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含有以下原料组分:10‑70%的导热填料,10‑50%的聚合物基体,1‑40%的碳酸钙,制备方法为取氯化钙溶液于容器中,逐滴加入聚丙烯酸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均匀,接着加入导热填料,持续搅拌,超声混合均匀后加入碳酸钠溶液,静置数小时后,离心分离去除上层清液,获得柔性复合材料,定型后真空冷冻干燥,然后惰性气氛下高温烧蚀,形成立体三维导热骨架结构,最后真空辅助灌注聚合物基体,固化成型。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可达到10 Wm‑1k‑1以上,可用作大功率器件的散热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氧化钼微球阻燃抑烟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三氧化钼微球阻燃抑烟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聚丙烯树脂、三氧化钼微球、矿粉、增韧剂、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本发明先采用水热法合成三氧化钼微球,三氧化钼微球在聚丙烯基体中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对材料机械性能影响小,本发明利用三氧化钼微球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材料受热分解时能更有效地促进聚丙烯的成炭和吸附材料生成的烟,制得低烟密度的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三氧化钼微球的合成原材料易于采购,经济、环保、高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级聚丙烯/聚酰胺微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注塑级聚丙烯/聚酰胺微发泡复合材料由原料组合物制成,所述原料组合物包括:聚丙烯49~78重量份、聚酰胺15~30重量份、化学发泡剂1~3重量份、相容剂5~15重量份、氧化镁2~6重量份、异氰酸酯2~12重量份、氨基硅烷偶联剂0.1~0.38重量份、抗氧剂0.2~0.4重量份、润滑剂0.5~1重量份、可选择的助剂0~2重量份。本发明的注塑级聚丙烯/聚酰胺复合材料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采用注塑微发泡工艺后,获得泡孔致密、均匀的微发泡材料,降低了产品密度,节省材料成本,缩短成型周期,尺寸稳定性好,在汽车轻量化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材料杆塔,包括基座、防晃抱箍、杆塔体、调节板和支撑脚,所述基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杆塔体,杆塔体底部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防晃抱箍,所述防晃抱箍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支撑脚,所述防晃抱箍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处理框,处理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支撑盘上方的杆塔体表面安装有横担,横担上方的杆塔体两侧壁上皆通过横杆铰接有调节板,调节板底部的杆塔体侧壁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杆塔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转台。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复合材料杆塔预撞击时的警示功能,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倾度的自动调节功能,而且提高了复合材料杆塔的观赏程度。
一种超细二氧化硅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纤维、天然橡胶NR塑炼、纤维及其他配料混炼、制得混炼胶胶片、混炼胶胶片硫化处理。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超细二氧化硅纤维,其直径为300‑500nm,具有较大的长径比,在橡胶中的分散性较好,提高了纤维与橡胶基质的界面粘合水平,提高了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超细二氧化硅纤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碳包覆氧化亚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酚醛树脂溶于乙醇中得到物料A;在物料A中加入氧化石墨烯混合均匀,加入氧化亚硅粉末,加热搅拌至蒸干,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所述改性碳包覆氧化亚硅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较低,适宜大规模生产,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三维层状立体结构,能缓解巨大的应力变化,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理论容量与首次库伦效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硅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向氢氟酸溶液中加入纳米硅和锑粉均匀分散,喷雾干燥,高温烧结,得中间体Ⅰ;2)将中间体Ⅰ和氧化石墨烯置于溶剂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适量的偏钒酸铵和碳源充分分散,喷雾干燥、高温烧结,待冷却后用氢氟酸溶液浸