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竹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竹纤维复合毡,包括交替设置的竹纤维毡层和聚合物基体层;竹纤维毡层中的纤维材料为竹纤维材料,或者为竹纤维材料和其它天然植物纤维;竹纤维材料包括竹短纤维、连续竹纤维、竹篾和竹丝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竹纤维复合毡通过将竹纤维毡层和聚合物基体层进行交替设置,解决了目前纤维复合毡界面结合不稳定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复合毡的强度;并且,竹纤维材料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有利于减少复合材料中树脂的含量,减轻环境压力。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竹纤维复合毡的断裂强力为50~100N,拉伸模量为10~200MPa,弯曲模量为50~500MP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天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放卷天线基材;对天线基材进行涂胶和油墨印刷处理;检测印刷精度;将金属膜和天线基材进行复合,形成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沿天线形状进行切割;检测切割精度;分条并收集天线产品。本发明设计合理,在生产天线中,对天线基材涂胶和印刷油墨,并对胶和油墨进行固化,使得天线基材和金属膜复合后模切的废料易于排除,避免了蚀刻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气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天线的电性能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aPO4:Ce包覆钙锶铝铕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LaPO4:Ce包覆钙锶铝铕复合发光材料包括Ca0.49Sr0.49Al2O4:Eu0.02和包覆于所述Ca0.49Sr0.49Al2O4:Eu0.02表面的磷酸镧铈复合物。本发明采用磷酸镧铈复合物包覆Ca0.49Sr0.49Al2O4:Eu0.02,LaPO4:Ce掺杂后的复合材料可吸收紫外光,并且可以在Ca0.49Sr0.49Al2O4:Eu0.02的吸收光谱范围内发射出相应的光谱,从而实现光谱调节的效果。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强度骨修复用改性纳米粒子复合热塑性聚合物3D打印材料及制备,涉及3D打印领域。包括了对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和改性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制备两部分。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合3D打印在微观模型结构定制化的优势,该复合材料在骨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硫与包括过渡金属碳化物、二氧化锰、石墨烯和多孔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修饰材料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得到硫复合材料;将所述硫复合材料、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分散,得到纺丝原液;利用凝固浴纺丝法将纺丝原液进行纺丝得到长纤维硫碳正极;将所述长纤维硫碳正极和锂金属线负极的表面分别包覆聚凝胶电解质,分别得到包覆正极和包覆负极;将所述包覆正极和包覆负极进行螺旋缠绕后装入热缩管,进行封装,得到所述柔性锂硫电池。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柔性锂硫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学稳定性和柔性弯曲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磷化钴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简单的一步热解低共熔溶剂,制备多孔N掺杂石墨烯复合磷化钴电极材料。DESs分子级的混合,在热解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耦合良好、负载均一的复合材料。且热解过程中,尿素分解,不仅可以提供氮源,而且热解产生的气体有利于剥离得到的材料,得到少层氮掺杂石墨烯/磷化钴复合材料。制备的电极材料实现了全pH下电解水析氢,为全pH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可行性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实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为硅基材料和碳材料组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基材料、碳材料、表面活性剂和粘合剂均匀混合后,加入溶剂球磨至分散均匀的浆料;将上述浆料干燥去除溶剂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热解;将得到的黑色粉末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并热解。本发明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压实性能,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调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抗菌防污功能的纳米复合UV油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此油墨双面滚涂保护薄膜的地铁IC卡。一种抗菌、防污纳米复合UV油墨,首先在IC卡印刷专用无色UV油墨中添加重量比为5%-8%的透明纳米TiO2/ZnO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配比为透明纳米TiO2∶ZnO=3∶1,然后将温度升至50-60度环境下2000转/MIN高速搅拌均匀,得到纳米复合改性UV油墨,静置常温后使用。本办法应用现有成熟和技术,得到的纳米UV复合改性透明油墨工艺简单,按照常规方法于IC卡表面的印刷完成后进行双面超薄保护滚涂涂层、经UV固化后即得到具备抗菌、防污功能的IC卡。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球包括球核和球壳,其中所述由球核为粒径在1-200μm的空心微球,所述球壳由垂直于球核的由金属钴、镍或其合金组成的纳米线或纳米棒构成,所述纳米线或纳米棒的直径为10-100nm,长度为50-2000nm。本发明在空心微球表面组装磁性金属纳米阵列结构,获得具有多级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具有轻质、隔热、电磁波高效吸收等特性,可用做高性能的轻质电磁波吸收材料,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隐身涂料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充电薄膜及移动设备。