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正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及正极粘接剂,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导电剂及负极粘接剂;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三元材料,负极活性物质为碲化铼复合碳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解决了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出现的石墨材料的比容量低、硅基材料的体积膨胀率大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超高的比能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优异的安全性能,可用于对安全性能及比能量要求较高的能源存储和转换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役动力锂电池隔膜纸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退役隔膜表面的涂层分离,得到隔膜基膜以及无机涂覆层;将无机涂覆层通过清洗得到无机陶瓷颗粒,并制成含光固化树脂的陶瓷浆料,将隔膜基膜表面喷涂硅烷偶联剂以及陶瓷浆料,经光固化之后得到回收二次隔膜;最后将回收二次隔膜经热处理后,得到成品回收二次隔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聚烯烃类的锂电隔膜无法有效回收,同时现有的其他种类隔膜的回收方法不能应用于聚烯烃类的锂电隔膜的缺陷,具有能够有效回收聚烯烃类隔膜纸,提高了经济效益的优点,同时在回收过程中不会损伤隔膜基膜且成品的回收二次隔膜的性能与原本隔膜的性能相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以醋酸镧,醋酸锂以及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纺丝前驱体,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煅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的一种钛酸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离子电导率高,导电性好,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具有广泛的用途。在材料整个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设备投资少,适合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阻抗相位角的锂离子电池温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锂离子电池的单体电池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检测单体电池温度;步骤2、将锂离子电池单体置入环境温度T1的恒温环境舱内;步骤3、经过静置时间H1的静置后,此时单体电池温度为T2,当单体电池的温度T2与环境温度T1相同时,对单体电池采用EIS技术(电化学阻抗谱技术);步骤4、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检测出当前温度下的电池单体的阻抗相位角Alpha1,并记录;步骤5、改变环境温度T1,并重复步骤2至步骤4得出不同单体电池温度T2下对应的阻抗相位角Alpha1,并将得到的数据组成阻抗相位角‑温度表;优点是能够精准测量锂离子电池的温度。
园林机用锂电池充电程序及电压变换电路,其含5V电压变换单元,还含锂电池充电程序及控制电压检测功能;检测功能及智能的技术效果不言而喻。综合组成减振降噪效果有改良的系列园林机,一机多用,提升出口产品的品质,领跑世界园林机。其含电池状态显示单元:通过四颗LED显示电池的电压、电量、温度、电池,是否异常状况,一目了然。供给锂电池充电电压用多谐叠加电压如同多点针灸式的通过锂电池的内部的存储电荷的空穴而充电,整流电压与脉冲电压之间由串联的电容和旁路电阻所组成的微分电路相搭配。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包覆Li2O·2B2O3的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制备方法,是针对现有二次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下的电化学稳定性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表面包覆Li2O·2B2O3的过渡金属氧化锂颗粒正极活性物质,以及导电剂、粘结剂,三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96~10%,2~5%,2~5%。其制备方法是将LiOH·H2O、H3BO3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按一定比例球磨混合,其中LiOH·H2O和H3BO3的摩尔比例为1∶2~1∶1,采用二次煅烧法得到表面包覆Li2O·2B2O3的过渡金属氧化锂颗粒。本发明改变了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物理和化学特性,制备方法可行,适用于同类产品的开发应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与信号线的连接结构,包括信号线(2)和锂电池(1);所述锂电池(1)的顶端设置有突起的线孔(4),所述线孔(4)套有扎带(3),所述信号线(2)与线孔(4)通过扎带(3)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与信号线的连接结构安全性高,摆放整齐,有利于锂电池后续的装配等工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升循环寿命的锂金属电池充电控制方式,属于电池充电技术领域,首先以充电倍率Cc充电一定时间tc,紧接着以放电倍率Cd放电一定时间td,如此循环,直到充电截止电压为4.35V,其中,充电倍率Cc与放电倍率Cd满足:0.1≤放电倍率Cd/充电倍率Cc≤0.5,充电时间tc满足:0<充电时间tc≤2s,充电时间tc与放电时间td满足:0<放电时间td/充电时间tc≤0.5。