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含有此隔板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隔板包括至少两层多孔聚合物膜,其中,相邻两层多孔聚合物膜间夹持有电极材料层,夹持有电极材料层的两层多孔聚合物膜封装。使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可以从根源上阻止了正负极因为锂枝晶造成短路的发生,从本质上保证了过充等电池滥用不会导致热失控。从而保证了电池在过充等电池滥用状态下的绝对安全。
一种锂电池,包括外壳、收容于外壳内的电芯及收容于电芯内的锂电池中心管结构,所述电芯的中心开设有一个收容孔,所述锂电池中心管结构由一个中空圆柱状的管体弯曲成螺旋形,所述锂电池中心管结构的管体上开设有多个与管体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电芯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锂电池中心管结构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锂电池及锂电池中心管结构,减少了锂电池中心管结构与所述电芯的内壁的接触面积,可以使所述锂电池中心管结构在所述电芯内的热量快速散发,防止电芯过快膨胀和热量累积而造成锂电池性能下降,进而提高了所述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公开MXene基修饰层改性的无枝晶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锂金属电池。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单体溶液,其中单体为环醚;将MXene分散在所述单体溶液中,得到悬浮液;将引发剂加入所述悬浮液;将包含引发剂的悬浮液包覆在锂金属负极表面,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MXene/聚合物修饰层改性的锂金属负极。本发明使用环醚作为聚合物单体,MXene作为内嵌修饰物,在引发剂的作用下,环醚发生开环和分子间的缩合反应,最终在锂金属负极表面原位形成了一层MXene/聚合物修饰层,克服了锂金属负极的枝晶生长难以控制的局限性,并优化了锂金属电池的界面接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串锂电池组的并联充电电路,其包括一个充电机和组成以及元器件完全相同的N串锂电充电及保护电路,充电机的直流电压正输出端和直流电压负输出端分别与正直流母线和负直流母线连接,N串锂电充电及保护电路包括充电电路以及电压、电流和温度检测电路,充电电路是包括电流控制环路的隔离DC/DC充电电路,N串锂电充电及保护电路还包括CPU和通讯电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串锂电池组的并联充电方法,依次有以下步骤:1)充电初始化;2)启动充电;3)全部充电完毕;4)上报数据。本发明可以保证多串锂电池中的每串锂电池都能充满,使整组电池具有最大放电容量,可显著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延长电池组的循环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纳米方酸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电池,所述纳米方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方酸与含锂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烘干,得到方酸锂粉末,对所述方酸锂粉末进行重结晶析出处理,得到纳米方酸锂粉末。本申请中通过将纳米方酸锂作为一种预锂化材料加入到正极片中,对锂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不可逆的锂损失起到补偿作用,进而提升电池的整体容量;对于构建具有实用价值的无负极锂金属电池,该纳米方酸锂可以为负极提供额外的锂源,提高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磷酸铁锂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其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以及至少含有1,3-丙磺酸内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以及嘧啶结构化合物的添加剂。所述磷酸铁锂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间隔于相邻正负极片之间的PP/PE复合隔膜;以及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为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本申请提供的电解液,能提高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改善磷酸铁锂电池高倍率条件下的循环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及适用于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组合盖,组合盖包括绝缘层、以及金属材料制成的盖内板及盖外板,盖外板与盖内板面对面相对贴合固定在一起,在盖外板、盖内板的相对表面分别设置有凹纹,在盖外板、盖内板的相对表面之间间隔有绝缘层,绝缘层的两表面分别嵌入盖外板、盖内板的各凹纹内,在盖外板内设置有通孔,盖内板的表面露出在通孔内,盖外板的外周超出在盖内板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制备用浆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内部设置有斜板,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浆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的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采用三维带作为高安全性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的集流载体,对活性物质起到镶嵌、包裹作用,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极板的机械强度;在浸浆系统上加设斜板式涂浆装置,使活性物质浆料充分地填充入翻边孔内部,使得三维带双面涂浆均匀;创造性地在活性物质浆料中添加有机纤维,增加了极板的强度,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厚度可以增加到100‑500μm,大大增大极板的面密度。
