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拉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拉挤设备数控液压牵引装置,针对了对复合材料牵引拉伸效果差且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还包括底座,底座设置有多个,多个底座均固定于工作台底端侧壁,工作台内部开设有空腔,工作台顶端侧壁开设有与空腔内部相连通的通槽,通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顶端侧壁固定有承载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挤压板a移动时与挤压板b发生挤压,使得挤压板b沿加装板内部同步向复合材料靠拢,继而实现对复合材料两侧夹持定位,有效确保在对复合材料牵引拉伸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复合材料在牵引拉伸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提升复合材料的生产加工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桥梁防护装置,包括复合材料防撞圈,所述复合材料防撞圈环绕设置在所述桥梁的桥墩上并且漂浮在水面上,所述复合材料防撞圈上开设有若干个消能通孔,所述消能通孔从所述复合材料防撞圈的上部贯穿至下部,所述复合材料防撞圈包括纤维增强塑料材质的外壳和填充在外壳中的消能材料,所述消能材料为轻质木材、聚氨酯泡沫、PVC泡沫、PEI泡沫、PMI泡沫、聚氯乙烯泡沫、碳泡沫、聚苯砂浆、橡胶轮胎、橡胶粒、橡胶块、聚酰亚胺泡沫或强芯毡中的一种,这种复合材料桥梁防护装置缓冲变形能力强,能最大程度降低大吨位船舶撞击桥墩时对船舶和桥墩造成的伤害;复合材料防撞圈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长时间使用不会降低防撞性能,结构简单,用料少,方便安装实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复合材料工作梯,属于梯子领域。设有复合材料工作台,工作台周边安装有复合材料护栏,其特征在于,工作台前端的两侧分别铰连有一个框架式复合材料侧架,两个框架式侧架之间等距离间隔安装有复合材料踏板,框架式侧架上安装有折叠机构,框架式侧架能够以折叠机构为铰连点进行折叠,工作台后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复合材料立柱,立柱中间部位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工作台两侧的侧架与立柱之间经螺栓固定有复合材料拉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快速拆分和组合、灵活移动、高度可调的工作梯。通过有限元分析,合理设计结构,充分发挥复合材料设计性强的优点,到达通用化、轻量化和快速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拼接的复合材料,包括复合材料主体,所述复合材料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包括固定板、卡槽、密封圈与连接槽,所述复合材料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块、固定槽与密封板,所述卡扣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连接装置,所述防腐连接装置包括防腐层、连接环与防滑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面拼接的复合材料,通过设计的连接框,能实现材料的双面拼接,能使装置的连接更方便,通过设计的卡扣装置,能提升复合材料在连接过程中的紧密性,通过设计的防腐连接装置,能提升复合材料的防腐性,提升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首先对碳/碳复合材料和镍基高温合金的待连接面进行清洗,再将NI-SI混合粉体涂覆于C/C复合材料的待连接面上,形成C/C复合材料/NI-SI混合粉体/镍基高温合金的夹心结构,然后将其置于真空热压炉中,利用固相扩散法对碳/碳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进行连接,由于采用NI-SI混合粉体做中间层,实现了碳/碳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而且碳/碳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接头的剪切强度达到了7.86~19.92MP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单质的碳基材料上形成二氧化硅,得到二氧化硅-碳基复合材料;(2)用活泼性大于硅的金属将二氧化硅-碳基复合材料中的二氧化硅还原成硅,得到金属氧化物-硅-碳基复合材料;(3)用酸将金属氧化物-硅-碳基复合材料中的金属氧化物腐蚀掉,得到硅碳复合材料。该方法先在碳基材料上形成二氧化硅,当将二氧化硅还原成硅后在碳基材料与硅之间有孔隙,由于碳基材料本身就为好的导电材料,所以该碳基材料成为了硅的导电骨架。这样在由该硅碳复合材料做成的锂离子电池在嵌锂时,增大的体积可容纳在碳基材料与硅间的孔隙内,从而降低体积效应对极片的破坏作用。
本发明属于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阻燃抗静电连续长玻纤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抗静电连续长玻纤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耐高温尼龙100份,连续长玻纤30-170份,阻燃剂35-55份,辅助阻燃剂0-18份,四针状氧化锌晶须20-50份,加工助剂1.5-6.5份。与传统双螺杆挤出阻燃抗静电玻纤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相比,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采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作为抗静电剂,不仅能使复合材料达到理想的抗静电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其力学性能、耐热性,消除了阻燃剂的加入对复合材料机械及耐热性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聚苯胺/无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导电热稳定性的方法,首先制得质子酸掺杂聚苯胺/无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滤饼,然后对所得滤饼进行共沸蒸馏处理,把滤饼中的水分除去,同时将质子酸掺杂聚苯胺/无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转移到有机相中,本发明通过共沸蒸馏脱水兼相转移过程方便地制得的分散性优异的质子酸掺杂聚苯胺/无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有机分散液,减轻了复合材料的团聚现象,提高了复合材料在有机相中的分散性,提高了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热稳定性。