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提升循环寿命的锂金属电池充电控制方式,能够消除锂枝晶的生长,缩短电流充电时间,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锂电池的二阶等效电路模型,确定开路电压与SOC值的函数映射关系,并获两个阻容回路的端电压;步骤2、将扩展卡尔滤波器的状态方程转变矩阵形式,以两个阻容回路的端电压以及SOC至作为状态变量,状态变量离散化后得到状态变量离散方程;步骤3、将扩展卡尔滤波器的测量方程与二阶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函数映射关系相结合,并进行离散处理,得到测量离散方程;步骤4、将状态变量离散方程和测量离散方程代入容积卡尔曼滤波器,实现锂电池SOC的估计。本发明估计结果准确,精度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解液添加剂,同时碳酸丙烯酯以及异氰酸酯类有机化合物,其中所述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中所含异氰酸酯基团数目至少为2,与电解质、溶剂构成的电解液可以适用于充电电位不低于4.2V(相对Li/Li+)的锂离子电池,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的注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电池极耳一端焊接在极片中间,另一端焊在盖帽下方;(2)、将焊好的电池放入注液手套箱内进行第一次称重;(3)、用注液针对电池进行多次注液,每次注好液后进行抽真空;(4)、多次注液后的电池进行第二次称重;(5)、对电池进行补充电解液;(6)、人工折弯极耳使盖帽压在电池管上,然后排出电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述动力锂电池注液方法中的注液手套箱。通过先注液后抽真的方法,可以提高锂电池的注液效率,注液合格率以及注液精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点底连接片,包括连接基片以及设置在连接基片两侧的毛刺。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基片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毛刺,在焊接过程中大电流通过毛刺放电,能在瞬间有效融化毛刺,将极耳与锂离子电池点底连接片以及锂离子电池点底连接片与锂离子电池外壳的底部牢固地熔接在一起,能有效克服虚焊现象,提高焊接强度、降低内阻,是一种高效、性能可靠的锂离子电池点底连接片。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点底连接片尤其适合于制备多极耳铜带的锂离子电池,即以铜带作为极耳,使用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点底连接片后,虚焊现象显著减少,焊接强度明显提高,内阻明显降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用铝箔,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锂电池用铝箔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Fe:0.38-0.45%;Si:0.1-0.15%;Cu:0.03-0.06%;Ti:0.015-0.02%;Mn:≤0.03%;Mg:≤0.03%;Zn:≤0.03%;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可通过如下步骤制得:熔炼、铸轧工艺:将锂电池用铝箔原料加热熔炼成铝合金熔体;依次进行精炼扒渣、晶粒细化、除气除渣、过滤处理;再将过滤后的铝合金熔体连续铸轧成坯料;冷轧工艺:将坯料先冷轧,再进行第一次退火处理、粗轧、二次退火处理;箔压处理:将退火处理后的铝箔精轧,最后分切即可得成品锂电池用铝箔成品。本发明通过调整铝合金的成分,添加Cu元素,改变各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铝箔的性能,使其满足制备锂电池铝箔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的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负极制备、正极制备、电容器组装以及预嵌锂,其中,负极制备得到负极极片;正极制备得到正极极片;电容器组装将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隔膜制成电芯,封装后得到电容器;预嵌锂为将电容器在2.2-3.8V条件下先以0.05C进行5-10次恒流充放电,然后在同样的工作电压区间内以0.1C进行5-10次恒流充放电,最后在0.5C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处理5-10次即可获得完成预嵌锂过程的锂离子电容器。本发明工艺过程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碳固体酸硼酸酯掺杂磷酸钛锂三组份表面改性氟化铁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磺化碳固体酸、硼酸酯及硅、铝掺杂的磷酸钛锂Li1.3Al0.1Ti1.9Si0.2P2.8O12与合成原料在高能球磨机中经过一段时间球磨并热处理后即得到FeF3正极材料。