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聚苯硫醚催化剂废渣中回收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该方法共包括八个步骤,首先用无水乙醇或含无水乙醇的溶液溶解锂盐,将其他盐保留在残渣中,达到Li与Na、Ca、Mg、K等杂质初步分离的目的,再用水将固体溶解、滤液干燥后再次用无水乙醇溶出锂盐,并与第一步中的锂盐溶液合并,在乙醇为溶剂载体中进行碳酸盐沉锂,固体经洗涤干燥获得电池级碳酸锂,溶液干燥获得粗盐附加产品。本发明的方法突破传统方法无法对复杂废渣回收获得电池级碳酸锂,或者需要添加除杂试剂纯化,成本高,操作复杂,且因碳酸锂在水中溶度积大导致收率不高的局限。在电池材料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温性能兼顾高功率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包括负极极片和复合电解液,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附着于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所述负极膜片由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基础层和主要由非晶态V2O5、导电材料、陶瓷填料混合制成的多孔层所构成。所述复合电解液由电解质锂盐、基础溶剂和功能添加剂组成;所述电解质锂盐主要成分为六氟磷酸锂;所述功能添加剂是由碳酸亚乙烯酯、1, 3-丙烷酸内酯、亚硫酸乙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乙酸甲酯五种有机化合物组成。本发明多孔层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本发明复合电解液兼顾高低温放电性能,从而可使电池在-55℃到70℃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且具有较高的功率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电架,包括座板,在座板的上端竖直安装有安装板,在该安装板的两侧对称布置有数层水平安装于安装板的放置板,在该放置板的上方设置有数个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充电器,该充电器与外接的电源连接,并且该充电器设置有两条便于与锂电池电极连接的引线,在该引线的端头设置有快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锂电池加工过程中的充电工序,合理的设计充电架,能够实现多规格锂电池大批量的充电,让充电工序的效率更好,并且合理的采用软质的引线和块夹与锂电池电极连接,能够实现引线的快速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保护电路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具有若干电芯的锂离子电池、放电MOS、充电MOS、检测电阻,所述放电MOS和充电MOS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与正极输出端之间;分别与所述锂离子电池、放电MOS、充电MOS电性连接的过充、过放保护芯片;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与负极输出端之间的检测电阻,所述过充、过放保护芯片还与所述检测电阻的两端电性连接;设置于电芯表面且用于检测电芯表面温度、且与所述过充、过放保护芯片电性连接的温度开关。当电芯的表面温度高于温度所述温度开关设定时,通过所述过充、过放保护芯片可以控制主回路的MOS管断开/闭合,从而达到温度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磷酸二氢锂的制备装置,可减缓对负压蒸发器的腐蚀。该磷酸二氢锂的制备装置,包括负压蒸发器,还包括加热循环室,在加热循环室与负压蒸发器之间设置有循环泵,负压蒸发器、循环泵以及加热循环室顺序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加热循环室连接有加热设备。工作时,磷酸二氢锂溶液在负压蒸发器与加热循环室之间循环,从而可避免负压蒸发器的内壁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大大减小了对负压蒸发器的腐蚀;同时,在循环过程中,负压蒸发器与加热循环室的内部循环空间可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换热效率,更利于磷酸二氢锂溶液的蒸发浓缩,还可避免磷酸二氢锂溶液浓缩后造成产品沉积,可使结晶体均匀,适合在各种酸性化学物质的制备中推广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法锂盐生产新工艺,包括:取锂辉石精矿,先焙烧,再冷却,得锂辉石焙砂;对锂辉石焙砂进行磨矿,得锂辉石矿粉;向锂辉石矿粉中加入硫酸,焙烧,得酸熟料;向酸熟料中加入碳酸钙,得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水,当混合物的pH值在5.5?6.0时,过滤,得固含量10%以上的硫酸锂浸出液;将硫酸锂浸出液经微滤膜过滤,去除固体杂质,滤液经软化处理,得Li+含量为20?25g/L的软化后滤液,软化后滤液经浓缩得Li+含量为40?50g/L的浓缩液,收集浓缩下来的废水,回收利用;向浓缩液中加入纯碱饱和溶液,使碳酸锂沉淀,过滤分离碳酸锂沉淀,用热水洗涤,干燥,得碳酸锂成品。
本发明属于三元电池电解液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γ‑硫代丁内酯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电解液。本发明一种含γ‑硫代丁内酯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包括非水溶剂、锂盐、添加剂为γ‑硫代丁内酯、过氧化二苯甲酰以及肉豆蔻酸异丙酯的混合物;γ‑硫代丁内酯添加到电解液中,使得锂盐的溶解度增大,改善电解液中锂离子传输特性;成膜添加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作为电解液和负极的表面活性剂,负极和电解液之间的电阻被降低从而抑制了电解液在负极表面上的分解;浸润添加剂肉豆蔻酸异丙酯可提高电解液对负极的浸润能力,从而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成膜添加剂和浸润添加剂复合作用形成易传锂、高稳定的SEI膜,从而提高了锂电池的锂离子传输性能。