本发明公开一种类石墨烯包覆富锂层状镍锰酸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是将液态丙烯腈低聚物溶液在80~300℃下搅拌8-72小时,形成微环化的LPAN溶液;将一定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镍锰酸锂粉末加入到微环化的LPAN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后,在80℃下缓慢蒸发完全;在220℃下,充分交联;最后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750~900℃煅烧5-40小时,微环化的LPAN形成类石墨烯结构,均匀分布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层状镍锰酸锂材料中,从而获得类石墨烯包覆富锂层状镍锰酸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类石墨烯包覆富锂层状镍锰酸锂既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又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真空环境下对包括锂盐、亚铁盐和磷化合物的反应原料进行焙烧的过程。本发明方法采用真空烧结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合成过程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降低了制造成本,工序得到简化,制得的磷酸铁锂性能优异。对于在原料中采用前驱体有机物的合成过程,采用本发明方法时前驱体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的碳不会被消耗,合成产品中的最终碳含量可精确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钛酸锂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钛酸锂纳米片,以及均匀分散在所述钛酸锂纳米片片层中的多壁碳纳米管,在上述组成成分中,所述钛酸锂纳米片与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3.5‑6):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纳米钛酸锂复合材料的方法,以钛源、锂源、导电剂为原料制备钛酸锂纳米片,然后分别将钛酸锂纳米片和经硝酸氧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加入水中形成分散液A和分散液B,将分散液A加入分散液B中,混合均匀后减压抽滤、干燥制得纳米钛酸锂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纳米钛酸锂复合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能力密度高,电化学阻抗低,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锂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补锂负极片包括负极片本体、涂覆在所述负极片本体表面的补锂复合层;所述补锂复合层包括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合金锂粉20%‑65%;陶瓷粉体30%‑70%;以及粘结剂5%‑50%。本发明的补锂负极片,通过设置补锂复合层,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电池的自放电性能,可以从‑0.06mv/h提高到‑0.04mv/h。补锂复合层中锂合金粉可以有效降低锂的活泼性,降低运输的风险;陶瓷粉体可以增加对电解液的吸液性能,增加电芯的循环寿命。
从锂云母制备碳酸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锂云母(100~500目),按1:[0.8~3]的质量比例加入98%的浓硫酸,搅拌,分步烘干得熟料,并将熟料破碎成100~500目,加水浸泡、搅拌,煮沸,得到混合液;趁热将混合液离心分离得到母液A,将母液A在反应容器中冷却降温至20~80℃,结晶出铷铯矾,然后离心分离得母液B;将母液B在反应容器中降温至-30~20℃,结晶出钾矾,再离心分离得母液C;将母液C用碱液中和至PH值为7~13,后离心分离得母液D,再将母液D经蒸发浓缩后过滤,得到母液E;取母液E与碳酸钾或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加热至80~100℃,在搅拌下完成,即制备出碳酸锂粗品,粗品经离心分离、洗涤烘干后即得成品电池级碳酸锂。本发明提高了锂的浸出率,节省原材料,生成的渣量少,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涂覆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层和覆盖于所述活性物质层表面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层,所述集流体包括金属箔本体和设在该金属箔本体上的翻边孔,所述的翻边孔为无落料穿孔,相邻的或相邻行的该翻边孔的周边分别向所述的金属箔本体的两面突起,该突起的顶端呈立体网格状;活性物质层中填充有有机纤维。集流体对活性物质起到镶嵌、包裹作用,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活性物质层中填充有机纤维,增加了极片的强度,极片可以做的更厚,大大增大极片的面密度;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层可有效避免极片表面热量的积累,同时减少了极片表面与气体的接触,提高了锂离子电池耐高温性能。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负极保护层的纳米材料、负极保护浆料、锂负极及锂电池。所述纳米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在所述内核表面的碳层外壳,所述内核和所述碳层外壳之间具有空腔;其中,所述内核为过渡金属碳化物纳米颗粒或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颗粒,且所述内核呈空心球状结构。本申请的纳米材料可在锂负极表面原位形成保护层,通过内核与碳层外壳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亲锂性,让锂沉积更均匀,从而有效稳定锂负极,减少副反应和缓解锂枝晶的产生,提高锂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
