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电极包括硅类合金,并具有至约1μm至约10μm的表面粗糙度和5μm或更小的表面粗糙度偏差。制造所述电极的方法包括混合电极组合物,研磨所述组合物,在集流体上涂布所述研磨的组合物,和干燥所述研磨的组合物。锂二次电池包括所述电极。
提供用于锂电池的负极和使用该负极的锂电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负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包括水生丙烯酸类聚合物和水溶性聚合物的粘合剂。该粘合剂渗入该负极活性材料以通过点粘合提供在负极活性材料之间的粘合力。该粘合剂具有优异的粘合力和弹性,且在电极制造过程中不经历弹性回复现象。该负极具有改善的装配密度、高容量和高能量密度。此外,该负极具有改善的寿命特性,因为该负极结构在重复的充电/放电循环时长期保持。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适合作为该电池的隔板的固体电解质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固体电解质膜(22),具有粒径为10~500nm的电子绝缘性无机粒子(26)、比电子绝缘性无机粒子(26)大且具有电解液耐性和离子传导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粒子(25)及填充固体粒子之间的空隙并在特定温度区域热熔融的电子绝缘性材料的热熔融凝固物(27);正极层;及负极层,电子绝缘性材料的热熔融凝固物(27)处于非结晶状态,固体电解质膜(22)中无机固体电解质粒子(25)实际上以单层配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可以减小与电解液之间发生副反应的二次粒子的比表面积和晶粒边界表面,从而改善正极活性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并减少由正极活性材料产生的气体。
一种改进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阴极材料以及制造其的方法。纳米复合阴极材料包括硅酸铁锂基纳米颗粒与石墨烯片的导电基质。纳米颗粒可掺杂有至少一种阴离子或阳离子。
本发明涉及具有通式Li[(1.33-0.67x-y)Mn(0.67-0.5z-0.33x)Ni(x-0.5z+2y)M(z-y)O2的电化学活性的富锂层状氧化物,其中M是钴(Co)、铬(Cr)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其中关于Li的量为1< (1.33-0.67x-y)< 1.2,其中关于Mn的量为0.5< (0.67-0.5z-0.33x)< 0.6,其中关于Ni的量为0.2< (x-0.5z+2y)< 0.5,其中关于M的量为0< (z-y)< 0.13。本发明还涉及含有所述富锂层状氧化物的阴极和可充电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及锂二次电池的阳极,该阳极包括集电体层和层叠于集电体层的活性材料层,其中集电体层具有无开口的层状结构,活性材料层具有带有开口的网状结构,并且该开口在俯视图中的形状为五边形以上的大致正多边形和/或大致圆形。本发明的阳极能够实现比现有技术的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核-壳式尖晶石型阴极活性材料。该活性材料的核部由被氟或硫取代的尖晶石型含锰材料制成,其具有4V级电势,并且显示出成本低和输出功率高的特性;该活性材料的壳部(其与电解质相接触)由尖晶石型含有过渡金属的材料制成,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循环寿命特性,并且对电解质显示出低的反应性。因此,所述阴极活性材料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循环寿命特性和优异的热稳定性。
提供了赋予涂布涂层的聚合物基体更优的蒸 气、气体和香气的渗透特性的一种方法和新的阻挡涂料溶液。 该方法和溶液使用了式为(Li2O)x(K2O)1-x(SiO2)y的锂-钾共聚硅酸盐。在该方法中, 若x小于1, 则y在1到10之间; 或者若x为1, 则y大于4.6。对于所述新的涂料溶液, 若x小于1, 则y大于4.6; 或者若y在1到10之间, 则x大于0.5。
一种锂离子传导复合材料,其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和锂离子传导粒子,其中,所述粒子的球度Ψ为至少0.7;并且其中当粒度分布的多分散性指数PI为<0.7时,所述复合材料包含至少20体积%的所述粒子;或者其中当粒度分布的多分散性指数PI在0.7至<1.2的范围内时,所述复合材料包含至少30体积%的所述粒子;或者其中当粒度分布的多分散性指数PI为>1.2时,所述复合材料包含至少40体积%的所述粒子。
本发明提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用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的粒径小,具有高的初次充放电效率和2C放电率,兼具输入输出特性和耐久性。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用碳材料,其特征在于:累积度数分布中的50体积%粒径(D50)为1.0μm以上且小于5.0μm,基于BET法的比表面积(SBET)为6.5m2/g以下,振实密度(DTAP)为0.70g/cm3以上,以及通过拉曼光谱法求得的拉曼R值超过0.100且小于0.300,上述碳材料的特征在于:在中间相小球体的石墨化物颗粒的表面具有碳质被膜。