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过程:(1)将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30~35份、有机溶剂40~50份,研磨至纳米级别,然后与微孔空心球状富锂化合物20~25份复合,使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充分进入微孔空心球状富锂化合物的空心,加热预烧制得核壳结构的粉体材料;(2)将粉体材料浸入锂盐溶液中,在70~90℃下快速搅拌2~2.5h;(3)进行过滤、烘干,然后在300~350℃下固相烧结3~5h,即得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复合三元正极材料的容量高,有效解决了传统富锂基三元材料首次脱锂引起的容量衰减剧烈的问题,首次放电衰减小,三元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好,应用前景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碳包覆钛酸锂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锂电池用碳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方法。本方法首先制备钛酸锂前驱体,再通过乳液聚合在前驱体表面包覆聚合物,最后烧结得到碳包覆钛酸锂材料。本发明通过乳液聚合得到聚合物碳源,碳源包覆在钛酸锂表面均匀致密,包覆效果优于一般机械混合方法。乳液聚合过程在包覆聚合物的同时防止钛酸锂晶体的团聚,得到的产品颗粒小,尺寸均匀。本发明采制备的碳包覆钛酸锂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嵌锂MOF/石墨烯复合修饰的功能隔膜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隔膜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隔膜、由嵌锂MOF组成的致密修饰层和石墨烯导电修饰层;嵌锂MOF为锂离子嵌入MOF内部的颗粒,通过将MOF与LiTFSI在无水乙醇中搅拌12h,经离心清洗、烘干后得到;嵌锂MOF与PVDF分散至溶剂中,抽滤至隔膜上得到致密修饰层。高比表面积的MOF可有效吸附LiPSs,致密的MOF修饰层也进一步抑制穿梭效应,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利用MOF内部微孔,通过嵌锂处理构建锂离子传输通道,显著提高致密修饰层的锂离子通过性,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导电修饰层可提高LiPSs利用率。
一种耐高电压型低温锂离子电解液,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所述锂离子电解液包括主溶剂、稀释剂、成膜添加剂和锂盐,其中,主溶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20~40%,稀释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40~65%,成膜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5~15%,锂盐占电解液总质量的8~15%。本发明锂离子电解液,主溶剂和稀释剂对锂离子溶剂化结构的作用,让锂离子具有小的去溶剂化能,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可以使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放电性能和低温循环性能。
本发明涉及金属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锂带的制备方法。该3D打印制备金属锂带的方法在现有的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金属锂的特性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采用了定点区域单元逐层打印方式,在金属锂墨头与基底相对静止的情况下,实现区域单元的快速逐层打印,不但有利于打印厚度的控制,而且能够更好地防止金属锂在打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局部氧化反应,从而提高锂带的质量,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锂层厚度为3~100μm的金属锂带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的金属锂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碘酸类物质溶于无水的惰性有机溶剂中,使碘酸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1%‑0.4%;(2)将金属锂置于无水无氧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然后对金属锂表面进行抛光,直至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3)将抛光后的金属锂在步骤(1)所得溶液中浸泡5‑60min。该方法制备的金属锂负极材料可改变金属锂表面的状态,在锂电池中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和放电容量,从而降低锂二次电池的极化,延长锂二次电池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沉淀电池级碳酸锂的装置,包括沉锂釜和陈化釜;进液管路,与所述沉锂釜连通,以输送富锂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溢流管路,连通所述沉锂釜和所述陈化釜;料浆流出管路,设置于所述沉锂釜和所述陈化釜底部,以流出碳酸锂料浆;清液流回管路,一端连接所述陈化釜,另一端连接至进液管路;或一端连接所述料浆流出管路,另一端连接至进液管路。采用反应完成的母液清液来进行富锂溶液的稀释,通过自动控制调整稀释比例,取代了传统采用水稀释溶液带来的回收锂低的问题;降低反应过饱和,生成的碳酸锂颗粒大而均匀、粒度可控,杂质夹带少,易洗涤烘干,产品质量达到电池级碳酸锂水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干燥锂电池外壳的设备,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该用于干燥锂电池外壳的设备包括机箱、上料机构、固定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活动板、第一吸盘、气泵、下支撑板和第二吸盘。上活动板连接有纵向伸缩气缸,纵向伸缩气缸通过横向移动组件安装在机箱的内侧上部。多个第一吸盘安装在上活动板的下侧,多个第二吸盘安装在下支撑板的上侧。