本公开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骨架、碳包覆层、硫包覆层和金属硫化物壳层,碳包覆层包覆在磷酸铁锂骨架的内部孔道壁和外表面上,硫包覆层填充在磷酸铁锂骨架的内部孔道并包覆在碳包覆层上,金属硫化物壳层包覆在硫包覆层上。本公开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具有碳包覆层的磷酸铁锂骨架与液态硫接触;S2、将具有碳和硫复合包覆层的磷酸铁锂在有机溶剂中与金属前驱体在回流条件下接触。本公开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材料和所述的正极材料。本公开的正极材料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溶出,本公开的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进一步得到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圆柱电芯负极集流体连接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圆柱电芯负极集流体连接结构包括负极盖板、负极压板,负极盖板设置在电芯壳体负极端的开口处,负极盖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负极盖板,负极压板设置在负极盖板的外侧,负极压板与负极盖板之间设有绝缘件;负极盖板的内侧设有绝缘密封件、导电铆钉和导流板,绝缘密封件穿过安装孔与绝缘件连接,导电铆钉依次贯穿绝缘密封件、安装孔及绝缘件与负极压板铆接,导流板的一面与导电铆钉焊接连接,导流板的另一面用于与电池卷芯负极的集流盘焊接连接;其能够减少集流结构对电芯外壳内的空间占用,降低导电连接件造成短路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隔膜,包括隔膜层,所述的隔膜层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具有粘结膜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隔膜,通过使用在隔膜层上的3~5微米厚的粘性物质,用来提高隔膜与电池极片的粘结效果,并能避免隔膜上的局部穿孔导致电池的微短路,降低了电池内阻、提高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固体电解质包括内核材料及包覆在内核材料表面的外壳材料;所述内核材料为Li1+xMxZr2-x(PO4)3,所述外壳材料是塑性变形材料,所述外壳材料的电导率为10-7-10-5S/cm,塑性变形;其中,M为Al、La、Cr、Ga、Y和In中的至少一种,0.05≤x≤0.4。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晶粒间电阻低,锂离子电导率高。本发明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电化学窗口>5V,具有很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电极,其包括锂金属本体以及包覆所述锂金属本体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是金属氟化物与锂金属通过加热反应形成的氟化锂以及锂与金属氟化物中的金属元素的合金。所述锂金属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提供锂金属本体和金属氟化物粉末;S20、将所述金属氟化物粉末涂覆于所述锂金属本体的表面;S30、对涂覆有所述金属氟化物粉末的锂金属本体进行加热处理,在所述锂金属本体的表面形成保护层,获得所述锂金属电极。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氟化物通过加热反应结合到锂金属本体的表面上形成保护层,可以有效地抑制锂电池中锂枝晶的形成,提高了金属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正极预锂化浆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高镍三元正极补锂的使用方法。其中,正极预锂化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LiX和金属单质M进行球磨处理,得到补锂复合物;S2:将导电炭黑、聚偏二氟乙烯和N‑甲基吡咯烷酮与补锂复合物球磨处理混合均匀进行球磨,得到正极预锂化浆料,其中,LiX和金属单质M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1.5,S1和S2中球磨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氧化锆球的质量与LiX和金属单质M质量之和的比6.29‑16.76:1。本发明的提供的补锂复合物发生转化反应M+LiX→MX+Li,为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提供额外的锂源,从而改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首圈充放电效率和有效提升其容量。
