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汽车零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短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烘烤处理以去除水分;(2)将步骤(1)处理后的短碳纤维复合材料放入注塑机中,并使所述短碳纤维复合材料升温变成熔融状态;(3)将步骤(2)熔融状态的短碳纤维复合材料注入注塑成型模具中;(4)待所述模具中熔融状态的短碳纤维复合材料完成流动、成型并冷却后喷涂脱模剂,保压后脱模,得到最终的样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既有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表面纹理,同时也能够方便的与周围零部件进行连接,而且还能满足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掺杂N且负载PtNi双金属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掺杂N且负载PtNi双金属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它是将N原子掺杂进石墨烯的碳晶格中形成石墨氮结构,并且在碳网上负载PtNi纳米颗粒形成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用该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得到的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石墨烯复合材料对H2O2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催化能力,能够有效地放大电化学信号,进而实现肿瘤的快速诊断。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用剪切装置,包括机架和切刀,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台面,所述机架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块,一组所述支撑块中间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间通过轴承连接有辊轴,本实用新型在机架上安装支撑块配合固定块与辊轴这,用于适应复合材料卷筒的安放工作,保证稳定放卷复合材料,需要裁切复合材料时,将复合材料放出,穿过切刀的底板,直到复合材料与台面端部对齐,方便测量复合材料的长度,然后将压板盖在复合材料上,防止复合材料在切割时松动,沿着滑轨移动切刀到需要切割的位置,然后下压切刀的刀板,使得切刀将复合材料切割出来,调节方便,且能够适应多种宽度的复合材料切割作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PBAT复合材料,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PBAT改进材料75‑99份,有机添加剂1‑20份。本发明的生物可降解聚酯PBAT复合材料通过利用对苯二酚中的酚羟基与PBAT中的酯基作用形成氢键,制备出的PBAT改性材料,然后再与有机添加剂吹塑混合制备出的PBAT复合材料具有流动性好的优点,使得PBAT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柔性和机械性能,实现了PBAT复合材料的快速、规模化生产,使PBAT复合材料不再局限于膜袋产品,进一步扩大了PBAT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C/C复合材料表面抗氧化烧蚀涂层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化学液相汽化沉积工艺,利用其特有的集肤效应,使超高温陶瓷前驱体发生裂解反应,并逐渐沉积在C/C复合材料表面。最后再进行高温热处理,使超高温陶瓷充分转化,从而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抗氧化烧蚀涂层。本发明中,化学液相汽化沉积工艺参数、陶瓷前驱体的成分及比例、高温热处理参数对涂层制备有着直接影响,可以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对表面涂层进行微观结构、组织成分的调控。本发明的创新性在于采用化学液相汽化沉积工艺,并利用其特有的集肤效应,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抗氧化烧蚀涂层,从而克服传统工艺制备的涂层厚度不均一,与基体结合强度不高,陶瓷分布不均匀,结构不致密等缺点,实现C/C复合材料表面涂层防氧化、抗烧蚀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本发明公开的聚对二氧环己酮/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聚对二氧环己酮基体材料和无机纳米纤维共混构成,其中无机纳米纤维与聚对二氧环己酮的重量比为0.5~10∶100,且该复合材料杨氏模量为364-942MPa。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中含有的无机纳米纤维的长径比高,纤维之间聚集作用力微弱,且在复合材料中呈纳米尺寸分散,因而不仅大幅提高了材料的熔体强度、改善其加工性能,还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且制备方法成熟,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具有梯度结构的聚合物泡沫复合材料,含有至少两种热塑性聚合物,所述热塑性聚合物的含量和材料中的泡孔尺寸沿厚度方向或径向呈梯度变化。上述聚合物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制备一系列组分相同、质量比不同或组分不同的热塑性聚合物的共混物;(2)将步骤(1)制备的各热塑性聚合物的共混物分别进行真空压膜成型得到片状组合物,然后将至少两片组分相同、质量比不同或组分不同的片状组合物进行有序重叠并热压成一体形成复合材料坯体;(3)将步骤(2)制备的坯体置于发泡高压反应釜中并通入超临界流体作为发泡剂,当超临界流体在所述坯体中达到饱和状态后,通过快速降压法或快速升温法使复合材料坯体发泡,然后冷却定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塑木复合材料地板,包括复合材料地板本体,所述复合材料地板本体的表面为上凹弧面与内凹弧面相间排布,且上凹弧面的表面设有不规则的磨砂颗粒,所述复合材料本体的左侧面设有插柱,所述插柱的端部固定有第一磁铁块,所述复合材料本体的右侧面设有用于固定插柱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设有与插柱端部的第一磁铁块磁极相反的第二磁铁块。