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酰腙键的生成将化学交联引入到气凝胶中,制备得到高机械性能的功能性纤维素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在传统的纤维素气凝胶的基础上引入了化学交联,增加了纤维素纳米纤维之间的交联程度,增强了纤维素气凝胶的压缩性能以及在水环境中的形状保持性能,减少在水环境中因为氢键的破坏造成的破裂,提升了气凝胶的机械性能,拓宽了其实际适用性,并通过合适的方法掺杂光催化活性TiO2纳米颗粒,制备得到适用性更加广泛的功能性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实现对大气及水体中有机染料的吸附和降解。
本发明涉及N‑掺杂的TiO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碱性条件下,研究N掺杂的生物质炭‑TiO2复合纳米颗粒作为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剂。首先利用水热法将碳材料和TiO2一步结合,然后通过高温处理改变TiO2的晶型和分散程度,显著提高了其催化能力,温度为900度时活性最高,其起始电位为0.95V vs.RHE,X射线衍射显示其晶型为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混合晶体,其氧还原活性最高其已经超越了Pd/C,它还表现出优良的稳定性,这表明它是一个有前途的碱性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
一种基于微孔化处理的钛合金塑料复合材料手机框架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3D打印方法制成钛合金中框;S2、先将所述钛合金中框放入2%~10%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在40~60度水浴加热设定的时间,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然后将放入5%~10%盐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钟,浸泡完之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接着将中框放入到电解槽中,10%~20%硫酸和磷酸钠混合溶液或10%~15%磷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中框作为阳极,电解槽中石墨作为阴极,直流电解1~4s或2~5s,电流密度控制在0.10~0.30A/cm2,槽液温度控制在30~50度,电解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并烘干;S3、通过注塑成型,在所述钛合金中框上一体成型塑胶结构件。采用该工艺,钛合金中框与塑胶结构件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阵列双取向导热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短切碳纤维加入到纯正硅酸乙酯溶剂中,抽滤干燥,得到表面含有氧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然后置于真空管式炉升温,得到氧化硅/碳纤维原料;催化剂前驱液匀速推入进行碳纳米管纤维束的生长,得到碳纤维/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粉末;将碳纳米管阵列/碳纤维复合粉末加入到冷压模具中,以200~300MPa的压力载荷常温冷压,将获得的单向取向的碳纳米管阵列/碳纤维管块体翻转180°,然后重新加入到冷压模具中,相同压力载荷常温冷压,得到碳纤维/碳纳米管阵列双取向导热碳‑碳复合材料。热导率沿材料轴向大于300W/(m·K),沿径向大于70W/(m·K)。
一种立磨机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磨盘及其制备方法,其磨盘基体上设有多个凸起,相邻两凸起间设有用金属基陶瓷增强体料制成的衬板,金属基陶瓷增强体料由10-40%的Al2O3和60-90%的铁粉组成;制备方法是将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的Al2O3和铁粉混合后送入烧结窑中烧至铁粉完全熔化,将烧好的物料放入模具中制得衬板,将衬板置于磨盘基体上的凸起之间,浇铸钢水使衬板与磨盘基体固结为一体。本发明烧结时通过铁粉的塑性吸收外加负荷,消耗裂纹尖端的能量;通过孔洞浇铸钢水,将衬板与磨盘基体连结成一体,钢水通过孔洞浸润到衬板的陶瓷颗粒之间,将陶瓷颗粒包裹其中,使陶瓷相和金属相均匀分布。
本发明属于树脂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缝合/树脂膜渗透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在纤维增强预成型体非缝合区域的织物铺层层间放置树脂膜,缝合区域上部放置树脂膜。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树脂膜渗透成型过程中单一树脂膜放置方式,针对缝合结构的缝合区域和非缝合区域采用不同的树脂膜放置方式,即可满足缝合区域缝合工艺的需要,又便于RFI工艺树脂流动控制,有利于复杂结构缝合/RFI成型,可实现更多结构甚至是非开敞结构的RFI成型,提高了工艺稳定性,适应工程化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一种表面由偶联剂改性的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针对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磷酸铁锂材料颗粒表面包覆炭层均匀性度和结合强度不高,导电性能、倍率性能和产品一致性欠佳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采用偶联剂在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界面之间形成的偶合作用,提高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包覆碳层的结合强度,同时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形成xLi2O·yMOa/C复合膜,极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操作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含有5—97%(体积)气凝胶颗粒、至少一种粘结剂和至少一种纤维材料,其中气凝胶颗粒的粒径≥0.5mm,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成铜-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在树脂基质上附着钯或钯-锡催化剂,然后使含催化剂的树脂进行无电镀铜处理,而不进行催化剂活化处理步聚。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导复合材料的长纤维热塑性工艺和由其形成的复合材料以及包括导电纤维以提供电磁干扰(EMI)屏蔽的聚合物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包括通过借助直接注入传导性纤维到挤出工艺中,在聚合物材料内浸渍传导性纤维,形成屏蔽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还包括EMI屏蔽聚合物和由通过本发明的屏蔽聚合物形成的部件进行射频和电磁屏蔽的产品。