本发明适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磷酸铁锂及导电剂,所述导电剂为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管长为所述磷酸铁锂的颗粒直径的2‑3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称料步骤、导电浆制备步骤、溶胶制备步骤、正极浆料制备步骤及正极片制备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所用碳纳米管的管长为磷酸铁锂的2~3倍,这使两者容易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增强磷酸铁锂间、活性物质颗粒与集流体间的导电性,进而提高电池的导电性能和循环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正极活性材料为表面经过修饰后包含有羟基锂的碳材料,其内阻较小,能够在大电流下快速放电,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够满足混合动力车和各种助推器等大功率电子器具的发展需求。本发明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按以下步骤制备:将碳材料与氧化剂混合,在油浴锅中于80~140℃温度下反应0.5~5h,得到氧化后的碳材料,再将氧化后的碳材料与锂盐混合,干燥,得到表面经过修饰后包含有羟基锂的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活性材料为表面经过修饰后包含有羟基锂的碳材料。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锂电池组包括若干串联的锂电池;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若干电压采样模块;其中,一电压采样模块对应连接在一锂电池两端,用于检测该锂电池两端的电压数据、并将该电压数据输出至一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被配置为对接收到的所述电压数据进行处理。本申请通过采用包括若干电压采样模块的电压检测电路来对应获取锂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组两端的电压数据,可降低传统充放电应用中相邻两串锂电池之间连接线电阻带来的偏差,实现锂电池电压的精准测量。最后再将各电压数据输出至微控制器进行处理,以便于后续对锂电池组进行保护或调控。此外,一种锂电池组也被同时提出。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式液滴喷射沉积制备三维锂负极的方法、三维锂负极以及锂二次电池。一种三维锂负极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作为基底的导电材料;以及于所述基底表面进行脉冲式液滴喷射沉积,在所述基底表面形成三维结构的锂金属薄层,从而形成所述三维锂负极。本发明的优点:(1)制备厚度<20μm的超薄锂金属箔层;(2)快捷构建三维结构锂金属负极;(3)锂金属表面导锂聚合物基人工SEI的稳定包覆;(4)三维锂金属负极稳定性高、性能高。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基膜和设置在所述基膜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包括第一类颗粒和第二类颗粒,第一类颗粒含有陶瓷颗粒和聚合物锂盐,陶瓷颗粒和聚合物锂盐通过化学基团连接。该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的陶瓷涂层通过具有聚合物锂盐修饰的第一类颗粒和未修饰的第二类颗粒的配合使用,使隔膜具有低阻抗性,而且可吸附正极溶出的金属离子的作用,避免正极金属离子在负极析出,从而提高了电池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磷酸铁锂型安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非水电解液,正极是将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的混合物涂布在金属铝箔两面而制成,负极是将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的混合物涂布在金属铜箔两面而制成,其中:所述正极涂布混合物中活性材料磷酸铁锂、导电剂、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80~95%、1~15%、2~10%;所述负极涂布混合物中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90~97%、0~3%、2~7%。本发明使锂离子电池更安全且具有大倍率放电性能,大大减少锂离子电池被应用于高倍率放电领域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覆一体负极片补锂装置及补锂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领域,主要应用于锂带压延贴覆生产线中。相关技术对于锂带与负极片压覆不合格时需要将某段不合格的负极片连同A面锂带以及B面锂带同时进行裁剪去除,造成锂带浪费。本技术方案将光面负极片与A面锂带同时经过A面锂压覆机构进行压延覆合从而形成单面锂膜负极片;然后将单面锂膜负极片和B面锂放卷机构同时经过B面锂压覆机构进行压延覆合从而形成双面锂膜负极片,从而分步加工出双面锂膜负极片。第一方面,改善了锂带与保护膜压覆误差的问题;第二方面,节省了需要传输锂带的那一部分保护膜;第三方面,分次把控压覆质量。从而多方面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空气电池用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空气电池,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空气电池用电解液,以环丁砜(TMS)作为基础溶剂,在其中添加适量N,N-二甲基乙酰胺(DMA),通过TMS和DMA的协同作用,以提升锂空气电池的循环寿命,降低充电过电压,提升锂空气电池在大电流下循环性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倍率高温钛酸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其包括三个步骤,一:通过两头出极耳方式增加电芯极耳数量;二:在常用导电碳SP中掺入高电导率的ECP-600JD;三:在电解液体系中加入一定含量V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高倍率高温钛酸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由于使用了双极耳结构,消除电流集中、电池极化大、电池发热量过大、高温性能差的问题,并且配合高电导率ECP-600JD掺入导电碳、以及VC提高电解液导电率的效果共同提高了电池的导电率,更兼电解液中VC与PC的配合对胀气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由此通过一系列方法,解决了钛酸锂电池在应用之中高温性能差、倍率低、胀气等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深圳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