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圆柱钨钢卷绕针,包括两个相同的针身a和针身b,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a一面为半圆形,一面为平面,针身a一端上设置有针柄,定位孔a和定位孔b均匀分布在所述针柄上,针身a的另一端设有一凹槽,整个针身a的表面设有一替换层,所述替换层表面镀有一层耐磨、耐腐蚀、摩擦系数极低的纳米涂层,替换层是可以拆卸的,当替换层表面的纳米涂层磨损完,就可以更换一个替换层,针身a和针身b为平面的一面通过定位孔a和定位孔b相配合与卷绕机架固定,针身a和针身b的另一端再由一固定圈箍住但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耐磨,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极耳裁切收废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运输装置;机架上固定有与运输装置紧挨的裁切台和位于裁切台上方的裁切机构;裁切机构包括气缸和固定设置于气缸活动端的切刀;裁切台上设置有与切刀对应的裁切槽;机架上设置有位于裁切台下方的废料收集筒;废料收集筒上部与裁切槽底部通过废料收集管连通;废料收集筒下端设置有抽气扇;废料收集筒内设置有隔离网层;气缸活动端固定有横杆;机架上设置有控制抽气扇运行的触压开关;气缸驱动切刀对极耳裁切,同时横杆挤压触压开关闭合,抽气扇运行吸废料,废料经由废料收集管落入废料收集筒,隔离网层对废料进行阻隔避免其落入抽气扇内,收废料速度快且占用生产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自动撕膜机的废膜收集装置,包括撕废膜机构和收废膜机构,撕废膜机构固定在撕膜机上且处于撕膜机的压膜胶辊的左侧,包含一夹爪和撕废膜控制单元,收废膜机构固定在撕膜机上且处于所述撕废膜机构的下方,包括收废膜针、挡板以及收废膜控制单元,撕废膜机构控制废膜左右移动使废膜与撕膜机分离,撕废膜机构控制废膜废膜上下旋转使废膜进入收废膜机构,收废膜机构控制废膜上下移动从撕废膜机构上脱离,收废膜机构控制收废膜针前后移动使废膜从收废膜针上脱离。通过在现有自动撕膜机上设置废膜收集装置,解决了废膜到处粘连的问题,使得废膜收集更加可靠。
一种锂离子电池后备电源信息监控装置,包括电池管理系统、CPU控制器、LCD接口及驱动模块、LCD显示器、通信模块、自锁电路、电源模块和点动开关;所述CPU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采集电池管理系统内电池组的信息;所述CPU控制器通过LCD接口及驱动模块将电池组的信息显示在LCD显示器上;所述点动开关与所述自锁电路联动,并且触发CPU控制器;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自锁电路给所述CPU控制器、LCD接口及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供电;所述CPU控制器控制自锁电路通断。本实用新型通过自锁电路自动切断系统的供电,使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自动进入休眠状态,使系统的功耗变为0,不增加电池组的功耗;通过单键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由改性聚丙烯膜、正极极板、改性聚丙烯膜、负极极板和改性聚丙烯膜依次层叠形成的电池芯。所述正极极板集流体的铝箔延伸形成正极耳、所述负极极板集流体的铝箔延伸形成负极耳,所述的电池芯外围热力贴合一层铝塑复合膜。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的极耳采用由集流体采用铝箔的延伸直接形成的结构,使得电池芯的厚度大为降低。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材料投入、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切边及边电压测试装置,它包括上切刀、下切刀、放置平台、垂直位移机构、电池挡块、电池极耳上采样片、电池极耳下采样片、固定块、连接线及检测表。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同时进行切边工序及边电压测试工序的装置,在切边同时对电池的正极与铝塑复合膜的铝层之间的电压进行测量,装置操作简单,且测试可靠性高,可快速判定电池热封的绝缘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的漏液阻燃结构,其包括若干单体电池,焊在单体电池正极的螺帽,位于电池正极与螺帽之间的正极泄压阀门,焊在单体电池负极的螺丝,固定电池组用的PCB板,用于吸收泄漏电解液的海绵,所述海绵安装后紧贴着电池的正极泄压阀门,所述海绵板开有螺帽安装孔及通风孔。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电池组中某个单体电池因内部短路造成温度急骤上升,使电池内部压力快速增高并超过安全值时,电池正极的泄压阀门打开,电解液从正极泄压阀门泄漏出来,当电解液流出时,安装于正极泄压阀门前面的海绵会把泄漏的电解液全部吸附到海绵内,避免电解液因泄漏在电池箱内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发生器、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以及发生器加热循环回路、制冷循环回路、冷却水回路和冷媒水回路。通过将制冷设备中构成制冷循环回路的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和换热器分别独立安装在车体上,在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回路,从而可以有效利用车内外的有限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制冷设备因体积过大而无法应用至车辆上的问题。