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吡啶红球菌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ovorans)HR‑1,该菌于2017年04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21。本发明的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ovorans)HR‑1为兼性厌氧菌,能有效的分解多种有机物同时获得电能,能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对垃圾渗滤液、工业废水等极端有机废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处理极端有机废水。
本发明有机—无机物共聚脱色絮凝剂及制备方法,可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本絮凝剂由A、B两组份构成:A组份是由双氰胺、甲醛、氯化铵及添加剂缩合而成的树脂。A组份在絮凝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0~95%;B组份是铝、铁、亚铁、钙和镁的氯化物、硫酸盐、聚合碱式氯化盐、聚合碱式硫酸盐的化合物。B组份在絮凝剂中的占重量百分比为5~90%。本絮凝剂的制备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把A、B两组份同时加入反应器,升温并在80~95℃保持1~5小时;第二种方法,A组份先加入反应器,加热升温在80~95℃保持1~4小时,然后再降温至30~60℃,加入B组份,反应1~2小时。本絮凝剂通过改变A、B两组之间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工业废水处理的需要。本发明的絮凝剂具有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废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重金属吸附剂的脱硫弧菌亚种胞外聚合物及其制备。本发明使用含亚硫酸根的无机化合物作为胁迫/诱导因子,对脱硫弧菌亚种进行胁迫/诱导处理后获得胞外聚合物。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通过EPS成分分析和重金属吸附试验可知,经亚硫酸钠诱导后,能显著提高脱硫弧菌亚种胞外聚合物的产量,且胞外聚合物的组成比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特别是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得到了增大,从而使其重金属吸附性能明显提升,为厌氧菌胞外聚合物的胁迫/诱导效应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燃机电厂锅炉排水的降温结构,包括锅炉、锅炉定排/连排水池、冷却塔水池、冷却塔补水池和电厂排水监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补水池的补水输出端分成二路,第一路补水输出连接冷却塔水池的补水输入端,第二路补水输出连接锅炉定/连排水池的补水进水口、以输入新鲜工业水;所述锅炉定/连排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冷却塔水池的废水输入端,所述锅炉定/连排水池的废水输入口连接锅炉的排水口;所述冷却塔水池的出水口连接电厂排水监测池的监测废水输入口之一,电厂排水监测池的出水口连接合格排放池的进水口、以对外排放经处理合格的工业废水。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新鲜工业水的水量增加,具有节约经济成本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环保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见光增强类芬顿反应处理罗丹明B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在超声波辐射条件下,将海绵铁和过氧化氢加入含罗丹明B废水溶液中,在可见光辐射条件下反应;磁性分离回收海绵铁并进行循环利用。本发明工艺简便、设备要求低、效率高,利用本方法处理后的废水,罗丹明B脱色率达90%以上。可广泛用于处理纺织、医药卫生和化工等领域产生的废水,适合工业化应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氯化铝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复合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先将聚合氯化铝固体溶解形成PAC溶液或直接采用PAC溶液,然后在搅拌及加热的条件下在PAC溶液中加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溶液,熟化直至获得稳定的均相溶液;由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混凝剂广泛适用于各行业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混凝处理过程中,如可适用于工矿企业、酒楼食肆、生活小区、部队营房和工厂医院等污水或废水的混凝处理;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混凝剂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处理效率高、去除速度快、使用成本低的优点,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桶,包括操作主体,所述操作主体包括过滤壳,固定连通在所述过滤壳底端的收集桶,用于收集预先过滤的工业废水,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壳顶端的废水槽,设置在所述过滤壳内部的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滤芯桶,设置在所述过滤壳内部,用于工业废水中杂质收集,与所述滤芯桶连接的滤芯板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桶,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工厂需要对工业废水进行水处理,其中包括将工业废水进行预先过滤,再净化排放,现有的预先过滤方式多数采用滤网进行过滤,再过滤过程中杂质容易堵住滤网,降低过滤效果,同时沾粘在滤网上的杂质不易清理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箱体以及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侧端壁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电机的主轴之间动力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端壁上,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安装有用于所述驱动轴与蜗杆轴之间传动的第一传动装置,所述蜗杆轴转动安装在蜗杆轴安装架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反应器,能够实现利用微生物对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不会增加其他的杂质,能够实现对工业废水进行搅拌,使得工业废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能够利用电磁铁控制轴的转动,实现动作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微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高温加热处理,对工业废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清除。