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粗制磷酸锂制备碳酸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粗制磷酸锂加入转化剂,在200‑1000℃下焙烧,焙烧之前和焙烧过程中一直通入保护性气体,经过焙烧后,物料转化成磷酸盐固体和可溶性锂盐的混合物;焙烧后的物料进行湿法球磨,过滤后得到磷酸盐固体和含锂溶液;含锂溶液调节pH值为9.0‑11.0,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再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碳酸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回收粗制磷酸锂渣中的锂,锂回收率高达98%以上。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成本低廉,实现粗制磷酸锂渣的高效提锂,副产物钙镁磷酸盐可作为钙镁磷肥原料,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添加剂和导电锂盐,所述添加剂包括接枝聚硅烷类化合物、氟代碳酸乙烯酯和二氟磷酸锂;所述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解液。添加剂中引入接枝聚硅烷类化合物,对正极材料的高温抑制产气的效果有明显提高;另外,其在负极表面形成韧性较强的SEI膜,有效减少循环过程中由硅碳负极膨胀带来的SEI膜损坏与重组;再有,所述添加剂中还引入氟代碳酸乙烯酯和二氟磷酸锂,三种物质协同作用形成复合膜,更有利于对Li+的高效传导加强电池低温放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电动汽车锂系动力电池中回收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锂系动力电池粉碎,得到粉料;在粉料中加入强碱溶液,溶解铝及铝的氧化物,过滤得滤泥;将滤泥用硫酸溶液和双氧水溶液的混合溶液浸出,得到浸出液;在浸出液加入萃取液,萃取分离,取萃余液;用碱液调节萃余液的pH为3.0~8.0,将萃余液中的杂质沉淀;在萃余液中加入水溶性氟盐,将萃余液中的钙和镁沉淀,过滤得到锂盐溶液。本发明的回收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锂系动力电池,最后所得的产品为纯度不低于97.5%的高纯碳酸锂,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回收处理过程中无高温处理,能耗较低。
本发明硝酸锂非水溶剂电解液制备方法及其锂/二硫化铁电池属于电池领域,硝酸锂非水溶剂电解液包含非水混合溶剂、硝酸锂和锂盐,硝酸锂在非水溶剂中的体积摩尔浓度为0.001~0.2M,锂盐是碘化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或其中二者的混合有机非质子性溶液,锂盐体积摩尔浓度为0.1~2M,非水混合溶剂包含乙二醇二甲醚、二氧戊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丁酯、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本发明电池的放电性能得到提升,存储寿命延长,加工艺简单,硝酸锂在非水溶剂中的浓度易控制,电池生产过程简便,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隔离膜。该锂二次电池隔离膜至少包括一强吸水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层,其中强吸水材料优选为分子筛。强吸水材料能完全吸附锂二次电池制程中残留及使用时水分子气透性渗入的水分,防止锂离子电池中毒或锂金属与水反应,从而提高锂二次电池使用寿命。另外,强吸水材料与高分子材料适当结合,能增加隔离膜机械强度,减少锂二次电池在辗压制程中电极穿插现象或多次充放电后锂金属针状物产生导致的电极穿插现象,从而提高锂二次电池安全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该隔离膜的锂二次电池。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其中,该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包括聚合物基材和形成在该聚合物基材的一侧的钛酸锂层。还公开了所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所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和混合负极相比,将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钛酸锂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隔膜,解决了钛酸锂和石墨在混合过程中的异相兼容困难的问题,使得负极混料工艺简化,极片的均一性也不受影响。将钛酸锂涂布在聚合物基材上,并将涂覆有钛酸锂层的一侧贴合在石墨类负极上,同样也可以达到混合负极的作用,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瞬时倍率充电性能、低温充电性能和常温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锂氯化盐原液中制取高纯度碳酸锂的方法,包括:获取氯化锂浓缩液,从钙、镁、硫酸盐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锂浓缩液,从经过提纯的氯化锂浓缩液中沉淀出碳酸锂,一定条件下借助于碳酸氢铵浆液进行碳酸锂的沉淀,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从反应器中导出;加以提纯后,将经过碳酸锂沉淀作业的母液进行蒸干,就得到了固态的氯化铵和浓度300-350克/升的液态氯化锂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去除其中的固态物后,又反过来用于碳酸锂的沉淀作业中,而固态的氯化铵则需用饱和氯化锂溶液进行冲洗,去除其中的氯化锂残留,并进行干燥。本发明在碳酸锂沉淀过程中避免了钠离子的参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循环利用,避免了废液的产生。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环状酯25份~35份、链状碳酸酯30份~50份、链状羧酸酯25份~35份、六氟磷酸锂12.5份~14.5份、碳酸亚乙烯酯1份~2份和氟代碳酸乙烯酯2份~4份。