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纳米氢氧化铝、粘土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阻燃材料,主要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如下:(1)表面改性纳米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粒径为80~150纳米,表面改性剂为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40~50%;(2)纳米有机蒙脱土,用量为4~10%;(3)硼酸锌用量为0~3%;(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用量为25~45%;(5)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用量为5~15%。是一种在氢氧化铝阻燃剂用量少的条件下阻燃性、力学性能、流动加工性能均好的白色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阻燃复合材料。
一种可系结于一面罩上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头带以及系结方法。复合头带具有至少一个不连续的弹性芯子和至少一个固定于弹性芯子上的连续热塑表层。复合头带具有在活化状态下的第一弹性模量和在活化状态下较小的第二弹性模量。热塑表层在复合头带处于活化状态时形成一微观结构的永久变形表层。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弹性芯子和至少一热塑表层在活化状态下是连续接触的。复合头带定位于头带通路上并且系结到左、右头带系结部位之一上。头带通路可以是与左、右头带系结部位相交的一条轴线,或者是大致符合面罩坯一个表面轮廓的一条路径。
提供一种在防止强度降低同时将绝缘树脂部夹置于导电强化树脂和导体之间的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包括:由导电强化树脂形成的导电树脂部,在导电强化树脂中,在绝缘基材中包含导电纤维;导体,其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其一部分被嵌入在导电树脂部中;以及多层的绝缘树脂部,其为树脂部的叠层,并且每层树脂部均具有包含在绝缘基材中的绝缘纤维,多层的绝缘树脂部被嵌入在导电树脂部中,以将导体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夹在多层的绝缘树脂部之间,并且多层的绝缘树脂部被夹置在导电纤维与导体之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至少具有一含塑木复合材料(WPC)的芯层(3)以及一顶部复合层(14,15)的复合地板的方法,它包括提供WPC颗粒的步骤,该WPC颗粒中的聚合塑料内部包裹有自然纤维,有一熔化的颗粒层,该熔化层被层压以形成板的芯层,顶部复合层贴附至芯层以形成板材(S),并对该板材进行后续加工以形成一块或多块板。复合板包括由WPC制成的芯层(3)、熔化至芯层的基层(10)以及一顶部复合层(14,15),该顶部复合层至少具有一层浸渍有如三聚氰胺树脂的浸渍材料的纸层,顶部复合层通过浸渍材料贴附至纸基层,顶部复合层或者至少具有一熔入玻璃纤维基层的塑料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热轧包层的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扁平产品组、一种相应的热轧包层的复合材料以及一种相应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帐篷型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指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三维纳米多孔石墨烯;然后将制得的三维纳米多孔石墨烯浸入到含引发剂和金属离子的溶胶‑凝胶中,所得产物经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和煅烧处理或直接经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即得所述三维帐篷型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需额外加入添加剂、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得产品具有形貌结构好、电化学性能优异等优点,尤其是所得三维石墨烯中的多孔结构不是随机出现,平均孔径小于10nm,避免了三维石墨烯在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时容易发生塌陷和堆积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结合部动刚度和阻尼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机械制造及动力学技术领域。该装置在支撑壳体中心放置预埋有金属贴片的上下试件,上下试件的下的接触面构成结合部;支撑壳体顶部中心开有内螺纹通孔,压紧螺栓与之配合压紧结合部试件。压紧螺栓中心开有通孔,激振杆一端安装有压电式力传感器,另一端与激振器相连并通过螺栓通孔将压电式力传感器压在上试件的上表面。在上下试件的预埋金属贴片正下方有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装置测量结合部动刚度和阻尼的方法。本发明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能够用于测量构成结合部试件自身具有高阻尼及其自身相对刚度较小的结合部,装置结构简单,测量方法有效可行。
