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铈/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无机稀土氧化物与有机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要点是:将纳米二氧化铈与有机溶剂相混合,便其分散均匀,二氧化铈与有机溶剂的用量的重量体积比为:1∶5~1∶30(g/ml);接着将一定量的环氧树脂在真空下80~120℃加热4~8小时作前处理,然后将纳米二氧化铈加入其中,并进行超声处理;将上述混合物在真空烘箱中在50~120℃下处理10~24h;然后在上轟°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固化剂,在室温下固化24小时,或者在80~160℃分段升温加热固化,最终得到纳米二氧化铈/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中,纳米二氧化铈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为0.5~5wt%,其分散均匀,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优。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复合工艺过程中,采用在表面刻槽和粘结临时粘结胶带的方法,可以防止纤维在复合工艺过程中发生游动,从而获得纤维排布均匀的复合材料。临时粘结剂在固定纤维布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实现相邻箔材和纤维布的固定和定位,防止其在制备过程中发生错动,从而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箔材的表面通过化铣的方法蚀刻出了很多凹槽,与传统的箔-纤维-箔方法,基体金属的含量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了纤维百分数;对于制造局部纤维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构件,可以采用选区照相化铣的方法,在箔材的局部刻槽,很容易实现纤维布在箔材表面的铺覆和固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硝酸铝2.52~17.26%,四钼酸铵41.37~48.74%,柠檬酸41.37~48.74%。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是在钼金属基体中均匀分散有氧化铝颗粒,结合Mo与Al2O3的性能特点制备出的具有较高的高温耐磨性、高温抗蠕变性能和再结晶温度的钼基复合材料;而且本发明工艺简单,在常规粉末冶金生产钼合金的工艺下即可制备该复合材料,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拉伸塑性的大尺寸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成分表达式为:ZraTibMcCudNieBef(原子百分比),其中M为Nb,V或Hf中的一种,10≤a≤70,10≤b≤70,4≤c≤20,2≤d≤20,0≤e≤15,5≤f≤22.5,a+b+c+d+e+f=100。制备方法命名为“半固态顺序凝固法”,具体如下:熔炼母合金锭,铸成母合金型材;将母合金型材放入坩埚内加热至完全熔化,并进行过热处理,熔解杂质相;将温度降低到固液两相区内,进行半固态处理,控制析出的固溶体相的形貌和尺寸;再实施半固态顺序凝固形成具有拉伸塑性的大尺寸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了组织均匀、无缺陷的大尺寸(30mm)金属玻璃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加工硬化能力和优异的拉伸强度及塑性。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适用于牙科和医疗应用/器具的应用定向的复合材料,如纤维增强的牙科复合材料。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基质的无规玻璃纤维增强的修复性复合树脂,和它们在牙科应用中的用途如空腔填充、内核复合材料、临时性和半永久性冠桥复合材料、粘固剂和粘合剂。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的方法,用于制备这种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的相应的模塑芯(4)和具有至少一个纵梁(20)的相应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方法步骤:在用于建立模塑芯(4)的外部几何形状的模塑设备(8)中,由具有预定窄熔融范围的芯材料(7)形成模塑芯(4);将至少一个半成品纤维产品(3)至少部分地放置在所形成的模塑芯(4)上,用于使待制备的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的至少一个模塑部分(14)造型;以及至少使所述模塑部分(14)多级暴露于热和/或压力,以产生所述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超声波辅助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纳米复合纤维预制体。而后,在超声波和直流电场的双重作用下,按照复合材料液体模塑工艺(LCM)成型,如树脂传递模塑(RTM)、树脂膜熔渗(RFI),使碳纳米管分散并沿电场方向取向,即得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所述超声波的功率为100~400W,频率为20~80KHZ;所述电场为直流电场,其电压为20~1200V。本发明把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与传统复合材料液体模塑工艺的低成本、高性能特点结合起来,实现了组元材料的优势互补和加强,制得的复合材料经济有效地利用了碳纳米管的独特性能,可作为结构和功能材料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完全降解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采用可降解塑料聚甲基乙撑碳酸酯为基体,各种聚合度和醇解度的聚乙烯醇为填充材料,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而成。复合材料中聚乙烯醇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在10-40%。