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学链气化装置,其包括水蒸气控制装置,载气控制装置,反应器,气体过滤装置,气体收集器,水蒸气控制装置出口与载气控制装置入口相连接,载气控制装置出口与反应器下端相连接,反应器上端出口与气体过滤装置入口相连接,气体过滤装置出口与气体收集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磷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的化学链气化制取合成气工艺,实现了固废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拓宽了磷石膏的利用途径;精确控制水蒸气浓度和气固比,提高过程控制效率;单反应器内切换载气,原位连续进行还原、氧化反应,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双循环热载体的有机物预热及热解联合处置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第一喂料装置、预热装置、第一热载体分离装置、第一热载体加热器、第二喂料装置、热解装置、除尘器、第二热载体加热器和油气分离装置;建立循环第一热载体预热和循环第二热载体热解的双循环模式,极大提升预热效率和热解效率,使有机固体废物热解转化为洁净的热解油和热解气,整个过程不产生二噁英等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热量利用效率,实现有机固废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一种橡胶填充剂,包括以下组成的组分:改性固体:20wt%~70wt%;炭黑:15wt%~60wt%;硫化剂:3wt%~6wt%;活化剂:5wt%~20wt%;硫化促进剂:1wt%~7wt%;防老剂:1wt%~7wt%;改性固体是以油泥砂为原料,先将100μm以上的粗砂分离,再进行脱水脱油得到一定含水率和含油率的改性固体。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而且添加的改性固体对橡胶的性能改善显现突出的效果,通过控制改性固体中适宜的含油率形成油包土的结构,有利于填充嵌挤到混合料的空隙中,加强了混合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混合料之间更加紧密,增加了橡胶填充料材料强度。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均化‑碳化协同制备低碳掺合料的装置。包括均化库;所述均化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气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和进气口;所述均化库的顶部进料口与粉磨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均化库的底部进气口与压缩储气罐连接;所述均化库的顶部出气口依次与第一除尘器、收集储气罐、气体压缩机、压缩储气罐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可在碳化的同时进行均化,从而有效提升粉料的碳化反应速度,提高了低碳钢渣粉等碱性固废掺合料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原料化学成分的稳定性,还可消耗大量工业二氧化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工作液快速循环处理设备,包括箱体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污水箱、固液分离装置、多级沉淀池、清水箱及外置固废收集箱;污水箱与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液出水口连接;固液分离装置与污水箱的出水口相连,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筒及设置在分离筒内的螺旋叶片,分离筒底端具有出液口,分离筒的出口端设置有固体排出口;多级沉淀池通过淤泥回流管与污水箱连通,多级沉淀池与清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水处理技术优化改良整合于一台微型设备上,并实现全自动化控制;本实用新型微小的占地空间、生产成本低以及其微乎其微的使用成本,能使所有微小型机加工企业完全实现废液零排放,最大程度上避免造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炉衬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纳米衬里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纳米衬里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钢板、旧陶瓷纳米纤维喷涂衬里、陶瓷纳米纤维毯、新陶瓷纳米纤维喷涂衬里和炉衬迎火面,陶瓷纳米纤维毯包含金属阻气层,旧陶瓷纳米纤维喷涂衬里、陶瓷纳米纤维毯和新陶瓷纳米纤维喷涂衬里通过锚固件连接,锚固件的一端靠近钢板。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其生产的再用陶瓷纳米纤维隔热保温产品使用性能稳定,阻热性能提升,完全满足现场隔热保温要求,减少了工业固废产生量,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
一种基于MICP原理的生态固炭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治理煤矿开采沉陷充填材料技术领域。固炭充填材料包括风积砂0‑20%、煤矸石80%‑100%;采用巴氏芽孢杆菌(BNCC337394)在培养基中培养24h‑48h、胶结液由氯化钙和尿素按照1:1配置而成,摩尔浓度为0.5mol/L‑2.0mol/L。试样制备过程中,将破碎得到的煤矸石进行筛分,按照设计比例用电子天平称量相应原材料,混合倒入拌合装置,使用不锈钢铲搅拌均匀,装入注浆模具中,利用蠕动泵交替注入菌液与胶结液,共计8轮。