公开了导电性复合组合物和含有导电性复合组合物的电路保护装置。导电性复合组合物包括聚合物材料、多个导电性颗粒和高熔点添加剂。高熔点添加剂占导电性复合材料的至少1%,以总组合物的体积计。电路保护装置包括含有导电性复合组合物的主体部分和从该主体部分延伸的引线,该导电性复合组合物包括聚合物材料、多个导电性颗粒和聚合物材料中装载的以体积计至少1%的高熔点添加剂,该引线经设置和布置以将电路保护装置电连接至电系统。还提供形成导电性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耐高温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组分比例按重量百分数计:短玻璃纤维、树脂、硫酸钡、增强剂、增韧剂、耐寒剂、阻燃剂、相容剂、偶联剂、熔指改性剂、流动改性剂、稳定剂、固化剂、PH调节剂、抑烟剂、抗氧化剂、成核剂、加工助剂、矿物充填剂、润滑剂、防静电剂和除味剂,其余为丙烯聚合物。本发明的组分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恰当的组分,其不但解决了现有聚丙烯材料使用过程中强度低,容易变形等其它不良的特点,而且在低温的条件下也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和耐疲劳性,大大的提高了其寿命,减小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其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件、保险杠等领域。
在制备由其间夹入至少一层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或热塑性和热固性材料的混合物(CM)的碳纤维加强材料(R)的叠层形成的复合材料部件中,向构成所述叠层且在该叠层中位置相邻的至少两层施加穿透点状载荷的操作的用途,该操作致使连续地穿过置于重叠位置的至少一个加强材料(R)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或热塑性和热固性材料的混合物(CM),以提高所得到的复合材料部件的横向电导率。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复合材料的真空成型机,包括真空室,所述真空室内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连接导热管路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真空室外设有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分别与所述导热管路连接;所述加热板设有N层,每两层加热板之间放置一成型模具,每一成型模具连接脉冲气管,所述真空室的外部设有脉冲气压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抽真空系统和PLC控制器,所述脉冲气压系统通过所述脉冲气管与所述成型模具连接,所述脉冲气管内进行脉冲式地进气和抽气,使成型的复合材料贴合度高,表面光滑无气泡,刚性强,质量轻,品质更好。
本发明公开一种Eu2+和Eu3+共掺杂的玻璃陶瓷荧光温度探针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玻璃陶瓷组分如下SiO2:40mol﹪;GeO2:5mol﹪;Al2O3:25mol﹪;Ga2O3:5mol﹪;NaF:x?mol﹪;YF3:y?mol﹪;EuF3:z?mol﹪;其中x+y+z=25且7≤x≤18,6.9≤y≤17.9,0.1≤z≤4。上述玻璃陶瓷采用熔体急冷法和后续晶化热处理制备。本发明玻璃陶瓷在紫外光激发条件下,可同时探测到源自Eu2+蓝光和Eu3+红光的双模发射。随着温度升高,Eu2+/Eu3+荧光强度比作为测温参数,温度灵敏度最高可达2﹪K?1。
本发明的高分子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有机鎓盐将层状无机化合物的层间扩张之后,将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基团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经由共价键固定在该层状无机化合物的层间表面,在单体中从经过该固定化而得到的该聚合引发剂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优选地,作为具有该通式(1)表示的基团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使用通式(1)中的X1~X3中的至少一个为氯原子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者通式(1)中的R1为可以被氧原子或酯基中断、也可以被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5的亚烷基或碳原子数为2~25的亚链烯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其中,上述通式(1)中的R1表示碳原子数为1~25的亚烷基、碳原子数为2~25的亚链烯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亚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12的亚芳基,它们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18的烷基、苯基或氰基取代,而且也可以被氧原子、羰基、酯基、亚苯基、酰胺基或亚氨基中断,进而还可以组合这些取代和中断;X1~X3各自独立地表示卤原子、羟基、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在复合材料人工制品(2)的生产中使用的树脂约束膜(1);该约束膜(1)由用双轴取向聚丙烯制成的支持膜(6)、释放化学产品的中间层(7)、和通过真空蒸发沉积施加于中间层(7)上的金属涂层材料的表面层(8)形成,所述中间层涂覆用来与半成品(2′)进行接触的支持膜(6)的正面(6a),其中所述半成品(2’)将制得复合材料人工制品(2)。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自修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光源模块、液芯光纤智能结构模块、光电检测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蜂鸣器模块、数码显示器模块、继电器模块;光源模块包括通信光源和修复光源,光源模块的开关与继电器模块相连;液芯光纤智能结构模块是在复合材料中埋入液芯光纤;光电检测模块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光电转换模块采用光电三极管,信号放大模块采用差分放大器AD626,通信光源和修复光源照射于液芯光纤智能结构模块的一端,液芯光纤智能结构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光电三极管;微控制器模块采用通用处理器AT89S51,模数转换模块采用ADC0809芯片,信号放大模块输出的电压连接ADC0809芯片的IN0引脚。