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高于基体的玻璃化温度、机械强度和模量,且由于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和聚乙烯醇都是可以完全降解的材料,所以该复合材料是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骨修复的复合材料力学强度增进装置,包括复合材料和延伸部,所述复合材料内壁的一侧与延伸部的正面车缝连接,所述复合材料的外表面通过卡接机构卡接有气囊,且气囊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气囊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复合材料为片状结构,所述复合材料的正面设置有紧固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用于软骨修复的复合材料力学强度增进装置,将复合材料包裹在软骨修复的部位,通过绑带将复合材料紧固在修复处,绑带的设置便于调节复合材料的松紧,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通过进气管将气囊进行充气,对复合材料进行增压,使得固定更加稳固,不易松动,利于软骨的修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苯并咪唑‑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中,膦酸改性氧化石墨烯通过共价键的形式引入到聚苯并咪唑‑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中,且由于少量膦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引入使得磷酸掺杂水平进一步降低到10以下,而质子电导率明显提高,可达8.31×10‑2S/cm,浸渍磷酸后的横向溶胀率最低达到8.7%,拉伸强度超过7.5MPa。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中膦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改善了其与聚苯并咪唑‑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相容性和结合力,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进一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磷酸掺杂水平(ADL),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溶胀性能和机械性能,优化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ABA型三明治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ABA型三明治复合材料由三层组成,上、下层为金属层状复合材料,芯层为金属空心球复合材料;所述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为钛铝层状复合材料,所述金属空心球复合材料为铝基的不锈钢空心球复合材料,经真空热压烧结方法一步成形得到的ABA型三明治复合材料。本发明将钛铝层状复合材料和铝基的金属空心球复合材料进行复合,获得了一种界面结合良好、一次形成的新型三明治复合材料,结合了钛铝层状复合材料韧性层脆性层结合、多界面和铝基的金属空心球复合材料轻质吸能的优势,有利于开发成为新型三明治复合装甲材料。
钼-钨酸钪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钼-钨酸钪复合材料由钨酸钪、铁和钼制成,制备方法:一、称取原料;二、将步骤一的原料分散在分散剂中,在真空条件下烘干,然后将烘干后的浆料球磨研碎,得到混合粉料;三、将混合粉料烧结,得到钼-钨酸钪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钼-钨酸钪复合材料的室温抗拉强度为300MPa~400MPa,600℃抗拉强度为120MPa~160MPa,25℃~600℃热膨胀系数为-1×10-6K-1~0.3×10-6K-1,弹性模量≤100GPa。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电极复合材料含有ABxCyDz,其中A选自聚吡咯、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B选自单质硫;C选自碳基材料;D选自金属氧化物;1≤x≤20、0≤y<1、0≤z<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极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明显提高,材料分散均匀且尺寸更小,能够提高电极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且电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以及高的放电容量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该电极复合材料的正极以及具备该正极的电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锆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锆基非晶复合材料是在锆基非晶合金中加入强化相,该强化相为碳纳米管;该复合材料的锆基非晶合金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0%-99%,碳纳米管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25%,碳化锆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5%;该锆基非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粉末混合法应用于制备非晶复合材料,使得非晶复合材料更易实现;本发明的锆基非晶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密度、更高的强度、更高弹性、更高硬度。
连续PBO纤维增强热固性BMI树脂的界面改性方法,属于先进复合材料科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表面光滑,活性基团少和树脂基体的粘结性差等技术问题而设计的,其解决方案:PBO纤维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溶液浸渍制备纤维增强BMI复合材料预浸料,最后采用高温模压成型工艺制成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改性后的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得到很大改善,界面性能大大提高,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进一步增强,力学性能优异。制品可满足现代工业对复合材料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尤其是能适应现代航空工业对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双优异的严苛要求。由于BMI树脂有优良的电磁性能,材料可替代环氧树脂作为新型电磁功能材料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碳-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制备方法制备的碳/碳-氮化硼复合材料断裂韧性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是首先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热解碳界面层,再浸渍制备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然后裂解制备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最后化学气相渗透制备出C/C-BN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聚合物浸渍裂解工艺(PIP)结合化学气相渗透工艺(CVI)制备碳/碳-氮化硼复合材料,这种PIP+CVI工艺制备C/C-BN复合材料的周期由现有技术的600~800小时缩短到200~400小时。
