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及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层压基体树脂层和增强树脂层以制备树脂层压体,和热结合树脂层压体,以及在热结合树脂层压体的步骤之前,使用具有小于10:1的拉伸比和150℃或更低的熔点的接合树脂固定选自由增强树脂层和树脂层压体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复合材料的旋转装置及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旋转装置包括上模结构、下模结构和传动机构,所述上模结构包括上模本体、输送组件、第一流道组和至少两个浇口,所述第一流道组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内流道,并且多个第一内流道的流出角度不同;所述下模结构包括下模本体和第二流道组,下模本体与上模本体上下配合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组至少包括多个第二内流道,所述多个第二内流道分别与多个第一内流道对应且交叉连通;所述传动机构外接上模本体,用于控制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的相对转动。该旋转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增强颗粒与熔体的多流道混合,使得增强颗粒均匀分散在熔体中,可制备高体积分数增强颗粒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用于垃圾焚烧炉炉排片的耐高温防磨蚀重熔镍基复合材料涂层,其为重熔镍基自熔合金基氧化铝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涂层;该涂层熔覆于炉排片表面,且与炉排片基体表面为冶金结合。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在炉排片表面压涂高放热纳米铝热剂,再喷涂镍基自熔合金材料,并通过喷涂时引发的自蔓延反应,在炉排片表面制成镍基自熔合金基复合材料涂层,使喷涂层与铝热剂反应产物及基体形成冶金结合,最后用感应线圈或氧乙炔火焰对喷涂在表面的自熔合金层重熔,得到致密的防磨蚀涂层。该方法制备的涂层组织致密表面光滑,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耐高温磨蚀性能好,适用于曲面自动化堆焊,可工业化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改性氧化石墨烯在聚甲基戊烯复合材料增韧改性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复合材料。采用十八胺改性的氧化石墨烯作为无机填料,采用溶液混合法使其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之后通过溶液浇铸法来制得石墨烯/聚甲基戊烯复合薄膜。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改性氧化石墨烯/聚甲基戊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韧性,且获得一种聚甲基戊烯的新的晶体结构。对于氧化石墨烯的改性过程简单,无毒,且可提高石墨烯的分散能力,增加其与聚甲基戊烯的界面结合力,提高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可以达到良好的对聚甲基戊烯的改性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组合物以及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及辅料,基体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增强材料包括竹纤维和贝壳粉,以重量份计,基体材料为25~80重量份,增强材料为10~70重量份。本申请的上述组合物中,竹纤维是可再生资源且具有抗菌除臭作用,而贝壳粉也具有很强的可再生能力,是一种天然的环保材料。以天然产物竹纤维和贝壳粉作为增强材料,并且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热塑性树脂按上述比例进行配合,通过竹纤维和贝壳粉与热塑性树脂之间协同作用,使得该组合物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不仅可降解,性能环保,而且具备较佳的抗拉伸强度、耐高温、隔热性及耐侯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由四氯化硅气体与还原载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其中放置有碳材料的反应室中,其中所述还原载气包含还原性气体;加热所述混合气体,使得所述还原性气体将所述四氯化硅气体还原为单质硅,并且形成其中所述单质硅沉积在所述碳材料上的硅碳复合材料。该方法原料廉价,工艺简单,产品性能优良。本发明还提供硅碳复合材料和包含其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热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套筒的底部区域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具有:用于空气流入的输入部;内部件,其具有用于空气流出的多个内部开口;外部件,其具有用于空气流出的多个外部开口;以及在内部件和外部件之间的环绕的间隙;b)提供具有纵向接缝的至少一个包装套筒;c)将包装套筒、尤其是包装套筒的底部区域插入环绕的间隙中;d)通过从内部件的内部开口中流出热空气来加热包装套筒的内表面;e)通过从外部件的外部开口中流出热空气来加热包装套筒的外表面。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用于加热包装套筒的外表面的空气量和在步骤d)中用于加热包装套筒的内表面的空气量不同。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回收方法,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改性水玻璃粉4.5~8份、改性膨胀石墨粉5~10份、玻璃纤维35~45份、固化剂1.2份以及添加剂3份;改性膨胀石墨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膨胀石墨粉100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1.5份、无水乙醇90份以及去离子水510份。
