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微球材料合成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纳米银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纳米银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在对硝基苯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制备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均一,粒径尺寸可控,磁含量较高;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银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超顺磁性,磁响应迅速,在外加磁场条件下能快速的分离;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纳米银磁性纳米微球的对硝基苯酚废水的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效率高,易于回收利用催化剂纳米银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易于维护和操作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DMF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株高效降解N,N‑二甲基甲酰胺的耐盐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述芽孢杆菌命名为DMF‑4,已在2022年4月1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413,微生物分类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本发明的环太芽孢杆菌DMF‑4具有较好的耐盐和耐DMF性能,并能在高盐和高DMF浓度的环境中,以DMF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快速生长繁殖并高效降解DMF,在DMF废水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目前尚未发现有其他环太芽孢杆菌菌株能够降解DMF。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分离自冷浸田土壤的肠杆菌(Enterobacter?sp.)CJ-2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100101,保藏编号:CGMCC?No.7393,保藏日期:2013年03月29日。本发明经筛选获得了一株用于含铅锌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的产氢肠杆菌CJ-21,为控制含铅锌酸性矿山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技术基础,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酸盐的清洁生产工艺。先将1份重量的脂肪酸溶解在3~10份重量的有机溶剂或混合有机溶剂中;再将与1份重量脂肪酸等当量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在3~10份重量的有机溶剂或混合有机溶剂中,溶解时温度均控制在50℃~90℃;然后将两者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反应,产生脂肪酸盐沉淀,过滤,滤液为有机溶剂或混合有机溶剂,滤饼在80℃~100℃惰性气体中干燥即得脂肪酸盐产品,有机溶剂或混合有机溶剂能循环使用。本发明将脂肪酸盐的反应置于有机溶剂中进行,而有机溶剂可回收反覆利用,避免了脂肪酸盐传统生产方法中产生大量废水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及方法,在烟气急冷塔内采用喷枪将400℃-600℃的烟气迅速冷却到200℃以下,降温后的烟气进入半干式反应器,在半干式反应器前加入石灰和活性炭进行脱酸,并吸附二恶英、重金属,脱酸后的烟气经过布袋除尘器除去粉尘,除去粉尘的烟气再经过喷淋吸收塔内的喷淋层进行喷淋碱洗,喷淋碱洗后的烟气再经过喷淋吸收塔内的除雾器去除携带的液滴,然后进入蒸汽-烟气换热器加热后,由引风机经烟囱排放。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医疗垃圾焚烧尾气的净化效率,尤其是在燃烧大量的有机氯化物如废塑料(如PVC、PVDc)、橡胶、皮革等时,燃烧生成的HCl浓度较高,可自动将湿法碱洗投运,仍能达到脱酸要求,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且无废水产生,解决了湿法处理会产生废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代铬酸钝化的钝化液的制备方法,其中,用于钝化的钝化液由以下组分组成:过硫酸铵10~20g/L,植酸2~6g/L,磷酸三钠15~25g/L,磷酸1~3mL/L,硼酸0.5~1mL/L,四丙醇锆0.5~3g/L,苯并三氮唑0.1~1g/L,络合剂3~6g/L,水溶性成膜树脂5~10g/L,纳米氧化硅4~6g/L,稳定剂0.1~3g/L,其余为水;该钝化液完全符合我国电镀废水排放标准和欧盟RoHS指令等环保标准;本发明使用过硫酸铵和磷酸三钠为主要钝化物质,植酸为辅助钝化物质,并通过水溶性成膜树脂和络合剂的交联起到螯合架桥的作用,从而形成一层三种物质结合的分子复合膜层,使得成膜效果好,成膜速度快,膜层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成膜致密且均匀。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电极制备,旨在提供一种无金属催化剂的空气阴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无金属催化剂的空气阴极,包括作为基材的碳布或不锈钢网,所述基材的两面分别涂覆扩散层和催化层,其中扩散层与空气接触,催化层与电解液接触。本发明的阴极由多层扩散层和催化层构成,降低水的蒸发流失,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阴极一侧直接面对空气,氧气直接扩散到达阴极催化表面,无需外加供气装置和动力,大大降低了电池运行成本和稳定性。阴极催化材料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活性炭,不含任何金属催化剂,大大降低了电池构造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扩大化的特点,能够用于制造高性能低成本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时净化废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芋浸提液的脱色方法。它可分为同时运行的6个区段:交换吸附区、交换后洗涤区、反洗区、再生区、淋洗区、物料顶水区。