泡5‑8min,水洗至中性,烘干,得中间体Ⅱ;3)将中间体Ⅱ与锡粉混合球磨,然后高温烧结,得改性硅负极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的改性硅负极复合材料是通过分步掺杂氟和多种金属元素,可以有效降低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以改善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提升电池的电池容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薰衣草香味的木塑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废旧聚丙稀料11份、高密度聚乙稀12份、樟树木粉32份、板栗壳粉12份、糠壳4份、耐火砖粉4份、陶瓷纤维14份、聚丙烯腈碳纤维12份、天然橡胶12份、PVC树脂12份、ABS树脂2份、丙烯酸酯共聚物5份、人造石粉1.5份、三氧化二锑2.5份、壳聚糖3.5份、滑石粉2份、秸秆灰烬0.2份、氧化镁2份、硬脂酸锌3.5份、钛酸酯偶联剂1.5份、亚磷酸钠1.5份、聚乙烯蜡5份、甲壳质2份、薰衣草香精4份、氨基磺酸胍0.6份。该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越,通过加入薰衣草香精和壳聚糖,使得复合材料不仅具有抗菌的功效,还具有薰衣草的香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线材料‑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无机线材料与聚合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浆料,所述无机线材料选自无机纳米线材料和/或无机微米线材料;B)用毛刷吸附所述混合浆料后,在基底表面按照一定方向进行涂覆,得到涂覆了混合浆料的基底;C)将所述涂覆了混合浆料的基底进行干燥后与基底分离,得到无机线‑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易规模化制备的排布无机线材料为宏观有序结构的方法,并制备了具有高度有序结构的无机线材料‑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该方法不受限于材料种类,无需复杂设备条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蚊驱虫PV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成分:木粉160‑200份、防蚊驱虫提取物30‑50份、纳米石墨烯20‑40份、氯乙烯单体100‑120份、引发剂0.1‑1份、增塑剂20‑30份、碳酸氢铵1‑5份、增溶剂10‑3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0‑20份、马来酸酐5‑10份、KH550 10‑20份、氯化石蜡60‑100份、高密度聚乙烯120‑150份、水400‑500份,本发明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防蚊驱虫性能,其力学性能也相当优异,适合大规模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抗静电的共挤木塑复合材料,包括内层和包覆在内层表面的面层,所述面层通过共挤工艺包覆在内层表面,所述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乙烯60‑70、聚丙烯20‑30、植物纤维粉I 80‑90、阿拉伯树胶2‑4、无机填料5‑7、相容剂3‑5、润滑剂I 2‑4、偶联剂6‑8;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丙烯12‑14、聚乙烯3‑5、植物纤维粉II 7‑9、炭黑1‑2、碳纳米管3‑5、聚苯胺2‑4、硅烷偶联剂2‑4、润滑剂II 0.6‑0.8。本发明的木塑复合材料采用抗静电的面层包裹内层,内层材料成分和含量不受影响,在不改变木塑材料优良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抗静电能力,且抗静电成分添加量小,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袋用高强度易降解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TPVC弹性体、变质淀粉、相容剂、增塑剂、补强剂、降解催化剂和稳定剂。其中,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稳定剂;补强剂为炭黑;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异山梨醇二酯或乙酸三丁酯;光催化剂是纳米氧化锌、锐钛矿二氧化钛和聚乳酸按照2:5:10的质量比混炼而成的复合物。该型复合材料的强度高、韧性好,耐候性能突出;而且具有降解率高,降解速率快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原料竹炭超音波清洗,干燥;反应容器内表面铺上氧化铝粉,放入硅粉,最后放入干燥后的原料竹炭,于保护气气氛下升温保温,再冷却到室温,而后研磨过筛得竹炭碳化硅颗粒;制得Al-7wt%Si~Al-12wt%Si的铝合金作为渗透金属;将渗透金属置于模具内,竹炭碳化硅颗粒置于渗透金属块材上,在保护气下加温,再加压力,而后在保持压力下冷却至室温,形成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多孔性竹炭碳化硅颗粒纯度极高,生产成本低廉;渗透金属在高温、氩气及压力下使熔融合金熔汤渗透入多孔碳化硅胚体中,形成SiC-(Al-Si)合金复合材料,完全满足电子封装热沉材料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型PVC木塑复合材料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H=6.5~7.5、比表面积为18~25m2/g、质量浓度为13~16%的纳米碳酸钙悬浮浆液,加热至50~70℃,恒温;再向悬浮浆液加入甜菜碱和磷酸酯复合表面处理剂,持续搅拌30~60min,得改性浆液;将上改性浆液按常规方法分别经过压滤脱水,干燥,粉碎,分级,得纳米碳酸钙产品。