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加热加工后外观优异的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和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含有连续强化纤维(A)和连续热塑性树脂纤维(B)作为纤维成分的混纤丝、和对前述混纤丝进行形状保持的热塑性树脂纤维(C),构成前述热塑性树脂纤维(C)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比构成前述连续热塑性树脂纤维(B)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15℃以上。
本发明竹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竹纤维为45%~75%,聚氯乙烯为10%~40%和淀粉为5%~15%,合计重量百分比为100%,本发明采用一对相互配合的成型辊,利用双螺杆输送机一,将聚氯乙烯熔融塑化挤出在成型辊上流延,两成型辊之间形成输送空间,然后将纤维材料均匀从另一成型辊表面输送空间,与聚氯乙烯熔膜接触,并在两成型辊的碾压下,层合成性能优异、质量稳定、成分均一的生物质复合材料。本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竹纤维与聚氯乙烯共混后纤维易缠结、结块、成团、吸水导致不均匀输送困难的问题,使竹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低,易于加工。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属于一种低VOC(有机挥发物)高性能汽车内饰件专 用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用料由下述组分质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 (PP)60-80份,增强填充剂10-25份,增韧剂10-15份,无机光催化剂0.5-2 份,抗氧剂0.2-0.5份,光稳定剂0.1-0.5份。本发明所得聚丙烯复合材料 TVOC<40μgC/g,23℃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10-42KJ/m2,弯曲模量1000- 2400MPa,230℃,2.16Kg时的熔融指数10-30g/10min,该车用低VOC内饰件 PP复合材料具有低成本、稳定性好、具有自净化VOC功能。可广泛应用 于汽车内饰件的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舱门一体成型制作方法及复合材料舱门,包括:以模具型面线为铺贴基准将外蒙皮铺贴在模具上;采用第一真空袋膜至少盖设于所述外蒙皮与所述模具之间的安装间隙,并进行抽真空;在模具定位点放置泡沫定位工装,并在所述泡沫定位工装铺设泡沫夹心材料,将所述泡沫夹心材料一侧与所述外蒙皮紧密连接;取出所述泡沫定位工装,并铺设内蒙皮;采用第二真空袋膜对所述外蒙皮和所述内蒙皮抽真空,并灌注树脂后固化成型,得到预制件;脱模,并对所述预制件进行加工。通过上述方式,生产的复合材料舱门复合轻量化要求且整体结构强度更高、通用性更强。
一种分散有纤维素·铝的聚乙烯树脂复合材料、使用了该复合材料的粒料和成型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该分散有纤维素·铝的聚乙烯树脂复合材料是将纤维素纤维和铝分散于聚乙烯树脂中而成的,在上述聚乙烯树脂与上述纤维素纤维的总含量100质量份中,上述纤维素纤维的比例为1质量份以上70质量份以下,吸水率满足下式。[式](吸水率)<(纤维素有效质量比)2×0.01。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拉力传感器制备方法,主要方法步骤包括:首先表面修饰碳黑纳米颗粒,其次制备银纳米颗粒种子液,再次制备银纳米颗粒,然后制备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制备复合材料填充的聚氨酯柔性膜,最后用导电银胶将铝箔粘于薄膜两端,作为电极引出,制得拉力传感器元件。该方法制备的传感器元件具有拉伸度大、灵敏度好的优点,同时体积小,使用方便。
提供一种被用作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基质树脂的热塑性树脂,尽管成形时的树脂粘度低但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塑性基质树脂形成用二液固化型组合物具有活性氢组分和二异氰酸酯组分,所述活性氢组分包含具有烷硫基的芳香族二胺(A),所述二异氰酸酯组分包含选自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改性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二异氰酸酯(B)。并且,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用基质树脂是包含该活性氢组分与二异氰酸酯组分的反应物的热塑性树脂。并且,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包含该基质树脂和强化纤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冒形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模具,属于加筋壁板制造技术领域,一种制造冒形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模具,包括模板、定位支架、面板预成型体,定位支撑杆和从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帽形的加强筋外软模、加强筋预成型体、加强筋内软模;该模具由一整套完整的成型模具对加强筋和面板进行成型和组合,拆装方便,而且通过柔性材料和金属材料结合的模具,能够对加强筋预成型体和面板预成型体很好的保护,提高了加筋壁板的制作效率以及成型质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造冒形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方法,采用成套的模板、较好的成型工艺和细部的处理方法,制作出的成品具有加强筋表面规整、厚度均匀、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优点,操作方便,便于定位。