本发明涉及包含无机部分和有机部分且pH为7‑7.4的半合成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有机部分是交联的,还涉及用于生产这种材料的方法以及由半合成复合材料制成的骨接合装置或植入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应变‑温度双响应柔性电子传感器的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溶液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酯)(PEDOT:PSS)溶液混合,冰水浴中超声处理;加入维他命C还原氧化石墨烯,继续超声处理,随后密封静置获得水凝胶;再在液氮中快速冷冻,并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真空下干燥,制备得到复合石墨烯和PEDOT:PSS的气凝胶;最后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前驱体与固化剂混合液注入到气凝胶中,固化得到电子传感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两端粘附铜导线电极,最终得到应变‑温度双响应柔性电子传感器。本发明基于石墨烯和PEDOT:PSS的应变‑温度双响应柔性电子传感器具有对温度的高灵敏度、高拉伸性、高稳定性的特点,单一电子传感器可同时区分应变和温度两种信号,满足其作为可穿戴电子器件的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角度依赖热辐射自控温复合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光探测器,先选取一生物模板材料,构建仿生模板;然后于仿生模板上依次化学沉积金属纳米颗粒及半导体纳米颗粒;最后于半导体/金属等离子体复合材料薄膜上进行二维材料的生长。本发明通过选取具有低角度依赖、热辐射自控温仿生功能结构的自然生物材料实现热辐射平衡,在无额外制冷源的条件下实现热辅助增强及防过热自控温,解决了热辅助增强光电效应与过热对光电效应的负影响之间的对立矛盾,实现了防过热自控温、热辅助增强、低角度依赖宽波段响应。本发明首次提出采用微纳功能结构调控热辐射平衡思想,实现电子、光电材料热自调控,防过热自控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多层防隔热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及其成形工艺。该结构包括防热结构层、隔热过渡层和承载结构层。该成形工艺首先预置导向棒,采用不同种类纤维不同组合方式,控制纤维缠绕过程中的先后次序,改变导向套中心距,将导向套替换成纤维,制备出多材料、多层以及密度梯度的预制体。所述防热结构层采用防热性能优异的纤维沿着导向套缠绕铺放制成。所述隔热过渡层采用隔热性能优异的纤维沿着导向套缠绕制成。所述承载结构层为采用连续纤维沿着导向套缠绕铺放制成。所述密度梯度结构通过控制导向套中心距以及纤维铺放缠绕组合方式来实现。本发明预制体结构与基体浸渍后制备的复合材料能够实现防热/隔热/承载一体化的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硅结合莫来石‑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按照莫来石50‑80wt%、碳化硅5‑40wt%、硅粉5‑20wt%、烧结助剂0.5‑3wt%称取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结合剂和水,其中,结合剂和水的用量分别为原料总质量的0.5‑25wt%和6‑60wt%,得混合料,将混合料进行造粒,成型,干燥后,放入氮化烧结炉中,在1300‑1500℃的条件下保温3‑8小时,制得氮化硅结合莫来石‑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其制品具有耐高温性能优良,抗热震稳定性好和强度高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有序大孔碳包覆的NiMoO4/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引入交联剂PVA,首先通过冰模板法将(NH3)4(NiMo6O24H6)/GO二维片层构筑成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然后在惰性气体下热处理,使得包裹(NH3)4(NiMo6O24H6)/GO的PVA转换成碳壳,同时,(NH3)4(NiMo6O24H6)转化为NiMoO4,GO被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进而得目标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材料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是理想的储能材料之一。
