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高压实密度极片的制作方法,所述极片包括金属集流体和导电混合浆料,将导电混合浆料分两次或多次涂布在金属集流体上,第一次涂布后极片经烘干辊压后,第二次涂布后极片经烘干并再次辊压,依次涂布、烘干、辊压至导电混合浆料涂布完毕。本发明通过两次或多次涂布使导电混合浆料湿涂层厚度比一次涂布工艺更薄,减低干燥负荷,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单次辊压负荷,在较高辊压压力下不容易出现粘辊,提高涂布均匀度和精度,增大极片的压实密度,使体积比能量增大,降低极片的内阻,减少极化,增大放电容量,增大电池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并且保证极片的柔韧性,不会出现表面卷曲不平乃至断片脆片等现象。
一种电池排列转移机构及其锂电池测试筛选设备,电池排列转移机构包括:排列转移支撑架、排列转移横移驱动模组、排列转移升降驱动模组、排列转移旋转驱动部、排列转移横移滑板、排列转移升降滑板、排列转移旋转安装板与排列转移吸附组件。上述电池排列转移机构通过设置排列转移支撑架、排列转移横移驱动模组、排列转移升降驱动模组、排列转移旋转驱动部、排列转移横移滑板、排列转移升降滑板、排列转移旋转安装板与排列转移吸附组件,从而完成对电池组的排列转移操作,由此代替人工的生产方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注液的金属外壳锂离子电池结构及电池组连接方式,包括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由金属壳体和盖板组成,所述盖板的上方外壁开设有首次注液口,且盖板的上方外壁安装有密封接头和极柱,所述密封接头内安装有金属薄膜,该设备设置有密封接头,在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可以直接旋开密封接头,对单个电池进行更换和维修,其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且该设备设置有首次注液口和重复注液口,当电池组使用3~4年,或循环500次后,放电的容量只有初始容量的80%,使用本结构再次注液后,放电容量可以提升至初始容量的95%以上,可以在电池组的接头上直接注液,不用拆出电池,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经济效益高,实用性强。
本发明属于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化成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化成设备的通道数据,上传给MES系统;步骤二、判断通道是否异常,若所述通道连续N次出现坏品,则绑定所述通道,并标记为异常,若所述通道连续N次出现良品,则解绑所述通道,并清除标记;步骤三、将标记异常的通道发送给服务器,并将通道信息发送给预设人员。本发明能够对设备的坏品数量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提高设备故障处理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裸电芯完成卷绕后,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下,将裸电芯放入电解液池中至电解液液平面达到裸电芯的极耳胶位置,浸润时间为10s~2h,其中,电解液的温度维持在20~150℃;S2,将浸润好的裸电芯取出,烘干至裸电芯不再滴电解液且电解液含量满足预设值,烘干温度为20~150℃;S3,烘干完毕后,将裸电芯放入铝塑膜中,先进行顶封,然后同时进行侧封和气袋边封边,完成封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直接将裸电芯置于电解液池中浸润并烘干,且侧封和气袋边封边同时进行,通过改善现有的工艺,大大缩短了静置时间,简化了工序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陶瓷涂覆纤维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上述的复合陶瓷涂覆纤维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静电纺丝液;将静电纺丝液在纤维素膜上进行多孔膜静电纺丝操作,得到前驱体膜;配制纳米陶瓷涂覆浆料;将纳米陶瓷涂覆浆料分别涂覆于前驱体膜的两面,得到复合陶瓷涂覆纤维素隔膜。上述复合陶瓷涂覆纤维隔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隔膜具有热稳定性较强、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正极极耳裁短,之后向一侧进行弯折;第一焊接件与第二焊接件将正极极耳与温度保险丝的输出端贴合在一起,之后第一焊接件固定不动,第二焊接件将输出端进行吸附,并将温度保险丝旋转至正极极耳与输出端之间呈熔融态;第二焊接件将温度保险丝旋转至初始位置,静置,第一焊接件与第二焊接件回归初始位置,继续静置直至正极极耳与输出端之间熔融态凝固;将弯折的正极极耳回复为竖直状态,完成焊接。通过第二焊接件将温度保险丝进行旋转,使温度保险丝的输出端与正极极耳因接触面摩擦产生的热量熔融,进而将温度保险丝的输出端与正极极耳焊接在一起,避免了激光焊接产生毛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1),负极(2)和隔膜层(3),所述的隔膜层设置在所述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的正极(1)包括正极承载层(11)、正极涂布层(12)和正极极耳(13),所述的正极涂布层(12)涂布在所述的正极承载层(11)的一面,所述的正极极耳(13)与所述的正极承载层(11)和所述的正极涂布层(12)连接;所述的负极(2)包括负极承载层(21)、负极涂布层(22)和负极极耳(23),所述的负极涂布层(22)涂布在所述的负极承载层(21)的一面,所述的负极极耳(23)与所述的负极承载层(21)和所述的负极涂布层(22)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电池的超薄化设计。