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分流制管网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其包括用于导排生活用水的生活水管、用于导排雨水的雨水管、用于导排工业废水的工业废水管及分层箱,所述生活水管一端连接于生活建筑排水系统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分层箱,所述雨水管一端连通于道路排水系统且另一端设置于自然水体处,所述生活水管与所述分层箱通过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工业废水管一端连接于工业建筑排水系统且另一端连通于污水处理厂,所述分层箱与所述工业废水管之间连通有第二排水管。本申请具有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并同时减轻废水处理厂的废水处理工作负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一端中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过滤箱另一端顶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过滤箱内壁一侧中部开设有清理槽,所述过滤箱内壁两端靠近清理槽处均焊接有三角形支撑板,所述三角形支撑板顶端安装有不锈钢过滤网,所述清理槽内部安装有清理气缸。本实用通过封闭排污孔并配合不锈钢过滤网的使用,可以对工业食品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杂质,便于工作人员对污水的后续处理,通过使用排污孔,可以将过滤后的杂质排出,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装置的使用,通过清理气缸和清理刷板的使用,可以对不锈钢过滤网进行清理,有利于保证过滤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磁催化氧化除磷工艺及除磷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工业废水进入调节池并加酸调节工业废水的PH值;向工业废水中加入双氧水并搅拌均匀,再依次添加去除剂和磁催化剂,搅拌反应;向工业废水中加碱回调工业废水的PH,加入絮凝剂搅拌,形成磁性絮团;含磁性絮团的工业废水流入沉淀池内沉淀,沉淀池上部得到上清液、底部得到磁性污泥;调节上清液PH至中性达标排放或进入后处理工艺,磁性污泥进入磁催化剂回收系统回收磁催化剂。本发明的次催化氧化除磷工艺及除磷系统,类芬顿氧化与共沉淀协同作用深度除磷,不需要将次亚磷完全氧化为正磷,可缩短反应时间和沉降时间,减少药剂用量,改善除磷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折板厌氧生物反应器,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对工业废水厌氧处理而对ABR反应器的一种改进,在ABR反应器中加入占反应室的体积百分比为5%~35%、粒径为1~10毫米、比重为1.01~1.15改性橡胶粒生物载体填料,使得反应器在处理生化性一般的工业废水时能形成粒状污泥并使粒状污泥留在反应室中,使粒状污泥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从而获得良好的厌氧效果。本发明填料直接投入即可,具有结构简单,在处理工业废水时仍能取得较佳的厌氧效果,大幅提升废水的可生化性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的环氧树脂制造方法,以含水率在20%以下的二氯丙醇和苯酚类,通过催化反应制成高性能环氧树脂。本发明省略了從ECH和苯酚類合成環氧樹脂的過程,大大的节省能源及用水量,减少大量的CO2及废水的排放,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重金属物的水处理反应器,包括净化壳体,所述净化壳体内设有开口朝上的水箱,所述水箱下侧设有通过进水管道连通的沉淀腔,所述沉淀腔下端壁内连通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下端壁内滑动安装设有移动收集块,所述移动收集块上端面内设有开口朝上并与所述沉淀腔连通的沉淀槽,所述进水管道左右端壁内连通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左端壁上固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右端固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连通腔内的封闭板,本发明用于工业的金属废水排放时进行净化,防止大量的金属废水排到河流中导致河流内的生物大量死亡,本发明在对废水进行净化时净化更彻底,并且根据一定量的水投放一定量的中和药剂进行中和金属使其沉淀完成分离。
本发明公开了凹凸棒土/活性炭复合非均相芬顿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价廉易得的天然矿物材料——凹凸棒土和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活性炭作为载体,与具有优越催化性能的铜、锰金属氧化物相结合。本发明由于活性炭的掺入,增加了凹凸棒土的吸附性能,锰的加入提高了样品的催化活性,该新型复合催化材料,可以有效催化过氧化氢处理污水,对有机染料废水、化工、CNC切削液废水等领域等难处理工业废水污染物具有良好的脱色和降解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于陶瓷体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无机钛盐加入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加碱液,调节溶液pH至6-8,离心分离,分离后的浆料加入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的混合溶液,再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分散剂,充分搅拌均匀直至形成稳定的二氧化钛溶胶,再将耐高温耐腐蚀陶瓷体浸泡于二氧化钛溶胶中,经干燥煅烧2-4h,在陶瓷体表面形成一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材料,薄膜分布均匀,厚度可控,然后将负载有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陶瓷体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可重复利用,成本低,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薄膜蒸发器。