本发明采用磷酸酯和甜菜碱复配成表面处理剂,处理后的纳米碳酸钙产品分散良好,与PVC树脂及木粉有良好的相容性,可进行高量填充,还能赋予木塑复合材料较好的加工性能,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效果好,能够美化制品外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涂机械臂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无规共聚聚丙烯30?40份、有机硼改性酚醛树脂3?5份、氮化硼1?2份、碳纤维20?40份、尼龙5?10份、1?氰乙基?2?乙基?4?甲基咪唑1?3份、马来酸酐接枝poe?2?4份、环烷油0.5?3份、2,5?二特丁基对苯二酚1?2份,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制作喷涂机械臂,能够有效减轻机械臂的自身重量,更节能高效,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且硬度高、抗疲劳性能优良,更耐用,使用寿命提高2倍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酚抗菌的可降解型塑料薄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淀粉、聚乙烯醇、尿素、丙三醇、L‑脯氨酸、NaOH、纳米TiO2、硬脂酸锰、高岭土、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凹凸棒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亚胺、乙酸乙烯、茶多酚、丙酸钙、对羟基丙甲酸乙酯等为原料。本发明用脯氨酸钠改性纳米TiO2,制备了复合催化剂,以高岭土为生物活性剂,以硬脂酸锰为降解促进剂,制备了可生物降解复合薄膜。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凹凸棒土、壳聚糖共混制备复合材料。用乙酸乙烯改性淀粉,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和聚乙烯亚胺之间存在静电结合力,提高了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降低透氧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汽车水箱横梁及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所述水箱横梁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40%-80%的聚丙烯、0%-30%的增韧剂、5%-60%的纤维增强体、0.3%-0.5%的抗氧剂、0%-1%的色母粒和0.5%-3%的相容剂,所述水箱横梁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各组分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然后通过注塑成型工艺进行注塑成型制备得到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汽车水箱横梁,所制备的水箱横梁的密度更小,刚度、冲击性能更优,不仅明显减轻了水箱横梁的重量,利于车身轻量化,且满足了水箱横梁的技术指标。采用聚丙烯材料,成本更低,加工工艺简单,易成型,提高了水箱横梁的生产经济性及效率。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母粒40~60%,无卤阻燃母粒35~5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0~20%。与现有技术先比,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成本更低,采用新型阻燃剂母粒与长玻纤增强PBT母粒批混的方式,可制得不同玻纤含量的复合材料不含卤素阻燃剂达到UL94V0级阻燃指标,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由聚烯烃20~55份、线性高密度聚乙烯0~10份、第一组分20~25份、第二组分20~35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10份和其他助剂0~2.5份按照重量份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未改性或改性滑石粉,所述第二组分为未改性或改性氢氧化镁。本发明中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利用滑石粉与氢氧化镁的协效阻燃效果减少氢氧化镁的添加量,使得得到的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好,且力学性能优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NTs@CC导热填料及基于其的导热复合材料,该导热填料是在浓硝酸改性的碳纤维布表面原位生长有由双金属Co/Zn‑ZIF晶体高温煅烧而成的碳纳米管,在填料的两面涂覆环氧树脂并固化后即获得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碳纤维布作为预构骨架,依靠其表面原位生长的碳纳米管将碳纤维间相连,降低碳纤维径向间接触热阻,同时依靠平纹编织的碳纤维布骨架形成长程有序的导热网络结构,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一种超声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Bi‑Mn掺杂改性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用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以钛酸丁酯作为钛源,以冰醋酸作为抑制剂,并加入提纯过的高品位硅藻土,得到前驱液;向前驱液中滴加经过pH调节的水溶液,接着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得到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金属离子Bi、Mn的掺杂并没有改变纳米二氧化钛的晶相,但是结晶度更好,粒径减小。