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深海复合材料耐压筒连接和密封结构,包括中空柱状的主筒体、连接环、防水密封层和端盖,所述主筒体的两端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主筒体和连接环的外侧表面均覆盖有防水密封层,所述端盖盖设在连接环远离主筒体的一端开口处,所述主筒体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采用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主筒体,大幅度降低了耐压筒的重量,具有良好的静压负载能力,应用前景良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复合材料扶手固定件,其整体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包括上套环、下套环和用于在管片上进行固定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有支撑板连接所述下套环,所述上套环设有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配合完成固定以使上套环和下套环形成一个封闭的套环,所述套环用于固定扶手管。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固定件结构新颖,采用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制成,强度高,采用上套环和下套环配合的方式来对扶手管进行固定,方便扶手的安装,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也易拆卸,方便扶手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精确控温的复合材料锥筒形零件成型模,包括上凸模、上脱模件、上加热件、下凹模、下脱模件、下加热件、保温件和温控系统组成。它具备合理的模具结构和能精确控温的加热系统,有效解决了复合材料布带缠绕的办法成型零件易分层、滑移等质量问题,确保通过模压热成型的方式生产出合格的复合材料锥筒形零件。同时该实用新型结构较简单,加工工艺性好,成本较低,便于人工操作,产品一次成型,零件脱模方便,温度控制精确,利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注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净尺寸复合材料回转预制体的注胶模具。它由顶模和底模构成,顶模通过固定螺栓固装在底模上,顶模为矩形,顶模下表面制作有凸台,凸台中心加工有圆锥形凹槽,凹槽外围的凸台上设置有进胶槽,顶模上表面设置有注胶孔,注胶孔与进胶槽连通;底模为与顶模形状对应的空心腔体,底模的腔体中心部位设置有圆柱形的定位柱,定位柱的顶部端头为与圆锥形凹槽形状对应的锥形。该复合材料回转预制体的注胶模具,使制得的产品质地均匀,从而增强成品的机械性能,降低次品率,节约成本,同时具有成型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净尺寸高纤维体积含量复合材料回转预制体成型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弯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抗弯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按照如下重量份计算的组分:聚丙烯50~80份;聚烯烃弹性体5~1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10份;山梨醇类成核剂1~2份;硅类矿物填料5~15份;阻燃剂10~25份;其它助剂0~5份;其中,熔融指数之比为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10~100。上述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使聚丙烯复合材料保持极低的塑性形变,100次变形后回弹率大于80%,且阻燃性能能够达到V‑0等级。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立构复合聚乳酸增强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原料及组成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100重量份,立构复合聚乳酸10‑40重量份,其中,立构复合聚乳酸中,聚左旋乳酸30‑70重量份,聚右旋乳酸30‑70重量份。将立构复合型聚乳酸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增强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力学性能。本发明中的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采用两步熔融共混的方法,避免引入扩链剂等不可降解的材料,在增强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而不引入其它非降解物质,因此形成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88~99wt%的氢氧化钙和1~12wt%的碳素材料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0.5~6wt%的偶联剂溶液,混合,压制成型,于80~110℃条件下热处理8~24小时;然后在埋碳气氛或氩气气氛中,于1500~1700℃条件下热处理1~5小时,自然冷却,即得钙碳复合材料。所述氢氧化钙的Ca(OH)2含量≥95wt%,氢氧化钙的粒径为1~800μm;所述碳素材料为鳞片石墨、微晶石墨、炭黑和纳米碳管中的一种;所述偶联剂溶液为钛酸酯溶液或为锆酸脂溶液。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钙碳复合材料使用温度高、高温性能稳定、热震稳定性好,适用于高温高真空冶炼用耐火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金属壳体表面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除氧化层以及提高表面粗糙度;2)对经步骤1)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进行表面清洗,在所述金属壳体表面贴胶膜并硫化;3)在经步骤2)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表面缠绕内侧隔热层;4)在经步骤3)处理后的金属壳体表面缠绕外侧防热层;5)对所述缠绕内侧隔热层和外侧防热层后的金属壳体进行固化处理,得到防隔热复合材料,所述固化处理包括在真空状态下压力固化。