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度及弹性高的含有再生碳纤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如下方式而形成分散性良好地调配有50重量%~70重量%的再生碳纤维的、强度及弹性良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当沿着在内部具有通路88的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搬送原料时,通过设置于外周面的障壁部82来限制原料的搬送,通过螺杆主体37来对原料施加剪切力,并且使其自设置于外周面的通路88的入口91向通路88的出口92通过而对原料施加伸长力。
一种Cf/SiC复合材料与Ni基高温合金的反应复合扩散钎焊方法,属于异质材料连接技术领域。采用(Cu‑Ti)+C+Ni复合粉末连接材料,连接过程中:低熔Cu‑Ti合金粉末形成液相实现低温连接;C反应消耗降熔元素Ti形成低热膨胀TiC颗粒弥散强化的Cu基复合连接层(既降低连接热应力,又提高接头耐温性能);同时,Ni颗粒及高温合金母材与Cu基金属基体之间发生等温扩散,形成高熔点(Cu,Ni)固溶体,进一步提升接头耐温性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具有反应复合钎焊、TLP和PTLP多机制复合效应,可以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获得低应力/耐高温连接接头,实现低温连接/高温服役;2)具有更快的耐温提升动力学,避免长时间等温扩散导致的复合材料界面过度反应;3)所得接头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硫堇/金纳米粒子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酸化切割的碳纳米短管和硫堇为原料,制备高装载硫堇电信号分子的碳纳米管‑硫堇复合物;以碳纳米管‑硫堇复合物作为支撑基质,通过Au‑N和Au‑S键合还原的微金纳米粒子,以此制备三元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电性,金粒子尺寸小、分散均匀、比表面积大、在基底上的附着能力强。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制备的复合物可作为灵敏的电信号探针用于免疫传感器和DNA传感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隔织物(1),其包括面状的第一和第二织物层(4、5),所述第一和第二织物层通过间隔丝(11)相互连接,其中,第一织物层(4)由具有第一垫纱图案的第一丝系统(6)和具有第二垫纱图案的第二丝系统(7)形成;设置经修改的编链垫纱作为第一垫纱图案,在所述经修改的编链垫纱中,第一丝系统(6)的丝沿针织方向(W)以交替的次序形成编链线圈(8)并且在不形成线圈的情况下引导;并且第二丝系统(7)的丝分别在至少两个沿针织方向(W)延伸的、彼此相邻的线圈纵行上引导。按照本发明,第二织物层(5)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形成的开口。此外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复合材料以及所述复合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同向玻璃纤维片材、纳米羟基磷灰石和聚乳酸堆垛层压而成,同向玻璃纤维片材质量为10‑20%,纳米羟基磷灰石质量为2‑5%,剩余为聚乳酸;将玻璃纤维束丝绕在纸筒上黏合,取下纸筒获得同向玻璃纤维片材;分散纳米羟乙基磷灰石加入氯仿中,将聚乳酸颗粒投入含有羟基磷灰石的氯仿溶液中,倒入模具静置获得纳米材料片材,将纳米材料片材与同向玻璃纤维片材进行堆垛成多层材料后压制成型。本发明材料面向生物医疗应用,其中羟基磷灰石与聚乳酸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通过同向玻璃纤维片层则有效增强该三元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具有巨大的生物医疗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轻质复合材料横梁的限高防护架,包括一根横梁、两根立柱和两根斜撑;所述横梁横穿支撑于道路两侧的两根立柱之上,所述立柱的底端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底部基础上;两根斜撑分别倾斜设置在两根立柱的背车面,且垂直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组成的平面,所述斜撑的顶端与所述立柱相连,所述斜撑的底端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底部基础上;所述横梁采用拉挤成型的连续纤维增强发泡聚氨酯复合材料制成。本发明所述限高防护架具有轻质、高强、吸能缓冲、安装简单的优点,除了具有警示过往机动车高度超限的功能外,还可以消耗超高机动车撞击产生的能量,尽最大可能减小横梁倒塌致人伤亡的概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括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和层状硅酸盐,是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经有机化处理的层状硅酸盐在所得产物基体内的剥离程度高,且分子量较高,拉伸强度大,具有一定的结晶性能。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有利于解决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结晶速率慢的问题,同时可进一步扩大其在高阻气性包装市场中的应用,为之后的工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瓣状MoS2?Mn3O4纳米线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环境中的具体应用。