一种纳米过渡金属‑纳米氧化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锂粉、纳米金属氧化物和多孔碳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缓慢加热混合物并保温,再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过渡金属‑纳米氧化锂‑多孔碳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纳米过渡金属‑纳米氧化锂‑多孔碳复合材料对环境要求不苛刻,可以和正极材料一起进行涂覆,操作简单,负极极片的预锂化程度可控,效果明显,并且可在现有锂电制造条件下实现,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石墨烯超声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向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单醚,充分混合,得到石墨烯‑聚乙二醇单醚溶液;S2:以S1所得石墨烯‑聚乙二醇单醚溶液作为亲水改性剂聚乙二醇单醚改性多异氰酸酯;S3:向密炼设备中加入包含S2所得聚乙二醇单醚改性多异氰酸酯的橡胶混练原料,经密炼、混练,得石墨烯改性橡胶复合材料成品。该石墨烯改性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中将石墨烯混合分散于多异氰酸酯的制备体系中,制备掺杂有石墨烯的多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作为硫化剂应用于橡胶硫化反应中参与硫化反应,使得石墨烯能在橡胶材料中均匀分散。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纤维丝束浸渍到含有环氧树脂的浸胶液中,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制得。本发明通过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得到性能优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韧性好、表面光滑、耐腐蚀等特点;其质量约为普通钢材的1/5,铝合金材质的1/2;强度增强约为普通钢材的8‑10倍以上,铝合金材质的6‑7倍以上;其弹性模量优于钢材,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抗震性。采用本发明所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得主要承载结构,如高速列车设备的舱边梁,具有工艺效率高、成型工艺质量优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C/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C‑SiC复合材料为多层对称梯度结构,多层对称梯度结构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中间层和上下对称的第二层短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层、上下对称的第一层短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层,第一层短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层的碳纤维含量小于第二层短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层,所述中间层为90°和45°平纹碳纤维布交错叠加增强增韧夹层。采用短切纤维、碳纤维平纹布、酚醛树脂、工业硅粉为原材料通过模压、固化、碳化、融渗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上述C/C‑Si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产品具有致密度高,优异的力学、抗氧化、摩擦磨损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适用于高端产业如高速高能载交通运输工具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高温高湿气候的岭南地带铁质文物防腐蚀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该材料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主剂80~100;助剂10~40;催化剂0.5~2;消光剂4~6;所述主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助剂为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不含挥发性气体、粘度适中、工艺简单,有利于推广应用和规模生产,是一种防护铁质文物的新型环境友好型材料。该材料具有极低的表面能、优异的疏水性能、良好的附着力和优异的防腐性能。涂覆该材料的铁质文物表面无色差、无眩光,符合文物保护工作“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可大面积应用于室内外大型铁质文物的防护工程中。
一种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由β-磷酸三钙颗粒和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两相组成,β-磷酸三钙颗粒均匀分散在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基体中,两者重量比为1∶10~1∶100。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与GRGDY短肽(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序列)进行聚合反应,生成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再将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与β-磷酸三钙颗粒复合即可。该复合材料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又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还可以避免组织无菌性坏死,可作为神经导管或多孔骨支架材料,用于神经组织及骨组织缺损修复。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真空浸渍装置,其包括:真空加热箱、浸渍容器、浸渍液容器架及浸渍液容器,所述浸渍液容器与浸渍液容器架安装于一起,所述浸渍容器、浸渍液容器架及浸渍液容器均放置于所述真空加热箱中,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的真空浸渍装置还包括有装置于所述浸渍容器内的纤维预制体,本发明纤维复合材料的真空浸渍装置,其无需通过负压抽吸浸渍液,操作简单、易实现,无需大量浸渍液,且可以确保浸渍过程真空度。