本发明为一种高压气体辅助熔渗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四大功能系统,即真空系统、配气系统、增压充气系统和制备系统相互连接组成;采用此装置的制备方法是应用高压气体提供压力,驱动熔融基体金属液体有效填充第二相或预制体孔隙,冷却后获得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显著消除组织缺陷,通过保温保压处理实现对两相界面结构的有效控制,提高复合材料性能,以Al/Diamond复合材料为例热导率可达到649W/mK;通过合理的高压气体成分设计,可解决特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复合材料制备质量,如基体金属Mg的活性和Diamond的高温石墨化问题等;实现大量类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复杂形状零部件的近净成形;本发明制备质量高,可重复性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部件与金属部件的连接方法,通过复合材料自由纤维层连接复合材料部件实现复合材料部件与金属部件的连接:将复合材料自由纤维层的一端与复合材料部件连接,另一端穿过金属部件的槽口后与复合材料部件连接;复合材料自由纤维层与复合材料部件的连接形式根据复合材料部件与金属部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本发明采用复合材料自由纤维层作为连接部分实现与金属部件一体化,结合强度高,没有漏水潜在隐患;复合材料部件和复合材料自由纤维层的纤维未被打断;复合材料自由纤维层耐老化性能、受酸碱、潮湿介质影响的性能优良;金属部件与复合材料自由纤维层接触面积较小,在高温下由于金属与复合材料的膨胀系数差别导致的变形小。
焊接铝基复合材料使焊缝区域增强相均匀分布的方法,它涉及铝基复合材料焊接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焊接铝基复合材料时焊缝区域的增强相分布不均且难以控制的问题。方法:一、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热,然后将填充材料填充到焊缝中,并加热至成为液相,超声处理后冷却;二、冷却至焊缝金属的固相占焊缝金属总体积的30%~60%再进行超声处理,空冷至室温,即得焊缝区域增强相均匀分布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焊接接头。本发明得到的铝基复合材料接头的焊缝区域增强相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力学、物理性能,为焊接铝基复合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铝基复合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涉及稀土金属或过渡金属掺杂的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镱掺杂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或者锰掺杂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所述镱掺杂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为LiYbxTi2‑0.75x(PO4)3/C复合材料,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0.08;所述锰掺杂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为Li5Mn0.1Ti0.95(PO4)3/C复合材料。采用喷雾干燥并与有机碳源复合获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之间接触界面更加稳定,可使锂离子电池表现出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库伦效率。
本发明涉及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智慧杆塔,包括有轻质复合材料支撑柱、空心复合材料罩、复合材料管、顶部支撑板架、智慧信息监测总成等;轻质复合材料支撑柱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复合材料罩,空心复合材料罩顶部固定连接有复合材料管,顶部支撑板架固定安装于复合材料管顶部,智慧信息监测总成定位于空心复合材料罩内。由于轻质复合材料支撑柱、空心复合材料罩、复合材料管、弧面复合材料板以及复合材料防护板均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复合材料具备质量低、强度大,且不易屏蔽信号的特点,在满足电器设备通讯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支撑杆塔上的诸多电器设备。
本发明涉及多层复合材料,其包括至少三个彼此叠置且相互面接合的纤维复合材料层,它们相对于彼此被界定为两个外部纤维复合材料层和至少一个内部纤维复合材料层,其中所述纤维复合材料层的每个包含连续纤维,所述连续纤维在各个层内单向排列并嵌入基于聚碳酸酯的塑料中,其中该聚碳酸酯选自均聚碳酸酯或共聚碳酸酯;内部纤维复合材料层具有相同的取向并且其取向相对于外部纤维复合材料层而言旋转30°至90°,并且其中外部纤维复合材料层具有相比于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纤维复合材料层而言更低的纤维体积含量,基于所述纤维复合材料层的总体积计。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制造本发明的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适合于使用或运用在电子设备的外壳中并可由该多层复合材料获得的外壳部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化钴/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所述氟化钴/氧化铁复合材料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S1:Fe‑Co‑ZIF模板的合成;S2:Fe/Co/C三维多孔材料的制备;S3:CoF2/Fe2O3复合材料的制备。该方法在Fe‑Co‑ZIF模板的合成过程中,原位生成碳骨架代替了外部导电碳添加,有效地提高了材料自身的导电性。同时,ZIF前驱体中的氮元素均匀地掺杂在制备的纳米CoF2/Fe2O3复合材料的结构中,增强了材料的缺陷,提供了更多的锂插入位点,有效地缩短了锂离子的输运路径。该方法制得的CoF2/Fe2O3复合材料形成的正极在1000mA g‑1的相对高电流下,平均放电比容量为90mAh g‑1。当电流密度逐渐恢复到50mA g‑1时,CoF2/Fe2O3复合材料的容量可以相应地恢复到263mAh g‑1。与前十个循环的放电比容量相比,其容量保持率约为92.6%。