该方法采用两步水热法合成,在通过MoO3和KSCN合成的花瓣状MoS2片层结构上利用水热反应釜的高温高压生长出Mn3O4纳米线材料,从而构建出良好的三维立体结构材料花瓣状MoS2?Mn3O4纳米线复合吸附光催化材料。该制备方法方便快捷,易于推广;和其他吸附剂和光催化剂相比有更好的效果,作用时间短去除效率高;稳定性好具有磁性易于回收重复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主要是由水溶性淀粉和活性物质所制成,淀粉经过高温碳化,活性物质的纳米颗粒存在于碳结构的内部,形成包覆结构,整个复合结构中存在丰富的微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收率高,且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规模化应用潜力;制备步骤以及所用的原料绿色环保;所制备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改善明显,将其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极,循环稳定性良好,充放电性能优异。
本文涉及一种多孔Sr2MgSi2O7:Eu2+, Dy3+@?BiVO4储能自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Sr2MgSi2O7 : Eu2+, ?Dy3+的储能发光性能、多孔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BiVO4优良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将可见光催化粒子BiVO4与多孔储能发光材料Sr2MgSi2O7 : Eu2+, ?Dy3+进行组装,形成新型的储能自催化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实现昼夜连续催化功能,为有机污染物的深度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脚手架用架板,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底面开有至少2个用于套入脚手架钢管的半圆形凹槽,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底面设置有加强肋条,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扣紧脚手架钢管的钢管保险扣,所述的钢管保险扣通过转轴安装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上,所述的转轴上还开有用于转动轴转的条形凹槽。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安全性高,搭建容易,材质选择合理,生产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重量较轻、携带方便、耐候性佳的优点;特别适合各种脚手架施工现场的平台作业的搭设。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分散状态的碳纳米管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阶段,通过该阶段,由至少一种所谓的感兴趣的单体在催化体系存在下进行聚合,所述催化体系包括一种由催化剂载体负载的助催化剂/催化剂的催化对,所述催化剂载体对应于所述碳纳米管。本发明还涉及由所述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和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催化体系。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本发明的方法和产品在聚合物领域,特别是在纳米技术领域中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梳形共聚物的面料层的制备方法;一种多层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一层是面料层;和分别由其形成的面料层和多层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的生产方法。先将硼酸粉、钛白粉混合均匀,在200~600℃处理,制成混合粉;然后将所制的混合粉、氧化镁细粉、金属铝粉、刚玉在混合机中混合,加入甘油或酚醛树脂为结合剂,成型,在80~120℃下烘干,然后放入炉内埋炭处理,处理温度为1000~1600℃,保温时间1~5小时,自然升温。本发明制造出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震稳定性、抗侵蚀性和耐磨性及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属于农用矿物质的改性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加入到膨润土中,制备膨润土—高分子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于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的加入,使膨润土的主要成分蒙脱石层间距的增大,充分发挥其表面积大的作用,大大提高其吸水性能、制备过程中,采用凝胶—固相反应,反应在较少水分的情况下完成,减少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蒸发,节省能源,制备成本低,制备所得的产品比原农用矿物质其综合性能大大提高,利用应用推广。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环保高性能PVC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建筑模板的主料是废弃的PVC制品和木制品。制备方法为首先将各层原料混合,混合物料经真空吸料机,投入双螺杆挤出机高剪切混合后,共挤并直接辊压成片材,经冷却成型后,按规格切割。获得上下两层具有高耐磨、高硬度性能,中间层是微发泡、高韧性填充层。