连续式离子交换系统减少了60%的树脂用量、节省50%的NaOH。水量消耗、废水体积以及系统的占地面积也大大减少。此外,连续式离子交换系统还具有控制简单(1个分布器阀门可代替多个开关阀)、生产稳定连续、高浓度和高流率容量等优势。在连续式离子交换系统中,客户可按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配置(如:上流、下流、级间调整、多级吸附、再生和洗涤)。本发明的方法脱色效率高、节约成本、运行可靠,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粉碎,过50-150目筛的膨润土原土,投加到浓度为0.5-2.0MOL/L的LICL溶液中,搅拌,经沉淀、过滤、洗涤、晾干,得到锂基膨润土;2)将上述锂基膨润土活化后,投加到浓度为5-10MMOL/L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搅拌2-6小时,在25-80℃下老化6-12小时;3)将上述反应物经过滤、洗涤,在60~80℃下烘干,研磨,过60-100目筛,得到新型有机膨润土。本发明所制得的新型有机膨润土具有较大的内比表面积,能高效去除水中量大面广的水溶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解决了常见有机膨润土难以去除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的难题,适合在污染控制领域特别是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废水的处理中推广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粉末分散于水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室温搅拌,然后离心,用去离子水洗去表面残留的过氧化氢,烘干,制得壳聚糖吸附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壳聚糖吸附剂在印染废水后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其吸附性能远高于未处理的壳聚糖,预处理条件温和,不产生二次污染,易于回收,具有产业化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剩余活性污泥制备成吸附剂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将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清洗,烘干,过筛;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与剩余活性污泥混合,形成反应浆液,在室温下搅拌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升温到一定温度后进行恒温反应;反应后的浆液进行固液分离,水洗,恒温干燥,破碎、过筛,即得到改性后的剩余活性污泥吸附剂。本发明能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地将剩余活性污泥制备成能够吸附水或废水中水溶性差的有机物的吸附剂,制备能耗低、成本低、工艺简单,吸附效果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粉煤灰提取磁性矿物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将粉煤灰配制成灰浆,利用提取装置,循环反复多次提取粉煤灰中的磁性矿物;利用提取的磁性矿物,通过提取装置,循环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和回收磁性矿物。本发明方法磁性矿物提取和去除水中重金属在一套系统内完成,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不需化学试剂。本发明方法将固废处理和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有机结合,治理成本低,吸附剂可回收循环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藻酸铁改性的碳纤维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对碳纤维进行酸洗和干燥预处理;(2)将铁盐溶于去离子水,得到铁盐溶液;(3)将海藻酸盐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海藻酸溶液;(4)将铁盐溶液和海藻酸溶液按配比混合并搅拌均匀;(5)利用浸渍法将海藻酸铁溶液负载到碳纤维上;(6)将其取出沥干表面残余溶液,放入烘箱中烘干后即可制得基于海藻酸铁改性的碳纤维。本发明制作简单,对反应要求较低,可在pH=2‑10条件下活化氧化剂产生活性氧化种高效降解印染废水,可重复使用7次以上,克服了传统芬顿技术及当今类芬顿技术pH适应范围窄,易产生铁淤泥等问题,且去除效果更为显著,降解废水效率更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中性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制备方法。共聚物絮凝剂包含丙烯酰胺和甜菜碱型单体(4-乙烯基吡啶丙基磺基甜菜碱或4-乙烯基吡啶丁基磺基甜菜碱)两种结构单元。方法:向反应釜中加入40~400G/L的混合单体溶液,溶剂为0~1MOL/L的盐水溶液,混合单体为丙烯酰胺1~50WT%,甜菜碱型单体99~50WT%,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中的一种;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浓度为混合单体重量的0.03~0.48%,在5~50℃下反应1~48小时,反应产物经丙酮沉淀,干燥和粉碎,得到一种甜菜碱型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本发明制备了完全电中性的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产品的分子量及甜菜碱型单体的含量均容易控制,对于高岭土、氧化铁废水均具有优良的处理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吸附铀的壳聚糖冠醚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和环状结构化合物冠醚为反应原料,通过水热合反应并以SiO2为骨架合成的。本发明的合成材料对铀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且可以多次重复利用,适用于含铀废水的处理,可以较好的解决已有含铀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运行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泥量较大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双氧水和去除污染物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间苯二酚、甲醛和氨水搅拌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后洗涤成型固体,干燥后得到间苯二酚甲醛树脂;(2)将制备好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粉末加入到亚铁盐与铁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滴加氨水,反应后洗涤成型固体,干燥后得到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四氧化三铁新型催化材料。