本发明方法将防隔热层一体化成型,简化了工艺,得到了兼顾防热和隔热性能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立构复合聚乳酸增强的聚己内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原料及组成为:聚己内酯100重量份,立构复合聚乳酸10‑40重量份,其中,立构复合聚乳酸中,聚左旋乳酸30‑70重量份,聚右旋乳酸30‑70重量份。将立构复合型聚乳酸与聚己内酯共混,增强纯聚己内酯树脂的力学性能。而且可以有效调控结晶行为和流变性能。本发明中的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采用两步熔融共混的方法,避免引入扩链剂等不可降解的材料,在增强纯聚己内酯树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而不引入其它非降解物质,因此形成的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叉指电极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纤维取向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试样固定在旋转载物台上;2)在待测试样上表面涂一层润滑油,将叉指电极与待测试样上表面贴合并将叉指电极与电容测试仪连接;3)让载物平台带动待测样品旋转360度,采用电容测试仪测量叉指电极在待测样品旋转时的电容变化情况;4)获取电容值最大时电容测试仪采集数据量的个数N,获得纤维取向与所述叉指宽度方向所成的角。本发明利用叉指电极的结构优势,实现了通过材料的介电各向异性测量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取向。本发明无需待测试样准备过程,采用无损检测,方法简单易实施,且为电学量测量,精度高,便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判断。
本发明涉及高生物适应性GQD/Trolox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GQD/Trolox复合材料,其包括石墨烯量子点GQD和修饰在石墨烯量子点GQD上的Trolox。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紫外照射条件下制备无菌高纯石墨烯量子点溶液和无菌Trolox无水乙醇溶液;2)将步骤1)所得的石墨烯量子点溶液和Trolox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3)控温搅拌,超声,洗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Trolox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本发明制备的GQD/Trolox复合物结合稳定,粒径分散均匀,得到的GQD/Trolox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适应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阻燃型无纺布复合材料,所述无纺布复合材料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基质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基质层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抗菌层和防辐射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和基质层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抗菌层和阻燃抗静电层;所述第一抗菌层是粒径为l5nm‑50nm的多孔型纳米活性炭载银抗菌剂涂层,所述的第二抗菌层为生物多肽类抗菌剂层;本发明第一、第二无纺布层材料是由原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丙烯和聚己内酰胺通过熔喷的方法制得;本发明制备的医用无纺布复合材料既有抗菌性,又能防辐射、阻燃抗静电性能,主要应用于医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尾矿/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如下:聚丙烯为60~95wt%,磷尾矿为5~40wt%;其中,磷尾矿的粒度在200目以下。所述聚丙烯熔融指数4g/10min。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后的磷尾矿与聚丙烯粒料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其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为同相平行双螺杆,长径比为32:1~48:1。减少了聚丙烯树脂的使用量,降低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本,同时因磷尾矿表面附着有机性的浮选助剂,能提高磷尾矿无机粒子与聚丙烯基体树脂间的界面粘接,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改变其加工流变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点/壳聚糖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碳点/壳聚糖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原位方法进行制备,即先对壳聚糖溶液进行微波处理得到碳点/壳聚糖原位复合物,再制备得到碳点/壳聚糖复合材料,包括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碳点/壳聚糖复合膜材料,以及采用可控电沉积法制备碳点/壳聚糖复合涂层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制备条件温和,易于控制,设备简便,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该碳点/壳聚糖复合膜材料在荧光生物膜材料、光学膜材料、生物检测器和荧光发光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碳点/壳聚糖复合涂层材料在金属生物材料的表面修饰和表面图案化,生物电极,生物芯片和以及生物器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秸秆/水滑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将油菜秸秆分批次加入NaOH溶液,磁力搅拌,形成均匀的油菜秸秆悬浮液;将水滑石和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缓慢加入油菜秸秆悬浮液,升温反应后离心分离,最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在真空干燥后研磨过筛,制备出油菜秸秆/水滑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