一种一体式全复合材料连杆结构,实现帮助飞机减重的问题,属于飞机减重技术领域。为了改善复合材料浸润性,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杆的复合材料浸润性测试方法,属于飞机结构的设计领域。本发明包括两个复合材料接头和复合材料筒身,两个复合材料接头分别与复合材料筒身的两端连接,两个复合材料接头与复合材料筒身为一体结构。每个复合材料接头包括两个复合材料耳片和一个复合材料连接结构,两个复合材料耳片设置在复合材料连接结构的首端,两个复合材料接头的复合材料连接结构的末端分别与复合材料筒身的两个端部一体连接,所述复合材料耳片的尺寸需满足承受载荷时的刚度要求。
本发明公开医用高强韧耐腐蚀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1、确定镁基复合材料的成分;S2、利用高熔点组元制备中间合金锭;S3、干燥中间合金锭和低熔点组元;S4、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由于本发明镁基复合材料包括RE,RE使得镁基复合材料中非晶基体的百分比增加,从而,本发明的镁基复合材料腐蚀降解速度慢;再者,本发明镁基复合材料由a-Mg晶体相和非晶基体组成而使得晶体相和非晶基体的存在使得镁基复合材料的降解速度进一步变慢;另外,本发明的镁基复合材料还具有强度高和塑性好的优点。
一种有机复合材料二极管,其包括:一个有机复合材料层,所述有机复合材料层包括均匀分散的多个碳纳米管;以及一个第一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有机复合材料层,并分别与所述有机复合材料层电连接;其中,所述有机复合材料二极管进一步包括一压力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复合材料层表面并覆盖部分有机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一电极与压力层所覆盖的有机复合材料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压力层未覆盖的有机复合材料层电连接。所述有机复合材料二极管的参数可以通过压力调制,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还具有柔韧性,并且可以应用于柔性电路。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液体/锗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一定量的咪唑鎓溴盐和四氯化锗搅拌溶解于乙醇液体中,然后加入引发剂引发,加入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然后经过NaBH4溶液还原后得到块状的离子液体/锗量子点复合材料,真空干燥并研磨后得到粉末状的离子液体/锗量子点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锗量子点的直径为2~8nm,且锗量子点均匀分布于离子液体内部;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20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可逆容量可达901mAh/g,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60%~75%,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维核壳结构的钛酸钡@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微波水热法进行材料制备,制备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核壳结构一维形貌,壳层为氮化硼,芯层为钛酸钡,芯层直径为50‑150 nm,壳层厚度为20‑200nm,复合材料的长度2‑6μm,壳层厚度可控。本发明一维核壳结构的钛酸钡@氮化硼复合材料可以在较小填充量下形成导热网络,同时芯层高介电性能的钛酸钡可以为复合材料提供较高的介电常数,而壳层的氮化硼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导率一方面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散热情况,同时氮化硼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击穿性能,可以使复合材料在较高的电场下工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稀土La的原位TiB2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添加稀土La的原位TiB2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包括重量配比如下的各组分:0.5-2wt%的TiB2、0.02-0.10wt%的La、余量为Cu。本发明通过合金化法,在Cu-TiB2复合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稀土元素La,表面活性较高的La能使TiB2在生成阶段生成细小的TiB2颗粒,在复合材料凝固阶段分散TiB2颗粒,使之均匀弥散于铜金属基体中,因此获得了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的Cu-TiB2铜基复合材料。经检测添加稀土La的原位TiB2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强度高,导电性佳。
一种石墨烯/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所述的石墨烯/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60?90质量份、环氧树脂5?20质量份、石墨烯0.01?5质量份、玻璃纤维5?20质量份、硅烷偶联剂0.1?1质量份、乙醇5?10质量份、抗氧化剂0.05?2质量份、相容增韧剂0.5?3质量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石墨烯/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石墨烯/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而且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石墨烯/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强度和韧性明显改善,而且有效的消除了浮纤现象,因而可扩大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
