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粘结剂用水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核壳型粒子(A)和水性介质(B),所述核壳型粒子(A)具有包含聚合物(a1)的核部和包含聚合物(a2)的壳部,上述聚合物(a1)的原料中的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份为0.01~0.2质量份,上述聚合物(a2)的原料中的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份为0.01~0.2质量份。该水性树脂组合物的低温成膜性优异,可以得到与构成间隔件的多孔体和电极的密合性优异的粘结剂,因此适合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粘结剂。
提供了通过使电极与一种或多种LixSiy合金的多个颗粒接触来对所述电极进行预锂化的方法,所述LixSiy合金具有指定的锂含量和粒度。
一种用于给锂-硫电池单元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充电期间电池单元的电压V作为时间t或者容量Q的函数;在电池单元在充电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转变的电压范围中确定电池单元的参考容量Qref,其中,在所述参考容量处dV/dt或者dV/dQ处于最大值;当电池单元的容量达到a·Qref时停止充电,其中a为1.1到1.4。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退火板。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部件进行退火的退火板,其中该退火板由塑料金属复合材料构造,该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包括由热固性塑料包围的金属纤维织物。本发明还涉及用于部件的壳体以及退火板用于将受温度负荷的部件的热引出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磷酸盐粒子,上述锂过渡金属磷酸盐粒子包含:第1二次粒子,由两个以上的第1一次粒子凝聚而成;以及第2二次粒子,由两个以上的第2一次粒子凝聚于上述第1二次粒子的内部而形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正极活性物质通过包含平均粒径互不相同的第1一次粒子及第2一次粒子,能够使正极集电体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脱离最小化,并能进一步提高高功率特性及可用容量的增加等二次电池的性能特性。不仅如此,由于第1二次粒子的内部具有多孔性,当适用于正极时,使二次粒子因压延而崩溃并破碎,从而使弹回现象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粘结力及工序性。
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由SiOx所构成的硅类材料,并且,0.5≤x≤1.6;在前述硅类材料中,作为化学位移值的-50~-95ppm时所呈现的硅区域的峰值强度值A、与作为化学位移值的-96~-150ppm时所呈现的二氧化硅区域的峰值强度值B,满足A/B≥0.8的关系,并且,所述化学位移值与峰值强度值是由29Si-固体核磁共振谱图所获得。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当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来使用时,可增加电池容量并提高循环特性和初期充放电特性。
本发明涉及电极层合片,其中2n个(这里,n是大于1的自然数)极性体彼此层合;以及包括该电极层合片的锂二次电池。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能够吸入和失去锂的阴极和阳极以及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提供的固体电解质。该固体电解质含有三层或更多层的多层结构。这些层中最靠近阴极一边的层和最靠近阳极一边的层包括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能够进行交联的官能团并未被交联的第一聚合物。这些层中除位于最靠近阴极一边和阳极一边位置的一些层之外至少有一层包括具有能够进行交联的官能团且被交联的第二聚合物。因此,提高了阴极和阳极的电极利用系数。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电解质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的锂电池,并且电解质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添加剂。[化学式1]在化学式1中,每个取代基与详细说明书中所定义的相同。
本发明涉及正极、包括正极的锂空气电池以及制备锂空气电池的方法。配置为使用氧气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所述正极包括:由式1表示的锂合金,其中,在式1中,M为Pb、Sn、Mo、Hf、U、Nb、Th、Ta、Bi、Mg、Al、Si、Zn、Ag、Cd、In、Sb、Pt、或Au,0<x≤10,0<y≤10,和0<x/y<10。式1 LixMy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隔板以及包括隔板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隔板包括多孔衬底及位于多孔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耐热层,其中耐热层包含丙烯酸系耐热粘合剂、水溶性粘合剂及填充剂,且丙烯酸系耐热粘合剂包含从(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衍生出的结构单元、含氰基的结构单元及含磺酸酯基的结构单元。本发明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隔板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及粘附性,且因此包括隔板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具有改善的耐热性、稳定性、循环寿命特性、倍率性能及耐氧化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其包含式1表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清除由锂盐产生的分解产物并同时在正极表面形成坚固的膜的效果,还涉及包含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锂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和锂二次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硫碳复合物,所述硫碳复合物包含硫和涂布有包含共聚物的涂层材料的碳材料,所述共聚物包含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单体和含有锂离子传导体的单体;一种包含所述硫碳复合物的锂硫电池用电极;和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电极的锂硫电池。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且所述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包括结晶碳的芯;和设置在所述芯的表面上的金属醇盐。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输出和稳定性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在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粉末的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含锂钼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用于基于锂离子的电化学电池的电极材料,其包括选自由尖晶石型锂镍锰氧化物、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或其混合物构成的组的含Mn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含Mn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的Mn被选自由Si、Hf、Zr、Fe、Al、V或其混合物构成的组的取代元素部分地取代;并且所述初级颗粒聚集以便于形成次级颗粒,所述次级颗粒具有微球体的形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设计方法以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所述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设计方法包括用交流电测量电极的导电性以确定电极中的电学路径是否已适当形成。