端施工区域处,对施工区域处土壤进行加湿作业,避免干燥状态的土壤受到外部气流的影响产生扬尘,影响周边空气质量。
一种河道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流发电机、定位杆、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本体、锂蓄电池、电机减速机构,还具有探测电路、时控电路、数据发送电路、整流电路;水流发电机装在定位杆侧;电机减速机构安装在定位杆上,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安装有连接杆,水质检测仪本体探测头安装在连接杆下,固定板下端一侧安装有电源开关,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侧端安装有联动板;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本体、锂蓄电池、探测电路、时控电路、数据发送电路、整流电路安装在元件盒内并电性连接。本发明节省成本前提下保证了电能的供给。能尽可能对更多点位的河流水质进行检测,远端相关人员能实时获得更多河道水质数据,为更有效管理河道起到了有力数据支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厂AGC调频性能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若干个储能子系统,每个储能子系统包括一个PCS集装箱和一个磷酸铁锂电池系统集装箱;PCS集装箱包括与电网高压母线连接的变压器和与变压器连接的双向PCS,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系统集装箱包括与双向PCS连接的电池系统;所述变压器用于在储能子系统放电时将双向PCS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升压至电厂用高压母线电压或用于在储能子系统充电时将电网高压母线电压降压到双向PCS输入电压;所述电池系统用于通过双向PCS进行储存电能或放电。本发明提供的储能装置及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机组的AGC调频性能,本发明储能装置能够延长储能调频电池的寿命,提高储能调频系统的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包括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液,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为C-Sn-Si高容量复合材料,正极活性材料为高镍高容量三元材料LinNixAyBzO2,其中:1.0≤n≤1.1,0.6≤x≤0.85,0≤y≤0.2,0≤z≤0.2,且x+y+z=1。本发明的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了16%以上,并且使电池充电截止电压提高到了4.3V,此外电池的常温高压循环性能提高了25%左右。
一种铜锑合金?锑核?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所述铜锑合金?锑核?壳结构材料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1)将经过打磨、除油的铜片浸泡于铜镀液中,所述铜镀液组成为:CuSO4?0.01~0.2mol/L、NaH2PO2?0.01~0.5mol/L和H3BO3?0.1~1.0mol/L,于30~75℃下化学镀10?60min,取出后经水洗、真空干燥得到微圆锥铜阵列覆盖的铜片;(2)将覆盖有微圆锥铜阵列的铜片置于三氯化锑的盐酸溶液中,氮气保护下,密闭反应器,以100~600r/min的速度搅拌反应,反应温度为10~80℃,反应时间为10~120min;(3)取出反应产物,清洗、吹干得到铜锑合金?锑核?壳结构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所述铜锑合金?锑核?壳结构电极材料作为锂离子或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恶臭类气体和VOCs监测系统。本发明包括监测节点、网关及监测中心,所述的监测节点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外部存储模块、时钟模块、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GPS模块、及控制器模块;所述的网关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外部存储模块、时钟模块、TD-LTE模块、控制器模块及外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部分;所述的监测中心搭建在专用PC机上。本发明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功能,能快速的检测出气体环境中多种VOCs的浓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充电电源管理电路。本发明将温差发电模块输出的不稳定的电压经过稳压电路处理输出稳定的电压,并通过智能充电电路给锂电池组充电的作用。电源来自于热电转换的温差发电电源,经过滤波、稳压之后,输出固定值的电压,并通过充电电路处理,给锂电池组充电。本发明电路具有构成元器件种类少,实际制作、测试简单等优点。本发明采用的元器件成熟可靠、成本低廉、来源丰富。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容量高压实快充复合石墨负极材料,其通过无定型炭将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单颗粒紧密的锚定在一起,形成复合石墨二次颗粒结构,且在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颗粒之间以及各个组分颗粒的表面均包覆一层无定型炭。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开发的石墨负极材料无法兼顾高容量高压实和快充性能的缺陷,利用天然石墨的优点保证了本发明材料的高容量和高压实性能,同时将其与偏各向同性的人造石墨相复合,缓冲了天然石墨的膨胀,并且在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颗粒之间以及每个单颗粒的表面均形成了一层无定型炭,改善了天然石墨表面缺陷的同时,加快了锂离子在石墨表面和不同石墨之间的迁移速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