直接将换热器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连接,利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排气总管和消声器之间,使得制冷循环回路从尾气换得热量,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使用率,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与导线连接结构,焊接前,将引线外露线芯放置在电池镍极耳焊接位置上,以电池镍极耳焊接位置180°对折极耳后,将引线线芯包裹在极耳的第一镍片段和第二镍片段中间,用带上下点焊焊头的直流点焊设备,焊头对准焊接位置后启动设备焊接;最后用耐高温、耐刺穿、绝缘胶带包裹焊接位置。焊接过程中可通过调节设备焊接参数来控制焊接时间和能量,实现焊接时间和能量可控的效果,从而提高电池产品品质,减少焊接过程中长时间高温对电池性能与寿命的影响;并且能够增强导线与极耳之间的抗拉能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连接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耳、负极耳和位于壳体内的正、负极片;所述正、负极片之间设有将两极片可靠绝缘的隔膜;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内端的纵截面形状为“干”字形或“土”字形。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内端结构类似于散热片,与电池正极片和负极片连接,大大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电池的质量和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组安装结构,包括电池组和主梁管,所述电池组的外层为铝制金属片,所述铝制金属片分上下两半夹紧电池组,所述铝制金属片中间各有一条定位槽;所述电池组与铝制金属片之间是绝缘减震材料层,所述绝缘材料层上设置排热孔,所述电池组与主梁管固定联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所述电池组与铝制金属片之间是绝缘减震材料层,所述绝缘材料层上设置排热孔,所述电池组与主梁管固定联接,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减震材料直接装配在电池上,使主梁管内空间简洁,容易装卸;所述绝缘减震材料层处设置有排热孔使电池组散热性更好;所述电池组外接接口采用普通标准,方便充电和连接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一种锂二次电池组充放电装置,其包括一组充电器和充电器管理系统组成。在结构上采用模块式设计,使每节电池对应各自独立的充电器和独立的充放电保护电路,充电器管理系统由微处理器MCU、八路选择开关及保护电路构成,在电池放电时,充电器管理系统对个体电池之间容量差异值进行搜索和比较,当该值达到某一设定值时,充电器管理系统将会控制充电器以较小电流对电池充电,从而使个体电池的容量差有效的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充电器管理系统检测到电池短路,或电池电压在充电时超过额定电压或温度异常时,切断充电器的输出,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一种卷绕型锂电池电芯的卷芯,包括T型安装架 及其上呈凵型或呈型的卷芯。卷绕电池时,卷芯的立柱上逐 层卷绕有隔膜,内层隔膜呈S型缠绕并包裹住卷芯后再直接卷 绕,电芯的极耳以卷芯立柱的边沿或立柱间的开口为标尺定 位,正负极耳分别位于卷芯的两侧且正负极耳及其正负极间被 一层隔膜相互隔离。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耳以卷芯立柱边沿或 立柱间的开口处定位,其定位准确,可生产出极耳中心距一致 的电芯产品。卷芯设计简单、紧凑,隔膜导入和卷芯取出十分 方便,可不借助其他工具,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极耳,包括伸出端(5)和焊接端(1),设于伸出端(5)和焊接端(1)之间的极耳胶(2)。所述焊接端(1)至少由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焊接条(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端设计成平行多条式结构,每一焊接条相对独立。焊接作业时,分散了焊接所需强度及焊点相互间的干扰,即使当中某一焊接点出现虚焊、脱焊等不良,也不会导致电池出现致命缺陷。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极耳焊接及电池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宽度在5MM以上的极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卷绕锂电池电极组件的卷芯组件,包括夹头、固定在夹头上的扁平状固定片、与固定片插接配合的扁平状活动片,固定片与活动片宽度不同,其特征是:宽度小的固定片或活动片卷绕面的两边沿设有呈斜面或弧面的过度面。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宽度较小的卷芯上设置有过度面,过度面能缓解卷绕后的电极组件对卷芯的挤压,解决了固定片、活动片分离时隔膜脱位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检测柜、注液机的下夹具,包括下夹具顶针、套在下夹具顶针上的弹簧、供顶针插入的空心定位螺母、定位螺丝、锁紧螺母,定位螺丝和锁紧螺母分别旋进空心定位螺母和顶针底端而固定下夹具和下顶针,所述空心定位螺母的内壁底端开有若干排液通槽。