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手表的自动上条机构的摆锤(1a;1b)的方法,该摆锤具有由第一复合材料制成的中央部(3a;3b;3c)和由填充有重金属粒子的第二复合材料制成的重质区段(5a;5b;5c),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向模具中注入第一复合材料来形成具有侧向肋和凹陷部的中央部(3a;3b;3c);-通过向包含中央部的模具中注入第二复合材料来将重质区段(5a;5b;5c)包覆成型在中央部上,以便第二复合材料充填凹陷部以及侧向肋下方的间隙,从而侧向肋被包埋在第二复合材料中并且中央部和重质区段被互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SiCOB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耐高温SiCOB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由耐高温无机陶瓷纤维与SiCOB气凝胶组成;耐高温无机陶瓷纤维、SiCOB气凝胶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20~70%、30-80%。制备方法是:配制SiCOB有机前驱体溶胶、制备纤维预制件、将纤维预制件与溶胶进行混合,待混合体凝胶后,经老化、超临界干燥后得到SiCOB气凝胶复合材料前驱体,再将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前驱体进行高温裂解,得到耐高温、抗氧化SiCOB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低,高温隔热性能好,耐温性能及耐高温氧化性能显著提高,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500℃;制备方法低成本、无环境污染。
本发明涉及采用电化学法把负载在石墨烯上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的部分表面用另一种金属修饰的方法,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用于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备Pd/石墨烯复合材料、Pd/石墨烯复合材料表面的Ag修饰以及Ag修饰的Pd/石墨烯复合材料上的1,2-丙二醇电催化氧化反应。本发明中的Pd/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没有加入稳定剂,后处理容易;修饰过程中一步反应完成对石墨烯负载的Pd纳米粒子表面的银修饰,修饰量可准确控制,修饰时间短,所得到的Ag修饰的Pd/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碱性溶液中对1,2-丙二醇氧化反应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修饰效果非常明显;Ag修饰量很少,节省了Ag的使用量。
本发明涉及水性体系用净化空气的改性纳米复合材料,1.先用偶联剂对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为纳米凹凸棒土、纳米海泡石粉和纳米负离子粉的混合物;2.再用马来酸酐苯乙烯聚醚铵盐共聚物对纳米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制得一种水性体系用净化空气的改性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净化空气的改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能持续有效地去除室内装潢材料里挥发出来的苯、甲醛、酮、氨等各种有害气体和异味,同时还具有负离子生态、杀灭细菌霉菌、不产生二次污染,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在水性体系中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广泛用于水性内外墙涂料、水性木器漆、水性工业漆、水性油墨及水性胶等各种水性体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核壳结构的硫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组成:8%~30%二氧化锰、2%~40%导电材料、30%~90%含硫材料。其中,含硫材料为该复合材料的双核壳结构的内核,该含硫材料为单质硫或含?Sm?,m>2结构的多硫化物。二氧化锰包覆内核作为该复合材料的双核壳结构的第一层壳体。导电材料包覆第一层壳体作为该复合材料的双核壳结构的导电层。本发明制备的硫基复合材料具有双核壳结构,具有稳定的机械结构、高的电导率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抗氧化涂层,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成分组成:ZrB2:60%~80%,SiC:10%~20%,TaB2:5%~10%,LuB6:5%~10%。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碳/碳复合材料打磨抛光、洗净烘干;二、将ZrB2、SiC、TaB2和LuB6球磨为粉料;三、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设备将粉料喷涂于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成碳/碳复合材料ZrB2-SiC-TaB2-LuB6涂层。本发明制备的涂层致密均匀、力学性能好、与碳/碳复合材料基体的结合强度高,能够有效提高碳/碳复合材料的超高温抗氧化性能。
一种镁粒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的组成为:该镁粒高分子复合材料以高分子烯烃聚合物为基体,基体内均匀分布有尺寸为0.5~50ΜM的镁合金颗粒,镁合金颗粒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0
本发明一种气密层用非丁基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指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纳米叠层复合材料制造方法,制备一种由橡胶和阻隔材料组成的层状复合材料,取代丁基胶,将其用来制备轮胎内胎、无内胎轮胎、密封制品的气密层。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制造方法中使用到叠层复合发生器,其组成部分主要有塑化供料装置、汇流器、成型装置,在展宽和变薄再层叠的过程中,橡胶和阻隔材料得到取向,因而获到的层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气密性,所得层状复合材料具有价格便宜、气密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将SiC粉体配成料浆与短纤维通过超声分散的方式,使纤维在基体中充分分散,干燥后脱粘,最后通过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方法制备短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通过该工艺可以制备出纤维分散均匀,的复合材料,同时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可以减少制备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用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制备的短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的纤维含量高达45vol%,当45vol%SiC纤维补强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SiC/SiC复合材料的强度高达350MPa,最大应变为0.15%,明显大于单体SiC的应变。
