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均衡装置,包括MCU、放电均衡模块、通讯模块、电压测量模块、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所述电压测量模块测量电池组中每节单体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MCU,所述电流测量模块测量电池组的电流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MCU,所述温度测量模块测量电池组的温度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MCU,所述MCU通过放电均衡模块与电池组连接。电压测量模块通过对电池组中每节单体电池电压的检测,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均衡,能更准确、科学的进行电池均衡,降低均衡中消耗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具有并列卷芯的锂电池,包括一铝壳体,铝壳体内置放电解液及数个并列的单卷芯,单卷芯的上方形成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该正极极耳位于单卷芯的侧边,并焊接在铝壳体的内壁上,该负极极耳夹置于单卷芯的中间。而铝壳体的顶面设有一正极接线组件及一负极接线组件,借此在各正极极耳、铝壳体与正极接线组件呈电连接,各负极极耳与负极接线组件呈电连接时,能大倍率放电,有效降低内阻以提高导电性能,并减少短路的风险。
一种改进的溴化锂空调高压发生器,包括高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上有高压发生器汽包,还包括一过热蒸汽降温减压室、冷剂水止回板、喷嘴和膨胀阀;所述过热蒸汽降温减压室一端与高压发生器汽包连通,另一端与低压发生器的换热器连通;喷嘴设置在过热蒸汽降温减压室内,喷嘴固定在一导管上,导管伸出过热蒸汽降温减压室外与膨胀阀连接;冷剂水止回板设置在喷嘴与高压发生器汽包之间。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使高过热度蒸汽成为低过热度蒸汽或饱和蒸汽,减少低压发生器的换热器换热面积;同时,有利于高压发生器内溶液蒸发,也提高高压发生器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固连接的锂离子圆柱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正极接线柱、正极绝缘板以及负极板,正极接线柱侧面设有外螺纹,负极板的中央位置上设有与正极接线柱相匹配的连接凹槽,连接凹槽内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正极绝缘板上设有若干圈正极固定环,负极板上设有若干全圈负极固定环,正极固定环和负极固定环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可以脱离电池盒的束缚进行连接,每两节电池之间通过螺旋结构可以稳固连接,不易脱落;另外在正极绝缘板和负极板上的固定环可以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与普通的电池替换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性好的电解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右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右侧设置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多个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共同连接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可以经由热传递层传递到散热层中,散热层中间存在大量空隙,上下两端外壳相对应位置还设置有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构成一个连通的上下通道,空气流动时可以将热量带走,起到散热的作用,散热层的材质为金属,也可起到支撑的作用,电池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连通的通孔,进一步加强了散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全自动装盘机,包括机架、上料推车、空料盘升降机构、空料盘移载机构、料盘定位机构、电芯旋转抓取机构、电芯整形机构、自动抓取摆放机构、满载料盘移载机构、满载料盘升降机构和下料推车,空料盘移载机构和满载料盘移载机构共用一个将空料盘移载机构下端的空置电芯料盘移送到料盘定位机构处,再将承载装满变圆电芯后的电芯料盘移送至满载料盘移载机构下端的双料盘横移部;通过以上机构,先自动将空置电芯料盘传送至料盘定位机构处定位,再自动装载满整形电芯后,自动传送并叠加堆放至下料推车上,与制作圆形电池或电芯的自动卷绕机全自动对接,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完全代替人工装盘,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电池极耳供料装置,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料槽转换机构和推送机构,料槽转换机构包括旋转气缸和旋转气缸座,旋转气缸上方设置有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包括料槽、挡板、压板、定位销和料槽旋转底板,料槽包括弧形供料槽和弧形备料槽,料槽具有竖直向上的出料口,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安装座、导杆气缸和旋转供料机构,所述导杆气缸设置在安装座的顶部,所述旋转供料机构与导杆气缸相连接,旋转供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旋转块和电机安装座,步进电机与电机安装座相连接,旋转块与步进电机相连接。通过设置弧形料槽,并使弧形料槽堆叠极耳方式与极耳堆叠的夹角一致,使极耳取料时无倾斜,取料时无掉料,提高了设备的供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该电极结构包括负电极层以及叠放于所述负电极层上的正电极层;所述负电极层包括下隔离膜,设于所述下隔离膜下的负电极,以及设于所述负电极上且一部分伸出所述下隔离膜的铝网格层;所述正电极层包括设于所述下隔离膜上的上隔离膜,设于所述上隔离膜上的正电极,以及设于所述上隔离膜上且一部分伸出所述上隔离膜的铜网格层;还包括参比电极层,其设于所述上隔离膜上且连接有一根铜线。通过在锂电池中设置三个电极,从而使得这种三电极的电极结构相比二电极的电极结构其极化电位更准确,电容值更大。