用的原材料水滑石与秸秆是自然物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利用其制备的复合材料,过程简单,又是环境友好型材料;达到高效的去除效果;治理污水,处理效率高,处理效率可达90%以上,成本低,操作方便,而且易于广泛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氧化锌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分散于NaOH/ZnO水溶液中,冷冻后室温下解冻得到复合溶液,将复合溶液经过离心除杂、脱气后刮膜或喷丝,在有机溶剂凝固浴中凝固,然后水洗、干燥即得到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该法充分利用溶剂中的ZnO组分,通过原位反应一步法直接制备得到纤维素和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制备的产品残氮量低,无环境污染,后处理工艺简单;所制备的纤维素/氧化锌纳米粒子复合膜、丝的强度、断裂伸长率、柔韧性保持再生纤维素膜和丝的性能,并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和紫外吸收功能,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尺度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多尺度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它由碳纤维粉末、短切碳纤维和尼龙粒子组成,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将碳纤维粉末2~40wt%、短切碳纤维2~40wt%和尼龙粒子40~80wt%。本发明制得的多尺度碳纤维改性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纤维与尼龙基体之间结合紧密,力学性能优异,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节约了碳纤维资源和成本,且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定向高导热炭/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采用大截面带状中间相沥青纤维为原料,进行氧化稳定化;再在氧化稳定化后的带状中间相沥青纤维的表面均匀涂覆粘结剂,粘结剂为原料的4~20wt%;然后将涂覆粘结剂后的带状中间相沥青纤维单向平铺在模具内热压成型;最后进行1000~1600oC炭化和2800~3100oC石墨化,制得高定向高导热炭/炭复合材料。本方案中:大截面带状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截面形状近似为矩形,其宽度为1~2mm,厚度为8~20μm;热压成型的温度为300~700oC,热压压力为5~20MPa,保温保压1~24h。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重复性好,生产周期短;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定向高导热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水分散法制备工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以下的步骤加工: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环氧树脂的水分散—→预浸液的配制—→预浸—→晾干脱水—→模压—→裁剪修边。采用本发明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工艺中采用水为分散介质,无气味,无环境污染,没有失火隐患;生产及施工设备可以用水清洗,操作安全、方便,符合新型环保材料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超疏水复合材料、3D打印件及打印方法。本发明的耐磨超疏水复合材料,包括热塑性高分子粉末和疏水性微纳米粉末,该复合材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的耐磨疏水性能,可用于3D打印成型零件;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普适性,可进行多种材料、多种结构的超疏水打印,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本发明的3D打印方法,通过激光选区烧结逐层打印成型的,逐层打印超疏水复合粉末,使得疏水性微纳米粉末均匀分布在基体聚合物的内部和表面,赋予成型件具有本征超疏水的性质,即成型件表面受到强力磨损,暴露出来的部分仍具有超疏水的性质,继续维持超疏水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损伤激光切孔扫描路径规划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最优锯齿形扫描轨迹信息集合;在当前碳纤维复合材料上预设与某一标准待制孔对应的当前待制孔形状匹配的扫描轨迹;扫描过程中实时获取当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的纤维取向;激光光束沿预设的扫描轨迹进行扫描的过程中,若实际产生的扫描轨迹与纤维的纤维取向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大于或等于α,则从所述最优锯齿形扫描轨迹信息集合中调取最优锯齿形扫描轨迹信息进行扫描。本发明可以充分降低实际扫描轨迹与纤维取向之间的夹角,降低沿纤维方向热传导对基体树脂材料的损伤,减少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损失。
本发明涉及一种0‑3型PZT‑γ‑C2S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压电复合材料原料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γ‑C2S粉22‑30%,PZT陶瓷颗粒55‑65%,水12‑17%,增强相0‑2%。本发明提供的0‑3型PZT‑γ‑C2S压电复合材料强度高,强度发展快,密实度高,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优异,同时,碳化基体与压电相的力学性能匹配度高,有利于提升该复合材料的压电性能,压电与力学性能优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I短切纤维增强柔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聚酰亚胺纤维填充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多孔结构内部,得到柔性增强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压缩50%形变下可恢复至原长的60%~80%。