本发明还包括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新型催化材料及利用该催化材料在产生双氧水和处理含污染物废水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新材料具有光催化活性和铁磁性,可广泛应用于产生双氧水、废水处理和光催化等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循环染色系统及染色方法,属于印染设备领域。现有技术中存在印染废水不能循环。本发明包括中的染色装置与一号循环泵通过一号管道连通,一号循环泵与水箱通过二号管道连通,染色装置和一号阀门之间的一号管道与二号循环泵通过三号管道连通,二号循环泵与分离净化装置通过四号管道连通,捕捉反应装置与三号阀门和二号循环泵之间的三号管道通过五号管道连通,七号管道的一端和九号管道的一端均与六号管道的一端连通,七号管道的另一端与捕捉反应装置连通,九号管道的另一端与分离净化装置连通,六号管道的另一端与二号循环泵和四号阀门之间的四号管道连通,分离净化装置与水箱通过八号管道连通。该系统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包括煤化工废水,其特征在于,将成分复杂的煤化工废水先通过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特殊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再经过分盐系统把煤化工行业的盐类进行分类结晶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液及处理后的出水一并回用。采用上述的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做到了:(1)零排放为所有污水不外排;(2)工艺产生的浓液进行分盐去除;(3)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质(COD、氨氮、TN、SS、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去除;(4)系统产生回用水均用于生产循环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脱硫液中焦油的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硫液从脱硫塔泵入一级旋流器,一级旋流器顶流接至缓冲罐,一级旋流器底流返回脱硫塔或输送至真空皮带机;缓冲罐设置溢流位,从溢流位流出的溢流返回脱硫塔;缓冲罐中的浆液泵入二级旋流器,二级旋流器顶流接至废水罐,二级旋流器底流返回脱硫塔。本发明系统将脱硫液从脱硫塔排出后进入一级旋流器分选,再将一级旋流器分选后的顶流经过二级旋流器分选,最终将含有绝大多数焦油的二级旋流器的顶流排出脱硫系统,防止焦油影响脱硫效率、设备寿命和石膏品质;并可以将分离出的含有焦油的废水输送到煤场对煤进行增湿,提高锅炉产汽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流操作的板框式失效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装置,包括膜堆、电极装置和夹紧装置。膜堆由若干组膜对组成,每组膜对包括阳离子交换膜、树脂再生室隔板、阴离子交换膜、浓水室隔板,膜堆两侧设置电极装置,外部再用夹紧装置将膜堆和电极装置压紧,组装成板框式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装置。装置中树脂再生室和浓水室的水流采用逆流操作方式,可长期稳定运行,树脂再生效果好,同时装置运行不消耗酸碱化学药剂,不存在废液和废水排放,只消耗少量电能,能耗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各种混床树脂、抛光树脂、软化树脂及阴、阳树脂的失效再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氰酸盐污染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活化方法,所述方法为: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接种硫氰酸盐污染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以含三价铁盐的模拟废水为进水,在9.6~17.3℃、pH 7.2~7.4、水力停留时间为3~5h、避光和厌氧条件下运行30~60天,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活性增加40%以上,获得活化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本发明可以有效活化受硫氰酸盐抑制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高效去除颗粒污泥表面吸附的硫氰酸盐,快速激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脱氮性能,为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应用奠定基础。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将经过生化处理后的二沉池出水加入PAC和PAM后,再经超效浅层气浮+砂滤组合工艺处理,得到的出水水质符合COD≤60mg/L,BOD5≤10mg/L,色度≤30度,SS≤10mg/L。本发明为造纸废水提供了一条COD去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的深度处理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解制备天然吸附剂的方法及用途。在发酵反应器中加入废弃的生物质、降解酶溶液,酶解缓冲溶液的PH为3~6、酶解温度为30~50℃,于20-200R/MIN搅拌酶解1-10天后,经洗涤、过滤、烘干、粉碎,则制得天然吸附剂;降解酶为0.5-8MG/L纤维素酶、0.5-8MG/L果胶酶或纤维素酶与果胶酶1∶1的混合液,每克废弃的生物质原料中加入的降解酶为10-100ML,使每克生物质原料中加入2-20IU活性酶。制得的天然吸附剂用于去除废水或饮用原水中的微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吸收事故泄漏的液态有机污染物。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环保,吸附剂产品的吸附能力强、容量大且无毒无害。