包括托盘,堰槽,溢流挡板,下流水管,水槽,水泵,输送管,其中,在托盘的一侧上端设有堰槽,在托盘的另一侧下端设有下流水管,堰槽的内部空间与托盘的内部空间通过溢流挡板相间隔,下流水管位于水槽上方,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槽上,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堰槽中,在输送管上设有水泵。本发明采用带有堰槽、溢流挡板和下流水管的若干托盘沿纵向排列,并驱动液体在托盘与水槽之间循环流动,从而构建了气液接触面积可无限放大的蒸发器,广泛适用于高沸点有机溶剂水分的浓缩、含盐废水的浓缩以及海水淡化等工业过程。同时,本发明可自动化的连续运行,且无需手动装卸料液,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运行效率。
荧光素钠的精制方法,涉及用试剂级荧光素钠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荧光素钠的方法。它是取试剂级荧光素钠,加入极性溶剂,加入活性炭,回流10~60分钟后过滤,取滤液搅拌下加盐酸,降至室温,放置,使荧光素钠完全析出,过滤,用极性溶剂洗涤后再用纯水洗涤,将荧光素置于水中,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调节PH值至8.5~9.0,过滤,滤液浓缩成稠状物,干燥,即得重量含量在99.5%以上的荧光素钠。本方法操作简单,易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整个工艺是一次酸碱精制工序,废水量少,利于环保;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纯度及其溶液的澄清度,便于注射剂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降低临床用药的风险。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价铬离子(Cr(VI))印迹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六价铬检测中的应用。制备方法为:用化学沉淀法合成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再负载介孔硅,得到高比表面积的锰掺杂硫化锌‑介孔硅复合物。以其为载体,Cr(VI)离子为模板,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致孔剂制备了六价铬离子印迹荧光传感器,以氢氧化钠溶液洗脱传感器中的Cr(VI)。该传感器可选择性检测Cr(VI),对Cr(VI)的检出限为5.48μg/L,能重复使用5次,可用于环境水样、工业废水等水样中Cr(VI)的检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时去除砷铅复合污染的铁硫共掺杂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其中所述铁硫共掺杂生物炭材料是由秸秆粉末以及含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的悬浊液按固液比为(7~12)g:100mL的比例经过10~36小时磁力搅拌充分混合,冷冻干燥后在250~450℃热解1~3小时而得。所述悬浊液中硫酸亚铁和硫代硫酸钠摩尔比为(0.7~2):1。所述铁硫共掺杂生物炭能同时高效吸附复合污染水体中的砷铅,24小时内对As(Ⅲ)的最佳去除率达96%以上,对Pb(Ⅱ)的去除率达93%以上;且在pH为3~6条件下对As(Ⅲ)和Pb(Ⅱ)的去除率均能保持在90%以上。本发明所述铁硫共掺杂生物炭是通过原料浸渍后一次煅烧而得,操作简单且对砷铅去除效果显著,对于砷铅复合污染的工业废水治理具有实际意义。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桉叶油醇分离水溶液中乙酸乙酯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利用桉叶油醇(桉叶素,桉叶油主成分)常温下分离水溶液中乙酸乙酯的方法,利用桉叶油醇作为萃取剂对水溶液中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能高效的分离出水中的乙酸乙酯,有利于保持乙酸乙酯的纯度、提高分离效率,更有利于降低分离操作的能耗;简单的萃取设备,有利于提高分离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降低维护成本;由于桉叶油来源于桉树,为可再生资源,是一种环境友好、天然、对人畜无害的溶剂,桉叶油醇作为绿色萃取剂有利于处理净化工业有机废水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增加了处理后水体的安全性。
本发明属于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偏高岭土粉和激活剂;偏高岭土粉和所示激活剂的投料比为1g:(0.5~1.5)mL。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步骤一、混合:偏高岭土粉和激活剂混合,得第一产物;步骤二、冷冻升华:第一产物冷冻升华,得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组合物或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产品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应用。经实验检测可得,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的产品,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对于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产品结构稳定以及制备时间短的优点,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多肽衍生物可通过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π‑π堆积、亲水或疏水、静电等多重弱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稳定、强大的三维网络结构,再通过界面张力和毛细作用迅速将溢油分子固定在组装体网络中,使溢油分子失去流动性并形成凝胶,使溢油分子通过简单的过滤方式即可完成与水体的分离。