本发明充分渗透固废资源利用理念,将风积砂与煤矸石混合,利用MICP成矿原理进行生态固碳,不仅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而且保护环境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该材料可应用到煤矿开采治理沉陷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公开了一种CO2养护砌块及其梯级控温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矿化结构支撑材料、水化活性胶凝材料与水混合,得到的混合物经过消解和轮碾预处理得到固废基填料,再经过压制成型处理,得到矿化砌块;将所述矿化砌块进行预养护处理,得到预养护处理的矿化砌块;将所述预养护处理的矿化砌块在矿化养护乏气存在下,在第一稳定压力和第一级梯级温度下接触蒸汽,再在第二稳定压力和第二级梯级温度下接触CO2气体,最后在第三稳定压力和第三级梯级温度下进行矿化养护,得到砌块。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砌块能够满足在潮湿浸泡环境下的适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发泡混凝土砌块制备方法存在的工业固废配加比例偏低以及难以获得高强度、低密度优质产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多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超微粉进行复合配方,再向粉料混合料中添加水,同时搅拌制浆;再向浆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发泡剂,继续搅拌均匀,制成发泡浆料;最后将发泡浆料倒入成型模具腔中,再在模具内浆料上表面依次加密封透气层和荷重物;发泡定型后进行脱模、切割,最终进行蒸压养护得到发泡混凝土砌块制品。本发明采用荷重加压方式制备发泡混凝土砌块,有利于制备高强度、低密度的发泡混凝土砌块,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便于除杂的海上采油用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本发明涉及海上采油平台技术领域,杂质分离件串联设置在进液管上,杂质净化件与杂质分离件连接设置;其在三相分离器的进液口前端设置固体物的分离装置,并配合设置固废的收集装置,同时配合设置废渣的净化装置,能够使得三相分离器具备原油中杂质的分离功能,同时具备对杂质进行清洗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回收原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岭土基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无机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岭土基固化剂,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高岭土100份,磷酸溶液80~250份和水100~500份。本发明以高岭土作为基体材料,充分利用高岭土中的铝硅酸盐成分,使其与磷酸发生反应,制备得到具有胶结性能较强的硅胶和磷酸二氢铝或磷酸一氢铝,从而提高了固化剂的粘结性能,使得与固体废弃物混合后能够大幅度提高固化体的力学性能;同时硅胶和磷酸二氢铝或磷酸一氢铝能够对放射性物质起到很好的固化作用,将固化剂与放射性固废混合后,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放射性,使其更加环保;固化剂的原料种类少,使得固化剂的制备过程简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棉的配方及矿物棉的生产方法,按干基重量份计,矿物棉配方包括垃圾飞灰40~50份、煤矸石35~45份、滑石8~15份、硬硼钙石4~6份,石英砂0~6份、铁粉0~1份;其中,所述矿物棉配方中,SiO2的含量>40wt%,B2O3的含量>1.5wt%,Fe2O3和FeO的总含量>3.5wt%。本发明利用垃圾飞灰和煤矸石生产矿物棉,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固废利用率可达75%以上,且所得矿物棉中重金属稳定度高,可满足毒性浸出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抗生素发酵残渣制备生物炭的方法及其用途,属于环境保护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将抗生素发酵残渣(药渣)在空气中烘干。2、将烘干后的材料置于管式炉中,在一定气氛下热解,取出,得到抗生素发酵残渣基生物炭。3、抗生素发酵残渣基生物炭用于固定去除水体或土壤中的重金属。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应用于水体及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拓宽了危险固废抗生素发酵残渣的利用途径,实现了其无害化处置和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兼具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同步法利用锌灰锌渣生产有机锌/铁肥的方法及应用,该技术属于环境保护和肥料生产领域。该技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利用热镀锌厂和锌制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危废锌灰锌渣做原料,控制微量有害重金属Cd等元素后,跟腐植酸等有机多元酸反应,在一个反应中同时生成腐植酸锌/铁等有机锌盐和有机铁盐,跟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腐植酸等反应,生成不同含量的腐植酸锌和腐殖酸铁,既解决了热镀锌厂、锌制品厂固废锌灰锌渣环境污染问题,又解决了农田土壤缺锌缺铁影响作物生长问题,同时提高了植物锌肥和铁肥的生物利用率,提高了作物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氯酸钾的生产设备,包括碱性氯化钠溶解装置和氯化钾溶解装置,氯化钾溶解装置通过第一过滤器连通复分解反应设备;碱性氯化钠溶解装置连通有电解槽,电解槽连通氯气去除装置和复分解反应设备,复分解反应设备连通有结晶器,结晶器连通离心装置,离心装置连通碱性氯化钠溶解装置;结晶器连通有溶液浓缩装置;碱性氯化钠溶解装置和氯化钾溶解装置均连接有流量计。本实用新型通过液‑液系统的配置方式使得氯化钾生产中计量准,质量易控制,无夹心料,且容易除去固体废弃物,防止有害固废的产生,还通过氯气去除装置的设置,节省了酸碱原料;通过溶液浓缩装置去除了溶液中多余的水分,通过旋流增浓系统增加了结晶效率。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100~400份,氢氧化钠10~50份,水玻璃50~300份,纳米氧化铝5~15份,拌合水250~400份,其中纳米氧化铝为γ相,亲水型,颗粒粒径10nm。