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锂电池寿命预测系统,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内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外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容量计算单元,与锂电池连接,用于计算锂电池在充满电的状态下的电量;控制器,控制器与锂电池、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容量计算单元电连接;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容量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远程服务器,与控制器网络连接;远程服务器内设有寿命预测模型,寿命预测模型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容量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对锂电池的寿命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反馈至对应的控制器。本发明能够对锂电池的寿命进行预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硼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锂电正极材料包括复合氧化物内核与包覆层两部分。内核是单一或掺杂改性的钴酸锂、镍钴锰或镍钴铝等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富锂锰基等,包覆层是含有硼氧键高分子聚合物。本发明所公开的复合锂电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简单、过程控制容易、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能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定一锂离子电池对其进行热失控实验,收集残渣并测量燃烧热值;选定另一锂离子电池,对其进行拆解,分离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铝塑膜并测量燃烧热值,并通过量热仪测量正极和电解液共存下的燃烧热值、负极和电解液共存下的燃烧热值;计算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本发明采用间接方式测量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前后燃烧热值,采用加权方式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中释放能量,据此进行锂离子电池外部的防护措施,进而将电池燃烧爆炸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延缓火灾蔓延的趋势,为人员逃生以及消防应急争取时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飞行器锂电池自动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锂电池组串联级数N,放电模块输入电压下限A,并联块电池单体的电压上限U和下限W;测量锂电池组的总电压v,当v≤N*U时,进行恒流充电,当v达到N*U时,停止充电;测量锂电池组每个并联块电池单体的电压v1…vi…vN,确定其中为0的数量t;当t=0时,充电基准电压为N*U进行恒压充电;当充电基准电压由N*U切换至(N?t)*U,进行恒压充电,当锂电池组的总电压v达到(N?t)*U时,停止充电;当时,输出报警信号给飞行器控制系统。本发明的自动充电控制方法避免了传统飞行器中采用单一基准源导致锂电池过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地防止锂电池长时间过充现象发生。
本发明为一种球形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摩尔比2∶1∶1的比例称取锂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和球形四氧化三锰,将锂源化合物和镍源化合物溶于乙醇中配置成金属阳离子总浓度为0.1-0.3mol/L的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球形四氧化三锰,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形成膏状混合物,90-110℃烘干后得到灰黑色粉体,所得粉体在750-950℃焙烧6-36h,615-675℃退火2-6h,降温后直接过筛即得镍锰酸锂正极材料。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为乙酸锂或硝酸锂,所述的镍源化合物为乙酸镍或硝酸镍。所述的水浴加热温度为50-7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含锂碳酸盐型卤水制备碳 酸锂的方法, 包括步骤 : 将含锂碳酸盐型卤水浓缩制得富锂卤水 把制备好的富锂卤水注入一个池子, 该池子的四周用保温材料 建成或池的面积远大于周界, 且所述注入的富锂卤水的深度在 1.0米以上; 在卤水水面上轻轻注入一层其浓度低于所述富锂卤 水浓度低的液体, 并使该液体的厚度始终保持在5厘米以上; 日 晒一段时间, 当底层卤水的温度升至比所述注入的富锂卤水的 温度高10℃以上时, 把部分底层卤水抽出; 把所述制好的富锂卤 水慢慢注入池底; 收集所述池子中的沉淀物, 并用淡水循环淋洗 该沉淀物以得到富含碳酸锂的产品。本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 廉, 且效率高, 适合在工业过程中用于大量生产碳酸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大宽幅超薄金属锂带的装置,属于锂金属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机架、锂料送料装置、锂料熔融刮涂装置、基材放卷辊和复合带收卷辊;锂料熔融刮涂装置包括锂料盒和刮涂下辊,刮涂下辊设置在机架上,锂料盒设置在刮涂下辊的上方,锂料盒与刮涂下辊之间形成有供基材穿过的工作间隙,锂料盒的底部开设有供熔融锂液流出的出料缝隙;基材放卷辊和复合带收卷辊分别设置在锂料熔融刮涂装置的两侧,基材放卷辊上的基材穿过工作间隙后缠绕于复合带收卷辊上;锂料送料装置设置在复合带收卷辊和锂料盒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调试,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厚度为5‑100um的超薄金属锂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的状态确定方法,涉及电动汽车锂电池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锂电池组中各锂电池单体在一次充放电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最大温度差;获取所述锂电池组中各锂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并确定各锂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之间的最大电压差;获取所述锂电池组中各锂电池单体的内阻值增量,并确定各内阻值增量的最大值;根据所述最大温度差、最大电压差和/或所述各内阻值增量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电动汽车锂电池的状态。