烘干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鼓风机、加热管、测温管和出风管。第一鼓风机安装在机箱的顶部,上活动板和下支撑板上均安装有多个出风管。当第一吸盘与气泵断开后,锂电池的上侧无遮挡,以使锂电池的上侧得到充分的烘干。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包括充电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充电模块后接检测模块,对充放电锂电池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进行检测,检测模块后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数据处理,然后传送给网络传输模块,通过网络把锂电池的状态传输给用户,所述检测模块包括MOS开关管,电流检测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根据放电数据实现锂电池健康状况的判定,减少因电池问题引起的电路故障;还通过网络实时监控放电过程;电池膨胀装置提醒用户更换膨胀变形的电池,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稳定供电的微型泵,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锂电池微型泵供电电压不匹配问题、锂电池放电压降特性导致的泵流量变化、锂电池过放电保护的问题。该一种锂电池稳定供电的微型泵包括泵头和驱动其的电机;可充电的锂电池;锂电池直流供电端与电机的电源端连接;锂电池和电机之间连接有升压稳压电路;升压稳压电路和锂电池的连接点连接有电压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的控制端与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提供匹配电压,能控制泵流的稳定及保护锂电池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本申请属于聚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聚变装置的活塞式锂弹丸成型器,包括:锂挤压器、电缸和气动切割发射器;所述锂挤压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锂挤压器一端与所述电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动切割发射器连接,用于在所述电缸的作用下,将从所述进料口填入的锂原料挤压成预设尺寸的锂丝从另一端输出;所述气动切割发射器,用于将所述锂丝切割成锂弹丸并以一定速度注入到等离子体中实现等离子体在线原位器壁处理。成型器整体结构简单,能连续制造毫米量级的锂丝并能按照要求连续注入不同尺寸的毫米量级锂弹丸到放电等离子体中,从而实现等离子体在线原位器壁处理。
本发明属于硫酸锂生产氢氧化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氧化锂的净化分离及膜浓缩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硫酸钠与氢氧化锂的混合溶液通过纳滤器进行硫酸钠的净化分离,得到氢氧化锂溶液;2)将得到的氢氧化锂溶液进行膜法浓缩,得到氢氧化锂浓溶液。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反应釜、纳滤器及碟管式反渗透装置,其中,纳滤器包括一级纳滤单元或者依次串联的多级纳滤单元,各纳滤单元设置碟片式纳滤膜。总体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氢氧化锂的净化分离及膜浓缩方法,可以直接将硫酸钠与氢氧化锂进行分离,过程中能耗低,易控制,且通过膜的氢氧化锂溶液纯度高,无需再通过添加化学药品,除杂处理流程短,工序少,处理难度较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端内侧焊接有散热网,且散热网的内侧设置有与外壳粘贴固定的防水透气膜;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位于外壳和防水透气膜的内侧,且锂电池本体的外端外侧均紧密贴合连接有第一橡胶块;壳盖,所述壳盖贴合设置在外壳的上表面,且外壳和壳盖的外端外侧均粘贴固定有第二橡胶块;外接线本体,所述外接线本体位于锂电池本体接线柱的上表面。该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便于对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和缓冲防护,增强其使用寿命,便于使外接线本体与该锂电池本体的接线端连接,并便于对外接线本体锁定防松动,以及便于对外接线本体进行绕卷收纳。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的正极及电解液混合回收方法,将电池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按照质量比例1:1在热水中混溶,之后在密闭容器中低温加热搅拌过滤掉氟化锂沉淀,滤液注入下一级饱和碳酸钠溶液获得非锂金属碳酸盐沉淀,之后通过热处理后粉碎筛分分离非锂金属。本发明通过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水解产生氢氟酸溶解正极材料,有效克服了目前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电池电解液进行回收时,需要分开处理,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加入额外酸溶解处理,对生态环境造和人员安全健康带来隐患的缺陷,实现了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同时回收,无额外酸加入,降低环境污染,且反应过程密闭操作安全性高,工艺简单,且易实现连续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基改性氧化硅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氰基改性氧化硅锂电池负极材料,它具有如下式所示的结构:。