制得的这种PVC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不光可实现废弃PVC板材的回收再利用,同时生产的产品可二次回收;另外,这种PVC建筑模板具有高力学性能,且具有防水、耐磨、抗压、阻燃的优点,达到建筑模板的应用要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的graphite@Fe3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石墨蠕虫、二茂铁、30%双氧水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液相方法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烧结,制备出了graphite@Fe3C高容量负极材料,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涉及导热性能优良的碳纤维增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聚丙烯树脂100份,沥青基碳纤维20~80份,无机填料10~20份,相容剂10~20份,偶联剂0.5~5份,抗氧剂0.2~1份以及润滑剂0~3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刚性高、导热性能好,适用于薄壁化、轻量化电子/电气产品的生产加工;并且原材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连续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吸水保水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含钠钙铝硅酸盐胶体的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钠钙铝硅酸盐胶体、水溶性乙烯类不饱和单体、水溶性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钠钙铝硅酸盐胶体添加量为水溶性乙烯类不饱和单体的2~200%,水溶性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添加量为水溶性乙烯类不饱和单体的0.001~1%,其制备方法:将钠钙铝硅酸盐溶有水溶性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者水溶性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和交联剂的20~90%水溶性乙烯类不饱和单体,经过分散处理于30~90℃,加热1~10小时,生成的凝胶进行切片,40~150℃条件下干燥,粉碎,筛选得到产品。本发明制备成本低,吸液倍率较高,抗盐性较好,适用于农林业。
本发明涉及钢-铝复合材料滑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适用于石油钻机配套的井架天车及提升系统用滑轮。由材质分别为钢和铝合金的外圈轮缘和内圈轮辐组合而成;外圈轮缘采用中碳钢或低合金钢铸造或锻造成形;内圈轮辐采用铝合金整体铸造成形,其化学成分(W%):CU:4.8~5.5,MN:0.5~1.2,TI:0.15~0.40,AL:余量,杂质控制FE:≤0.15%,SI≤0.1%,MG≤0.05%,ZN≤0.1%,杂质总量≤0.4%,熔炼、砂型铸造后进行固溶处理加不完全人工时效的热处理;外圈轮缘和内圈轮辐采用热压装配,绳槽内用沉头螺钉径向紧固外圈轮缘和内圈轮辐,装配后绳槽表面磁粉探伤并中频淬火。本发明在比钢质滑轮减重30%左右的同时,能保证滑轮绳槽的耐磨性和滑轮的整体强度且结构性能可靠。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仿生生物活性三维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和致孔剂分别研磨、过筛;将PHA溶解于氯仿,加入致孔剂和BG粉末,恒温加压后干燥;循环去离子水中处理,然后将材料在动态循环模拟生理溶液中浸泡。本发明提高了材料的骨传导性和骨修复能力,材料具有三维连通孔结构,孔隙率高达90%以上,分布均匀,孔径可根据临床要求进行调节,同时具有优异的细胞亲和性、生物活性、可控生物降解性和可调力学性能,且支架的降解速度可与骨和软骨的生长相匹配。此外,本发明方法原材料来源丰富,造价相对便宜,加工成型简便,无环境污染,易实现产业化。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型改性有机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它是将膨润土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双氰胺和甲醛的缩聚物,进行恒温振荡反应,冷却至常温后抽滤、洗涤,再干燥,粉碎过目筛后制得。本发明在处理染色废水时,具有效率高、用量少、沉降速度快、水处理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喷动流化床及其在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采用一个具有搅拌-喷动结构的流化床,以空气为流化介质,在流化床中通过流化和搅拌实现聚合物基体与纤维的充分混合,并将纤维束分散为吸附了聚合物基体的单丝,具有纤维单丝与基体界面充分浸渍、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能耗低、无污染且易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压制成GMT片材后,该GMT片的机械性能十分优异。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水泥复合材料,其包括固相粉体和固化液,固相粉体包括磷酸钙粉体、半水硫酸钙粉体、生物玻璃和羟基磷灰石,所述磷酸钙粉体包括:β‑磷酸三钙、磷酸四钙和一水合磷酸二氢钙。其中,所述固相粉体包括10%~80%的磷酸钙粉体、5%~50%的生物玻璃、10%~25%的半水硫酸钙粉体和5%~15%羟基磷灰石,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制备的骨水泥不仅拥有高强度、良好的抗菌性和注射性,而且保持了良好的生物活性、使用过程中不易溃散,可应用于骨科、整形外科、牙科等领域骨骼缺损部位的填充及修复。