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i)具有220至320度CIELAB色调角“h”的颜料;和(ii)非膨胀双极性1:1或2:1:1粘土,该粘土包含交替的四面体片和八面体片,该交替的四面体片和八面体片终止于一个外表面平面处的四面体片和另一外表面平面处的八面体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熔融锌液腐蚀的SiO2/NbCrMn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涂层,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镀锌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常锌耗高、镀锌设备寿命短,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①以不锈钢板材作为基体材料,吹干作为基体备用;②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末混合:SiO2为28‑32份、Nb为28‑32份、Cr为16‑20份,Mn为20‑24份;③取质量分数为10%‑20%的水玻璃将原料粉末调成糊状,均匀涂敷于板条状不锈钢基体表面;④将步骤③烘干后的基体作为阳极,等离子体炬作为阴极,等离子熔覆即得目标产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本发明解决沉没辊材料在热镀锌过程中的腐蚀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锌的损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高温阻燃复合材料包括依序复合的聚酯层、聚氯乙烯软布层、不干胶层和纸离心膜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预定的模式在聚酯膜上印刷图案;用干式复合机涂胶,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聚酯膜与聚氯乙烯软布热合、收卷,获得中间产品;将收卷的中间产品在一定的温度下熟化;待卷膜冷却后,用复合机涂布上胶在一定压力下与纸离心膜复合并收卷;按预定的规格分切、包装。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延展性和柔软性,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和产品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绿色、环保、节能,符合国家高新产业的标准,具有非常突出的技术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零件的方法和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零件。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规定由烧结材料制成第一原始部件(10)。该第一原始部件(10)以部分压实的烧结零件、绿色部件或褐色部件出现。据此该原始部件还没有或没有完全压实,例如通过烧结过程。此外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规定至少一个第二原始部件(20),它至少部分地加入到第一原始部件(10)的空腔(15)里面,优选以间隙配合。接着进行烧结过程,在该过程中使原始部件(10,20)处于恒温处理。在此在至少部分地由第二原始部件(20)填充的空腔(15)中产生原始部件(10,20)之间的连接(30)。由于原始部件(10,20)材料之间的化学连接以材料结合的形式构成该连接(30)。在两个原始部件(10,20)处于相互接触的位置产生材料结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须增强碳铝铜复合材料滑板及制备方法,应用于高速电气列车上,属于新材料领域,该滑板以晶须为增强材料,以铜铝为基体材料,以碳(石墨、碳纤维)为自润滑耐磨材料,以镍、锡、铌为添加剂。将所有组分均匀混合后,采用热压的方法直接成型。本发明制备的受电弓滑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的特点,同时对接触网导线磨耗很小。该滑板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而且生产周期远远短于常规的先将混匀的原料压制成型,然后进行烧结成型的制备方法。该滑板材料不仅适合做高速电气列车的滑板,而且适合做城市地铁和其它电气车辆的电接触材料。
本发明的导电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由带有抗衡离 子的大共轭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可提供抗衡负离子的 电解质和具有一定形状的电绝缘的柔性链聚合物组 成。采用先通过溶胀使所述导电聚合物的单体分子 进入所述柔性链聚合物基体,再在所述电解质的作用 下使单体在基体中原地聚合的方法制造。得到保持 原有形状的制品可直接或加工后作为半导性或导电 性制件、结构制件使用。
本发明涉及对用于涡轮发动机的转子轮的复合材料叶片的轮廓进行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叶片的翼面进行补偿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将翼面分割为薄片(E110),以及,对于每个翼面薄片以及轮的盘的预定旋转速度,计算薄片所承受的离心力(E120),计算作用在薄片的底部部分上的空气动力的力矩(E130),以及计算应用至薄片的重心的位移值(E140),以抵消空气动力的力矩;以及对所述叶片延伸的根进行补偿的步骤,该步骤包括计算位于翼面颈部之上的叶片的一部分所承受的离心力,计算作用在叶片延伸的根的底部部分上的空气动力的力矩(E210),以及计算应用至叶片延伸的根的重心的位移值(E220),以抵消作用该空气动力的力矩。本发明还提供具有以这种方式被补偿的延伸的根的叶片。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陶瓷粉末嵌入预制件的通道以形成陶瓷粉末填充的预制件而形成的复合材料。该陶瓷粉末具有至少一种反应性陶瓷粉末。预制件是陶瓷、陶瓷-金属复合材料,金属或其组合,其具有界定了许多通道的壁,每个通道在预制件的表面具有开口。使用熔化的金属渗透陶瓷粉末填充的预制件以形成陶瓷-金属体,其具有至少一个陶瓷相,其是反应性陶瓷和熔化的渗入金属的反应产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其包括以下层:a)一载体层,和b)一阻挡层;其中所述载体层叠加有第一油墨涂覆,所述第一油墨涂覆构成视觉图案,视觉图案具有视觉图案重复单元;其中片状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复合区域;其中在第一复合区域中,载体层叠加有a.一第二油墨涂覆,和b.