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包含被含有多个纳米颗粒的基质材料围绕的多个硬质颗粒。还公开了包括该复合材料的钻地工具和形成该复合材料的方法。还公开了具有催化剂材料的多晶材料,所述催化剂材料包括在该多晶材料的相互接合的晶体之间的间隙空间中的纳米颗粒,以及形成该多晶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品,上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纤维丝进行纺丝的步骤;通过对经纺丝上述的纤维丝喷射浸渍树脂乳液来对上述纤维丝的表面进行涂敷的步骤;以及通过对表面被涂敷的上述纤维丝进行集束来形成纤维束的步骤。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1),其具有一由一种第一材料(8)制成的第一层(2),所述第一层具有一上侧面和一与所述上侧面相对置的下侧面,所述复合材料还具有一布置在所述第一层(2)的上侧面上的、由一种编织的第二材料(14)制成的第二层(4),其中,所述第一材料(8)沿第一方向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具有更高的弹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层(2)的上侧面走向,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层(2)和所述第二层(4)呈如下方式面式地彼此连接,即,所述复合材料(1)沿所述第一方向比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更高的弹性。
通过选择其固体表面能与聚合物的固体表面能匹配的表面改性的填料,设计并制造聚合物复合材料和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其中在该表面改性的填料上聚合物的接触角提高小于约5度。通过吸附具有或者单峰、双峰或者多峰尺寸分布的无定形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从而使填料表面改性。本发明的表面改性的填料在室温下显示出可测量的屈服应力和小于或等于约30,000PA.S的粘度,且包括选自矿物、植物材料、动物材料、碳纤维、石墨、无定形碳、碳纳米管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本发明还提供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在不存在外加溶剂、活化剂、边缘改性剂、相容剂或水溶助长剂的情况下,熔体配混各成分,在结晶或半晶聚合物内剥落无定形有机粘土。
本发明涉及导热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制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包含颗粒状氮化硼、连续的电绝缘纤维;和热固性聚合物或热塑性聚合物。
本文提供了碳纤维复合添加剂、掺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质和相关方法。在一些方面,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介质;和掺入该至少一种介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该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具有施加至其的环氧树脂基质的碳纤维,以产生具有改进的特性和过滤性能的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通过预浸渍丝束方法产生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管状体和/或复合材料中间体,用于该过程的增强纤维和预浸渍丝束,以及制造和使用预浸渍丝束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或管状体,包括: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预浸渍丝束的缠绕体:至少将一种纤维与未固化的热固性树脂接触,以形成涂层纤维;将所述的涂层纤维围绕外壳、模、内衬或型心上进行缠绕;以及固化树脂;其中,所述未固化的热固性树脂包含至少一种表面活性的低聚物或聚合物。
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具备:赋形工序(S1),在三维的正交坐标系中,将层叠纤维片材的层叠体向X方向及Y方向弯曲赋形;成型工序(S3),将被赋形的层叠体(3)设置在Z方向具有变形的模具构件(30)中,一边调整树脂材料的填充量,一边使树脂材料浸渗层叠体(3),使固化后的复合材料(1)成型为具有相对于基准面沿Z方向以第一倾斜角度θ1倾斜的第一倾斜面(21)的形状,模具构件(30)具有第一倾斜成型面(41)和第二倾斜成型面(42),第一倾斜成型面(41)使第一倾斜面(21)成型,第二倾斜成型面(42)使复合材料(1)的与第一倾斜面(21)的相反侧的面成型为为具有比第一倾斜角度θ1小的第二倾斜角度θ2的第二倾斜面(22)。
稳定化的量子点复合材料包括在包含离子性金属氧化物的基体中嵌入的多个发光半导体纳米颗粒。制备稳定化的量子点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形成混合物,该混合物包含在包含离子性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分散的多个发光半导体纳米颗粒。干燥该混合物以形成稳定化的量子点复合材料,其包含在包含该离子性金属氧化物的基体中嵌入的多个发光半导体纳米颗粒。
提供在施加外力时也可保持基材的外观性的复合材料。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具有基材和设置在该基材上的涂覆部,该涂覆部含有如下成分而成:(A)选自硅石或平均组成式RpSiO(4-p)/2(式中,R是氢原子、氟原子或者1价的有机基团,p是满足0<p<4的数)的组中的至少一种、(B)塑性聚合物颗粒,其中,所述塑性聚合物颗粒分散在涂覆部中而几乎不与其他颗粒接触。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弯曲模量和抗冲击性,同时为轻质的,并且该复合材料尤其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体,包含软磁性粉末以及内含分散状态下的所述软磁性粉末的树脂,当以所述复合材料成型体的表面中的、与所述复合材料成型体内的励磁磁通交叉的交链面沿纵横方向分别被分成三等分的方式,将所述复合材料成型体分割成合计九个部位时,这些部位中,相对于最大密度Dmax的部位的最小密度Dmin的部位的密度减少率Dd={(Dmax‑Dmin)/Dmax}×100为1.8%以下。