这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能够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致密度更高以及结构更稳定的SEI膜,从而避免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之间迁移的锂离子吸附在电极材料表面,以增加迁移的锂离子浓度,从而提高了单位充放电时间内正、负极之间移动的电荷的数量,进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速率。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上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可嵌入释出锂的正极活性物质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烘烤,压延,其中,在烘烤步骤和压延步骤之间、或在压延步骤之后:用碳酸锂溶液浸渍或喷涂处理正极片表面,并进行真空干燥。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包括正极片、隔膜、负极及非水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片为通过上述步骤处理得到的正极片。采用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片制备方法得到的电池具有良好的高温安全、循环及储存性能。
一种从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回收磷酸亚铁锂材料的方法,将回收的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烘焙干燥后,将其固定在盛有强极性有机溶液的专用超声波震荡池中,施加超声波震荡,俟正极片上的磷酸亚铁锂和导电剂从集流体铝箔上脱离后,取出所述铝箔、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向专用超声波震荡池内添加一定数量的锂源、磷源或/和铁源的化合物或/和有机溶液,再使用球磨机将得到的溶液进行混合均化和球磨、喷雾干燥、高温烧结和粉碎处理即得到可直接用于制造磷酸亚铁锂电池所需的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回收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上的95%以上的磷酸亚铁锂材料,其纯度在99%以上,完全达到能再次用于磷酸亚铁锂电池的再生产和制造的目的。而且回收、处理工艺过程简单,设备通用,易于产业化等优点。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锂源化合物、二价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有机小分子碳源添加剂混合,球磨,烧结,得到烧结前驱体;B.将步骤A中烧结前驱体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碳源添加剂混合,球磨,烧结,粉碎,得到成品磷酸铁锂粉末。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将碳源分成两步加入到前驱体中,且先加有机小分子碳源,后加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碳源,制备得到的磷酸铁锂碳包覆效果好,做成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片。制备方法包括:烧结制备磷酸铁锂粉末;以及在磷酸铁锂粉末颗粒的表面上包覆铝单质形成磷酸铁锂-铝复合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依据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与包覆的铝单质可在分子级别实施均匀分散与表面包覆,依据本发明制备的电极片的电导率可提高10~1000倍,依据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大幅度降低、大电流充放电性能明显提升,这尤其适合应用于高功率动力锂离子电池。与采用包覆其他金属单质相比,Al金属具有更便宜、质量更轻、熔点更低、电化学性能更稳定等优点;此外,由于复合材料中的铝与正极集流体为同一种材料,由此不会形成腐蚀原电池效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预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预锂化处理方法、电池及车辆。其中,用于电极预锂化的材料,包括锂基材,以及覆盖于所述锂基材表面的致密保护层,所述致密保护层包含Li元素、以及Bi元素或N元素。致密保护层相对于锂基材而言在空气中可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降低用于电极预锂化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致密保护层可以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可以有效避免锂基材与空气或者其他可反应物质直接接触。同时致密保护层不会影响锂基材用于电极预锂化过程中的使用效果,可以在预锂化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嵌入锂效果,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预锂化浆料、电池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所述浆料包括溶剂和分散于溶剂中至少两种锂粉,包括第一锂粉和第二锂粉,第一锂粉包括金属锂和包覆在金属锂表面的第一保护层,第二锂粉包括金属锂和包覆在金属锂表面的第二保护层;其中,第一保护层被配置为在第一压力下破裂,第二保护层被配置为在第二压力下破裂且在第一压力下稳定;第二压力的压力值高于第一压力;其中,第一压力为将浆料压合于电池负极片的压合力,压力值为0.3~0.6MPa;第二压力为电池循环中产生的膨胀力,压力值为0.6~2.0MPa。该浆料能够在电池循环中实现根据锂离子消耗情况分阶段、持续地、可控地补充锂离子,使得电池设计时无需增大NP比,可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车辆。