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制备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碳包覆氮镁掺杂多孔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源溶液滴加到纳米二氧化硅粉中,再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碳化操作,得到碳包覆氮掺杂二氧化硅材料;将碳包覆氮掺杂二氧化硅材料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高温还原操作,得到碳包覆氮掺杂硅基复合材料;对碳包覆氮掺杂硅基复合材料进行刻蚀操作,得到碳包覆氮掺杂多孔硅基复合材料;对碳包覆氮掺杂多孔硅基复合材料进行超声分散操作,得到分散混合浊液;往镁源混合溶液中加入分散混合浊液,再进行分离、洗涤及干燥操作,得到碳包覆氮镁掺杂多孔硅基复合材料。本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硅的体积膨胀,有效提高硅碳材料的导电性和首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扣式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极片和与极片配对的极耳;极片为长度为L的带状极片,极耳固定连接至极片上的L/3至2L/3范围区域中;极片用于卷绕电芯;其中,电芯具有底面、顶面和侧面,底面或顶面呈胶囊的轴向截面形状;底面的长度在20mm以内,且宽度小于长度;侧面的高度在10mm以内。上述的电极组件,通过将极耳固定连接至极片上的L/3至2L/3的中部范围区域,能够在极耳两侧同时进行电子传输,增加了一条电子传输路径,故可显著降低电池回路中的欧姆电阻,提高电池的放电倍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电池组充电方法。该方法中将电池组剩余电量及当前温度所对应的最佳充电电流列表存储,BMS每次充电前先检测电池组剩余电量及当前温度信息并查表找到对应的最佳充电电流作为首次需求电流值发送。在每个充电过程中,由BMS间歇性向充电机发送充电需求信息,充电机依据充电需求信息中需求电流值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当BMS检测到组内最高单体电压达到最大允许充电电压时,充电机将电流降到很小并结束当前充电,等待BMS再次发送充电需求信息;BMS向充电机发送充电需求信息中的需求电流值采用阶梯式下降的方式,直至充满。本发明所述方法可确保电池组顺利充电并充满,有利于电池组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池领域,它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成型工艺,通过螺杆式挤浆设备,将正极膏挤出,涂覆在集流体上,经烘干设备以80℃~250℃烘干后,再使用辊径Φ100~Φ600的碾压机,碾压1~5次成型;所述的正极膏由热处理过的正极粉与去离子水﹑酒精﹑粘结剂在搅拌机中交联成膏,其重量百分比为正极粉50~70%、去离子水20~40%、酒精0~5%、粘结剂2~10%;所述的正极粉是电解二氧化锰﹑乙炔黑﹑石墨的混合物,所述二氧化锰、乙炔黑、石墨的重量比是(90~98):(1~6):(1~4)。该正极附料均匀﹑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逆变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对偶锂电池组DC、AC逆变电源系统,包括电池一和电池二,所述电池一的负极与电池二的正极之间和负载输出的一端对接,所述电池一的正极端串联有开关K1,所述电池二的负极端串联有开关K2,所述开关K1的一端与开关K2的一端之间和负载输出的另一端对接,通过电池一与电池二的对接可以组成直流对偶电源,通过开关K1和开关K2的配合可以依次给负载输出供电,从而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在逆变过程中每组电池分别逆变正玄波的正负波峰,有效降低元器件的耐压要求;同时将开关从4个减少到2个,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并降低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化成柜技术领域的锂电池压力化成柜电池托盘与机柜夹子接触通电结构,包括电池托盘、通电接触夹和活动铝板组件,四个所述电池托盘安装在活动铝板组件上,四个所述通电接触夹与托盘连接,所述通电接触夹安装在铝板组件上,所述活动铝板组件与通电接触夹之间安装有两个固定螺丝,所述通电接触夹与活动铝板组件之间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本申请文件中产品不会有因碰撞而产生接接触不良及使用时间长而产生接触不良,通电接触夹安装在活动铝板组件的边沿,可以很方便观察到是否接触良好,并且保养与维护简单方便,生产及造价成本低,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稳压输出功能的可充式锂电池,包括钢壳,所述钢壳的顶部为开口,钢壳内设有电芯,电芯的顶部设有滑动安装在钢壳内的铜块,铜块与钢壳的内壁相接触,铜块的顶部设有PCB板,PCB板的顶部设有上盖,上盖的顶部设有正极导电块,正极导电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铜柱,铜柱的底端与PCB板固定连接,铜块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卡杆,两个卡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凹槽外,钢壳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卡槽,两个卡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卡槽内。