描述了一种复合材料(100)。该复合材料(100)包括第一覆盖片(1)、第二覆盖片(1、2)和设置在第一覆盖片(1)与第二覆盖片(1)之间的芯层(3),所述芯层(3)包括与第一覆盖片(1)接触的第一粘合剂层(4)、与第二覆盖片(2)接触的第二粘合剂层(5),以及从第一粘合剂层(4)延伸至第二粘合剂层(5)的纤维(6)。第一覆盖片(1)具有比芯层(3)大的延伸部,并且第一覆盖片(1)至少包括无芯层(3)的第一边缘区域(7),其中,第一边缘区域(7)从第一覆盖片(1)的外边缘(9)延伸至芯层(3)。
本发明涉及一种Fe7S8/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A溶液:将明胶和80‑85℃的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使之变成微黄色凝胶溶液;2)制备B溶液:将FeSO4·7H2O与去离子水混合;3)制备C溶液:将Na2S·9H2O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4)将B溶液倒入A溶液中,温度保持在60‑65℃,搅拌混合均匀,干燥,冷却,去离子水洗涤干燥。本发明摒弃了现有实验条件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通过明胶溶液中官能团和Fe2+的强结合形成粘性凝胶溶液,实现金属盐的纳米级分散,与硫源结合形成Fe7S8/C前驱体,经过高温炭化过程,明胶会形成导电性良好的碳网络包覆在纳米Fe7S8颗粒表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吸附催化降解水中三氯甲烷的疏水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以碳纤维和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纤维,然后与Mg‑Fe‑Zn金属混合物混合,再与聚偏氟乙烯混合后,加入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得到相变混合物,经相变后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材料能够实现三氯甲烷的还原,将三氯甲烷降解成为难溶于水的甲烷,且少量溶出的金属离子对人体无害并可补充矿物质,在实现催化降解水中三氯甲烷的同时可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铋单质/普鲁士蓝框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取六氰合铁酸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至红色颗粒完全溶解;随后加入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超声溶解,将上述溶液置于鼓风烘箱中反应,离心、水洗、干燥得到蓝黑色前驱体粉末;(2)取硝酸铋溶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取上述蓝黑色前驱体粉末加入到该溶液中,水浴搅拌、离心、水洗、干燥得到蓝色反应产物;(3)取上述蓝色反应产物分散于石墨烯水溶液中,超声、冷冻干燥后得到蓝灰色粉末后将其转移到氩氢混合气氛中还原反应得到黑色最终反应产物,收集得到铋单质/普鲁士蓝框架@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增强钼/钨基复合材料的压制、烧结新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压制、烧结新方法,对于费氏粒度不大于2μm的粉采用两次压制的方式得到压制坯,对于费氏粒度为2μm以上的粉,直接压制;对压制坯先氢气烧结,再进行真空烧结,且氢气烧结采用低温烧结和高温烧结相结合的方式。该方法的压制和烧结方式,可有效脱氧和提高致密度。采用两次压制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细粉的压制成品率,在进行氢气烧结时,采用低温烧结以充分脱氧,然后再进行高温烧结,在进一步提高脱氧程度的同时,有效缓解了闭孔,进而保证在真空烧结时,有利于空隙中的气体排出,为真空烧结提供更大的烧结驱动力,使得烧结坯具有更高的致密度。
一种基于纳米粒子三维微纳结构化排布的复合材料制造方法,现将微纳米尺度的粒子置于母液中,得到含有微观粒子的溶液;将部分溶液置于容器内流平,将第一结构化场施于容器中的溶液,对的溶液中的粒子进行操控,实现溶液中粒子的可控图案化排布;再将容器中溶液固化成型,容器向下移动,容器内补充含有微观粒子的溶液,改变结构场参数,实现溶液中粒子的纵向可控排布,采用不同结构场,实现含有微观粒子的溶液中粒子的不同图案化排布;将第一结构场换为第二结构场,使粒子排布成相应形状;重复直至获得功能纳米粒子三维微纳结构化排布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可定向定域调节、高效率、可实现任意三维形状结构的成型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纳米粒子负载铝酸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材料,