提供了短纤维复合材料及用于制作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和系统。一个实施例是用于形成短纤维复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基部上形成随机取向的干燥纤维底基,响应于压力将树脂抽吸到底基中以形成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随机取向的纤维的混合物,在维持混合物处的纤维长度的同时扰动混合物并使混合物脱气,以及挤出混合物以形成预制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钛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所述钛合金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钛合金基板;将所述钛合金基板浸入第一处理液中,使得所述第一处理液与所述钛合金基板表面反应生成钛氧化层,得到预制钛合金板,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液包括硫酸。将所述预制钛合金板浸入第二处理液中,温度为90‑98℃,使得所述第二处理液与部分所述钛氧化层反应生成含钛多氢氧层,烘干后得到钛合金板,其中,所述第二处理液包括碱,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本申请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结构复杂的钛合金工件,具有普适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端口哈密顿建模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柔性机械臂的无源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建立由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驱动的内窥柔性机械臂模型;根据柔性机械梁模块和IPMC驱动模块的状态方程得到复合物理系统的能量方程;通过建立端口哈密顿模型,证明内窥柔性机械臂模型是无源的;整个开环系统保持互联稳定;进一步通过级联与阻尼配置无源控制方法对柔性机械臂设计控制器,预设前馈无源控制参数,将内窥柔性机械臂模型无源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对柔性机械臂的无源控制方法,使柔性机械臂达到动态平衡的同时达到对弹性振动的抑制,实现在人体环境内实时对内窥镜机械臂的运动控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装置、方法及复合材料,包括桶体、定石墨棒、动石墨棒、驱动机构、支撑机构、调整机构和循环机构;桶体和驱动机构均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循环机构将桶体的顶部和底部相连通;调整机构设置在桶体和支撑机构之间;定石墨棒的上端固定在桶体的顶部,下端向内形成一锥形凹面;动石墨棒的上端固定在驱动机构上,下端上设有与锥形凹面向匹配的锥形凸面;定石墨棒和动石墨棒同轴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动石墨棒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呈圆周转动;定石墨棒和动石墨棒同轴设置;桶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动石墨棒上开设有与进料口同轴设置的进料口;动石墨棒的上端开设有与进料口相对应的盲孔;定石墨棒和动石墨棒连接有电源线。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降解气态污染物的光催化复合材料Cr2O3‑SnO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摩尔比的铬盐和锡盐在去离子水中混合,持续搅拌0.5‑3h,烘干,得到催化剂的前驱体。将前驱体放置于坩埚内,在惰性气体或者空气条件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300‑800℃,煅烧时间为1‑4h,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后得到复合光催化材料Cr2O3‑SnO2。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Cr2O3‑SnO2复合光催化剂,能够使得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降低电子空穴的复合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光催化活性,达到高效地降解气态污染物的目的。
本发明属于工程防护门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防护门主要是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两种材料的防护门门体笨重,材料和结构形式单一,造成防护门正常开启和维护不便、抢修抢建和运输困难,不能很好地满足防护工程快速建设与使用、结构轻量化防护的要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高强复合材料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防护门主体结构为三维编织预制体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三维编织预制体由连续纤维编织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保证结构基本功能及战术指标的前提下极大地实现工程结构的减重。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宏观性能预测方法。包括使用随机吸附法生成代表性体积单元、基于数值仿真的均质化方法计算材料宏观性能,建立纤维分布图像对应宏观性能的训练样本集,在此基础上搭建、训练卷积神经网络等过程。本发明结合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的优势,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拟合样本分布,实现纤维分布图像与宏观性能的准确快速响应关系,有效解决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作为代理模型对纤维分布信息特征提取不全、训练精度较低的问题。此外,考虑当网络层数加深,训练样本较少可能带来的过拟合,采用纤维分布图像的旋转、对称变换扩充了样本,有效提高了训练精度,并使模型在样本空间外一定范围内保持良好的鲁棒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钼铜合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得到弥散钼粉,(2)由步骤(1)得到的所述弥散钼粉制成钼骨架坯,(3)向步骤(2)得到的所述钼骨架坯中渗铜,得到所述钼铜合金;其中,所述弥散钼粉的(D90-D0)/D50≤2.1。