所述负极极片包括基材、包覆所述基材的修饰功能层、以及包覆所述修饰功能层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基材材料包括铜,所述修饰功能层包括含有儿茶酚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所述含有儿茶酚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于阻止所述基材氧化,并在过放状态下对所述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阻止所述基材溶解或者析出;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用于为锂离子提供嵌入脱出通道。使得在锂离子电池过放电时进行充电,负极极片仍可以保持正常状态,从而负极极片可以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过放电的情况,扩宽了锂离子电池可使用的电压区间,减少锂离子电池因为过放电锁死的异常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含己二腈、亚硫酸丙烯酯和硫酸锂;该电解液用于锂离子电池中能够在正负电极表面均形成稳定的钝化保护膜,从而能够提高高电压匹配硅碳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同时,降低电池膨胀率,减小内阻,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碳酸乙烯酯25~35%、二甲基碳酸酯15~25%、碳酸甲乙酯25~40%、六氟磷酸锂10~15%、亚硫酸丙烯酯1~5%,在不添加碳酸亚乙烯酯(即VC)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一次性电子烟中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要求,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应用在一次性电子烟的锂离子电池上,具有功率大、电压高、能量密度高的特点;在节省成本的同时,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也得到了提升,还保障了锂离子电池在4.2V满电状态下的低自放电。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组管理芯片,锂电池组包括串联连接的N个锂电池单体,包括:多路复用单元,被控制以便分别采集N个锂电池单体中的一个锂电池单体的电池电压;模数转换单元,接收电池电压,并且将电池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第一滤波单元,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且生成滤波后信号;比较转换单元,用于对滤波后信号及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以便生成状态信息;状态滤波单元,将状态信息转换为电压状态信号;以及开关控制模块,基于电压状态信号来生成锂电池组的充电开关及放电开关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开关及放电开关的导通与断开,从而控制锂电池组的充电及放电。本公开还提供了锂电池组管理方法、系统及电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析锂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芯的应用边界数据,并根据应用边界数据获取电芯的若干关键数据;基于若干关键数据,获取电芯的多种电流的脉冲循环析锂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获取析锂边界电流值,将析锂边界电流值和若干关键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获取完整的边界电流表;实时获取电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电量,通过累计电量获取平均电流;将预设的析锂保护条件和边界电流表建立关联数据,根据关联数据实时限制实际电流的大小。能够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负极析锂问题,增加电芯续航能力,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公开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该正极材料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和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为MnO2‑Li2CO3材料。可以提供由此正极材料获得的锂离子电池以避免正极活性物质在高充电电压条件下发生的不可逆结构变化,从而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
本公开涉及一种提锂的方法和电池级单水合氢氧化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含锂卤水进行除杂浓缩处理,得到富锂浓缩液;使富锂浓缩液进行双极膜制碱处理,得到混合碱液和盐酸溶液;使混合碱液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得到蒸发结晶析出物和蒸发结晶终点母液;使蒸发结晶析出物进行第一溶解再结晶处理,得到第一再结晶析出物和第一再结晶母液;使第一再结晶析出物进行第二溶解再结晶处理,得到单水合氢氧化锂和第二再结晶母液;本公开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电池级单水合氢氧化锂,且对锂离子的回收率高。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双氟磺酰基亚胺锂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该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和溶质,溶质包括双氟磺酰基亚胺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其他锂盐以及硫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的电解液在大于4.3V的高电压下工作,能够很好地抑制双氟磺酰基亚胺锂对铝集流体的腐蚀,从而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一种拓宽锂离子电池使用温度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拓宽锂离子电池使用温度的电解液包括添加剂Y和添加剂A组成,所述的添加剂Y如结构式I所示,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和烷氧基中的任一种。本发明的电解液中:添加剂Y能够在低电位下优先于溶剂被氧化,从而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和电解液的界面性质,可以抑制高温下过渡金属离子的溶出,显著提高高温性能;添加剂A和添加剂Y能够在高电位优先溶剂被还原,共同形成高导锂离子的有机成分和高稳定性的无机成分复合的负极和电解液的界面性质,明显提高电池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充电和高温性能;