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外观简洁,使用容易,不仅具有较好的稳压输出功能,并且便于组合装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软包装电池极片翻面机构,包括工作台和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垂直安装有导柱,导柱上安装有安装板,在支架上还安装有与安装板连接的气缸,在安装板内安装有若干转轴,在转轴上均垂直安装有吸柱;转轴并排设置,转轴之间设有间隙,转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180度,转轴带动吸取有极片的吸柱翻转180度使极片反面朝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多个极片的同时自动翻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方面了视觉检测机构对极片底面的检测,视觉检测机构能够快速、准确地将不合格极片检测出,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无线通信智能锂电芯车用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单个热敏电阻,用于监测所述电池的温度;电量计,与所述热敏电阻连接,用于检测过电压、过电流或热状态;AFE控制器以及与AFE控制器连接的充电Mosfet和放电Mosfet,所述AFE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电池欠电压状态时,开启充电Mosfet,在检测到电池过电压状态时,开启放电Mosfet;AFE寄存器,与所述AFE控制器连接,并将电量计的电量进行寄存。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Mosfet和放电Mosfet控制电池在欠电压和过电压的时候进行开启其中的一个,以达到电池电压的均衡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圆柱锂电池用封装结构,包括一壳体以及一极柱结构,壳体包括一底壳以及一转接板,极柱结构包括一组设计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极极柱以及负极极柱,转接板设于正极极柱以及负极极柱上方,正极极柱以及负极极柱与转接板间还设有耐腐绝缘胶,且正极极柱以及负极极柱通过耐腐绝缘胶与转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同一水平面设置的正极极柱以及负极极柱,有效优化了配装结构,使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均焊接于同一平面上,简化工序步骤,且提供了多种与外置保护板间的连接方式,同时采用耐腐绝缘胶粘合正极极柱、负极极柱与转接板,在满足粘合以及绝缘需求的同时提高了耐腐蚀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凹版涂布装置,包括第一凹版辊(1),具有第一面(11);第二凹版辊(2),具有第二面(21);所述第一面(11)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面(21)的边缘错开,所述第一面(11)和所述第二面(21)均设置有第一雕刻区(3)和第二雕刻区(4),所述第二雕刻区(4)围绕所述第一雕刻区(3)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区(3)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雕刻区(4)的深度,用于在膜片边缘形成削薄区。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膜片边缘鼓边问题,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卷绕卷针及卷绕装置,包括卷针本体(1);卡槽(2),沿长度方向(X)设置在所述卷针本体(1)的表面;所述卷针本体(1)内部设置有进气通道(11),所述卡槽(2)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气孔(21),若干个所述气孔(21)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1),所述卷针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气通道(11)配合的接气口(12)。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隔膜重叠,降低电芯总体厚度,有助于提高能量密度。
本发明属于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的尾部铝箔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将阴极片的短膜面尾部的金属箔表面氧化处理;步骤二、将安全涂层的浆料涂覆在金属箔表面,然后进行烘烤;步骤三、将阴极活性物质浆料涂覆在安全涂层的表面,然后进行烘烤;步骤四、对烘烤后的的阴极片进行辊压、分条、卷绕、顶侧封形成电芯。本发明能够改善电池在针刺过程中发生正负极短路造成热失控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测试锂电池充电上升电压装置,属于电芯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振动上料盘、校准组件、推动组件、定位组件、放置台、测试组件、下料组件和分类组件,所述校准组件和推动组件依次排列设置在振动上料盘的一侧,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推动组件的下料端,所述放置台设置在定位组件的下方,所述测试组件设置在放置台上且位于定位组件的一侧,所述下料组件设置在推动组件的对侧且下料组件位于定位组件的上方,所述分类组件设置在下料组件的一侧的下方,通过本发明无需人工在对电芯检测时,而由于人员的误操作容易导致对人员造成伤害,并且对电芯测试效率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电池装配转盒机,包括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号保护盒与二号保护盒,所述一号保护盒与二号保护盒内部均活动设置有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外表面活动设置有同步带,所述一号保护盒与二号保护盒之间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下端表面固定设置有上下气缸,所述上下气缸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下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内壁与齿轮筒相互啮合,所述齿轮筒一侧通过转动轴连接有一号电机。