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于医药包装手段的复合材料,其包含基底(2)和保护层(4),其中所述基底(2)具有与所述保护层(4)接触的接触区域(6),所述接触区域包含所述基底(2)与所述保护层(4)之间的接触区和所述保护层(4)的接近表面的区域,所述基底(2)由玻璃或环状烯烃聚合物或环状烯烃共聚物制成,所述基底(2)在所述接触区域(6)中的特性与所述基底(2)在所述接触区域(6)外的特性不同;并且所述保护层(4)由陶瓷材料制成。
一种复合材料编制家具用具的编制方法及专用设备是将天然、人造的内通式连续纤维线引出经盛有树脂胶粘接剂的浸胶槽浸胶后再引出,在专用的模具编制架上进行编制、拉伸、固化,经脱模、毛坯修整抛光,装配附件,即成为完整的家具用具编制品,专用设备由模具编制架、浸胶槽、纱架三部分装置构成,本技术一次编制固化成型,制品轻质高强,耐腐蚀抗老化,易清洗,不吸湿,不脱色,新颖别致,造型优美,集实用与装饰性能于一体,制作简单、工艺独特、使用专用设备少、制品应用极其广泛。
包括聚氨酯芯和至少一个外层的复合材料,芯是包括a)聚异氰酸酯b)含至少二个羟基和分子量>700~10000的聚酯多羟基化合物c)含至少二个羟基、分子量>700和官能度2~6、乙氧基化度大于30%重量的乙氧基化聚醚多羟基化合物与d)任选含至少二个活性氢和分子量为32~700的化合物,每种至少一种的反应产物,和e)催化剂,水和/或发泡剂和(f)任选的辅料与添加剂的亲水聚酯-聚氨酯泡沫材料,及其生产和在汽车内部装璜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弹性的、生物相容性的功能微结构的合成,其中通过将导电性纳米至微米颗粒和PDMS凝胶混合获得了所设计的电功能。给出了通过软光刻构建平面微结构和三维微结构的方法。验证了下列应用,比如电极、导电条、用于电线连接的二维或三维微结构、微加热器、微加热器阵列、柔性热致变色显示器、和用于微流体器件的应用,所有设备都证实有弹性柔性和防摔性质,同时保持其功能。得到的结果对于将所述复合材料在未来的微制造中使用,尤其是用于生物芯片和微流体器件,是非常有前途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粉,其是由以下通式(I)所表示:Ga2‑x‑yO3:xCr3+,ySn4+通式(I),其中0<x≤0.1且0≤y≤0.1。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包含该荧光粉的荧光粉复合材料与发光装置,以及制备荧光粉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二氧化硅层包覆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通过化学聚合方法制备高导电聚苯胺纤维,作为“基体”;之后,将干燥后的导电聚苯胺纤维分散到正硅酸乙酯水溶液中,正硅酸乙酯在质子化聚苯胺表面的氢离子作用下进行水解缩聚,生成的二氧化硅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均匀包覆在聚苯胺纤维表面;干燥后重新分散到盐酸溶液对聚苯胺进行再掺杂,最终得到二氧化硅层包覆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熔融锌液腐蚀的SiC‑W‑Mo‑Fe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涂层,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镀锌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常锌耗高、镀锌设备寿命短。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①以不锈钢板材作为基体材料,吹干作为基体备用;②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末混合:SiC为40‑60份、Mo为15‑25份、W为15‑25份、Fe为25‑35份;③取质量分数为10%‑20% 的水玻璃将原料粉末调成糊状,均匀涂敷于板条状不锈钢基体表面;④将步骤③烘干后的基体作为阳极,等离子体炬作为阴极,等离子熔覆即得目标产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本发明,提高耐磨性,满足热镀锌新工艺的需求,节约大量的贵重金属。
一种利用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迹复合材料萃取分离奶粉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萃取分离奶粉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检测奶粉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已有方法工艺复杂,选择性差以及有机溶剂消耗量大的问题。方法:以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迹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以Na2EDTA作为掩蔽剂,与奶粉混合制成萃取柱,乙腈水溶液作为淋洗液进行淋洗,再利用乙酸甲醇溶液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即完成奶粉中四环素类抗生素萃取分离。优点:提高分子印迹的吸附量。对检测目标分析物的选择系数高达2.5~3.5。本发明主要用于奶粉中萃取分离四环素类抗生素。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组合物、预浸料、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含有成分A:分子内不具有硫原子的环氧树脂、成分B:下述式(1)所示的咪唑化合物、和成分D:分子内具有下述式(3)所示的结构的环氧树脂,其中,所述环氧树脂组合物中,所述成分A和所述成分D的合计含量相对于所述环氧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70~98质量份。