本发明的一个体现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所述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为在碳质材料中包埋有多个纳米硅颗粒并包含多个气孔的多孔性硅‑碳质材料复合体,其中,所述碳质材料包括石墨颗粒、易石墨化碳(soft carbon)、难石墨化碳(hard carbon)或他们的组合,相对于所述多孔性硅‑碳质材料复合体100重量%,所述石墨颗粒与所述易石墨化碳、所述难石墨化碳或他们的组合的重量比为1:5至5:1。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集电体用轧制铜箔,其具有与负极活性物质良好的粘接性,在超声波焊接时金属粉末的产生少,且具备防锈性。本发明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集电体用轧制铜箔,其铜箔表面的BTA皮膜厚度为0.6nm以上且4.6nm以下,且满足以下的关系:40≤润湿张力[mN/m]+BTA皮膜厚度[nm]×10≤80、0.01≤算术平均粗糙度Ra[μm]≤0.25、以及润湿张力[mN/m]≥35。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电极和一种包括该电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电极包括电极集电器和电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形成在电极集电器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和含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有机粘合剂。
本发明涉及用于涂覆氧化物陶瓷、金属或合金的包含氧化铷的硅酸锂玻璃陶瓷和硅酸锂玻璃的用途。
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电极包括:集电器;电极活性物质层;和电解质溶液浸渍层,其中,所述电解质溶液浸渍层包括金属氧化物和导电材料。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和锂硫电池包括粒度D(v, 50%)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正极活性材料,或者具有5微米的 平均表面粗糙度Ra。正极活性材料选自元素硫(S8)、 硫基化合物和它们混合物。
本发明涉及含有精制的乙二醇亚硫酸酯的锂电池电解质和包括该电解质的电池。当用作电解质的一种组分时,精制乙二醇亚硫酸酯呈现出优异的储存稳定性。上述精制乙二醇亚硫酸酯的生产方法有一个乙二醇与亚硫酰氯反应生产粗乙二醇亚硫酸酯的步骤、一个精馏粗乙二醇亚硫酸酯的精馏步骤和一个在精馏步骤之前或之后进行的粗乙二醇亚硫酸酯或精馏的乙二醇亚硫酸酯的精制过程。该精制过程至少是选自如下过程中的一种:洗涤过程、全回流蒸馏脱水过程、第二精馏过程和吸收过程。按照该方法生产的精制乙二醇亚硫酸酯的氯乙醇含量不大于1000ppm。
本发明涉及耐热层组合物、由其形成的耐热层和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隔板,以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其中耐热层组合物包括:丙烯酸共聚物,该丙烯酸共聚物包括源自(甲基)丙烯酰胺的第一结构单元,以及包括源自(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第二结构单元、源自(甲基)丙烯腈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甲基)丙烯酰胺基磺酸或其盐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种;交联剂,该交联剂包括醛基、环氧基、酰胺基、酰亚胺基、胺基和硅烷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和溶剂。
公开了用于锂二次电池的基于镍的活性材料、制备其的方法、和包括包含其的正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基于镍的活性材料包括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具有拥有径向排列的结构的外部部分和拥有不规则的多孔结构的内部部分,其中所述二次颗粒的内部部分具有比所述二次颗粒的外部部分大的孔尺寸。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实现高输出化和高容量化的锂二次电池用 正极材料以及使用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构成正极活性物质 的二次粒子的一次粒子主要为具有大于0.1μm且小于0.5μm的粒径的 粒子,二次粒子的表面积系数大于等于1.1m2/g且小于等于1.6m2/g, 并且二次粒子所具有的利用选择性渗透法测量的贯通细孔的最窄直 径大于0.1μm且小于0.3μm。
本申请公开内容提供了碳-硅复合材料,包括:第一碳基质;和均匀分散在第一碳基质中的碳化的Si-嵌段共聚物核-壳颗粒。本申请公开内容还提供了包括该碳-硅复合材料的锂二次电池阳极和锂二次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电池的接触电阻,实现优异的输出特性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具备混合层,该混合层由形成集电体的金属和在该形成集电体的金属内分散成层状的正极活性物质构成。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电极、一种制造所述电极的方法和一种包括所述电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活性材料;以及复合物,包括粘土和插入在所述粘土的层之间的聚合物。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内的电极总成以及大容量再生电极。大容量再生电极处于外壳内并且与电极总成电隔离。大容量再生电极也与电极总成的单一面间隔开并且仅对应于该电极总成的单一面。大容量再生电极被配置为选择性地电连接到电极总成以提供锂离子来增加电极总成的容量。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其他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