锂电池性能自动测试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料抓取机械手,所述上料抓取机械手将上料输送机构上的电芯放置于下述转盘机构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转盘机构,转盘机构的转盘上设置有放置电芯的转盘夹具;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转盘机构旁侧的性能测试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转盘机构旁侧的端子顶出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下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下料抓取机械手,所述下料抓取机械手将所述转盘机构上的电芯放置于所述下料输送机构或下述不良品收料机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不良品收料机。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测试过程中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卷绕结构,它涉及一种电池卷绕结构。它包括极片、集流体和极耳,极片一侧设置有集流体,集流体上通过焊点引出有极耳,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在极耳焊接区前设置有一段空箔区域,空箔区长度为0-30mm,隔膜预卷圈数为0.5-30圈,隔膜预卷后,可以先预卷负极片,也可以先预卷正极片,正极片、负极片预卷的圈数为0.5-30圈。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更多地保持电解液量,同时可以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规格范围较窄的卷针能卷绕多种规格电池,不需要再另外选择设备,节约成本。
本实用专利公开了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注液夹具,包括前挡板、多孔支撑板、后挡板、弧形挡边和腔体;该夹具内部部分由前挡板、多孔支撑板、后挡板和弧形挡边组成,弧形挡边和多孔支撑板将前挡板和后挡板组成的区域分为四个独立的区间;该夹具内部部分置于腔体中。该夹具四个区间可以实现一次对多个电池进行注液,而且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提高了电池注液工序的生产效率,保证了注液精度;弧形挡边使放置电池更加方便,支撑板为多孔板,便于残留电解液流入腔体内,避免交叉污染电池;同时调节多孔支撑板及弧形挡边,能快速切换型号电池,加快生产效率;腔体上和腔体下用定位销钉固定,方便拆卸,便于清洁内部残留电解液,提高电池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正极壳属于扣式电池领域,它包括正极钢壳本体,其特征是:正极钢壳本体的顶部为内陷的圆弧构型,圆弧最低点与上平面的距离h≥0.005mm且少于等于正极钢壳本体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正极钢壳顶部为内陷的圆弧构型,从而加强了正极钢壳的抗压能力,同时正极钢壳顶部内表面设有一层耐腐蚀金属层,避免腐蚀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储能电站用真空式电动转换开关,包括:底座、开关单元、操纵机构、驱动机构和速断离合器,开关单元对称设置在所述操纵机构两侧,开关单元内的活动触头处设为真空,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操纵结构实现开关转换;所述速断离合器设置回位凸轮,并增加回位弹簧和回位摆杆提供回位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在开关壳体内将触点处设为真空,有效地避免了开关转换时触点处电火花的产生,使开关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通过速断离合器可以使常开触点接通后快速断开,使得均衡电流不会因过大而产生对电路元器件和电池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锂离子电池,包括隔膜、极片、电解液、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和铝塑膜,极片以隔膜为基体并在其两侧面相对应位置处分别间歇式涂覆正极材料形成正极和涂覆负极材料形成负极后模切裁切而制成;正极集流体上与正极的接触面和负极集流体上与负极的接触面分别采用腐蚀处理后涂覆一层便于两者之间导电的导电剂层;加工时,只需将涂覆正负极材料后的隔膜进行热切,且无需特殊箔材,对现有集流体箔材表面进行腐蚀处理后涂覆导电材料,而后进行组装即可,简易快捷,同时成品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锂电池卷芯直径的机构,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检测本体一端面上设置有向内垂直延伸的三阶阶梯孔达到检测的目的,该三阶阶梯孔从大到小依次为卷芯孔、直径上限孔和直径下限孔,当卷芯能够通过直径上限孔,但是不能通过直径下限孔时即可判断卷芯的直径尺寸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该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视频传感器成像造影方法具有测量简单、检测精度高、效率高、造价低廉且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温度保护系统,其包含电池、电池充电模块和电池输出模块,还包含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控制连接所述电池,电池输出模块和电池充电模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含多个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池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充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池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池温度的温度电阻,温度电阻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入端;还包含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充电模块和电池输出模块相互连接。