该防滑塑木复合材料地板,废物回收利用,不浪费木材,更加的生态友好;通过在复合材料木板本体上呈相间排布上凹弧面和内凹弧面,且在上凹弧面上设有不规则的磨砂颗粒,人在上面行走时,可以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不会轻易的滑倒,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聚芳醚腈玻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聚芳醚腈玻纤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以聚芳醚腈和玻璃纤维为原料,以邻苯二甲腈预聚物为增塑剂,熔融共混制成粒料,粒料注塑或压制成型后热处理得到的;聚芳醚腈、玻璃纤维、邻苯二甲腈预聚物的重量配比为45~85∶10~40∶3~15。本发明的聚芳醚腈玻纤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20~180MPA,弯曲强度150~250MPA,热变形温度为160~180℃,可广泛应用在航空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以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用于U形复合材料蜂窝夹层制件蜂窝芯稳定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在工装(1)的U形槽(4)内铺设复合材料预浸料铺层(3),使复合材料预浸料铺层(3)与U形槽(4)底部紧贴;S2:将蜂窝芯(5)放置于复合材料预浸料铺层(3)上,并在蜂窝芯(5)上铺设复合材料预浸铺层(3),使蜂窝芯(5)包覆于上下铺设的复合材料预浸铺层(3)内;S3:所述步骤S2中的复合材料预浸铺层(3)的端部通过多个抓紧部(7)与工装(1)固定,多个抓紧部(7)设置在复合材料预浸铺层(3)四周并间隔设置于工装(1)上。本发明既可防止蜂窝芯滑移,又能使复合材料预浸料铺层能够被压实,防止产生分层。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封端改性氧化石墨烯及其环氧纳米复合材料。具体公开了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其是由A基团替换氧化石墨烯表面羧基上的‑OH基团所得,A基团的结构如下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种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环氧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氨基封端改性的改性氧化石墨烯,在低添加下,可以大幅度提高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刚性和耐热性,同时还能显著提升力学性能,特别是拉伸性能,综合性能优异,应用前景优良。
本发明涉及多金属掺杂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多金属掺杂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分子式是LiFe(1‑(a/2)x‑(b/2)y)MxNyPO4/C,其中,x+y=0.01‑0.1,M、N为掺杂金属,a,b分别为M、N掺杂金属的价态,a、b不为0,并且a是二价以下,b是三价以上;其中,掺杂金属M、N原位占据铁位。本发明多金属掺杂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可以规避亚铁价态转变成三价铁价态时,某些掺杂金属会从占据的原铁位被挤出而无法进入磷酸铁锂或电池正极材料中,减弱所得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问题。同时还可获得可直接掺杂三价以上金属和不可直接掺杂二价以下金属的多种金属混合掺杂的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
氨基酸共聚物-硫酸钙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主要由多元氨基酸共聚物和硫酸钙组成,其中多元氨基酸共聚物中至少含有Ε-氨基己酸,其余的氨基酸选自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将硫酸钙和所说各氨基酸单体在惰性气体保护和150~16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并脱除水分后,于200℃~250℃条件下进行原位聚合复合反应,即得所说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2W后的降解比例可为10~100%,浸泡液的PH大于6,并且其降解速率可由多种方式实现可控可调,极大的改善了单独以硫酸钙为骨修复材料时其降解过快和形成酸性环境的缺点。
本发明涉及铁酸铜光‑芬顿催化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降解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水热法、模板法制备光催化材料时需控制的参数比较多,工艺复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铁酸铜光‑芬顿催化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硝酸铁、硝酸铜、燃料混合配制成水溶液,然后通过低温燃烧合成得到具有磁性的铁酸铜光催化磁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为CuFe2O4。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铁酸铜光催化磁性复合材料作为光‑芬顿光催化剂适用于染料降解以及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寒、耐热、高抗冲的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所述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聚氯乙烯80~145份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20~35份。本发明聚氯乙烯复合材料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对聚氯乙烯进行改性,扩大了聚氯乙烯材料适用的温度范围,使得产品的强度、刚度、韧性兼顾,并具有良好的耐寒、耐热性能,适用于做管材或型材。