该透明充电薄膜包括:透明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以及透明柔性超级电容;其中,透明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两个感应电极,以及分别与两个感应电极连接的两个输出电极,还包括覆盖在感应电极上的透明柔性摩擦层;透明柔性超级电容包括两个叉指电极结构,每个叉指电极结构包括集流体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流体层上的三维金属/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透明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进行发电,提高了透明柔性超级电容的充电效果,此外,该透明柔性超级电容采用三维金属/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制作的电极,增大了透明柔性超级电容的比电容,进而提高透明柔性超级电容的存储电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类水滑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石墨烯‑类水滑石复合物,是有机改性类水滑石与石墨烯的复合物。首次制备了有机改性类水滑石‑石墨烯复合材料,将其用作柴油机油添加剂,使柴油机油的摩擦性能大大提高,并且,进一步的提高了其稳定性。另外,本发明的有机改性类水滑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首次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有机改性类水滑石,方法简单实用,制备的材料质量好,产率高。
一种快速测定甲醛和二氧化硫的催化发光敏感材料,是铂原子掺杂的由Al2O3、CaO和In2O3组成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是:将醋酸铝、氯化钙和硝酸铟制成溶液,加入少量琼脂粉形成凝胶,将此凝胶烘干和焙烧后,得到由Al2O3、CaO和In2O3组成的复合粉体,将此复合粉体和氯铂酸加入葡萄糖水溶液中,用氙灯照射,过滤、水洗、烘干,即得到Pt原子掺杂的由Al2O3、CaO和In2O3组成的复合材料。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敏感材料制作气体传感器,可以在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空气中的微量甲醛和二氧化硫而不受常见共存物的干扰。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干酪素的无卤环保阻燃聚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干酪素和聚合物按2-20∶98-80重量比混合,使干酪素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然后成型得到阻燃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品;所述干酪素是一种由天然的蛋白质大分子;所述的聚合物是通用塑料、工程塑料、橡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形成具优良阻燃性能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克服现有卤素阻燃剂污染大的缺点,而且干酪素是从牛奶中提纯制得,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环保无毒。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性能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技术结构陶瓷及其应用领域。所发明的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以质量分数50~80%的纳米或微米级Ti(C,N)粉为基质,以10~20%的金属Mo、Ni为粘结剂,添加5~10%的NbC、Mo2C、VC、Cr3C2为晶粒抑制剂,以及5~30%的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为先躯体,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热压烧结而成。利用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在烧结过程中的原位热解生成碳纤维来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烧结体碳纤维形成良好,组织结构均匀,所制备的材料硬度高、强度高、断裂韧性良好,适合用作于高速切削刀具,模具和地质钻具等。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形貌可控的长碳链聚酰胺粉末基体及形貌可控的高导电复合粉末材料。所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粉末基体具有球形、针状或斜方的形貌。所述的形貌可控的高导电复合粉末材料的组成为长碳链聚酰胺粉末基体85~95wt%和聚苯胺5~15wt%。本发明首先通过控制生产具有一定形貌的长碳链聚酰胺粉末基体,然后在该粉末基体上进行聚苯胺原位聚合,实现导电的聚苯胺的聚合与包覆,达到使最终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可控、界面均匀、复合效果优良、高导电性的目的。制备得到的长碳链聚酰胺/聚苯胺复合粉末材料的电导率为10-5~10-3S/cm,可以满足聚合材料的抗静电要求。
本发明的三氟型聚酰亚胺树脂中包括58—74重量份的三氟芳香族四酸二酐,20—21重量份的芳香族二胺,6—21重量份的封端剂,70—2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经加热、回流、混合制得。本发明所述的三氟型聚酰亚胺树脂,可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
一种用原位晶化方法合成的β沸石/硅胶复合 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任意颗粒大小的硅胶与由 铝源、钠源、四乙基铵阳离子、水组成的溶液或悬浮液 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140~170℃晶化反应5小时 至5天,洗涤,过滤,干燥。该复合材料中β沸石的 含量可在2~95重量%的范围内调变。该方法使沸 石牢固地分散于基体颗粒的表面,提高了小晶粒沸石 在基体上的稳定性,并解决了通常合成小品粒沸石过 程中过滤的困难。