本发明采用了对氧化硅材料表面进行氰基化的修饰,提高了改性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循环放电后的电容量保持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磁致效应提高锂电池负极电极倍率性能的方法,采用一维纳米负极材料负载铁磁流体与铁氧体材料,在磁场下形成定向结构,与铜集流体垂直结合,形成三维密集阵列结构的负极电极,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锂电池负极材料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由于负极的各向异性生长引起的内阻过大,锂离子嵌入困难的问题,通过铁氧体材料和铁磁流体与负极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磁场作用下使负极材料具有取向性的垂直结合在铜集流体表面,形成三维密集阵列,使材料的活性点位暴露更加充分,形成锂离子传输通道,有效提高锂离子在负极材料中的脱嵌和迁移能力,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达到了通过控制负极结构而非成分达到提高负极材料电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刚性‑弹性界面层的锂金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金属电池领域。本发明通过在锂金属表面原位电化学沉积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形成无机‑聚合物结构,使得锂金属同时具备刚性‑弹性界面层。其中的聚合物网络提高了界面层的弹性和韧性,形成的无机单元可以提供较高的机械强度来抵抗锂枝晶的破坏。因此,该界面层不仅可以抑制锂枝晶的形成,还使得锂的沉积/剥离行为可以更快速和更稳定的进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全电驱动消防车动力锂电池热灾害预警系统和方法,包括:动力锂电池、监测系统、报警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监测系统用于检测动力锂电池的状态,并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人机交互系统进行数据显示,若存险情通过报警系统通知车内人员。动力锂电池中设有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变压力传感器、可燃性气体探测器和烟感探测器;监测系统的动力锂电池,并传输数据至数据采集系统,若达到预设的条件,则报警系统进行报警,本发明的优点是:实时提供准确的单体锂电池和电池包内部的运行状态,保障车载动力锂电池的持续稳定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站溴化锂机组系统多能流测点布置结构,溴化锂机组系统包含溴化锂机组、冷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整个溴化锂机组系统对外有3个能流进口及3个能流出口;3个能流进口分别是2路冷却回水和1路热水回水;3个能流出口分别是2路冷却供水以及1路热水供水;分布式能源站溴化锂机组系统多能流测点布置如下:冷水循环泵入口压力测点、溴化锂机组冷水入口温度、压力、出口温度以及流量测点、溴化锂机组热水入口温度、压力、流量和出口温度测点和热水循环泵出口压力测点。本方案系首次提出,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测点布置合理,有助于提高分布式能源站溴化锂机组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锂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该补锂集流体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在负极集流体上依次设置的锂源层和金属保护层;锂源层的厚度为1~20μm;金属保护层的厚度为50nm~5μm。这种补锂集流体通过在负极集流体上设置厚度可控的锂源层及金属保护层,有效提升了负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增加了锂电池的循环容量保持率。与现有负极补锂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补锂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在现有技术之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补锂方式,此方式可实现精确预锂化,同时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大型昂贵设备投入,实现了低成本、高安全性能的补锂集流体的制备。
一种微功耗低成本的锂电池组管理系统,包括一对输出端和主控器,还包括多个与单个锂电池并联的电池电压检测器,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器连接,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串联在锂电池组供电通路上的电流传感器、控制开关,及串联在锂电池组供电通路上并连接在锂电池组负极和一个输出端之间的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所述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均为MOS管,衬底分别与各自源极连接,且两个MOS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体锂电池保护IC,利用其简单可靠的单体保护特性,替代传统的中压锂电池管理系统中价格很高的采样,传感器件;通过合适的保护IC串联成模块,避免将单体IC高压击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燃爆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台靠近左右两侧的下端均设有底座,支撑台位于右侧的上端设有固定台,固定台靠近上端的前侧壁上设有矩形开槽,矩形开槽的底部上设有燃爆测试槽,燃爆测试槽内设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锂电池插设于L型支撑块上的U型板内,使得第二液压缸带动两块夹持板对锂电池进行夹持固定,并由电动滑轨配合电动滑块带动L型支撑块和锂电池移动至矩形开槽内,使得第一液压缸带动锂电池插设于燃爆测试槽内,代替人工移动锂电池,省时省力,通过气缸带动活动杆上的限位抵块向燃爆测试槽内水平移动,并配合固定杆上的限位抵块对锂电池进行夹持限位,避免影响测试的结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喷射灭火剂的锂电池针刺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舱、灭火剂钢瓶、锂电池支架和针刺装置,所述锂电池支架设置在实验舱内,所述针刺装置设置在实验舱内,并处于锂电池支架的上方,所述灭火剂钢瓶与针刺装置通过管道连接,以输出灭火剂至针刺装置内。本实用新型的可喷射灭火剂的锂电池针刺实验装置,通过实验舱、灭火剂钢瓶、锂电池支架和针刺装置的设置,便可实现利用针刺刺入到锂电池内,同时喷射灭火剂进行灭火实验的效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