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常温下的保存稳定性优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且较短时间内加热固化、固化后的树脂具有高耐热性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1~5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羟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5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氢原子。)。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型材的LFT‑D模压成型方法,将PEEK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同时将长碳纤维通过导纱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部的开口处的进纱口,长碳纤维与PEEK在螺杆的剪切作用下充分混合,经成型模具挤出型材坯料,按需裁剪,将型材坯料放置于模压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本发明省去坯料的保温输送与机械手夹取步骤,操作方便;相比于模压成型、注塑成型、挤出成型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强度与模量大幅提高,而且材料内部无气孔、缩松等缺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左侧设置有吊运装置,所述吊运装置右侧设置有破碎压缩装置,所述压缩机内下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吊运装置包括可转动设于所述压缩机内左侧的旋转支柱,所述旋转支柱上端固设有吊臂,所述吊臂内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下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回收磁性材料时,可自动对磁性材料进行磁吸,将磁性材料从其他无磁材料中分离出来,然后将其先切割,后压缩的方式进行处理,使磁性材料压缩更彻底,使压缩效率更高,加快工作效率的同时,能节省设备使用成本。
本发明涉及利用一锅法将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能的GdCP:Yb3+,Er3+(GdCP)纳米颗粒与金纳米颗粒(AuNPs)复合,制备金@钆基配位聚合物核壳结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Au@GdCP),并将其应用于T1加权磁共振(T1‑MRI)成像中。本发明中,金纳米颗粒,由于具有强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RET),它可以增加了GdCP外围的磁场强度,起到提高造影弛豫率和MRI成像效果的作用。本发明采用的水热合成法具有合成路径简单,易于调控,绿色高效等优点。Au@GdCP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应用于磁造影成像中,为获得高效的磁共振造影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铂/碳球@锌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具体是先构建具有笼状核壳结构的锌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后以碳球@锌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载体,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法将铂纳米粒子负载到载体上,得到结构新颖的铂/碳球@锌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锌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纳米粒子分散性,以此为载体制备的Pt催化剂,Pt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粒径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利于甲醇的吸附氧化。锌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丰富的多维孔道结构,可以有效地暴露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显著地促进甲醇氧化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外装或类似物品制作用的复合材料,包括一种防水的水—汽—透过的柔软基质(2),有织物(4)固定在基质(2)的第一面。基质(2)的第二面具有一耐磨的不连续的层(10)它是由众多离散的耐磨的聚合物颗粒(12)组成的。颗粒(12)防止对柔软基质(2)的摩擦并在使用时形成材料的内衬。