一种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添加剂Y和含S=O的化合物,所述的添加剂Y如结构式I所示,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和烷氧基中的任一种,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优势是可以解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和安全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检测方法,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测试领域,用于解决目前对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检测存在安全隐患高且测试过程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析锂的检测方法包括:在不同的温度下对锂离子电池分别进行充放电测试;采集该锂离子电池的初始电池容量;分别采集该锂离子电池在各温度下进行该充放电测试后对应的电池容量;根据该初始电池容量和与该温度对应的电池容量,计算与各温度对应的该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当该容量保持率与对应的温度正相关时,判断该锂离子电池无析锂,否则,判断该锂离子电池析锂。
本发明涉及碳酸锂的制备,具体涉及利用硫化锂废料制备工业级碳酸锂的方法,属于废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利用硫化锂废料制备工业级碳酸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常温常压下,将硫化锂废料和双氧水溶液混合,搅拌反应,得到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搅拌反应,经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工业级碳酸锂。本发明方法,以双氧水处理硫化锂废料为原料,再通过碱性沉锂转化为碳酸锂,该方法工艺简单实用,生产成本低,污染小,生产安全性高,节省了能源,有效地利用硫化锂废料,避免硫化锂废料保存和存储出现问题,生产得到的碳酸锂,主含量不低于99%,满足工业级碳酸锂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层的组合物、锂离子电池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其应用。本发明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第一负极活性物质5%-10%、第二负极活性物质85%-90%、导电剂0.5%-2%、粘结剂1.5%-5%;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包含核-壳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材料。所述锂离子电池负电极、锂离子电池均含有本发明组合物。本发明组合物的导电性能高和循环性能好。含有本发明组合物的锂离子电池负电极具有优异的导电和循环性能,且其结构稳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优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无损检测方法。本发明针对金属锂析出的特点,对充电过程中的金属锂析出进行检测,从而为充电策略的选择与控制提供一种无损且有效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对待测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然后对电池进行间歇性电化学激励,分析电池电压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果电化学激励前后,待测锂离子电池电压的差值的变化率发生跃迁现象,则说明所述锂离子电池出现析锂过程。本发明中锂离子电池析锂的无损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计算过程,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锂离子电池,可用于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的金属锂析出检测,还能为电芯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基础。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节锂电池保护IC和单节锂电池保护电路,其中,单节锂电池保护IC,包括单节锂电池保护IC本体、IC工作副电源引脚VC和第一二极管;单节锂电池保护IC本体包括引脚VDD、充电控制引脚CO以及第一开关组件;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一二极管与第一开关之间接入IC工作副电源引脚VC;IC工作副电源引脚VC外接一个大于单节锂电池电压的充电器电源。通过接入一个IC工作副电源引脚VC,并外接一个大于单节锂电池电压的充电器电源,实现在电池充电过程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更高的保护IC外部电路中MOS管工作的驱动电压,使保护IC外部电路中MOS管导通内阻减小,在相同充电电流条件下减少保护IC外部电路中MOS管的发热,提升安全系数。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