本发明涉及屏蔽电磁辐射的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方法的原材料和包含该复合材料的产品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用作保护电子元件、电子装置或生物有机体免受在微波和太赫兹范围(0.3‑10000GHz)内的电磁辐射的材料。
包括至少一种第一材料和颗粒的复合材料,所述颗粒具有负热膨胀系数α,其中颗粒的球形度Ψ至少为0.7,以及其中,复合材料包括至少30体积%的粒度d50≤1.0μm的颗粒,或者其中,复合材料包括至少40体积%的粒度d50>1.0μm的颗粒。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检测金属铬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复合材料,该方法以大孔海绵为原料,以有机硅烷偶联剂对海绵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在大孔海绵内外表面生长微孔MOFs制备多级孔海绵@MOFs复合材料。该材料对废水中重金属铬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多级孔,既有大孔又有微孔可将海绵对铬离子的吸附性提升70%以上;原料廉价易得,未使用昂贵的原料,因而材料的生产成本较低;材料制备工艺条件温和,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安全性、可行性、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分散剂和纳米无机材料的水悬浮液,将层状石墨加入到该水悬浮液中,制得层状石墨悬浮液,进行剪切分散,采用高压微射流均质撞击制得纳米无机材料和石墨烯水性分散液;(2)将纳米无机材料和石墨烯水性分散液喷雾干燥或离心干燥,在300~800℃下进行煅烧,即得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制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层数少且层数分布集中。扫描电镜随机测试显示石墨烯基本都在10层以内,此方法生产时间短,石墨烯得率高,可以根据应用要求快速进行响应,减少不同厂家,不同工艺生产的石墨烯参差不齐而对应用效果产生干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Zn+耐热复合材料,包括聚乳酸和0.2%~1%Zn+,Zn+为氯化锌、硬脂酸锌或乙酸锌中的一种;聚乳酸/Zn+耐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乳酸和Zn+原材料在真空干燥箱中40℃下干燥12h;将聚乳酸与Zn+熔融共混,在转矩流变仪中190℃下密炼10min;将密炼获得的混合物在真空压膜机中180℃下模压成型。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加入少量Zn+就能够同时提高聚乳酸的结晶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温度,拓宽了聚乳酸材料的应用范围;Zn+作为聚乳酸改性剂,价格低廉,经济实用;材料加工工艺简单,在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原材料绿色可降解,制成的聚乳酸复合材料是生物基环保材料。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木质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导致缩聚产物的形成的条件下通过使能够缩聚的酚类化合物和/或氨基塑料成型剂与5‑羟甲基糠醛(HMF)反应制备可热固化的树脂,使该树脂与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接触,以及在形成木质复合材料的条件下固化树脂。该方法的特征在于5‑羟甲基糠醛包含至少一种HMF低聚物。本发明还涉及通过该方法可获得的木质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光免喷涂ASA/PMMA进气格栅专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AS树脂20~40份、ASA高胶粉、PMMA树脂35~45份、改性金属粉2~4份、抗氧剂0.5~1份、润滑剂1~2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金属粉进行了表面改性,改善了金属粉与树脂间的相容性及材料的整体流动性,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的同时有效避免材料注塑成型过程中形成的流痕现象,制备得到的高光免喷涂ASA/PMMA进气格栅专用复合材料不仅兼顾ASA与PMMA材料优良的机械性能、耐化学油品性能、耐候性能以及加工性能,且自带金属质感,不用喷漆处理,极大提高了汽车进气格栅的制造效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其制造成本,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用于涂锡焊带的CNTs‑Sn复合材料焊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用于涂锡焊带的CNTs‑Sn复合材料焊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Sn‑Pb焊料中Pb重金属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方法:先将Sn基体进行熔炼,然后采用超声辅助搅拌铸造法进行制备,使用CNTs‑Sn焊料代替传统Sn‑Pb复合材料焊料,可以有效解决Pb重金属污染问题,并可有效提高焊料强度与导电性,而从提高光伏电池组使用寿命与太阳能转换效率。