一种用包覆氧化镁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1-5g包覆氧化镁的石墨烯与≥250ml的乙醇溶液混合后超声1-2h得包覆氧化镁石墨烯乙醇混合液;将质量≥95g、粒度≤325目的AZ91镁合金粉末加入到混合液中,超声+机械搅拌1-3h得混合浆液;对混合浆液进行滤、真空干燥后移至模具中,室温下冷压,压力为100-600MPa;将冷压后的复合材料在氩气保护下,烧结2-4h,烧结温度为500~600℃;将烧结后的复合材料在350~400℃温度下进行热挤压;最后将挤压后的复合材料进行T6热处理。本发明工艺成本低,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包覆氧化镁石墨烯在镁合金中分布均匀且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其晶粒细化效果明显,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可工业化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增强镁合金复合材料。
本发明一种增摩型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最适用于要求提高机械强度及抗蠕变能力强、摩擦系数高、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采用由尼龙、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氧化铜、氧化铝金属氧化物及碳纤维体增强剂组成的复合材料,以尼龙1010为基体,在尼龙1010基体中添加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氧化铜、氧化铝微米级金属氧化物及碳纤维体作为增强剂,充分混合后注塑构成尼龙基复合材料,其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大;复合材料机械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性能良好;复合材料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本发明属于高新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MoSi2/Mo复合粉体及Mo-Si-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根据所要求包裹层Mo的厚度,选定合适粒度的待处理粉体MoSi2,其原则为粉体MoSi2的粒度为包裹层Mo厚度的3~5倍,粒度和厚度单位均为微米;(2)真空处理粉体MoSi2:真空度为10-2~10-4Pa,处理温度为1400~1600℃,处理时间由公式h=Kt1/2确定,其中h--包裹层Mo厚度,单位为微米,K--与材料性质、处理温度有关的常数,t为处理时间,单位为小时;(3)将处理过的粉体,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Mo-Si-B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复合材料中第二相含量的控制,避免复合材料中第二相的偏析,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最优化,从而来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使制得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磁性,该复合材料由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硫化镉修饰聚噻吩而得,所述聚噻吩用高锰酸钾氧化噻吩制得,四氧化三铁和硫化镉分别用原位生成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与聚噻吩以配位键连接,纳米硫化镉包裹在纳米四氧化三铁表面,纳米粒子粒径为2~20nm,在整个复合材料中的含量为0.1~1mol/mol。该复合材料在532nmNd:YAG激光光源激发下,对激光有较强的非线性折射和吸收,非线性极化率比纳米粒子及高分子强2~4倍。本发明获得的材料具有磁性,在采用所述PTh-Fe3O4/CdS材料制备高分子纳米复合薄膜时,可通过磁场或电场对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自组装结构进行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预浸料的制备和复合材料的固化成型,该方法通过引入一类潜伏性促进剂脂肪胺氢氟酸盐,降低了复合材料在模具中的成型时间,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且不会降低预浸料的贮存期;通过高温热处理,进一步提高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消除因快速固化而产生的内应力;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90~210℃之间,能够满足耐180℃高温环境的要求。
本发明属于铝基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g2Si/Al基复合材料及其复合优化方法。所述优化方法为(1)将纯铝、铝硅中间合金置于坩埚中,加入覆盖剂,升温至760℃-780℃,完全熔化后,降温至700℃-720℃,加入镁块,快速搅拌,待镁完全熔化后,保温;加入精炼剂,静置保温,得到未优化的Mg2Si/Al基复合材料;(2)将未优化的Mg2Si/Al基复合材料升温至780℃-800℃,加入铜磷中间合金,搅拌,保温静置,浇铸,得到铸锭;(3)将铸锭进行固溶处理,水淬,人工时效处理,得到优化的Mg2Si/Al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同时改善复合材料组织中的初生相和共生相,极大提高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方钢结构橡胶复合材料井盖及制备方法,包括: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橡胶复合材料中主要填充料,再生精细橡胶粉的制备方法;以橡胶复合材料为主体、以方钢为骨架,制作的一种《高强度方钢结构橡胶复合材料井盖》和另一种《高强度升降式拱桥方钢骨架橡胶复合井盖》两种产品。本发明两种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来源广,大量消耗废旧轮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这在非金属复合材料应用于井盖产品方面,是一个突破;两种产品,利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各自优异性能,形成钢柔匹配,具有一系列优越的性能,其中可调节升降的井盖产品,操作简单易行,可规模化的推广应用在城市街道马路、公路等的检查井上,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