本发明避免了当前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的状态难以确定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按Li∶Fe∶PO4∶M=0.995~0.95∶1∶1∶0.005~0.05的原子比进行球磨,烘干,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2)将步骤1)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球磨,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磷酸铁锂进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提高了其自身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对过放电锂电池充电的方法及电路,属移动终端电源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1)预充电电路检测到终端系统接口电压反映的锂电池电压处于过放电状态时开启,并输出控制电压以调节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控制电压,从而使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于终端系统的漏电流并尽可能保持在锂电池额定充电电流以下较小值;(2)预充电电路检测到移动终端系统接口电压反映的锂电池电压达到终端最低工作电压时关闭,此后由终端系统对锂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控制。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前述移动终端对过放电锂电池充电的方法的电路。本发明仅通过在通用的充电电路旁增设由常用元件组成的预充电电路即可解决移动终端对过放电锂电池充电时系统无法启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锂盐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种锂盐和溶剂,所述二种锂盐为式(I)的锂盐和硼酸锂盐,式(I)为LiN(CxF2x+1SO2)(CyF2y+1SO2),其中x和y是自然数,所述硼酸锂盐选自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MFMB,LiDFEFMB,LiDFPFMB中的一种;式(I)的锂盐和硼酸锂盐的摩尔比例为(1~10):1。本发明还提出含有所述的复合锂盐溶液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采用复合锂盐制备高浓度锂盐电解液,通过调节锂盐种类以及各锂盐的相对比例,来控制电解液中溶剂化物的配位结构,控制SEI膜的形成反应,最终达到控制SEI膜成分及性质来提高电极循环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正极基体材料和复合包覆层,其是通过将锂源、磷源、聚阴离子材料对应金属盐混合均匀,再向溶液中加入硼源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正极基体材料混合均匀并干燥,置于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烧结制得的。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有效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循环寿命、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能够有效隔绝正极基体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从而提高了复合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同时很好的改善了材料在液态锂离子电池、混合固液锂离子电池、混合固液金属锂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以及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体系中的相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用碘化锂合成及其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领域,电池用碘化锂的合成方法是以氢氧化锂或碳酸锂和氢碘酸为原料,制备出碘化锂粗品,然后在手套箱中将碘化锂粗品溶于有机溶剂中,调节PH值在1-6之间并过滤,减压蒸馏0.5-50小时,将产物冷却至常温,得到电池级碘化锂白色固体,然后将碘化锂溶于有机溶剂中,配成有机电解液。本发明合成的电池级碘化锂纯度高,水分低,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无需降水就可以注入电池中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锂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锂基润滑脂包括润滑脂基础油、复合锂基稠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润滑脂基础油、复合锂基稠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份数比为:(290-1450)∶(50.4-251.3)∶(2-10);所述润滑脂基础油为减二线基础油、减三线基础油和减四线基础油中至少一种;所述复合锂基稠化剂为由C12-C24脂肪酸锂和辅助酸锂组成的复合稠化剂,C12-C24脂肪酸锂和辅助酸锂的质量份数比为:(34-70)∶(16.4-81.3);所述辅助酸锂为C1-C22脂肪酸锂、硼酸锂、磷酸锂、芳香酸锂、环烷酸锂、二元酸锂和多元酸锂中任两种。