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设计锂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正极配方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负极配方包括:负极材料和负极导电剂;负极材料为无定形碳包覆石墨所形成的核壳结构颗粒,其制备方法为:将有机碳源溶于溶剂中,配置为有机碳溶液,向有机碳溶液中加入石墨细粉并分散均匀,得到石墨分散液,对石墨分散液进行低温焦化,得到预溶胶,向预溶胶中加入生物质载体,浸渍吸附至生物质载体饱和,随后过滤出生物质载体依次进行二次热焦化和烧结固化,即得到粉料状的负极材料。本发明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优异,且具备耐高低温的能力。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集流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涂碳铝箔,涂碳铝箔的导电涂层的涂料包括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导电剂包括石墨烯以及炭黑、碳纳米管、层状导电石墨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丙烯腈、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溶剂包括水和无水乙醇中的至少一种,炭黑和石墨烯经过聚乙烯吡咯烷酮接枝改性。本发明采用石墨烯作为导电剂,可以使导电涂层具有较高的热导率,提高电池的散热性能;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接枝在导电剂表面,降低导电剂的表面自由能,增大空间位阻,使接枝改性后的导电剂具有高分散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具有核壳结构的S@TiO2/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以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球作为牺牲模板,然后用钛酸丁酯作为原料在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球上均匀覆盖一层Ti(OH)4,通过高温煅烧得到TiO2中空球,热熔融法填充硫后得到S@TiO2复合结构,利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线,最后通过超声搅拌将S@TiO2与聚吡咯纳米线复合均匀,形成S@TiO2中空球外缠绕聚吡咯纳米线的复合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抑制聚硫化物的扩散和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高导电性的聚吡咯纳米线可以进行有效的电子传导,两者协同作用从而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安全性锂电池的电芯结构,包括柱状电极、电极引线、隔膜套管、蜂窝煤状电极、电池壳和绝缘垫片,所述电池壳内设有至少一个多孔隔膜套管,所述的多孔隔膜套管内设有柱状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柱状电极有粉末状的电极材料压制成型,电极引线与柱状电极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壳位于多孔隔膜套管外设有蜂窝煤状电极,所述蜂窝煤状电极由粉末状电极材料压制成型,并设有与多孔隔膜套管相同数量的通孔,一个通孔能够嵌入一个多孔隔膜套管。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当电池受到集中应力作用导致电池内部结构发生损坏时,粉末压制成型的柱状电极立即粉碎、失去电接触,因而不会发生短路,从而可有效避免电池发生爆炸的危险。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设有防胀气自动补液装置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顶盖板、正极柱、负极柱以及设于所述电池壳体内部的电芯,电池壳体内部分隔为电芯腔、备用电解液腔以及气体缓冲腔,所述备用电解液腔内装有备用电解液,位于所述电芯腔与备用电解液腔之间的为固定的第一隔板,位于备用电解液腔与气体缓冲腔之间的为可上下活动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单向阀A,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设有单向阀B,所述电池顶盖板上设有单向排气阀,位于第一隔板底部的单向阀A与单向排气阀进气口处均设有透气吸湿层。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因电池胀气引发的安全隐患以及能够及时自动补充电解液。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极片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集流体和电极膜分切后再叠片热压不利于后面连续热压的工序实施的缺点,制作时以PET作为载体,包括如下步骤:A.将集流体进行酸碱清洗或者碱酸清洗;B.冲洗干净后涂布一层导电胶,然后充分烘干;C.将集流体与PET各自放在放卷体上,并同时进行平行放卷,使集流体平行贴附在PET上面;D.电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并将之烘干;E.集流体与PET同时分开单独收卷。把电极浆料直接涂布在铜铝箔或铜铝网上,可实现集流体和电极浆料的连续热压工艺,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GC‑MS检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碳酸酯类有机物及添加剂的方法,通过对电解液进行前处理,有效防止电解液中固体颗粒及氢氟酸造成色谱柱中担体流失、腐蚀,减少色谱柱和进样针更换频率,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采用SCAN和SIM相结合的模式全谱扫描,不仅能够确保电解液中高浓度的碳酸酯类有机溶剂被检测出,少量的功能添加剂同样可被检出,不会遗漏;用外标法定量分析电解液组分线性和重现性好,测量精确度高。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碳包覆掺钴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包覆掺钴氧化锌纳米材料为纳米颗粒,形状不规则,粒径在200‑500nm,颗粒之间松散无序排列,且为核壳结构,掺钴氧化锌为核,无定型碳为壳。通过水热合成反应形成MOF前驱体材料、高温碳化MOF材料得到所述碳包覆掺钴氧化锌纳米材料,制备简单、节能,适合工业化生产。以锂片作为负极装配成电池,在1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70圈后表现出368 mAh g‑1的高比容量,且循环性能稳定。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目前还没有导电性能好,防止出现移位的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包括电芯组和转接板,其特点是:还包括左半壳体、右半壳体、左导电条、右导电条、左端子连接片和右端子连接片,电芯组和转接板均位于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形成的壳体内,左导电条固定在左半壳体的顶部,左半壳体上设有左端子连接片预留槽,左端子连接片穿接在左端子连接片预留槽中,左端子连接片的上部固定在左导电条上,右半壳体上设有右端子连接片预留槽,右端子连接片穿接在右端子连接片预留槽中,右端子连接片的上部固定在右导电条上,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上均设有防移位结构。