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草状铝酸镁粉体和可溶性银盐溶液混合,超声分散10~60min,再搅拌10~60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可溶性银盐的质量分数为0.1~20%;2)将步骤1)的所述混合溶液与还原剂混合,搅拌10~60min,混合均匀;干燥除去水分,得到MgAl2O4/Ag纳米粉体;3)将步骤2)得到的MgAl2O4/Ag纳米粉体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所述银纳米粒子负载铝酸镁材料;本发明利用Ag的高导电性、铝酸镁的海草状一维传输结构及铝酸镁的高塞贝克系数,制备出了高性能的陶瓷热电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磷烯‑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将磷烯和含氮有机物一同置于溶液中均匀混合,从而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浮液;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氧化性化合物,反应0.1~72h,然后对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对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进行干燥,从而得到复合物前驱体;将所述复合物前驱体置于充有保护气体的高温炉中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500~1100℃,保温时间为1~72h,然后降温至室温,从而制得磷烯‑氮掺杂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稳定性、柔性、赝电容性能和吸附性能,而且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产品质量好、产率高,产品可广泛用到电子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碲汞镉量子点与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制备CdTe量子点溶液,再添加Hg以得到CdHgTe量子点,最后以碳纳米管为骨架,在其表面粘附着碲汞镉量子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条件简单,成本低廉,且容易操作。近红外碲汞镉量子点与碳纳米管复合后可大大提高光转换效率,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硬质合金和金属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过程是金属粉末材料配制→混合→电极压制→电渣熔铸→成品,其生产工艺简单,并且产品的质量易于控制,该方法是将金属粉末压制的电极熔化,并在电磁场的搅拌下,使其混合均匀后结晶而形成的产品,故其产品的性能一致性好,两相结合力强,其产器的外形尺寸不受工艺的限制,可减弱或者避免了传统工艺生产中的缺陷。
用复合材料制备刹车盘所需的织物盘料是通过将纤维织物层叠并联结而制成的。结构纤维层(10)至少用于制成构成刹车盘芯纤维增强体的第一盘料部分,而刹车盘摩擦部分或摩擦部分纤维增强体的盘料部分是由毡片(16,18)构成的,至少在邻近摩擦面的地方是这样。
多孔质陶瓷纳米级复合材料功能球,其特征是由电气石、麦饭石、沸石、黄土、活性炭、有机物扩孔剂、粘结剂制成,其配料重量百分比是:电气石20-40%、麦饭石10-25%、沸石2-10%、黄土8-15%、活性炭20-35%、有机物扩孔剂1-5%、粘结剂5-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配料合理、使用长久、空气净化效果好、功能多等特点,本产品能持续释放负离子、远红外线,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定脱毒,使水瞬间负离子化、弱碱化,使室内、车内的空气质量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本产品还能激发人体细胞活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防辐射能力。本产品经国家地质实验中心检测,其脱除甲醛能力在20分钟时间内达到58.3%,在500分钟内达到81.4%,是真正意义的环保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玻璃钢复合材料中空腹异型材及其成型工艺,克服了现有技术只能生产形状简单的规格的玻璃钢型材,并且由于采用连续玻璃毡,使异型材价格也较高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采用土锅中碱玻璃纤维作纵向拉力、刚性和抗剪的增强材料,采用无续毡作横向及其它方向的拉力、刚性和抗剪的增强材料,采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作热固成型剂,经牵引、切割、拉挤成成品。优点在于防腐好、强度高、不变形、隔热性能好,而且造价低,其造价仅为铝合金窗的1/4,塑料窗的1/3。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在制备道路增强板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连续纤维置于浸渍复合设备中浸渍热塑性树脂,得到单向连续纤维增强预浸带,其中,连续纤维的重量含量为15%~85%;将若干层单向连续纤维增强预浸带铺层在平板热压机上,于树脂熔融温度下,一定时间热压成层压道路增强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作为坦克等工程车辆通过沙漠、沼泽、泥地等松软地面的道路增强板,减小坦克的接地压力,有利于提高坦克等工程车辆的通行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