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树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老化的纳米TiO2改性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TiO2纳米花独特的纳米花结构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加有利于TiO2纳米花对紫外光的吸收,以及反射和散射紫外线,两端为羧基的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作为RAFT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得到端羧基丙烯酸树脂,进一步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链端羧基与TiO2纳米花表面的氨基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纳米TiO2改性丙烯酸树脂,通过化学共价键的连接,将TiO2纳米花与丙烯酸树脂链端有机结合,避免了TiO2纳米花的团聚现象,赋予了丙烯酸树脂优异的紫外屏蔽和抗紫外老化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成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基座、旋转槽体、挡板组、铜网以及挤压头组成。其中,基座为成型装置提供垂直方向支撑固定,并能保证旋转槽体绕垂直方向中心轴水平转动。挡板组由初级挡板及组合式次级挡板两部分组成。初级挡板防止挤压成型过程中铜网变形;组合式次级挡板包含移动插板和固定槽板两部分,可实现次级挡板的开/闭。旋转槽体、静压头以及黄铜网作为成型设备的主体,可以实现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动态磁场取向以及高密度挤压成型。本发明可针对超磁致伸缩材料进行动态取向以及挤压成型,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成型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轴瓦铸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耦合匀化的复合材料铸造装置,包括滑动铸造支架、下滑动轴瓦模具、上滑动支架、上滑动轴瓦模具、上滑动轴瓦驱动座和轴瓦降落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滑动轴瓦驱动座和轴瓦降落坡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铸造支架的右端和左端,下滑动轴瓦模具滑动连接在滑动铸造支架内,上滑动支架固定连接在滑动铸造支架的上端的右侧,上滑动轴瓦模具垂直滑动连接在上滑动支架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方便轴瓦的铸造,同时可以快速安全的将铸造后的轴瓦取出,避免因未完全冷却造成烫伤。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合金硅‑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磨动摩擦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酚醛树脂10~20份;丁腈橡胶4~12份;合金硅‑玄武岩纤维复合纤维材料15~24份;莫来石5~16份;石墨烯2~6份;碳化硅10~18份;硅烷偶联剂0.5~5份;所述的合金硅‑玄武岩纤维复合纤维材料由90wt%的玄武岩石料、7‑8wt%单晶硅、0.5‑1.5wt%铬、0.5‑1.5wt%锰组成。本发明属于制动摩擦材料领域,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材料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能够有效降低树脂分解。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声吸波隔热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30‑40份聚酯纤维、40‑60份三元乙丙橡胶、40‑60份聚氨酯橡胶、30‑40份聚氯乙烯、50‑70份钛酸钡、50‑70份纳米碳化硅、70‑90份无机填料、20‑30份塑化剂、10‑20份阻燃剂以及50‑70份弹性薄膜与30‑50份聚氨酯橡胶的结合物有机结合,经高速搅拌、入模、热压成型等步骤制作而成,本吸波复合材料合理搭配、科学配伍,制备方法简单,不仅具有高效率的吸波性能,而且具有隔声、隔热、环保等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卤化银负载铁纳米矿物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环境废水污染治理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铁纳米矿物加入至硝酸银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液;向第一混合液中加入用于使硝酸银完全生成卤化银沉淀的碱金属卤化物溶液,得到第二混合液;向第二混合液中加入空穴捕获剂,用紫外光对部分所述卤化银进行光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银,得到第三混合液;对第三混合液进行多次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该制备方法成本低,循环利用率高,可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粒径均匀、团聚少、分散性好等优点,在可见光下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且重复使用次数高,铁溶出量低,避免了二次污染,是一项环保、经济的工艺技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