本发明的导电性能好,装配方便,防止出现移位情况。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组合式锂离子电池包括N个圆桶状壳体、N个盖帽和N个电芯,N个电芯通过卷绕在电芯上的极片直接相连,每个电芯连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相邻两个圆桶状壳体之间连接有通道,电芯位于圆桶状壳体中,连接极片位于通道中,盖帽盖在圆桶状壳体上,连接盖帽的通道盖盖在通道上,正、负极极耳分别和盖帽、壳底相连。制作方法为:用带有N个卷针的卷绕机同时卷绕N个电芯,将N个电芯装入N个圆桶状壳体中,再烘烤、注液,然后盖紧盖帽进行活化、化成和分容。本发明电池内部热量分布均匀,热量易散出,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极化平衡,有效增大单体电池的容量,提高电池的各项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分别由正、负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正、负极集流体上的正、负极材料组成,所述负极集流体为不锈钢箔,负极材料由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组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一是正极采用氧化镍钴锂,负极使用硅碳复合材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二是使用不锈钢箔作为硅碳负极的集流体,增强极片的形变承受力。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低压防爆组合盖,包括导电极柱和盖板,所述盖板上安装防爆片,所述导电极柱密封安装在盖板上,所述导电极柱上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导电极柱下部设有通气孔道,所述通气孔道与所述内螺纹孔连通,靠近内螺纹孔侧的通气孔道内安装橡胶球,所述内螺纹孔内安装压盖,所述压盖顶紧在所述橡胶球上。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重复开启和关闭、可靠性良好、提升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用低压防爆组合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用阻燃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阻燃聚酯薄膜主要有以下重量组分制备组成:70~89%的改性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5~10%的阻燃剂,1~5%抗水解剂,1~3%开口剂和4~12%的着色剂;通过改性PEN获得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通过改性PEN材料中添加聚酯和聚乙二醇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磷酸铵微胶囊作为阻燃剂,使得聚酯薄膜具阻燃等级达到UL94 VTM‑0等级。本发明使得聚酯薄膜具有耐高温、耐水解、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较高的延伸率的特性,可用于对耐水解、阻燃要求较高的动力锂电池的材料包装。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预测方法,包括取A只待预测容量的电芯进行完整充放电,导出放电容量并计算放电容量均值Cm;将每个待预测容量的电芯充满电,后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充放电:①将待预测容量的电芯进行恒流放电,设置电芯放电截止容量为C’;②继续小电流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V1,统计①②两步总放电容量C1;③之后再将待预测容量的电芯小电流充电至截止电压V2,并统计充电容量C2,静置一定时间后统计反降电压OCV;将C1、C2、OCV输入容量预测公式即可得到电芯的预测容量值。本发明无需完全放电就能得到电芯完整放电的容量值,且平均预测误差在0.8%以内,可缩短电芯周转时间,提高产能,降本增效。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公开了一种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和非对称涂层,所述非对称涂层包括涂覆于隔膜基材一面的第一涂层和涂覆于隔膜基材另一面的第二涂层,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分别包含不同有机聚合物,第一涂层面密度为0.1‑1.5g/m2,第二涂层面密度为0.3‑2.5g/m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所述的一种隔膜。本发明通过在隔膜面对负极的一侧涂布高粘结力的涂层,克服负极粘接较弱,电池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分层和负极脱落的问题;并针对正负极表面粗糙度和张力的差异对隔膜粘接层进行设计,匹配正负极的变形弯曲,缓解正负极与隔膜粘接后导致的弯曲变形明显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方形锂电池的高度检测设备,包括大理石支撑装置、电池夹紧装置、纵向导向装置以及高度检测组件;大理石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和装于底部支撑架顶部的顶部支撑平台;纵向导向装置水平铺装于顶部支撑平台上,包括纵向滑轨、纵向移动件以及纵向驱动装置,纵向滑轨水平铺装于顶部支撑平台表面;纵向移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纵向滑轨上;电池夹紧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和夹爪组件,底座组件架装于顶部支撑平台上,并在顶部设有一纵向连接梁,其上沿纵向顺次设置多套夹爪组件;高度检测组件包括传感器底座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夹持于夹爪组件中的方形锂电池的高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检测精度高、兼容性强,可与现有产线对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浸润方法,通过夹紧、注液、第一次抽真空→搁置→辊压、排气→夹紧、第二次抽真空、充气保压、第三次抽真空、封口→搁置多个步骤,大大缩短了电解液浸润时间,实现了对软锂离子电池电芯(尤其是高压密度极片)的快速浸润,消除了高温对部分电解液成分的影响,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在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化应用。