一种热开关、热开关的制造方法、含热传导性填料的复合材料、包含该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显示设备,能够实现耐久性高且能够通过电场(E)来控制热传导率的热开关(7)。在热开关(7)中的作为第1构件的热吸收源(11)与作为第2构件的热源(10)之间形成有:复合材料(COM),其根据在下部电极(2)与上部电极(6)之间形成的电场(E)而变形,包含高分子材料(PO)和液晶材料(LC);以及低热传导性介质(4),其热传导率比热开关(7)为接通时的上述复合材料(COM)的热传导率低。
一种双组合弹性纤维复合材料,线密度为20~50丹尼,延伸性为300~600%,拉伸至400%后,变形率为0~25%。双组合弹性纤维复合材料包含内芯纤维和皮鞘外层,内芯纤维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或聚烯系弹性体的聚苯乙烯系共聚物材料,或包含聚苯乙烯系弹性体。皮鞘外层包含聚丙烯或聚乙烯。藉此,本发明在回收再利用时,零污染。此外,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弹性、可染色性、耐酸碱、快干不吸水、抗菌防臭,质地轻柔。又,包含该复合材料的弹性复丝纤维具有双组合弹性纤维复合材料的全部功效。
在被裁断的各预浸料坯(31~33)形成多个切口或槽口(31b~33b),在每个预浸料坯形成至少1组部分分离片(31c~33c)和残余部(31d~33d)。把该各预浸料坯的部分分离片(31c~33c)作为定位片重叠配置在挤压模具(10)的规定部位后,挤压各预浸料坯的部分分离片(31c~33c),制成期望的立体形状。接着,在所述部分分离片(31c~33c)的端缘部重叠残余部(31d~33d)的端缘部分,进一步进行挤压,制造整体呈期望的立体形状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品。这样,能够在不产生褶皱的状况下稳定且高效地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品。
本发明涉及具有嵌入功能性结构(2)的金属复合材料(1)的生产方法,其中生产和压制出由多个在垂直方向(Y)彼此叠置层(4,5,6)组成的层构造(3),层构造(3)通过以下步骤生产:由金属基板制作底层(4),至少区段地在垂直方向(Y)上于底层(4)上设置接触底层(4)的中间层(5),在层构造(3)区段(3a)内分别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功能性结构(2)。为了降低增大破坏的风险,本发明建议层构造(3)压制前在具有功能性结构(2)的各个区段(3a)内,至少在部分区段内或在具有功能性结构区段的整个纵向和/或横向延伸上具有与层构造(3)其它部分相同的厚度。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嵌入的结构(2)的金属复合材料(1),其通过所述方法生产。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由用碳涂覆的硅颗粒组成的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进行下列连续步骤:将硅颗粒与在溶剂中的无氧聚合物溶液混合,由此获得硅颗粒在所述聚合物溶液中的分散体;对在步骤a)中获得的分散体进行喷雾干燥操作,由此获得由用聚合物涂覆的硅颗粒组成的复合硅/聚合物材料;使在步骤a)中获得的材料热解,由此获得由碳涂覆的硅颗粒组成的硅/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基于β-锂霞石和氧化物的陶瓷复合材料,和制造所述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具有低于1.3×10-6K-1的热膨胀系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是基于氧化物和β-锂霞石晶体的烧结陶瓷,该烧结陶瓷的β-锂霞石含量少于约55重量%(69体积%)。
公开了导热三维(3‑D)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所述导热三维(3‑D)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包含:(a)多孔3‑D石墨烯结构,其具有通过经碳化的有机聚合物桥连剂彼此相连的石墨烯层网络;和(b)浸渍在所述多孔3‑D石墨烯结构中的聚合物材料,其中所述导热3‑D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10W/m.K至16W/m.K的热导率。
本发明提供由成型条件导致的形态变化少、且模I层间韧性和耐湿热性优异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得到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环氧树脂组合物得到的预浸料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为至少含有如下的组成要素[A]~[F]而形成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配合的环氧树脂总量100质量份,含有[C]5~25质量份和[E]2~15质量份。[A]2官能胺型环氧树脂,[B]4官能胺型环氧树脂,[C]环氧当量为450~4500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D]芳香族胺固化剂,[E]具有能与环氧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嵌段共聚物,[F]不溶于环氧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粒子。