一种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部分或大部分剥离,并均匀分散在聚烯烃基体中,蒙脱土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10,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及高立体定向的聚丙烯。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Ziegler-Natta催化剂或茂金属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制备出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对蒙脱土进行干燥处理,或进一步的进行有机化处理;用处理后的蒙脱土制备催化剂;用催化剂制备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物理加工技术中蒙脱土片层难以剥离,同时解决了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相稳定性差的问题。
提供一种多孔复合材料颗粒,其包含氧化铝成分例如结晶勃姆石和可溶胀粘土成分例如合成锂蒙脱石,所述可溶胀粘土成分以比没有可溶胀粘土有效提高所述复合材料颗粒的水热稳定性、孔隙体积、和/或中孔孔隙最可几值的量良好分散在氧化铝成分中。还提供一种制造复合材料颗粒、由其获得的团块颗粒的方法,以及一种使用所述团块支持加氢处理催化剂来加氢处理石油原料的方法。在所述复合材料颗粒中:(A)氧化铝成分包含至少75重量%的氧化铝,所述氧化铝的至少5重量%是结晶勃姆石、得自结晶勃姆石的γ氧化铝或它们的混合物形式的;(B)可溶胀粘土在引入到复合材料颗粒中之前是可分散的并且在复合材料颗粒中的存在量(i)小于10重量%,按所述氧化铝成分和可溶胀粘土成分的总重量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性强的环氧预浸料复合材料,包括分割定位线、分割定位口和复合材料本体,所述复合材料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阻燃结构,所述复合材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延展结构,所述复合材料本体的一端固定有若干个分割定位线,所述复合材料本体一端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内部均设置有分割定位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材料本体一端的底部设置刻度尺,通过刻度尺可直接看出复合材料的长度,然后由于在对复合材料进行使用时需要对复合材料进分割,通过刻度尺直接观测所需要的长度,然后通过分割定位口进行切割,在切割时容易造成切割不整齐,顺着分割定位线进行切割,可使分割的更加整齐。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复合材料搭载结构,包括:车架;外饰复合材料板,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外侧;内饰复合材料板,与所述外饰复合材料板搭接,所述内饰复合材料板和所述外饰复合材料板包裹所述车架;以及R角外框,所述R角外框搭接在所述外饰复合材料板上,所述内饰复合材料板搭接在所述R角外框上,其中,在所述R角外框与所述外饰复合材料板的搭接处,所述R角外框的端部与所述外饰复合材料板的端部相对弯折并贴合。通过R角外框的端部与所述外饰复合材料板的端部相对弯折并贴合,淋水时有效引导水的流向,提高防水效果;通过内外饰结合包裹骨架的方式,起到整体加强车身效果,有效分担车身受力,提高车身轻量化,节约能耗。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温自愈合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相耦合快速致密化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渗透结合浆料浸渍‑在线裂解新工艺在半致密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引入自愈合相(如SiHfCN、SiHfBCN等),进而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元多层自愈合改性,获得超高温自愈合陶瓷基复合材料。优点是:将热解陶瓷粉引入到前躯体中制成浆料并将其引入半致密的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在CVI过程中实现前躯体的热解,在较低制备温度下实现超高温自愈合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由于热解陶瓷粉的引入,复合材料的致密化速度加快,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效率,且适用于多种预制体结构的半致密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水氧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大幅度提升。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钼硫/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材料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a、根据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b、通过化学沉淀法合成钴钼硫(CoMoS)前驱体;c、将GO置于CoMoS前驱体溶液中,在油浴条件下用水合肼(N2H4·H2O)还原,然后在N2气氛下退火处理;d、所得产物用盐酸浸泡,再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制得CoMoS/RGO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作为析氢反应(HER)的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起始电势仅为28mV,并且当电流密度达到10mA cm‑2时,电势仅为100mV。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与同条件制得的CoMoS和大块MoS2相比,CoMoS/RGO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还可以拓展到其它催化剂体系的设计,为进一步发展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