一种制造压电复合材料薄膜的方法,包括:将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溶于溶剂中,以形成溶液;添加官能基化纳米碳管至溶液中,以形成复合材料溶液,其中官能基化纳米碳管包括羧基、羟基、氨基或其组合,官能基化纳米碳管为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重量的0.005wt%至1wt%;涂布复合材料溶液,以形成薄膜;以及依序对薄膜进行退火制程与极化制程,以形成压电复合材料薄膜。另提供一种压电复合材料薄膜及包括以上述方法制得的压电复合材料薄膜的压电式扬声器。此压电复合材料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较大的振幅及音量、较长的使用寿命及较高的振膜高频率音域,可有效解决先前技术中所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所述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组成为:FeaAlbGacY3?dVdInxCoyBzSir,其中a,b,c,d,x,y,z,r为原子百分比,70≤a≤76,3≤b≤5,c的值为0或2,0≤d≤3,0≤x≤1.86,8≤Co≤10,z的值为4或8,0≤r≤3。本发明的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高塑性和软磁性能,其饱和磁感应强度达到Bs=1.73T,通过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制备出的大块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到98.7%,强度高达2.08GPa,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工业需要,同时,本发明的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不含有昂贵的稀土元素,唯一较贵的铟元素需求量也极少,因此其制造成本不高,工艺不复杂,易于实现商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火烧性能强的复合材料气瓶,解决现有技术所缠绕纤维遇火灾时易失效导致火灾险情加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气瓶内胆,设于气瓶内胆外壁上的气瓶增强层,及缠绕于气瓶增强层外壁上的抗火烧纤维层。本发明来源于中国交通部运用推广项目《新能源汽车用碳纤维全缠绕氢燃料储运设备运用推广》,项目编号ZCKJCD‑201804。本发明在气瓶内胆外壁上烧结固化厚度为1‑1.3倍气瓶内胆厚度的气瓶增强层,再刷涂一层厚度为0.5‑1mm的耐火树脂层,最后缠绕一层1/8‑1/4倍气瓶内胆厚度的耐火复合材料层,可有效增强复合材料气瓶的耐火烧性能,保证复合材料气瓶在遇火灾时不失效,提高复合材料气瓶的安全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复合材料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硬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所述聚晶复合材料,包括:基体;通过黏结剂烧结复合在所述基体上表面的聚晶复合材料;通过黏结剂烧结复合在所述基体上表面的增强相;其中,所述聚晶复合材料包括:晶粒度>7.0级的金刚石晶粒和晶粒粒径为0.1~20μm的立方氮化硼晶粒。本申请所述聚晶复合材料综合了金刚石复合材料和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优点,使得复合后的复合材料致密度得到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了所述复合材料的硬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材料与超高温陶瓷(UHTCs)协同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分散剂对矿物材料颗粒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矿物材料在有机溶液中的分散性,随后将含有矿物材料的有机溶液与UHTCs有机前驱体溶液混合均匀,并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将矿物材料与UHTCs共同引入C/C复合材料中,以此制备矿物材料与UHTCs协同改性C/C复合材料,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防氧化和抗烧蚀性能。本发明中,矿物材料种类与含量、UHTCs前驱体的成分及比例、高温热处理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可以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组织成分进行调控。本发明的创新性在于采用矿物材料与UHTCs对C/C复合材料进行协同改性,利用矿物材料与UHTCs在高温氧化环境下的相互反应,促使服役表面形成高致密、低损耗的自生稳定氧化物防护层,解决目前UHTCs改性C/C复合材料服役表面氧化物防护层致密性低、热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防氧化和抗烧蚀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合物基体:100重量份;改性碳系填料:5-33重量份;其中,所述改性碳系填料为碳系填料经过绝缘金属氧化物的二次包覆改性。本发明通过对碳系填料二次包覆,提高碳系填料的包覆率,使包覆原材料最大限度得到利用,在确保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较佳的同时,使复合材料保持优异的绝缘性,扩大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纤维基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纤维基导电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壳为金属粒子,核为聚合物α和聚合物β按照一定质量比制成的复合纤维,聚合物α与聚合物β的质量比为100 : 20~100 : 5;其中,所述聚合物α为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己内酯、聚苯硫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腈,所述聚合物β为聚乙烯醇、聚多巴胺或聚酰胺66。本发明所得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从109Ω/cm降低到104?105Ω/cm。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柔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防撞护栏,具有一个沿纵向延伸并在复合材料中内置钢筋架的护拦型材。浸胶的增强纤维按延性铺层方式,以层间混杂、层内/层间混杂结构缠绕成型在具有抗弯曲截面的钢筋骨架上,复合成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型材。本发明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体相材料中构成的混杂结构复合材料。通过层间混杂按护拦构件制件不同部位的强度要求设计纤维的排列,使纤维增强材料具有各向异性,损伤后易修理。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比,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大。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高。