本发明还涉及钼铜合金、钼铜合金板,以及一种制备CPC层状复合材料的方法及一种CPC层状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La/Eu‑有序介孔氧化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模板法制备罐状有序介孔ZnO纳米材料;在制备的ZnO中掺杂La/Eu的磷酸盐,制备La/Eu‑有序介孔氧化锌复合材料。本材料在465纳米光的激发下,出现了Eu的跃迁发射;当用414纳米光激发时,出现了ZnO的发射,通过不同的激发光激发,得到不同颜色的发射光,实现光色可调。由于ZnO在469纳米有发射,而Eu在465纳米有吸收,两者刚好有叠加,所以ZnO可以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Eu,进而提高了Eu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在荧光粉,光催化,显示材料等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碳化硅-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包含表面附着有氮化硅的碳质材料(2)的成型体进行烧制,制造碳化硅-碳复合材料(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MAPP-CFF预浸料制备PP/CFF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MAPP完全熔融并浸渍于CFF丝束中;(2)将MAPP-CFF预浸料和PP薄膜或PP无纺布叠层,置于模具中;(3)熔融,将模具加热使PP薄膜或PP无纺布完全熔融;(4)加载;(5)降温及加载,以40~100℃/min的速率降温至138℃~148℃,并加载至1~5MPa,用时40s~1.5min,保载3~8min;(6)冷却,将模具降温至室温后进行脱模,即得到PP/CFF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生产成本低廉,可制备能有效解决PP和CFF之间结合问题、同时有效提高PP基体自身强度及韧性的一种PP/CFF材料。
呈现了一种由包括纵向纤维和粘合剂或树脂的条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材料包括一层在另一层的顶部上的多层组件。每层组件包括m组(其中m至少是2)平行的条,每组平行的条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其中每层组件是由以下连续的步骤制造的:根据定义好的样式将平行的条成批放置(没有条与之前放置好的条的纵向交织)。通过放置一层组件的最后一批平行的条而完成一层组件之前,除了该一层组件是最后一层组件的情况之外,随后一层组件的第一批平行的条已经被放置。还呈现了一种利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复合材料。
公开了由反应性化合物例如氧化物制备的复合 材料。该材料包含金属氧化物,磷酸盐和活性残余材料的反应 产物。该金属氧化物可以包括MgO,CaO,ZnO,TiO2等。该磷酸盐可以包括磷酸一钾,磷酸一铵,磷酸一钠等。该活性残余材料可以是灰分,磷酸盐粘土,磷酸盐残余浆料,矿业废料等残余材料。该复合材料可以用于许多用途,包括快速修补材料,预制结构,原位结构,混合料和涂层。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玻璃钢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工艺,它主要包括配料、矿物短纤维或石英砂的表面处理、矿物纤维/聚丙烯或石英砂/聚丙烯板材的制作、聚丙烯/玻璃钢复合板材的制备等工艺步骤,具有工艺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原料来源广泛,产品中聚丙烯于玻璃钢粘接界面层间剪切强度大于5MPa能抵抗十次以上沸水至-30℃冷热冲击等优点。
具有高弯曲强度的轻质复合材料包括夹在两层表面材料之间的环氧泡沫体,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低重量,并可用来代替钢结构。所述表面层可以是纤维材料,特别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所述表面材料优选嵌入环氧基体。或者,它们可以是匹配盒结构或同心金属管。所述夹心结构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敷设纤维,用环氧树脂涂布和/或浸渍该层,敷设一层可热活化的可发泡环氧材料,在该可发泡材料上提供另一层任选用环氧树脂涂布和/或浸渍的纤维材料,并加热以使环氧材料发泡和固化。或者,它们可以通过在表面层之间挤出可发泡材料而形成。
赛隆是一种机械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 侵蚀的新型高温工程陶瓷材料。但材料的脆性限制 了它的工程应用。本发明以赛隆陶瓷为基体与氮化 硼纤维复合,经高温加压而制成陶瓷—纤维复合材 料,该材料改善了赛隆陶瓷材料的脆性,大大提高 了材料的抗热震性,用该材料制备出的水平连铸用 分离环,具有耐高温、抗热震、耐钢水侵蚀,等优良 性能,可用于1500℃~1600℃高温下的碳钢、低合 金钢及不锈钢的水平连铸。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含油生活污水的材料。膨胀石墨-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复合材料,其特征是:它由膨胀石墨、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组成,各组份所占总重量百分比为:膨胀石墨20-50、酚醛树脂基活性炭50-80。它具有处理含油污水的能力强、效果显著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本发明应用广泛,除用于处理含油生活污水外,还能作为吸油材料、油雾过滤材料、油密封材料添加剂、芳香剂和杀虫剂等的基体使用。
一种金属/PT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采用在 PTC陶瓷料浆中加入可溶性镍或钴盐并达到完全溶解, 在高速 搅拌的条件下向该料浆中缓慢加入草酸溶液, 并过量10%以使镍完全沉积在BaTiO3基PTC陶瓷粉料上。反应完毕后将此悬浮加热陈化处理、经抽滤、水洗至中性, 干燥后得到的复合粉体经造粒、成型后用氧化铝坩埚或石墨坩埚扣盖样品, 并用石墨粉封盖坩埚与底板之间的缝隙进行烧成。烧成后的样品经微氧化处理, 制得金属/PTC陶瓷复合PTC材料。
本发明提供高活性且能够简便地制作且不易剥离的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其制作方法及光催化剂装置。一种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其包含基材和由光催化剂粒子形成的光催化剂层,与基材表面相接的光催化剂层的平均粒径小于光催化剂层表面的平均粒径。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