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绿色环保,操作工艺简单,同时充分利用纳米氧化铝的纳米级尺寸、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易溶于碱液中的高活性的特征,可有效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显著降低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浸出率,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粉煤灰250~350份、石灰55~95份、石膏10~20份、水泥80~140份、铝粉0.3~0.7份、硫酸钠1~2份、三乙醇胺0.05~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4份、水260~290份。其中制备方法为:先将粉煤灰、生石灰、脱硫石膏以及水泥等胶凝材料混合进行搅拌,再加水与干料混合搅拌制浆;在浆料中加入铝粉及其他外加剂再次进行充分搅拌,然后浇筑到模具箱内,将模具箱移动到静养室内静止发气;此工艺使用大掺量粉煤灰,将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综合利用,减少堆积浪费,解决了热电厂固废处理问题,并减少了其他建筑材料的使用,符合国家建筑节能发展目标。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固废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脱模相变调温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相变调温石膏模壳为长方体,其中两侧面板上的榫头和榫槽对称设置,且两侧面板上的端面呈圆弧形;相邻之间的两个相变调温石膏模壳相连中间形成椭圆形空腔,空腔中注入现浇再生混凝土;由多个相邻相变调温石膏模壳的榫头和榫槽相互拼接形成相变调温墙体模壳体系;相变调温墙体模壳体系面向室内的一侧表面设有所述内水泥砂浆抹灰层;相变调温墙体模壳体系面向室外的一侧表面设有外水泥砂浆抹灰层。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了建筑垃圾,并且该墙体免脱模,相变调温石膏模壳‑再生混凝土一体化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
一种电池电芯粉末中六氟磷酸锂的高效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列步骤:将电池电芯粉末在50~100℃温度下加热;混合预处理后电芯粉末与质量分数0.5%~5%的NaOH溶液,充分搅拌反应,过滤浆料即得第一碱洗液和第一滤饼;再用水洗涤第一滤饼,得到第二滤饼与第一混合洗水;按照上一步骤方法用NaOH溶液洗涤第二滤饼至少一次,得到第三滤饼、第二碱洗液以及第二混合洗水;分别向第一碱洗液和第二碱洗液中添加钙盐,充分搅拌反应,过滤,即得含氟固体与回用碱洗液。本发明能够高效去除拆解料中的有机物及含氟物质,具有步骤简单、成本低廉、高效环保的特点,唯一的废弃物为含氟固废,碱洗液、洗水均可经简单处理后回用。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固废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热与氧化协同提取电镀污泥中铬的方法。将原始电镀污泥或经过预处理的电镀污泥与碱液置于水热釜内混合搅拌;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密封,通入一定压力的氧气或空气,或者加入氧化剂,保持搅拌保温进行水热反应,所得反应体系静置冷却后抽滤,滤液为高浓度铬液,固体经洗涤后为无毒矿物。本发明在保证铬具有高浸出率的基础上,可以将温度降至300℃以下,既降低了能耗,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不需要投入石灰、白云石等填料,有利于废物的减量化。
本发明属于水泥建材领域,涉及固废资源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大量利用金矿尾砂制备含P相/C4A3$辅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P相/C4A3$辅助胶凝材料的熟料矿物组成为:中间相:11~46%,C2S:26~68%,P相:0.3~11%,C4A3$:10~35%,C4AF:8~20%,C5S2$:5~20%。本发明能够大量消耗金矿尾砂和多种工业固体废弃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生成的含P相/C4A3$辅助胶凝材料,可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均能相契合;因此本发明是一种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制备含P相/C4A3$辅助胶凝材料的方法,且能够大大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具有潜力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发明属于碳中和与烟气治理、胶凝材料、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碳捕捉和碳固化技术制备轻质装饰板材的方法,包括步骤:(1)碳捕捉:使用碳捕捉技术,用吸收剂对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碳捕捉,制得二氧化碳储集材料CO2SM浆液;(2)碳胶凝剂的制备:将含CaO或Ca(OH)2碱性矿物材料的固体废弃物在有水的条件下加入到上述浆液进行反应,结晶得到球霰石CaCO3(V型)颗粒;(3)碳固化:将球霰石颗粒完全或部分替代轻质装饰板材材料配方中的水泥或其他起胶凝作用的材料,制造轻质装饰板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碱性固废来捕捉固化工业烟气中的CO2,将CO2转换为无机高效胶凝材料,并实现了无机环保轻质高强建筑装饰板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泥资源化的方法,包括将污泥,秸秆,YM菌,氨基酸原液,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功能菌和哈茨木霉T37功能真菌进行混合,通过高温低氧发酵,进行破碎、筛分并进行功能型发酵后再破碎、筛分得到成品。本发明主要原料为城市污泥和农作物秸秆,量大,可规模化、周期化生产,污泥为当地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泥符合CJ/T309‑2009标准,原材料来源安全,利用高温低氧和功能型发酵技术,可解决有机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达到有机固废资源化、稳定化利用。