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本发明提供的螺旋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螺旋纳米碳纤维基体和在所述螺旋纳米碳纤维基体上的交替层,所述交替层包括交替层叠的硅层和碳层,所述交替层的两侧外层分别为硅层和碳层,所述螺旋纳米碳纤维基体与所述交替层中的外层硅层接触。螺旋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螺旋纳米碳纤维基体表面沉积硅层,得到硅基复合材料;在所述硅基复合材料的硅层表面沉积碳层,得到初级螺旋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碳层表面重复交替沉积硅层和碳层,得到螺旋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的螺旋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学薄膜的PC/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改性富勒烯放入混合机中,加入润滑剂,搅拌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相容剂、抗氧剂、硬度改性剂和有机硅光扩散剂,搅拌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采用PC和PMMA树脂的共混挤出,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粘度,使得复合材料易于表面聚集,提高制件的耐磨性,同时通过添加相容剂,使PC和PMMA间的粘合力增大,形成稳定的结构,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表面硬度、热变形温度和光泽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复合材料城轨车辆蒙皮、铝合金底架及连接装置,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Glass/Phenol Face、Nomax蜂窝防火材料层、铝箔纸、第一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第一碳纤维复合材料层、泡沫、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第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泡沫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加强筋。本发明解决了现阶段复合材料车体的减重不明显、防火性能差和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树脂体系本身具有的难燃,防火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的特点。与传统的环氧树脂体系相比更适合作为与纤维复合的基体材料,同时蒙皮之间填充的防火泡沫可以使得车体局部刚度提高,进一步减重的目前提下又车体提高防火隔热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酚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一层及以上聚酯-酚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环氧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经热压或热压卷制固化而制成,聚酯-酚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环氧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是浸渍有聚酯-酚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环氧胶粘剂并预烘除去部分溶剂的半固化无碱玻璃纤维布,该复合材料经完全热固化后,其树脂固化物为36%~44%、无碱玻璃纤维布56%~64%。本发明聚酯-酚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环氧复合材料适用在-196℃~130℃下工作,低温下使用,具有低温下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实用性强;适用作液态罐装容器、结构件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包括电化学活性物质和添加剂,电化学活性物质是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添加剂包括:高比表面碳粉、NiO或Ni(OH)2、金属硫化物;本发明的铁电极材料是一种不含有毒重金属、稀土金属和稀有贵金属元素的环保、廉价型铁电极复合材料,本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控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适合于制作高容量的环保型镍-铁电池、铁/空气电池、银-铁电池等的铁负极,利用上述复合材料制备的铁负极的碱性二次电池,实现超级电容与电池“内并式”结合,兼具电池性和电容性的碱性超级电容电池。
本发明涉及以改性微晶白云母无机刚性粒子为填料,丙烯酸酯橡胶弹性粒子为抗冲改性剂,PVC(聚氯乙烯)为基体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改性微晶白云母/丙烯酸酯橡胶/PVC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制备的改性微晶白云母/丙烯酸酯橡胶/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3.89~68.87MPa、缺口冲击强度为7.84~9.40KJ/m2、弯曲模量为3825~4341MPa、硬度为85~86、维卡软化温度为89.6~92.9℃、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3.5~65.4℃,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热性,延缓了复合材料的老化。本发明制备的改性微晶白云母/丙烯酸酯橡胶/PVC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轻工、机械、建筑、农业、医疗、电子、纺织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水树老化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应用和性能测试方法。复合材料基于石墨烯和交联聚乙烯制成,其中石墨烯的层数为2层,其表面积为450~500m2/g。本发明采用溶液共混法以及掺杂的方式制备抗水树老化的复合材料。然后利用性能测试装置对其抗水树老化性能进行测试。本发明通过在交联聚乙烯中添加特定种类与含量的石墨烯,可抑制复合材料中的水树生长,水树尺寸大大减小,复合材料的抗水树老化性能显著提升。同时,采用本发明中的测试方法可以快速且准确的测定材料中的水树尺寸,为新一代抗水树老化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