通过设排液通槽,可有利于电解液、清洗液及溶解液流通,从而拥有减轻弹簧腐蚀,降低夹具部件损耗及方便清洗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防漏盖帽,包括盖板、防漏膜、防爆片和密封外圈,所述盖板的边缘设有盖板毛刺,防爆片的四周设有防爆片卷边,所述盖板、防漏膜和防爆片依次上下贴合在一起并凭借盖板毛刺和防爆片卷边铆合加固,所述密封外圈包覆在前述盖板、防漏膜以及防爆片的边缘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在电池盖帽的结构中增加了耐高温、抗老化的可塑性橡胶制成的防漏膜。所述防漏膜不会破裂,只会沿着盖板上的两个盖孔迅速膨胀形成收容汽化状电解液及其混合物的气囊,该气囊从盖板孔中冒出,待电池内部温度降低后,防漏膜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又恢复成原状,此时,气囊中的电解液及其混合物便会回来至电池壳体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液及其锂离子电池,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有机溶剂20~70%、添加剂a 0.1~4.0%、氟代乙酸乙酯5~20%、添加剂b 5~15%、电解质盐余量。添加剂a的结构通式为下式Ⅰ,氟代乙酸乙酯的结构式为下式A:其中,在式Ⅰ中,R1为C1~C5的亚烷基;R2、R3、R4、R5为各自独立C1~C6的亚烷基、氟代亚烷基、亚烷氧基或氟代亚烷氧基;所述添加剂b为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硫酸乙烯酯、丁二腈、已二腈、1,3,6‑己烷三腈、丙烯磺酸内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乙二醇双(丙腈)醚、含氟醚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的电解液不恶化低温性能,不容易出现循环容量断崖式下降,兼顾高电压体系的高低温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活性物质层和极耳片,集流体包括基体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设置在基体层相对两侧;集流体在其第一方向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活性物质层涂覆在集流体的第一区域的相对两侧,极耳片连接在集流体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设置有连通集流体相对两侧的通孔,极耳片的部分结构连接于第一导电层,另一部分结构经由通孔延伸至集流体的与第一导电层相对的一侧,并和第二导电层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极片,可以实现复合集流体两侧导电层互相导通。
本发明公开一种避免大电流充电的异型正负极极耳及锂离子电池,所述异型正负极极耳是在常规正负极极耳上设置变窄区域,在所述变窄区域旁的变窄空位电连接有开关二极管。本发明是通过让极耳局部变窄,在正常正负极极耳侧边裁剪一个凹型缺口,在凹型缺口处连接一个开关二极管,在进行充电时,开关二极管处于反向导通,开关二极管不能让电流通过,电流只能从极耳局部变窄区通过;而放电时,开关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电流可以同时流过开关二极管和局部变窄区,不影响铝壳电池正常工作;由于充电时电流只能从局部变窄区通过,极耳局部变窄,电池极化增大,大电流充电会快速达到上限电压,进入恒压充电阶段直至满充结束,就避免铝壳电池被大电流充电。
本发明涉及前驱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与底液混合,反应,得到固含量≥50g/L的晶种;将所述晶种与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混合,反应,使所述晶种继续生长,待所述晶种生长至所需粒径范围后陈化,然后固液分离,得到所述正极前驱体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晶种中的固含量在特定范围,不仅显著提高了正极前驱体材料的一致性,使所述正极前驱体材料的球形度更好,而且还显著提高了单釜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枢转安装于底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电流金属片和电压金属片;所述电压金属片由多个片体组成,所述底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中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中部枢转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转轴设有驱动第一夹持部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的前端相互贴合或相互远离的弹性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侧壁还分别水平延伸有以转轴为基点错位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通过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限位机构和导向结构的配合,可以使极耳两侧受力均匀。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包括固定架、搅拌筒、活动架、上盖、液压缸、主轴、螺旋架和动力部件;本发明中通过主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得螺旋架沿着主轴的转动,使得叶轮将原材料向上输送,同时螺旋架自转,使螺旋架带动搅拌筒内部的原材料从筒底向上移动,由于在上盖的下部设置有活动板,进而在搅拌桶的上部的位置原材料形成对流,进而使得原材料在筒的上部进行混合,同时由于叶轮和螺旋架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进而始终推动底部的原材料向上部移动,进而能够防止颗粒原材料的沉积,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进而保证了生产的电池的品质。