本发明涉及碳‑硅复合材料和包含该碳‑硅复合材料的用于二次电池的阳极活性材料,和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碳‑硅复合材料,其中硅(Si)‑嵌段共聚物核‑壳颗粒均匀地分散和包埋在碳质物质中。
本发明提供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热塑性复合材料包含:网状结构的纤维结构体,包括至少一层的纤维织造片;热塑性树脂粒子,粒径为1μm至50μm;以及粒状阻燃剂,上述热塑性树脂粒子及上述粒状阻燃剂浸渍于上述纤维结构体的内部。而且,提供包含上述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热压接物的面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复合材料,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铝芯合金的核心层(4)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核心层(4)上的腐蚀保护层(6)。提供具有进一步改善的耐腐蚀性的铝复合材料,尤其为了防止在腐蚀性环境下大块解离的目的这样解决,即,腐蚀保护层(6)含有具有下列以重量%为单位的组成的铝合金:Si≤0.10%,Fe≤0.6%,Cu≤0.2%,0.9%≤Mn≤1.2%,Mg≤0.10%,Cr≤0.3%,Zn≤0.1%,Ti≤0.1%,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单种最大0.05%,总和最大0.15%。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铝复合材料(2)的方法、应用以及换热器或者换热器的构件。
提供了用于具有增强可模塑性的复合材料的连续碳纤维的生产方法。在碳纤维制造过程中,将离散区域引入到包含诸如聚丙烯腈(PAN)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材料的连续前体纤维中。当前体纤维在烘箱或炉中时,可向其施加激光能量以产生带有已施加激光能量的离散区域的异质纤维。在其它方面,可间歇性地施加机械压力以产生离散区域。在对连续前体纤维进行充分加热以进行碳化和/或石墨化后,该前体纤维形成具有多个离散薄弱区域的连续碳纤维。这些相对薄弱的区域提供了非邻接断点,其降低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硬度且提高其可模塑性,同时保持高强度水平。还提供了掺有具有多个离散不邻接薄弱区域的连续碳纤维的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能够作为粘合粘接剂而反复使用的材料。光感应性复合材料含有高聚物、液晶化合物和光响应性化合物。光响应性化合物通过紫外光和可见光的照射而分子形状可逆地发生变化。光感应性复合材料通过紫外光照射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通过紫外光照射而下降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可见光照射而上升。优选高聚物的质量为光感应性复合材料整体的质量的40%~60%,光响应性化合物的质量相对于液晶化合物的质量与光响应性化合物的质量之和为2%~100%。作为光响应性化合物,可以使用偶氮苯衍生物。
本发明的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组合物,由以下组份构成。(A)热固性树脂、(B)含有能和(A)的热固性树脂或其硬化剂反应的1个官能团及从下式(1)-(4)中选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浸于强化纤维所得的预浸料坯及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和强化纤维组成的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根据本发明可以制得和固化物的强化纤维粘接性及固化物的弹性模量优良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用其可以得到0°压缩强度、90°拉伸强度、层间剪切强度优良、抗冲击性优良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对具有上侧(O)和下侧(U)的带组件进行包层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条带(1a)和至少一个第二条带(1b),所述第一条带和所述第二条带在其之间构造成填充通道(3a),其中,所述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填充条带(3a),其中,对所述带组件进行包层,其中,在包层期间将所述填充条带(3a)的一部分挤出到所述填充通道(2a)中,以及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
本发明示出并且描述了一种复合材料包装件、包装件层压制品和用于制造该复合材料包装件的包装套筒坯料,该复合材料包装件特别是用于液体食品的饮料盒包装件,且至少部分地由包装件层压制品构成,并且其具有包括包装件边缘的包装件基体、至少部分地成角度的包装件底部和至少部分地成角度的包装件山形墙,其中,包装件基体以理想的方式限定了包装件前侧、包装件后侧和附接到包装件后侧的至少两个侧向包装件侧面。为了改进抓握和人体工程学以易于制造包装件,提供了至少部分地具有凸出的拱形部的包装件前侧,凸出的拱形部在每种情况下渐变到侧向包装件侧面中,抓握板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包装件后侧的区域之中。
本发明描述了电磁干扰(EMI)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包含交联碳纳米管(CNT)和聚合物封装材料的碳纳米结构(CNS)填料,其中碳纳米管被聚合物封装材料封装。处理CNS填料以去除聚合物封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在去除聚合物封装材料之后,将CNS填料与可固化基质材料混合,以获得EMI屏蔽复合材料。在一些情况下,聚合物封装材料的去除导致复合材料的介电极化特性减弱。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