一种多孔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有机物作为造孔剂在压电陶瓷中引入孔隙,通过逐层改变造孔剂含量形成多层复合的、孔隙率梯度变化的多孔压电陶瓷。造孔剂含量为0-50VOL%,所得孔隙率在3-40%之间。所述的多孔压电陶瓷层数为3-5层,每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总厚度为1-2毫米。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沿厚度方向依次增加孔隙率使得多孔压电陶瓷具有依次递减的声阻抗,声阻抗的梯度变化避免了电学信号在压电陶瓷与人体组织或水界面处的大量损失,从而提高了换能器的成像分辨率。与1-3结构压电复合材料相比,多孔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压锌蒸气氧化法制备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技术。在常压下采用金属锌锭、工业粗锌、锌合金(铜锌合金除外)、含锌金属废料、锌粉、锌粒为原料,不需要特制的外包氧化膜的锌粉或锌粒,直接将原料加热产生锌蒸气,或直接采用金属冶炼及锌粉制备过程中的锌蒸气为原料,溢出的锌蒸气与空气或氧气相接触被氧化后转变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生产过程可以实现连续化,简化了制备过程,直接获得高质量的形貌单一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产品可用于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材料、耐磨防滑材料、半导体、压电、微波吸收材料、减振降噪材料、陶瓷增韧抗碎裂材料、增强材料、抗菌复合材料、光催化材料等。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微碳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是通过寻找合成微碳卷材料的新催化剂而实现的。当使用某些过渡金属的硫化物或磷化物以及它们的复合物为催化剂时,反应不需要通入含硫或含磷的不纯物作为催化剂气体,对环境友好。微碳卷的结构类似DNA,由两条碳纤维同方向共同螺旋卷曲而成;微碳卷的形态规则、均匀;微碳卷的卷径为1.5~18μm;螺距为0~6μm。可用作微机械元件、微电子器件、复合材料的添加剂、电磁能量吸收体等,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防粘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医用防粘连材料是以脂肪族聚酯和聚乙二醇的共聚物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微球、凝胶或微球/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医用防粘连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节的组织粘附性、降解速度以及力学强度和韧性,并可复合多种药物后使用,因此能够满足临床上的多种需求。本发明提供的防粘连材料可以适应创伤部位的不规则形状并完全覆盖创面,在应用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环氧树脂或者环氧树脂与碳纳米管复合作为内层囊芯修复剂,将固化剂作为外层囊芯的双壁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复合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环氧树脂或者环氧树脂与碳纳米管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强力搅拌并超声分散形成环氧树脂乳液或者环氧树脂碳纳米管乳液,制备三聚氰胺甲醛预聚物溶液后与环氧树脂乳液或者环氧树脂-碳纳米管乳液在酸性环境下生成单壁微胶囊。制备固化剂乳液后与单壁微胶囊在酸性环境下搅拌使固化剂颗粒均匀吸附在微胶囊周围,然后加入三聚氰胺甲醛预聚物溶液生成第二层囊壁。制备出的微胶囊含有增强修复剂以及固化剂,可进一步加强微胶囊的修复效果,提高力学性能。
可调谐全介质多频段各向同性零折射平板透镜及其制备方法,该透镜由一种非金属、非磁性的介质颗粒周期性排列或随机排列成阵列并固化在另一种远小于其介电常数的环氧树脂基体中而形成的全介质复合材料平板以及温控装置组成。该透镜能同时实现在某频段有效介电常数为零,而在某频段有效磁导率为零,从而实现了零折射效应,并且具有各向同性的电磁响应特性。利用颗粒介电常数对温度的敏感响应特性来实现温度可调控零折射效应。该透镜能使位于其中的电磁波源在界面处发生零折射,从而使得出射电磁波变为平行光,改善了光源的方向性,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电磁波通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环烷烃的催化氧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环烷烃和氧化剂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接触进行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为含有碳点和氧化钛的催化复合材料。本公开采用含有碳点和氧化钛的催化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环烷烃的氧化反应,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对环烷烃的选择性氧化,产物中酮类的选择性高。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液晶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制备发光液晶复合材料,由向列相液晶、具有AIE性质的发光液晶染料、能够使液晶垂直取向的无机纳米颗粒组成;然后将发光液晶复合材料注入液晶盒,利用无机纳米粒子的作用使液晶均匀取向;此液晶池在被施加电场的情况下,对液晶池施加电场,使其在电场作用下变为平行取向;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发光液晶显示器件亮暗态的切换。本发明可避免传统液晶显示器中背光源和偏振片的使用,极大地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及能耗;同时利用无机纳米粒子实现对液晶的垂直取向,避免现有液晶显示技术中的摩擦取向,从而进一步简化工艺,也使得制备柔性显示器件成为可能。
本申请涉及塑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杂塑料制品及其生产工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塑料树脂复合材料100份,抗氧化剂1.5~1.7份,紫外线吸收剂1.3~1.5份,淬灭剂0.7~0.9份,玻璃纤维5~7份,活化玻璃微珠4~7份;其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S1、按设定比例,将塑料树脂复合材料、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淬灭剂、玻璃纤维、活化玻璃微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银铵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料物料;S2、收集步骤S1中的混料物料并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收集挤出料并加工成型处理,静置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所述复杂塑料制品。本申请的复杂塑料制品具有较佳的抗紫外线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碳纤维FDM 3D打印成型方法,该3D打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连续碳纤维长丝增强材料和热塑性塑料长丝基础材料分别卷绕在可旋转线盘上;将两种线盘放置于普通鼓风干燥箱进行烘干;将FDM打印系统的成型室、打印平台以及挤出机的融化腔和喷嘴进行加热;将连续碳纤维长丝增强材料和热塑性塑料长丝基础材料分别按照程序设定送至打印系统进行打印成型。该一种连续碳纤维FDM 3D打印成型方法,结合连续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打印的复杂形状零部件,其具有出色的耐高温和抗化学性能,能够制造轻质高强的3D打印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为我国在在高性能复杂结构件的成型工艺方面提供一套具有参考意义的工艺技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