一种拜耳法赤泥煤矸石路基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本发明材料以赤泥、煤矸石、粉煤灰、石膏、添加剂为主要原料,各原料所占总重量比例为:赤泥5~40%,级配煤矸石15~60%,粉煤灰5~25%,石膏1~15%,添加剂0~15%。在制备工艺上,煤矸石需提前破碎筛分并按一定级配混合,赤泥需先与粉煤灰混合后再在破碎机中破碎,最后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后用于铺路。本发明优点在于:赤泥无需烘干处理,并实现了赤泥的均匀预拌;所制备的路基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并能对赤泥中的碱进行有效的固结;在现场铺筑赤泥煤矸石路基,节约运输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此外,本发明基本全部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减轻了固废堆存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工艺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动与流化结合的三段式强化热解气化系统,适用于农林废弃物、煤、各种城镇和工业有机固废等。系统包括三段式热解气化反应器、一、二级旋风分离器、冷凝器、引风机、固体回收罐及卸料罐、螺杆进料器、添加剂进料器等。三段式反应器结构、电磁加热和添加剂联用实现强化热解气化,促进焦油裂解,减少污染物排放,热床料和产品气的循环利用极大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和产品气品质,通过反应器结构型式优化、进料系统改进和产品气回流的侧面切向布置,改善了系统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和温度分布,充分利用喷动、流化和气固旋动剧烈混合的原理,改善了热解气化强度和深度,提高了系统灵活性和稳定性。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复合激发充填胶凝材料的设计方法,属于充填采矿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高温养护,进行胶结充填体强度正交试验,快速获取盐基激发剂和碱基激发剂优化配方;然后进行复合激发剂配比正交设计与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和求解复合激发剂配比优化设计模型,即可得到复合激发剂优化配方,由此制备出低成本复合激发充填胶凝材料。本设计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固废的物化特性,快速获得低成本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优化配方,由此制备出适用于不同尾砂骨料和强度要求的低成本充填胶凝材料,为多种固体废弃物在充填采矿中规模化与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悬浮粉煤灰改性矿渣棉的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本发明使刚刚成纤的矿渣棉通过压差将粉煤灰均匀的吸入改性室,改性室内温度保持在600~800℃,使刚刚成纤的矿渣棉与粉煤灰微粒发生化学吸附,粉煤灰粘结在矿渣棉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碱性保护膜。本发明利用了工业固废,即粉煤灰、以及由矿渣生产的矿渣棉,制备出耐酸碱的高性能纤维材料,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寻找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波热解产生气体的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出气口处当前气体的目标特征参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当前气体中甲烷的第一当前浓度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第二当前浓度;确定与目标特征参数匹配的目标处理策略;根据目标处理策略,控制执行目标处理操作。也就是说,本发明能够根据出气口处待排放物中甲烷的第一当前浓度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第二当前浓度,实现高效且快速处理待热解对象的目的,整个热解处理过程能量消耗低,热解充分,可大大降低液体产物的量,能够有效防止热解设备的排气管道被堵塞,大大提高了污泥、油泥、生物料等固废的处理效率,并且降低了能耗,从而在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能互补大型智能养猪产业生态化模式,涉及智能养猪产业领域,本发明低碳能源网络和智能化大能源基地结合起来,配电网中的分散发电和有源负荷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更多电力用户将由单一的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产型消费者,即产消者,寓电于民,可培育大面积产消者,产消者依托互联网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把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分散在电网的各类资源聚合,进行协同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对电网提供辅助服务;本发明将中国所面临的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难题,可以通过沼气工程将固废资源化利用解决,垃圾、固体废弃物,通过分布式利用,如堆肥、沼气、发电等进行能源化利用,成为可再生能源之一。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固/危废处置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