本发明设计的制备方法以去离子水为溶剂,聚酰亚胺短切纤维为增强相,通过表面活性剂控制溶胶粘度,从而能均匀分散不同长度的短切纤维,并且优化了置换工序,制得的复合材料不仅机械性能良好,而且具备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价有机框架与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一、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还原;三、离子液体的制备;四、制备共价有机框架与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将还原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加入甲醇中,分散均匀,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钾溶液,于50~70℃反应0.5h,再将离子液体溶于少量的水中配制成溶液后加入,继续于50~70℃反应24h,最后后处理得到共价有机框架与离子液体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共价有机框架与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对二氧化碳吸附性能良好,有望作为一种工业二氧化碳的高效吸附剂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复合材料零件的脱模设备,包括圆形支架,圆形支架外壁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机构,所述圆形支架一侧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杆,所述支杆远离圆形支架一端焊接有同一个固定夹套,且固定夹套内壁套接有曲臂,所述固定夹套侧壁螺接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穿过固定夹套侧壁与曲臂侧壁抵接,所述支杆侧壁靠近固定夹套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扇,所述安装架靠近风扇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罩。本发明方便调节,可以对模具上的复合材料零件进行吸附固定,调节方便,适合不同形状的复合材料零件,方便取出复合材料零件,方便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涉水建筑物水下抗爆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以高强活性混凝土作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高强活性混凝土配比的基础上,用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等体积替换混凝土内一定比例的细砂拌制而成。本发明基于通过在高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础之上掺入适量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研制出的新型复合材料除了抗压强度高、抗侵蚀能力强,能够抵抗近场水下接触和非接触爆炸荷载的直接冲击作用外;复合材料内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可以对冲击波进行削波和反射冲击波,采用该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的抗爆性能,尤其适用于涉水建筑物的水下抗爆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苯基锡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抗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抗磨复合材料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四苯基锡组成。首先对两种材料进行机械混合形成混合粉末后烘干,将混合粉末置于模具中,采用热压机对混合粉末进行热模压固化成型,最后冷却脱模得到涉水运动副用Ph4Sn/UHMWPE聚合物材料。本发明利用四苯基锡的自润滑作用,进而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抗磨损性能。涉水运动副Ph4Sn/UHMWPE聚合物材料在海水环境的磨损体积均有显著降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轭有机框架化合物/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材料以三嗪环基共轭有机框架化合物为载体,在其孔隙内负载硫单质,可用于制备锂硫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为:使液态硫单质流入三嗪环基共轭有机框架化合物孔隙内,从而获得三嗪环基共轭有机框架化合物和硫单质的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硫二次电池正极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有石墨烯的石墨/陶瓷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电材料制备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石墨骨架的制备、骨架的强化处理、陶瓷浆料的制备、石墨/陶瓷的浇注工艺和干燥、烧结工艺五个步骤。本方法制备的石墨/陶瓷复合材料可以直接通过控制石墨的组成成分、尺寸结构,和对石墨骨架导电性能的强化后处理以及烧结工艺和干燥工艺的改进,制备石墨/陶瓷导电复合材料。而通过加入石墨烯能改善石墨骨架内部疏松多孔结构的问题,增加导电通路,提高石墨骨架强度,可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石墨/陶瓷复合材料具有石墨导电性能,同时又具有陶瓷结构特征。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可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硅橡胶、氧化硼和/或硼酸、二氧化硅、氧化铝,其中,氧化硼和/或硼酸与硅橡胶的质量比为16~30:45~55。本发明的可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烧蚀产物在500~1000℃下能支撑两倍自重的载荷,在室温下残余强度优异,弯曲强度≥2.69MPa;在各温度下都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在500~1000℃烧蚀后体积电阻率≥8.7×1011Ω·cm。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