本发明用于焊带涂锡工序。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聚丙烯树脂与偶联剂按配料比混合均匀;步骤二:向步骤一中制得的聚丙烯树脂与偶联剂混合物中按配料加入填料、抗氧剂、光稳定剂以及润滑剂,混合均匀;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混合物料挤出造粒,制得聚丙烯复合材料。首先将聚丙烯树脂与偶联剂混合均匀,使偶联剂均匀包覆于聚丙烯树脂表面,包覆于聚丙烯树脂表面的偶联剂将填料、抗氧剂、光稳定剂以及润滑剂结合在聚丙烯树脂上,在聚丙烯树脂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的包覆效果,此外,通过偶联剂,能使填料等与聚丙烯树脂的结合更加牢固,从而使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同时具有较好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茶皂素‑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重金属废水中加入茶皂素‑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振荡1h~2h,振荡温度为20~30℃,振荡速率为170rpm~190rpm,完成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所述茶皂素‑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为茶皂素吸附于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并与还原氧化石墨烯以化学键方式结合形成的具有光滑表面的层状多孔纳米结构。该处理方法具有与处理效果好、吸附过程无二次污染,易于固液分离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纤维无纬物强化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提供纤维无纬物,包括:提供布置为部分或完全彼此相叠的两个或更多纤维层的布置,其中,一个或多个纤维层包括至少50重量%的、选自碳纤维、碳纤维-前体纤维、陶瓷纤维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纤维,用安设粘合线将至少一个纤维层安设在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纤维层上,其中,所述安设粘合线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碳纤维、碳纤维-前体纤维、陶瓷纤维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纤维;在高温处理时段期间,在至少400℃的温度时,在惰性气氛下,高温处理所述纤维无纬物,用至少一种粘合剂浸渍所述纤维无纬物;使经浸渍的纤维无纬物硬化,在硬化时段开始之前和/或至少在部分硬化时段之内,可选地对经浸渍的纤维无纬物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部段进行压制,其中,形成纤维无纬物强化的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经高温处理的纤维无纬物的用途以及纤维无纬物强化的复合材料的用途。
一种纤维强化复合材料RTM成型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含有下述[A]~[D],且[A]和[B]的质量配合比[A]/[B]在55/45~95/5的范围。[A]为常温下液态或者软化点为65℃以下的多官能环氧树脂,选自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三苯甲烷型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多官能环氧树脂,[B]脂环式环氧树脂,[C]酸酐固化剂,[D]固化促进剂。本发明提供树脂制备时的操作性优异、向强化纤维注入时保持低粘度而含浸性优异、且成型时以短时间固化、给予固化物的耐热性高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环氧树脂组合物以及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的方法及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方法包括:将钛源、锂源、快锂离子导体源利用湿法混合后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物;将导电剂与混合物混合后进行一次研磨、一次喷雾干燥、一次煅烧,得到包括钛酸锂、快锂离子导体和导电剂的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与第一铝源混合后进行可选的二次煅烧,或者,将中间产物进行过筛,得到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钛酸锂材料的倍率性能低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管制造工艺,其主要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制作光固树脂;(b)通过制作混有光固树脂的光敏胶液;(c)通过光敏胶液及碳纤维丝制得湿润纤维丝;(d)通过湿润纤维丝及管状模具制得内螺纹;(e)将聚酯毡浸泡和光敏胶液,制得湿润毡片;(f)将光敏胶液以及湿润毡片卷绕在模具管身部;(g)将连续碳纤维及湿润毡片卷在管状模具上进行固化,制得成品管。采用上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管制造工艺制造而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管的管体采用聚酯毡形成的内衬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采用连续碳纤维往返铺设的结构层,相比碳纤维布铺设成型的结构层,具有更高的强度。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