金属离子的掺杂成功提升了其光催化能力。两种离子共同掺杂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比单离子掺杂的好,而且锰离子改性效果比铋离子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玉米棒异质结构的钴镍合金颗粒亲水碳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氯化镍(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钴(硝酸钴、硫酸钴)为金属盐,水合肼为还原剂,氢氧化钠、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为混合溶剂,通过原位水热法,制得了镍钴合金@亲水碳布柔性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无有毒有害的副产物产生,而且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可以实现所制得的该柔性复合材料具有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定伸低温升合成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高定伸低温升合成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100份聚异戊二烯橡胶,3~15份端羧基降冰片烯类聚合物,6~10份活性剂,1~2份抗硫化返原剂,1~3份硫化剂,0.5~1.5份促进剂,金属氯化物,所述金属氯化物与所述端羧基降冰片烯类聚合物中羧基的摩尔比为1∶(3~10)。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合成天然橡胶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合成天然橡胶的定伸应力,降低压缩生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尼龙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合成得到:己二酸、己二胺、石墨烯负载FeNi合金、双接枝乙烯与辛烯共聚物、苯甲酸、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该尼龙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吸波性能,可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如电视、LED显示屏、音响、微波炉、移动电话中,可以使电磁波泄露降到国家卫生安全限值以下,确保人体健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芘环的聚噻吩改性石墨烯导热填料及基于其的导热复合材料,该导热填料是将含芘环的聚噻吩与石墨烯纳米片共混改性后获得,将该改性填料与PVA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可制得GNS@Pbpy‑3HT/PVA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芘基团加强大分子改性剂与石墨烯之间形成的π‑π作用,并通过本征型导热的聚3‑己基噻吩链连接芘基,增强石墨烯间的热传递性能,从而实现在低含量填料填充下显著提高PVA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漆转移方法、复合材料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模具成型面涂上脱模剂;将底漆喷涂至涂有脱模剂的模具成型面上,然后进行烘烤,直至将底漆烘干;在底漆的表面涂上树脂,然后将树脂基湿法复合材料层铺至模具成型面上;抽真空固化树脂基湿法复合材料,然后脱模。本发明提供的底漆转移技术能降低打磨难度,显著减少打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地是避免打磨过程中损伤纤维,保证产品强度及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结合强度铜钢双金属减摩耐磨复合材料的焊接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材料异种连接技术领域。操作步骤如下:(1)取面积大小相同的一块钢片和一块铜合金片,分别进行表面喷砂与粗打磨处理;(2)将铜锡合金粉末压制成的片状生坯;(3)将片状生坯放置在钢片上,在网带炉中烧结熔覆,获得具有熔覆层的钢片熔覆件;(4)将钢片熔覆件的熔覆层表面和铜合金片对合,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扩散焊接,得到焊接件;(5)将焊接件低温退火处理,水淬,得到铜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焊接界面处的剪切强度为240~280MPa。本发明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熔覆层与钢层的结合强度,并且由于熔覆层很薄,避免了普通熔焊中缩松缩孔、开裂等缺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三维织物增强轻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碳纤维、芳纶、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共同编织,形成符合三维织物预制件,然后再与树脂结合固化后得到轻质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将三维织物预制件与基体树脂相结合,三维织物预制件作为增强相,树脂是连接增强相的基体,在复合材料收到外力作用时,树脂能在纤维结构间的良好连接,将外力迅速分散,能有效防止子弹、弹片的穿透,对人体或装甲车车辆具有良好的防弹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