磺化碳固体酸通过磺酸基与FeF3铁离子配位,形成牢固结合,磺化碳固体酸是电子的良导体,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导电链路;Li1.3Al0.1Ti1.9Si0.2P2.8O12是锂离子的良好导体,为了保证Li1.3Al0.1Ti1.9Si0.2P2.8O12与FeF3材料紧密接触,形成完整的锂离子导电链路,通过硼酸酯的反应性基团,即硼酸酯上的胺基与磺化碳固体酸上的磺酸基缩聚结合,烷氧基通过水解为羟基与Li1.3Al0.1Ti1.9Si0.2P2.8O12结合,把电子导电剂磺化碳固体酸和锂离子导电剂Li1.3Al0.1Ti1.9Si0.2P2.8O12结合在FeF3颗粒表面,从而形成完整的电子和离子导电链路,极大地提高了FeF3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从而提高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表面包覆处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该表面包覆处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由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经包覆剂包覆而成,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有钴酸锂、锰酸锂、含镍钴锰、镍钴酸锂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包覆剂由A类剂和B类剂反应制得,所述的A类剂为酸的饱和溶液或碱的饱和溶液或水,所述的B类剂为遇A类剂会发生水解导致沉淀的盐溶液。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颗粒表面对溶液的吸附作用,控制溶液加入量,保证在混合均匀的固液系统中,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水占溶液的绝大部分,并提供适当条件使水解反应发生在颗粒表面的吸附层内,吸附水层内产生的包覆物将均匀的覆盖与颗粒表面,达到均匀包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锂电无刷清洗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由无刷电机提供动力的直流水泵、及控制无刷电机启停的总开关,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仓口处铰接有能开合的第一防水盖,所述第一防水盖和壳体之间设有可脱卸的连接结构,通过电池仓的仓口在所述电池仓内可脱卸地设置有锂电池包,所述锂电池包用于向所述无刷电机供电。该种便携式锂电无刷清洗机无需外接电源、脱卸电池包方便、电池不易被淋湿、并且便携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锂电热熔枪,包括具有枪身及手柄的壳体,所述枪身内设有用于将胶棒熔化成胶液的熔胶管道,所述熔胶管道的外侧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枪身的前端设有用于喷出胶液的喷嘴,该喷嘴连通所述熔胶管道,所述枪身内还设有用于向所述熔胶管道内推进胶棒的推进装置,所述手柄上设有扳机,所述扳机驱动连接所述推进装置,所述手柄的底部连接有可充电的锂电池包,该锂电池包电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直流锂电热熔枪是通过设置在手柄底部的锂电池包进行供电,这种热熔枪携带更加方便,其可以在户外等不方便供电的场地进行使用,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不必如现有技术中的热熔枪因受电源线的限制,只能在电源线的长度范围之内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充放电电量显示方法与系统,包括初始电压获取模块、实时电压获取模块、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当锂电池进入充放电状态前,初始电压模块获取锂电池的初始电压值;当锂电池进入充放电状态后,实时电压获取模块获取锂电池的实时电压值;根据初始电压值和实时电压值,计算模块根据预设方法进行电量计算,并获得计算结果;显示模块根据计算结果,显示电量信息。通过本发明,解决了锂电池大电流工作下,因电压跳动造成的电量显示不准确的问题,同时,适用于多范围、多规格的锂电池,能根据不同需求,设定多档电量,保证了电量显示的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镍钴铝氧正极材料,富锂镍钴铝氧正极材料的通式为Li1+nNi0.7+xCo0.3-x-y-zAlyMzO2,其中0<x<0.3,0.01<y<0.1,0≤z<0.03,x+y+z<0.3,0<n<0.25,M元素为钴、锰、镁、钛、锆、氟、硼、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镍钴铝前驱体的制备,然后将镍钴铝前驱体与过量的锂源混合,再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再通过洗涤包覆的手段,去除粒子表面残留的锂,降低成品的杂质锂含量和pH值,制得富锂镍钴铝氧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富锂镍钴铝氧正极材料阳离子混排度低,电性能和循环寿命优秀;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无界面的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其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极粘结剂与固态电解质材料含有同种材料组分,尤其优选含有同种含氟磺酰亚胺基团聚合物材料组分。该一体化锂离子电池中电解质与电极材料间有很好的相容性,优选含有含氟磺酰亚胺基团时具有较低的锂离子离解能,从而提高了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传导率、降低了电池内阻。