本发明也提供了上述复合锂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该复合锂基润滑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其与皂分子形成协同作用,进而改善皂分子的排列方式和固化基础油的能力,从而提高润滑脂的滴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新型干燥装置,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新型干燥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储物组件和干燥组件,使用时,将需要干燥的锂电池均匀的放置于环形放置板的上表面,然后打开电加热器便可对干燥箱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然后打开风机便可吸取干燥箱内部被加热的气体,进而会对环形放置板表面的锂电池进行加热干燥,然后打开电机便可带动排风管旋转,可较为均匀的对不同位置的锂电池进行加热干燥,使得加热干燥较为均匀,可大幅度的减少延长的干燥时间,进而可大幅度的减少干燥锂电池的时间,进而可提高干燥锂电池的效率,使得干燥锂电池的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池碳酸锂提取系统,属于碳酸盐型盐湖提锂技术领域,解决了采用传统太阳池升温析锂的锂收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太阳池碳酸锂提取系统包括结晶池、搅拌槽和供液设备;搅拌槽独立设于结晶池的外部,搅拌槽通过供液设备与结晶池连接;结晶池用于富锂成卤的升温析锂反应;搅拌槽用于制备Na2CO3饱和溶液;供液设备用于将搅拌槽内的Na2CO3饱和溶液以及富锂成卤供入结晶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幅提高碳酸盐型盐湖中锂收率。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Li21Si5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属于锂离子电池富锂负极材料领域。将石墨烯和纳米硅粉倒入乙醇中形成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充分混合均匀;随后抽滤、烘干混合粉末;称取金属锂片,随后将混合粉末与金属锂交替层叠放于模具中,然后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同时实现硅的锂化和结构致密化。该方法使石墨烯在Li21Si5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保证了大量的结合良好的两相界面,使石墨烯对于Li21Si5电化学性能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一种基于硅酸锂的梯度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核材料领域。本发明以碳酸锂作为锂源,偏硅酸锂或二氧化硅作为硅源。在采用胶态成型技术得到Li2CO3+Li2SiO3或者Li2CO3+SiO2凝胶球的基础上,用去离子水冲洗溶解一定厚度的碳酸锂,留下偏硅酸锂或二氧化硅外层,再通过有机溶剂浸渍交换出凝胶球中的水分,最后在空气气氛中经过高温煅烧和烧结后得到具有梯度结构的硅酸锂陶瓷微球。在制备的硅酸锂梯度陶瓷微球表面覆盖了一层化学性质更稳定的偏硅酸锂或二氧化硅保护层,能够改善硅酸锂陶瓷微球与结构材料的相容性,还能隔绝内部硅酸锂与空气接触,能够起到防潮的作用,有利于硅酸锂陶瓷微球储存和运输。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无需复杂昂贵的设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用盐酸浸出,固液分离得到含锂浸液和第一滤渣;将含锂浸液除杂后沉淀、洗涤得到碳酸锂;将第一滤渣用盐酸浸出,固液分离后得到含Fe和PO43‑的浸液以及第二滤渣;将含Fe和PO43‑的浸液加入添加剂后萃取Fe;将负载有机相水反萃回收铁;将萃余液蒸发,挥发相回收得到盐酸,浓缩液为磷酸;将第二滤渣洗涤后得到含碳物质。本发明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综合利用方法实现了磷酸铁锂电极材料中锂、铁、磷和碳的综合回收;不经过高温处理,能耗低,工艺简单;酸介质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废物排放,避免了环境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锂电池PACK包应急抛落装置及车辆,所述车载锂电池PACK包应急抛落装置包括电池箱体、安装在所述电池箱体内的锂电池PACK包、驱动件和控制件,所述电池箱体的前端敞口,所述锂电池PACK包通过所述电池箱体前端的敞口安装在所述电池箱体内,当所述控制件未收到抛落执行信号时,所述锂电池PACK包被保持在所述电池箱体内,当所述控制件收到抛落执行信号后,控制件控制驱动件将所述锂电池PACK包从所述电池箱体的前端敞口处抛出,使得所述锂电池PACK包从所电池箱体中被抛落。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锂电池pack包应急抛落装置及车辆可以保障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草酸硼酸锂的合成及提纯方法,以锂源化合物、硼化合物和草酸化合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固相-液相结合法,经反应、抽滤、真空干燥,制备双草酸硼酸锂粗产品;并通过溶析结晶法与热结晶法的协同配合作用,实现对粗产品的有效提纯,制得高纯度双草酸硼酸锂。本发明具有合成产率高、制得的产品纯度高、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控制方便、且成本低廉的优点,可进行大规模生产,适用于工业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 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 负极极片和电解质,其中,所述负极极片上还有聚合物一无机 粒子混合物膜。本发明的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通过在负极极 片上成膜的方式来替代锂离子电池专用隔膜的使用,降低了电 池的生产成本;而且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作过程操作 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电池性能优良,首次充放电容量可以 达到142mAh/g(LiCoO2为正极 材料)和 98mAh/g(LiMn2O 4为负极材料),每次充放电循环的放电容量衰 减率低,约为0.4‰左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锂含量为0.1~2.0重%的球形氧化铝。该氧 化铝是将α-三水铝石粉在400~800℃、0.05~0.5秒内快速 脱水, 然后滚球成型、养生、水合、干燥, 450~500℃焙烧制得 χ-Al2O3, 再将χ-Al2O3用120—220℃、饱和蒸汽压下的水或氨水处理、干燥后用锂化合物溶液浸渍、干燥, 600—750℃焙烧制得。该氧化铝也可直接用锂化合物溶液浸渍χ-Al2O3干燥后在600—970℃干空气中焙烧制得。该含锂氧化铝具有大孔、低比表面、低酸性的特点, 适用于选择性加氢或脂肪醇胺化反应催化剂的载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氧化锂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碳‑氧化锂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活性碳与锂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锂源为草酸锂、碳酸锂、方酸锂以及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在保护气体氛围内,对第一混合物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600℃~800℃。