该多肽衍生物作为优异的相选择性有机胶凝剂,最小胶凝浓度较低,可适用于水油分离,尤其适用于工业废水中油类溶剂和海上溢油的处理,为油处理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胶凝产品。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和膜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膜及其应用,所述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膜为,在基体上将氧化石墨烯制备成膜,然后分别将苯胺和过硫酸铵溶解于酸溶液,充分混合,将氧化石墨烯膜浸入到混合溶液中,冰浴条件下反应,在氧化石墨烯膜表面接枝聚苯胺后,取出,清洗表面,在室温下干燥制得。本发明中的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膜,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净化效果良好。本发明的复合膜可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含有亚甲基蓝染料、铜、锌或镍离子中的一种以上的工业废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黄姜中无污染提取薯蓣皂素的新工艺,具体步骤为:先对黄姜进行预处理,用溶剂并辅以其它手段提取薯蓣皂苷,过滤,得到皂苷提取液;将滤渣烘干,加浓硫酸进行碳化、磺化,制得炭基固体酸;将皂苷提取液按2~20g/50ml提取液的比例加入制得的固体酸,在60~90℃的水浴中水解2~12h;水解完毕,过滤分离出固体酸,用有机溶剂萃取薯蓣皂素,并浓缩、结晶、干燥,得到薯蓣皂素成品;本发明无污染排放,通过用黄姜废渣制备固体酸来水解皂苷,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中废水污染大、废渣浪费严重的缺点;并且固体酸容易分离,可重复利用,为薯蓣皂素清洁化生产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绿色高效、可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新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素吸附剂的处理液及其应用。该色素吸附剂的处理液包括: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以及多胺类化合物和/或阳离子型醚化剂;其中,所述多胺类化合物与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摩尔比为1:0.1~10;所述阳离子型醚化剂与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摩尔比为1:0.1~8;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由单体A聚合而成,所述单体A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处理液的吸附效率高,制得的吸附剂能广泛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织物混洗时所遇到的串色问题,以及工业中含有染料废水处理困难、成本较高和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且吸附剂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泡石为载体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先采用酸处理和热处理的方法,对海泡石进行活化,再负载活性成分。按照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在较宽的pH条件下均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重复使用活性不下降,而且不会发生金属离子泄露,在工业废水高级氧化处理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含稀土磷灰石矿回收磷和钙的方法,从含稀土磷灰石矿中提取稀土后的富钙粗磷酸溶液和沉淀尾液,其特征是混合所述富钙粗磷酸溶液和沉淀尾液,或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0.1~1倍体积的SO42-浓度为1~20mol/L的工业无机废硫酸,常温下搅拌30~300分钟,固液分离后得到石膏和粗磷酸溶液;将粗磷酸溶液加液氨至pH为4.5~7.5,蒸发造粒后得到含磷氮混合物。本发明利用沉淀尾液中硫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不仅减少了废水处理的流程,产出石膏,而且在沉钙的同时回收了沉淀尾液中的磷,提高了磷的回收率,高效综合回收含稀土磷灰石矿的磷和钙。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总REO含量在0.5~5.0%,P2O5含量在20%以上,CaO含量在28%以上的含稀土磷灰石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箱、进水泵、膜反应器、加压泵、纳米铁、搅拌器、平板膜组件、出水泵和出水箱,其中,所述进水箱通过所述进水泵与所述膜反应器相连接,所述膜反应器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设有进水口和进料口,所述进水泵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接;本发明所提出的“进水+纳米铁+膜反应器+过滤+出水”一体化方案对重金属废水、有机废水、工业废水二级出水、给水、微污染水中的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成本低廉。
本发明属于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再生免烧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再生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料,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硅铝质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污泥、碱激发剂和发泡剂;硅铝质工业固体废物选自粉煤灰、偏高岭土、固硫灰、煤矸石、煤渣、炉渣、沸石渣、赤泥、废石膏、脱硫灰、电石渣和工业粉尘中的一种或多种;建筑垃圾选自废混凝土块、废水泥砂浆、碎石块、废渣土、废砖头和废瓦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同时实现了建筑垃圾、污泥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消耗,对建筑垃圾、污泥和工业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广州有色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