从而实现本发明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适合推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全自动分切装置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底座、分切刀、推板、升降电动推杆、分切电机、第一保护罩、第一锥齿轮、连接板、转动轴、连接轴、第二锥齿轮、双向丝杆、升降板、第一分隔板和连接皮带,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的安装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辊,同时转动辊上绕接有转动带,且转动带上设置有固定座;当使用该装置对电池电芯进行分切时,通过设置的吸尘器,便于对分切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从而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在分切的过程中,通过延长杆的升降的升降带动第二固定板和清理板的升降,进而利用清理板的升降对残留在观察板上的灰尘进行清除,从而有利于及时的观察到该装置对电池电芯的分切情况。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复合隔膜包括聚烯烃基膜、涂覆在所述聚烯烃基膜一侧的第一涂层以及涂覆在所述聚烯烃基膜另一侧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包括低熔点聚合物和/或高熔点聚合物;所述第二涂层包括高熔点聚合物和/或陶瓷颗粒;所述低熔点聚合物的熔点为90‑120℃;所述高熔点聚合物的熔点为160‑300℃。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隔膜采取在聚烯烃基膜表面涂覆低闭孔熔点聚合物和高破膜熔点聚合物,达到大幅增大闭孔温度与破膜温度的差值的目的,以此得到高安全性隔膜,从而增强电池安全性能;同时使得复合隔膜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及拉伸力学性能,有利于提升其抗穿刺强度。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池领域,它公开了一种高可靠的锂一次电池,它包括由防爆帽和外壳组成的壳体,壳体中装有电池芯;防爆帽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上盖包括上盖凸台和以上盖凸台为中心的上盖圆周平台,电池芯外壳上端向内圈边扣合上盖圆周平台上边沿;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铝箔片,所述的铝箔片是经过高温退火软化处理后的软态铝箔;下盖包括下盖凸台和以下盖凸台为中心的下盖圆周平台;下盖凸台侧壁上均布有防爆孔洞,下盖圆周平台内圈上粘合有遮住下盖凸台的防爆膜;下盖凸台顶端焊接有电芯正极端子;上盖上均布设有排气孔,所述防爆膜和外壳将电芯围在一密闭空间。本发明正极导电性能优异,电池内阻降低且放电容量有显著提升,防爆性能安全可靠。
一种锂电池电芯极片高效拆解装置,涉及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和安装架,机体和安装架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插有导杆且导杆横跨设置于安装架上,通过夹取装置A夹住电池,利用液压缸带动两组切割装置向上移动,两组切割装置同时切割电池的两端,第二电动机带动丝杆A,丝杆A上的夹取装置A在导杆的导向作用下带着电池向推杆A移动,推杆A同时挤推电芯极片和碳棒,分离出金属外壳、电芯极片和碳棒,金属外壳套在推杆A上,再通过控制夹住装置B夹取电芯极片和碳棒,第一电动机带动丝杆B向推杆B移动,从电芯极片分离出碳棒,电芯极片套在推杆B上,实现对精确分离电芯极片且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柱锂电池测试架的改进结构,包括支架、多个第一横架、多个第二横架。每个第一横架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每个第二横架位于第一横架下方且固定在设置于支架中的多组纵向调节器上。每个第一横架下侧向下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下端端部设有凹槽。每个第二横架上侧向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上端端部设有凹槽。第一连接器的上端与设置在第一横架内部的导线电连接,同时与第一横架前侧的指示灯电连接。第二连接器的下端与设置在第二横架内部的导线电连接。本方案的设计简单实用、布局合理、电连接方便可靠、通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阻燃胶带,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防水层、绝缘胶层、耐腐蚀材料层、基材层、阻燃胶黏剂层和离型膜层,所述耐腐蚀材料层喷涂于所述基材层上,所述阻燃胶黏剂层由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胶粘点构成。其中,防水层能防止水或酸碱浸入胶带,而绝缘胶层则起到绝缘保护作用,耐腐蚀层是在酸碱浸入时起到二次耐腐蚀保护作用,而阻燃胶黏剂则是起到阻燃和粘接的作用,而且阻燃胶黏剂是由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胶粘点构成的,在具备合适的粘着力和贴服性的同时,还具有剥离不残留的特性,具有可重工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合适的粘着力、贴服性以及剥离不残胶的特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惠州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