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两种生产工艺简单、电极活性材料层均匀度高的一体化电池制备方法,在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是高倍率、大容量动力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质,包括0.5~4mol/L的无机锂盐、3~15wt%硅烷改性的无机填料和溶剂;所述硅烷改性的无机填料所使用的硅烷为YSiX3,其中,Y选自烷基、氧代烷基、氨基或苯基;X选自烷基或烷氧基;所述硅烷改性的无机填料所使用的无机填料选自硅酸盐、碳酸盐、碳化物、硫酸盐、硫化物、钛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金属无机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的电解质为一种半固态、准固态电解质,本发明添加硅烷改性的三氧化二铝增加液态电解液粘稠度,降低溶液流动性,避免液态溶液易泄露隐患,且改善电池安全性,并且能够承受较高的电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预锂氧化亚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预锂氧化亚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氧化亚硅进行碳包覆,制得物料A;(2)将物料A经预锂化处理,制得物料B;(3)将物料B、石墨和粘合剂经造粒,即可;其中,步骤(3)中,物料B与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0.4~0.8);造粒的温度为300~800℃。本发明的预锂氧化亚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具有首次效率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的特点,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动工具与家用电器等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膨胀长循环人造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石油焦或沥青焦与包覆材料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料进行热聚合,使石油焦或沥青焦表面获得微胶囊化的包覆层;接着进行复合造粒;最后将复合造粒所获得的产物进行石墨化,获得表面包覆复合人造石墨炭负极材料,即得到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获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检测结果为:振实密度在1.00以上、比表面积在2.0以下、首次放电容量在360mAh/g以上、首次充放电效率在93.0%以上、循环500次仍保留首次容量的90%以上、循环膨胀率低于6%;本发明的低膨胀长循环人造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易于实施、包覆效果好、不可逆容量低、循环性能稳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电极材料,包括电极材料和包覆在所述电极材料上的硫化物电解质,所述硫化物电解质的化学式为式(I)~(III)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将硫化物电解质包覆在电极材料表面,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改善电解质相与电极相界面间离子输运的界面问题,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表面的传输效率,减小电解质相与电极相界面间的离子运输电阻,从而改善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本发明中的复合电极材料组装的全固态锂电池,在充放电循环50次后,电池比容量由最初的600mAhg-1左右下降到了550mAhg-1左右,下降程度小,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极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离子掺杂的锂镍钴氧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a)在络合剂和沉淀剂的存在下,将镍钴混合物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备镍钴沉淀物前驱体;(b)将步骤(a)制得的前驱体进行焙烧,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c)在沉淀剂和金属M离子的化合物的存在下,在多孔镍钴氧化物上进行沉淀反应,得到包覆有M离子沉淀物的镍钴氧化物;(d)将步骤(c)制得包覆有金属M离子沉淀物的镍钴氧化物与锂化合物混合后进行焙烧,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的锂镍钴氧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制法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并且所制得的锂镍钴氧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极片涂布分切工序;极片表面处理工序:将经涂布分切后的极片置于水溶性高分子处理液中浸泡,然后干燥,在极片表面形成高分子膜;制片封装工序。本发明方法,增加了极片表面处理工序,在极片表面形成高分子薄膜,能有效防止锂离子电池极片掉粉以及减少电池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浮粉,提高活性物质的粘接力,能够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轮、极片浸泡料槽、刮胶刀、烘道、对辊机以及收带轮,能自动高效地完成极片的表面处理,从而便于工业化连续化生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钒掺杂碳包覆磷酸钛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钒掺杂碳包覆磷酸钛锂复合材料选自具有式I所示化学通式的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在式I中,x大于0且小于等于0.5。采用固相烧结工艺批量制备,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性能优异,适用于磷酸钛锂负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宁波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