动力锂电池化成夹具的导电板,包括:导电板本体、设置于所述导电板本体底面的绝缘垫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板本体上的电流导电铜箔和电压导电铜箔、与所述电流导电铜箔及电压导电铜箔电连接的端子座;在所述导电板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绝缘挡块,所述绝缘挡块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导电板本体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挡块使电池不能在两导电板之间滑移,从而防止短路损坏电池和夹具,不仅提高了化成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化成工序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全自动锂电池圆柱形电芯卷绕机的夹紧送隔膜、极片装置,包括夹紧隔膜极片机构、上下滑动机构、隔膜切断机构和安装板;夹紧隔膜极片机构、上下滑动机构和隔膜切断机构分别安装于安装板;隔膜和极片经夹紧隔膜极片机构中间接触电芯并被夹紧,电芯开始卷绕,同时夹紧隔膜极片机构松开,同时卷绕隔膜并将极片带入卷绕,极片卷绕收尾剪断极片并卷入极片,然后所述隔膜卷绕收尾,上下滑动机构上行至隔膜、极片开始位置,隔膜切断机构切断隔膜并卷入隔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电管理线路,充电管理线路包括具有PWM功能的微处理控制芯片MCU,微处理芯片MCU分别与恒流恒压控制电路、电源异常保护电路相联接,充电管理线路还包括有充电电池反接、反充保护以及充电电池异常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MCU程序的控制完成了CC/CV充电、输入电源电压异常保护、电池异常保护,电池反接、电池反充保护、电流采样电阻短路保护、预充电、阶梯电流充电等功能。该充电管理电路的成本低而且安全性高,参数的改动可以通过改动软件实现而不需要改变周边的硬件电路,方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铆接冲针及采用该冲针加工的极片、电池。该冲针包括针头及与针头连接的柄部,该针头在沿冲针轴向上具有多条锋利的棱。采用上述冲针加工的极片、电池,其导电端子与涂覆有正/负极活性物质的集流体铆接孔的边缘具有多个尖角,且具有多片均匀的铆接翻边。铆接时,上述冲针针头的锋利的棱可使材料发生均匀的断裂,而且断裂处不会产生毛刺,采用上述冲针加工而成的电池,其导电端子与集流体铆接稳固,其内阻较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的焊接夹具,包括一基台及一与基台配合以固定正极耳及镍连接片的定位压条,基台一侧平行地嵌设有两条呈长条状用于吸住镍连接片的磁铁,两磁铁之间设有可供正极耳粘接于其上的焊接板。优选地,所述基台一侧设有两条平行的沟槽,而磁铁嵌设于所述沟槽内,两沟槽之间的基台部分构成所述焊接板;或者,所述基台一侧设有一道沟槽,沟槽内靠两侧壁处各固定一条磁铁,而焊接板固定于两磁铁之间。所述定位压条由磁性材料或可被磁性吸附材料制成。采用本实用新型夹具,利用磁铁对镍连接片的磁吸附,及正极耳又粘附于焊接板上,可同时定位住多片镍连接片及正极耳,进而一一对应焊接,焊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单体。它包括有附有膜片的阴极集流体、附有膜片的阳极集流体、电极。将附有膜片的阴极集流体和附有膜片的阳极集流体分隔开的上、下隔离膜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却能达到很显著的效果:增大电池容量,生产过程中提高人工叠片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适合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防爆盖板,该装置包括一个设置于电池金属壳上的带开孔的密封盖板,盖板的作用为隔离密封,开孔为泄压孔,在密封盖板的环开孔方向,通过机械冲压而形成环形下凹沉埋槽,带有卷边的铝薄膜其卷边部分装嵌于环形的下凹沉埋槽内,铝薄膜作为安全阀门通过填塞环形下凹沉埋槽而达到密封开孔的作用,通过机械冲压使环形下凹沉埋槽闭合且压紧铝薄膜至完全密封开孔,该装置不会增加电池的设计高度,也不减小电池的容量,并可以更好地达到泄压防爆的目的,精度高,工艺、材料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的面壳与底壳,所述面壳和底壳扣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壳和底壳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一个TMB电芯,所述的TMB电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镍片A和一个镍片B,所述的两个镍片分别在所述的TMB电芯上点焊后引出,直接焊接在旁边设置的一个PCB板上,同时所述的PCB板的接收焊点上焊接有一个线圈,所述的PCB板上还连接一个接触五金,所述接触五金连接一个推挚,所述推挚与接触五金彼此焊接好并叠放在面壳内,本实用新型不用接触五金接的触就可以为负载充电,不会为接口接触不良而不能充电,不会因没有专用的充电器而不能充电,而且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触点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功率锂聚合物电池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有一部分与极片粘结、一部分伸出极片的极耳,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形成卷芯,正极片极耳位于正极片两端之间,负极片极耳位于负极片两端之间。这种结构的电池克服了现有卷绕式电池的缺点,既方便批量生产,效率高,又比现有卷绕式电池有更好的集流效果,内阻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表面的碳层,其中,内核包括石墨骨架、填充在石墨骨架结构中的无定形碳、以及均匀分布在无定形碳中的硅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内部仅具有孔径小于或等于50nm的孔隙结构,不存在孔径大于50nm的孔隙结构。该硅碳复合材料内部孔隙尺寸小,可有效降低硅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同时硅材料均匀分散在石墨骨架周围,无团聚,使得石墨骨架能够有效地缓解硅材料的体积膨胀和收缩,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稳定性和能量密度。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包含该硅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