方形锂电池负压通路检测装置、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单元,包括外框和顶盖;负压检测单元,包括工装阀管和真空数显表,工装阀管设置于安装腔内;真空数显表嵌装于外框的前面板上;以及信号传输单元,包括路由器以及一对供电铜条;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化成分容设备和检测装置,化成分容设备的顶部悬装运动机构装配体,方形锂电池负压通路检测装置安装于化成分容设备内;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运动机构装配体下降,供电探针与检测装置相连接,以对路由器进行供电;执行对负压通路抽真空的指令,路由器将真空度信号传输给外部设备,以检测负压通路是否漏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具体检测到哪个负压通路漏气。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锂电池防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有蜂鸣器,所述箱盖的底部有隔板,所述箱体的内侧有导水管,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相对一侧有导电块,所述横板的顶部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有固定块。通过电动推杆工作,电动推杆推动推板和绝缘块上移,绝缘块上移至导电块之间,电动推杆继续工作,电动推杆推动横板上移,固定块通过连接杆带动挡板上移,挡板通过活动杆带动导电块移动,导电块拉伸第二弹簧向相对一侧移动,导电块移动接触,电路形成通路,蜂鸣器报警。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包括:机架,从上到下设有若干层加工工位,用于对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进行化成分容;电池充放电夹装单元,设置于机架加工工位内,包括框体、上针板机构、下针板机构和充放电机构;所述充放电机构安装于上针板机构的顶部;电池固定单元,包括电池支撑板和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支撑板安装在上针板机构、下针板机构之间的框体上;散热装置,设置于电池充放电夹装单元顶部,并且散热装置的通风口对准电池托盘;以及控制器,实现控制器对电池充放电夹装机构以及散热装置的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完成化成和分容两个工序,其恒温充放电、提高充放电效率、缩小空间占比和安全功能可有效提高电池品质和系统的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稳定性的方法,将所有电池室温下先以小电流0.1‑0.2C循环3周,以最后一周放电容量为标称容量,根据标称容量确定电池的SOC,然后将电池固定在一个自主设计的冷却板中部,在1C下0‑100%SOC范围内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在脉冲阶段每隔0.5‑1.0S记录一次电流、电压和容量,其余时间每隔5‑10S记录一次。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脉冲电流法,定量评估了不用SOC下大电流充电对锂离子电池稳定性的影响,缩短了评估周期,同时采用自主设计的冷却板,避免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试结果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作为锂离子电池用的陶瓷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商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用陶瓷粉末经过碱溶液的水热反应处理后,与粘结剂以及溶剂混合,经过静电喷雾法喷涂到隔膜上。与涂覆之前相比,经过涂覆后的隔膜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高的吸液率。经过静电喷雾法喷涂后的陶瓷涂层均匀且致密,对于提高吸液率、耐热性和强度上有较大的贡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锡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锡前驱体和某种糖类加入到特定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随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升温至160-200℃,保温30~720分钟,反应后离心分离,并干燥;随后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方法中,以纳米锡前驱体作为模板,通过简单的溶剂热碳化过程合成锡碳复合纳米材料,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成本,可大批量生产;本发明中采用的溶剂热过程能够有效的抑制金属锡的氧化,从而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锡碳复合纳米材料;而且锡与碳的比例可控,有利于后续的对锡碳复合纳米棒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的深入研究。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固态电池,具体涉及固态电解质领域。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第一电解质浆料,并以流延或涂布的方式成膜,再通过雾化喷涂的方式将耐高压正极材料的第二电解质浆料喷涂至第一电解质膜上,经原位固化后形成复合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可实现与高压正极材料的适配,避免电池内阻的提升,提高抑制锂枝晶生长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容量及安全性。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极片制造和电池组装过程中产生的废极片和/或废电极浆料的回收利用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粉料循环利用工艺,通过将废极片和/或废电极浆料的回收与剥离溶剂废液的再生处理相联合,通过利用再生的剥离溶剂来浸泡废极片,大幅度的降低了回收成本,从而实现了电极粉料的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现有回收工艺运行成本高、循环周期长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夹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一侧的底座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上表面安装有一个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下表面安装有一个滚轮机构,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根据锂电池极耳的长度大小,选择不同长度大小的拉力测量仪,并将拉力测量仪上的两个固定环分别套接在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并通过驱动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分别进入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进而可以对拉力测量仪进行固定,使得可以通过不同长度的拉力测量仪来对不同规格的极耳进行检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组合物包括:如下式(I)所示的第一添加剂和下式(II)所示的第二添加剂: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陶瓷隔膜用低含水率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氧化铝制备技术领域,锂电池陶瓷隔膜用低含水率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铝原料与水混合打浆,加入研磨机中,往研磨机中加入分散剂和直径为0.8‑1mm氧化铝磨球进行研磨,研磨至氧化铝粉体的粒径D10≥0.3μm,0.8μm≤D50≤1.2μm,D90≤3.0μm,D99≤8.0μm;(2)将得到的氧化铝浆料脱水得到固体氧化铝,然后进行干燥;(3)将干燥后的氧化铝置于温度为1400‑1500℃条件下煅烧120‑150min;(4)煅烧后的氧化铝进行粉碎,经破碎团聚颗粒,过200‑400目筛网后无筛上物,通过除铁装置,得到氧化铝粉末。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