本发明提供的硼化物颗粒/非晶态合金基体的复 合材料,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材料选择与设计,包括硼 化物颗粒的类型、体积相对量、平均粒度、颗粒形状以及构成 基体的非晶态合金的类型。硼化物颗粒可选择常见的CrB、TiB2、ZrB2、AlB2等,颗粒的平均粒度可为10纳米至200微米范围;非晶态合金是至少含有两种以上过渡族金属元素的多组元合金,硼化物颗粒的体积含量为5~40%,非晶态合金基体为余量。与未含硼化物颗粒的单一非晶态合金相比较,硼化物颗粒增强的非晶态合金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第一步、等离子体活化的碳纤维的制备;第二步、马来酸酐二甲苯溶液的配制;第三步、活化碳纤维超声浸润;第四步、马来酸酐接枝;第五步、马来酸酐接枝于等离子体活化的碳纤维粗品的纯化。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本发明通过氩氧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处理碳纤维表面形成的自由基,提高了其与马来酸酐聚合反应速度和程度;二、本发明通过高温引发加快了反应速度,接枝反应时间仅3-7min即可获得表面包覆均匀、接枝率高且含有一定数量酸酐基团的接枝碳纤维,能更好地与环氧树脂反应,提高其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三、本发明节能,环保,处理方便。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塑料材料和松散石头生产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混合器中使松散石头与液体塑料材料起始组分混合,B)从混合器中排出该混合物,和C)固化塑料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金属基体的纤维复合材料和该种材料的制备方法。由单独纤维构成的纤维材料(1)封装到在金属基体中,该金属基体由包围纤维(1)的金属化层(2)和就其本身而言涂覆于金属化层上的金属最终层(4)形成。另外在金属化层(2)和金属最终层(4)之间可提供金属粘结层(3)。金属最终层(4)可由一个或多个涂覆形成,并可由任何机械加工方法形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I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HIPS复合材料、导流板及空调,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原料包括:HIPS 65‑90份,低苯基硅橡胶10‑35份,抗氧剂0.1‑1份,UV吸收剂0‑2份,润滑剂0.5‑2.5份,着色剂0.1‑5份。本发明应用于空调导流板方面,解决现有空调导流板材料不能满足材料宽温域高阻尼要求且成本高的问题,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材料具有宽温域高阻尼特点,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阻燃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本方案实现通过加热器产热对透气放料筒内的材料进行干燥,同时热空气流动带动导风扇叶转动,使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中凸起端挤压敲击锤敲击透气放料筒振动,而另一侧的透气放料筒受其振动频率影响,开始慢慢随着其振动起来最后趋同,实现同频共振,而在振动减弱消失后,此时凸轮凸起端转动至另一侧的敲击锤处,使其敲击带动另一侧的透气放料筒振动,再次实现同频共振,增强干燥效果,且在透气放料筒振动中,活动杆也随其运动,而受弧形磁铁片的吸引固定作用,其发生与透气放料筒相反的运动,使拨动板拨动材料运动,使材料充分受热干燥。
提供金属材料与铝铸件以高结合强度被一体化的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金属复合材料具有金属材料、和层叠于金属材料的铝铸件。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形成有熔点高于铝铸件的金属材料的合金隆起部。铝铸件与合金隆起部密接而覆盖金属材料的表面。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预制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纳米改性碳纤维预制体、碳/碳复合材料、碳/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碳纳米改性碳纤维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纤维置于糖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改性碳纤维;利用所述改性碳纤维为原料,制备得到碳纳米改性碳纤维预制体;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200℃,时间为1~100min。本发明以碳纤维作为母相,利用糖水溶液,通过水热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在母相碳纤维表面沿不同方向生长出碳纳米颗粒,大大增加碳纤维比表面积,增强单根碳纤维的毛细管作用,从而增加了碳纤维预制体的比表面积,得到具有更强吸附能力的碳纳米改性碳纤维预制体。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增韧导电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环氧树脂先经添加可降粘溶剂或者加热形式降粘度至合适范围内,添加石墨烯、功能化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后进行分散搅拌,然后转料进行锆球剪切研磨处理,降温除可降粘溶剂后,添加消泡剂及固化剂后分散均匀,将液体浇注至模具中,进行负压固化,冷却后脱模得到产品。有效解决了环氧树脂基体中碳纳米管的开团和分散,更促进碳纳米管与炭黑的复合填料形成有效导电网络,功能化碳纳米管在固化反应中能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新的化学结合,大大提高了耐冲击、耐弯曲等力学性能。