第三油墨涂覆的第一区域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三油墨涂覆构成一第一印刷标记;其中在第二复合区域,载体层叠加有a]一第四油墨涂覆,和b]第三油墨涂覆的第一区域的另一部分;其中前述第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在垂直于第一边界线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边界线贯穿第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ZnO?rGO复合材料的光电导型紫外探测器,该紫外探测器依次有低阻Si层、SiO2绝缘层、纳米ZnO?rGO旋涂层和Al电极。其制备方法如下: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ZnO纳米颗粒,用APTES对ZnO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再用水热法制备ZnO?rGO复合物,然后将复合物溶液旋涂在Si/SiO2的SiO2面上,再在旋凃层表面镀上Al电极获得紫外探测器。相比基于纳米ZnO的紫外探测器,本发明的紫外探测器暗电流低,光电流、响应度、灵敏度都得到较大提升,且该方法制备的器件结构简单、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大面积制备,在军事、民用以及一些特殊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乒乓球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玄武岩复合材料的新型乒乓球拍底板,主要由多层玄武岩纤维布经过树脂混胶液浸泡整体模压的工艺方法加工而成,玄武岩纤维布在采用树脂混胶液浸泡前进行脱脂处理。本发明先通过对玄武岩纤维布烘干后脱脂,由树脂混胶液浸泡使玄武岩纤维和树脂纤维通过化合键交联链接,形成较高的韧性和强度,加工乒乓球拍底板后,整个球拍密度均匀,各个方向的力量反应速度相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强度高、韧性足,同时还具有电绝缘性、抗腐蚀、抗燃烧、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延长乒乓球拍的使用寿命,同时生产成本较低,解决了由于碳纤维产品价格过高而市场的占有率过低的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激光3D打印技术制备准晶‑纳米晶改性梯度复合材料的方法。用同轴送法将Stellite 12‑B4C‑Y2O3混合粉末激光合金化于TA15合金表面形成组织较为组大的下层;后将Stellite 12‑B4C‑Cu‑Y2O3混合粉末激光沉积于下层表面形成组织较为致密的上层,上层与下层之间呈良好的冶金结合,且都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u的加入产生了许多超细纳米晶及准晶相,改变了激光增材制造梯度复合层的结构并提高了其力学性能。本发明能够获得组织结构致密且具有极高耐磨性的梯度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浮纤、高表面光洁度的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由超高流动与自润滑性能功能母粒:2~5份,常规聚丙烯树脂:26~85份,短玻璃纤维:10~60份,抗氧剂:0~1.0份,其他助剂:3~8份。所述的改善浮纤的聚丙烯功能母粒较常规聚丙烯材料具有超高的流动性以及自润滑性能,当功能母粒与短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的共混物从双螺杆挤出机或注塑机挤出时,在高聚物挤出物胀大效应及润滑剂的自润滑的双重作用下,具有高流动性的功能母粒树脂、色粉及添加剂首先向熔体外侧流动优先的富集于材料表层,从而达到在少量添加功能母粒的同时实现改善最终零件浮纤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的3D多孔Sb/Ti3C2 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预插层诱导剂对单分散的Ti3C2 MXene纳米片进行诱导,使其发生褶皱、卷曲,形成3D多孔Ti3C2 MXene骨架,随后通过静电吸附和碳热还原过程,得到3D多孔Sb/Ti3C2 MXene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可以有效抑制Sb纳米粒子的体积膨胀并防止其在循环过程中聚集和粉碎,增强结构稳定性,而且大大改善了电荷转移动力学,对整个电极提供畅通的K+扩散通道以加快离子/电子传输速率;超小的Sb纳米粒子可以有效缩短K+的传输距离,并显着暴露更多活性位点,从而提高钾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比容量。
一种g‑C3N4/NiCo2S4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是将g‑C3N4和NiCo2S4混合得到,该混合可以是固相混合,也可以是液相混合,本发明得到的g‑C3N4/NiCo2S4复合材料能极大的增加了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将复合电极作为超级电容器工作电极材料进行测试,在大电流密度条件下仍能具有较高的比电容量、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被广谱激发的大孔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TiO2,然后通过水热法原位合成复合了稀土元素的TiO2/CaF2材料,该材料不仅可以利用紫外光进行光催化反应,还可以很好地利用红外光,且有很好的光催化效率,这就既拓宽了光谱利用范围,又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更重要的是,因为其为原位负载,这就使复合了稀土元素的CaF2纳米晶激发出的紫外光有效地被二氧化钛吸收,大大提高光催化效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