本发明属于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卷绕层边界位移的自动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电池型号,设置卷绕层的标准值;2)在电芯卷绕过程中,相机采集每层所述卷绕层的图像;3)根据所述卷绕层的图像,对每层所述卷绕层的位置参数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卷绕层是否发生位移,若所述卷绕层发生位移,则对下一个电芯的所述卷绕层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在电芯卷绕过程中进行卷绕层检测,并修正下一个电芯的各隔离膜和电极层边界,有助于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高电芯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氧化亚硅粉体,所述氧化亚硅粉体为未经歧化处理的氧化亚硅粉体;S2.对所述氧化亚硅粉体进行碳包覆,得到第一前驱体;S3.在所述第一前驱体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碳纤维,得到第二前驱体;S4.对所述第二前驱体进行二次造粒,得到所述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中,对所述氧化亚硅粉体进行碳包覆,得到第一前驱体,在所述第一前驱体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碳纤维,可以很好的将氧化亚硅粉体之间连接起来,组建良好的导电网络,缓解氧化亚硅导电性差的不足,进一步提升首次效率,改善了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的体积效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负极石墨材料自动筛选装置,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所述主箱体设置有导管、筛网、接料盒、转板、箱门、清理门、一级传送带、第一电机、粉碎筒、凹槽、轮柱、第二电机、通孔和出料口;所述导管设置在主箱体端面上侧处且导管与主箱体相连通;所述副箱体设置有二级传送带和第三电机;所述副箱体设置在主箱体和粉碎筒的正下方且副箱体的左端面为开口;本发明的导管便于将石墨颗粒导入主箱体内;导管的右端向下倾斜,便于石墨颗粒依靠自重向主箱体内滑动;当石墨颗粒顺着斜导管滑到筛网上时,符合要求大小的石墨颗粒通过筛网,其他大小的石墨则顺着筛网滑向右侧;接料盒用于接住符合要求的石墨颗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材料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体;所述搅拌箱体壳体内设置有连接接头,搅拌箱体左侧顶部设置有电机座,搅拌箱体右侧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箱体左右两侧设置有支耳若干,搅拌箱体顶部设置有转动台,搅拌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电机座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顶部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台顶部设置有转动轴和搅拌电机,转动台与搅拌箱体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轴顶部焊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转动轮之间设置有皮带;所述搅拌电机底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叶轴孔的下端设有中空的圆柱型凸台,搅拌轴通过凸台与紧固螺母的配合连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搅拌叶若干;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为一种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锂硫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二氧化硅微球作为模板,与碳纳米管分散液混合后滴加抗坏血酸钠溶液,使用氢氟酸浸泡5~7天,得到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与硫单质一起研磨后,在氩气保护下使用水热反应釜140~160℃加热10~15h,得到硫/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本发明制得的材料以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骨架,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结构,可以进行硫的存储,提高电池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