乙基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对聚(β‑羟基丁酸酯)进行改性的技术领域。将聚已内酯、乙基纤维素和聚(β‑羟基丁酸酯)置于密炼机中,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后,即得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聚已内酯作为增韧组分,利用乙基纤维素作为增强组分,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可有效提高聚(β‑羟基丁酸酯)的韧性和强度。
本发明属于连续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SiC/Si‑B‑C‑Zr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浸渍溶液为聚碳硅烷、硼化锆先驱体和二甲苯,三者之间溶解度较高,能够实现聚合物先驱体在溶液中分散均匀。本发明采用不同硼化锆先驱体重量百分比的聚合物先驱体浸渍溶液逐次进行真空浸渍和高温裂解,有利于制备元素组成梯度分布可控的陶瓷基体。本发明在原有基体中引入B、Zr元素,充分发挥Si‑B‑C‑Zr基体组分在不同温度范围氧化反应产物三氧化二硼、硼硅酸盐、二氧化锆等的协同抗氧化,同时利用Si‑B‑C‑Zr基体组分高熔点、抗烧蚀优异的特性,提高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抗烧蚀性能。
本发明涉及拉杆成型技术领域。复合材料拉杆的成型方法包括步骤A,缠绕成型模具准备及金属接头定位;缠绕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备,在缠绕成型模具的外表面圆周方向设计有刻线;步骤B,干纤维纱的缠绕;采用纤维缠绕设备根据缠绕定律进行缠绕;步骤C,拉杆的树脂灌注成型;拉杆在干纤维纱缠绕成型后,连同缠绕成型模具一起放置于树脂灌注模具中,然后灌注树脂材料,把树脂灌注模具放置于烘箱中加热固化,固化脱模得到半成品;步骤D,拉杆加工;沿着拉杆金属接头位置,进行拉杆长度及内螺纹加工。复合材料拉杆包括金属接头、干纤维纱、树脂材料的固化一体成型结构;解决现有拉杆在接头位置容易发生失效连接、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钠离子电池用介孔结晶型Si‑无定型SiO2‑有序介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且结晶型Si和无定型SiO2均匀地分散在有序介孔碳载体中。技术方案如下:首先以有序介孔二氧化硅为自模板,原位复合碳源制得双连续的有序介孔结构二氧化硅‑介孔碳复合物,而后通过刻蚀去除部分SiO2的方法合成介孔SiO2‑有序介孔碳复合物;最后利用镁热还原方法,控制镁粉与复合物的比例,还原制得介孔结晶型Si‑无定型SiO2‑有序介孔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该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储钠性能。该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生产,符合环保要求。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多孔性单一树脂纤维复合材料,即,本发明的多孔性单一树脂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第一纤维状粒子;第二纤维状粒子;以及粘结材料,用于使上述第一纤维状粒子与上述第二纤维状粒子相粘结,上述第一纤维状粒子与上述第二纤维状粒子借助上述粘结材料来相粘结,从而形成具有气孔的不规则的网眼结构,上述第一纤维状粒子为包含第一聚酯类树脂的聚酯类纤维,上述第二纤维状粒子为包含第二聚酯类树脂的聚酯类纤维,上述粘结材料包含第三聚酯类树脂,上述第一纤维状粒子的拉伸率高于上述第二纤维状粒子的拉伸率,上述第二聚酯类树脂的熔点高于上述第三聚酯类树脂的熔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PVC竹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苯胺、甲醛一起水浴搅拌,加入苯酚加热,保温回流反应,减压脱水,出料冷却后得到苯并恶嗪树脂;(2)将硼酸酯偶联剂加入无水乙醇中,加入硼酸镁晶须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偶氮二异丁腈继续搅拌,出料、抽滤,洗涤,干燥,提取,得到改性硼酸镁晶须;(3)将竹粉干燥,取出后加入钛酸酯偶联剂的乙醇溶液,搅拌,取出、洗涤、干燥后球磨,得到改性竹粉;(4)将PVC、磷酸三甲酯、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剂、苯并恶嗪树脂、改性硼酸镁晶须、改性竹粉一起加入搅拌机搅拌,移至混炼机混炼,转入热压机热压,得到PVC竹塑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氨基膜塑复合材料,其重量份数为:尿素100份,甲醛90份~250份,三聚氰胺0份~80份并不包括0份,散热剂0份~10份并不包括0份,纳米弹性体抗低湿干裂助剂0份~60份并不包括0份,固化剂0份~20份并不包括0份,稳定剂0份~50份并不包括0份,润滑剂1份~30份,分散剂0份~50份并不包括0份, 填料1份~50份,纤维素10份~100份,颜料0.01份~5份,其中,散热剂包括液氮、制冷空气、固体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其特征添加了散热剂,在相对真空度?0.099MPa~0MPa但并不包括0MPa和40℃~98℃的反应釜内脱去水分和挥发分,改善了材料制备过程中受热历程和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