该制备方法中,通过对活性碳和锂源的质量比进行控制即可以对复合电极材料的补锂量进行控制。与传统的预锂化相比,该制备方法有效降低了补锂量的控制难度,同时还能够提高补锂量的准确性。另外,该制备方法中,通过二氧化碳的活化,可以提高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容容量,进而提高复合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时效高强韧耐腐蚀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1)将熔炼原料供给至真空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得到镁锂合金铸锭;(2)将镁锂合金铸锭进行挤压变形加工,得到第一镁锂合金板材;(3)将第一镁锂合金板材进行热轧处理,得到第二镁锂合金板材;(4)伴随着冷却辅助,将第二镁锂合金板材进行搅拌摩擦处理,得到抗时效高强韧耐腐蚀双相镁锂合金,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熔炼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Al:2%~3.8%,Zn:0.5%~0.8%,Ca:0.5%~1.5%,Li:8%~10%,余量为Mg以及不可去除的杂质元素。采用该方法来制备镁锂合金,能够在大幅度提高镁锂合金强度和保持其优异的塑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其耐腐蚀能力和抗时效性。
本发明一种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耐高温匣钵的制备方法,属于各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耐高温匣钵的制备领域,包括纯相或掺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酸锂的生产过程用耐高温匣钵的制备。本发明以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钇粉体为原料,采用塑性成型或干压成型工艺,在空气气氛及1200℃~2000℃的温度下反应烧结0.1~10h,得到最终的耐高温匣钵。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匣钵经固相合成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酸锂粉体过程10次侵蚀后,形状仍然保持完好,表面没有出现裂纹,且也没有污染正极材料,对于提高耐高温匣钵的使用寿命,提高正极材料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孔结构的调控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辊压的方式调控锂硫电池正极极片的孔结构,使得极片厚度和孔隙率降低。按照本发明方法调控后的锂硫电池正极极片,可以实现高硫载量和低电解液/硫质量比条件下,高质量能量密度和高体积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的构筑与稳定循环。所述锂硫电池正极孔结构的调控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容易放大,有效地推动了锂硫电池正极的性能提升与规模制备,为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实用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回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金属盐混合并使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金属盐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固液分离,得到锂的盐溶液和金属氧化物。该方法基于离子交换原理,通过金属离子与锂离子之间的选择性交换,实现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剥离,从而得到单一的锂溶液以及金属氧化物。该方法锂的提取率可以达到93%‑100%,其它金属离子没有损失,过程绿色高效简单,流程短,能耗低,易于产业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参比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浸润制备方法,属于电极电位检测以及电极制作技术领域。首先制备一个参比电极,然后将参比电极插入锂离子电池电芯的隔膜与负极之间,最后在无水无氧条件下,用铝塑膜,塑封已植入参比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得到带有参比电极的锂离子电池。本方法在将金属锂生长在基片表面的同时,保留基片的多孔特性,使得电解液中小分子可从孔隙中透过。同时,可以控制基片上锂层的生长厚度,保证基片材料多孔性质得到保留,同时材料上负载足够多的锂,满足测试需求。本方法制备得到的参比电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制作工艺简单,满足工业生产要求,使得带有参比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工业生产及应用成为可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P非等量取代Mn掺杂改性镍锰酸锂的方法,采用非金属元素P非等量取代少量的Mn实现对LiNi0.5Mn1.5O4的掺杂改性,通过在16d位置引入少量空位以调节材料中氧缺陷的含量,优化材料中有序、无序尖晶石结构比例。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柠檬酸溶于适量的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锂源、锰源、镍源和磷源得到混合溶液,加热并搅拌至混合溶液蒸干,再经预分解和热处理,即得P非等量掺杂的镍锰酸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P非等量掺杂改性的镍锰酸锂,振实密度高、纯度高且无杂相,具有很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10C倍率下经过1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约为93%,经过16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仍高达87%。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北京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