本发明的一种等离子体与络合催化协同燃煤烟气脱硝方法是由四个等离子体反应器、高压电源供电系统、混合器、三个水处理系统、中和剂、两个喷淋水电极形成循环系统、催化络合吸收液组成,首先将待处理燃煤烟气通入等离子反应器人口,经过混合器处理后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电场中,高压电晕放电产生的自由基和活性物质将烟气中部分NO氧化成NO2,通过电场和扩散的共同作用下,NO2以及未被氧化的NO迁移进入反应器内喷淋水形电极的液体内,NO2经过液体吸收形成酸类,而乙二胺合钴在氧气存在下对NO进行络合与催化氧化,最终也形成酸类。烟气脱硝反应后产生的废水经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可循环使用,可从废水中回收部分硝酸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厄氏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应用领域,该菌株命名为陶厄氏菌(Thauera?sp.)CM?HZX2,现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NO : M?2015689,保藏日期为2015年11月。本发明提供的陶厄氏菌CM?HZX2是一种高效絮凝剂产生菌,可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中,尤其是高浊度废水和原水污染的水体;其在pH?7.0,温度30℃,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生长最佳,液体震荡培养72h后,絮凝率最高可达92.3%。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调质预处理电化学氧化系统,包括:过流式电化学氧化系统,过流式电化学氧化系统由过滤器和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组成;还增设自调质预处理系统,用于自动调控来水水质,使之适应后续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的连续处理;自调质预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质池、盐水箱、稀释水箱、储酸罐、调质控制器和配套的管道阀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过流式电化学氧化系统的基础上增设自调质预处理系统,用于自动调控来水水质,使之适应后续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的连续处理;废水调质池的容积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设置;调质控制器作为电化学氧化控制系统的一部分,设置了连锁保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化臭氧化处理印染污水设备,包括废水进口与格栅井,所述格栅井的内腔固定有倾斜格栅板,所述格栅井的右侧与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絮凝罐的左侧连接,所述絮凝罐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阳电极与阴电极,且阴电极与阳电极之间还固定有空气膜,所述絮凝罐的右侧与pH调节罐的左侧连接,所述pH调节罐的内腔设置有pH测试计,所述pH调节罐的顶端通过电磁阀与加药器连接,所述pH调节罐的右端通过连接管与催化氧化罐的左侧连接,所述催化氧化罐通过连接管与沉淀池的左上侧连接,且沉淀池的右下侧还固定有净化水出口。该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的提高废水处理效率与质量。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凝水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膜处理系统三部分;冷凝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池、管壳式换热器和气浮装置;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A2O设备和ABFT设备;膜处理系统包括组合式MBR设备;废水调节池的出水端通过废水泵连接至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水端,管壳式换热器的出水端连接至气浮装置的进水端,气浮装置的出水端连接至一体化A2O设备的输入端,一体化A2O设备的出水端连接至ABFT设备的输入端,ABFT设备的出水端连接至MBR池的输入端,MBR池内设有MBR膜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主要池体采用地下式钢砼结构,主要设备采用一体化钢制设备,可以布置在混凝土池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式电除尘器与湿法脱硫联合的水系统。目前还没有一种空间占用少,节能降耗的湿式电除尘器与湿法脱硫联合的水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湿法脱硫装置和湿式电除尘器装置,其特点是:还包括总工艺水箱、沉淀水箱、石膏脱水装置、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补水管、浆液管、排废水管和排放管,补水管连接在总工艺水箱上,湿法脱硫装置和总工艺水箱之间以及湿式电除尘器装置和总工艺水箱之间均通过供水管连接,湿式电除尘器装置和沉淀水箱之间通过排水管连接,沉淀水箱和总工艺水箱之间通过回水管连接,浆液管一端连接在总工艺水箱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排浆管上,排放管连接在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的空间占用少,节能降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体户用型生态净化罐,涉及污水净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的上端设有盖体,罐体内固定有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将罐体的内腔分割为进水腔、净化腔与沉淀腔,进水腔与沉淀腔内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净化腔位于进水腔与沉淀腔之间,净化腔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多个曝气管与连接器,多个曝气管依靠多个连接器接通并固定,多个连接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上。通过上述设置,在罐体中设置曝气装置有效的减少了废水中的臭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机物,在曝气管的作用下,减少了废水中铁、锰及有害有机物的含量,提高了生态净化罐净化废水的工作效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