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其来确定电极中导电剂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锂二次电池的高输出化、并且即使在高速充放电时也可以维持循环特性的正极用添加剂和锂二次电池用正极。该添加剂是锂二次电池正极用添加剂,其以取代聚噻吩(P)作为必须成分,所述取代聚噻吩(P),作为噻吩重复单元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噻吩环的3位和/或4位的氢原子被选自由全氟烷基烷氧基(f1)、全氟烷氧基(f2)、全氟烷氧基烷基(f3)和被前述(f1)取代的烷基(f4)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f)取代的重复单元(D)。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探明影响电压下降的原因,并且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能够得到高输出,并且在充电状态、高温保存下的电压下降少。本发明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方案,该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材料中所含有的铁元素的含量(由ICP发光分析装置测定)为10ppm以上,并且,实质上不含有具有隔板层的层厚的0.70倍以上的尺寸的磁附着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用LixMyVzO2+d(其中0.1≤x≤2.5,0≤y≤0.5,0.5≤z≤1.5,0≤d≤0.5,并且M选自由Al、Cr、Mo、Ti、W、Zr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中)表示的锂钒复合氧化物,和附着到所述锂钒复合氧化物的表面上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包含选自由元素周期表中的2~15族元素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中的元素。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和高容量,以提供具有良好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电池。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锂金属二次电池的电解质。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解质中,锂盐包括双(氟磺酰)亚胺锂,非水溶剂包括:1,2‑(1,1,2,2‑四氟乙氧基)乙烷;环状氟代碳酸酯溶剂;以及含有选自由链状碳酸酯、链状酯和链状醚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溶剂,并且1,2‑(1,1,2,2‑四氟乙氧基)乙烷以基于非水溶剂的总体积的5体积%至30体积%的量被包含。
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二级颗粒,通过使包括Si颗粒和位于Si颗粒的表面上的陶瓷氧化物的初级颗粒中的至少一个成团而形成;以及非晶碳,非晶碳围绕初级颗粒的表面和二级颗粒的表面。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阴极组合物,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这种阴极以及包含该阴极的锂离子电池组。该组合物包含活性材料、导电填料和聚合物粘合剂,该活性材料包含镍、钴和铝的锂化氧化物的合金,并使得该聚合物粘合剂包含至少一种改性聚合物(Id2),该改性聚合物是起始聚合物的热氧化反应的产物并结合了包含CO基团的氧合基团,该组合物能够通过熔融路径而没有溶剂蒸发获得,是通过将所述热氧化反应施加至包含所述活性材料、所述导电填料、所述起始聚合物和牺牲聚合物相的前体混合物的产物。
本发明提供氨基磺酸锂的制造方法。一种氨基磺酸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使下述通式(1)(式中,X为氟、氯、溴或碘)所表示的化合物(1)与下述通式(2)(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基,该取代基为‑H、式‑Op‑(SiR32O)n‑SiR43(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一个以上的氢可以被氟所取代的烷基、一个以上的氢可以被氟所取代的烯基、一个以上的氢可以被氟所取代的炔基、或者一个以上的氢可以被氟所取代的芳基,n为0以上的整数,p为0或1)所表示的基团、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碳原子数为2~7的炔基、碳原子数为6~15的芳基、‑SO2X1(X1为‑H、‑F或者一个以上的氢可以被氟所取代的烷基)、‑SO3X2(X2为‑H、‑F或者一个以上的氢可以被氟所取代的烷基)、或者为R1与R2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且在该环状结构中可以包含多重键的碳原子数为2~7的烃基;上述取代基在它们的结构中可以包含一个以上的2~6价杂原子,一个以上的氢可以被氟或碳原子数0~7的官能团所取代)所表示的化合物(2)反应来得到通式(3)(式中,R1、R2与上述相同)所表示的化合物(3)的工序(1)。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100)是高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100),其包括集电体层(101)以及设置在集电体层(10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水基粘合剂树脂、增稠剂和导电助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03),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103)的密度为1.55g/cm3以上,并且使用以下方法1测量的电解液浸入到电极中的时间为10秒以上且55秒以下。(方法1:在25℃的温度环境中,将5μL通过使作为电解质的LiPF6溶解在碳酸乙二酯和碳酸二乙酯的溶剂混合物(碳酸乙二酯和碳酸二乙酯之间的体积比为3∶7)中以获得1.0mol/L的浓度而得到的电解液,从垂直方向上与负极活性物质层(103)的表面相距0.5cm的位置滴加至与锂离子电池用电极(100)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03)的集电体层(101)侧相反的表面。接着,测量从电解液的滴加开始,该电解液的液滴从负极活性物质层(103)的表面变得观察不到所消耗的时间,并且将该时间视为电解液浸入到电极中的时间)。
本发明涉及从锂‑硫‑蓄电池中回收锂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蓄电池放电、弄碎和通过筛分或筛选预清理以分离壳体和集流体部分,将剩余的材料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将不溶性成分通过过滤除去和将电解质通过相分离除去,接着进行用于从剩余的滤液中分离锂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二次电池时的操作性优异、且即使在150℃加热1小时拉伸强度也不会降低的电解铜箔,还提供一种通过将该电解铜箔用作集电体而提高了循环寿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电极、及包括该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电解铜箔,其毛面的光泽度Gs(60°)在20以上150以下,动摩擦系数在0.11以上0.39以下,在150℃加热1小时后的拉伸强度在350MPa以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将该电解铜箔作为集电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常使用中放电容量下降困难,且能够减少因于过度放电引起的性能劣化的锂二次电池正极副活性物质。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副活性物质用锰酸锂,其特征在于,以下述通式(1)表示,在L*a*b*表色系统中的L*值为25.0~32.0,a*为-1.50~-0.15,b*为2.50~8.00。LixMnO2(1)(式中,0.90≤x≤1.05)。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异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粒子,所述粒子由于环境稳定性高,能够抑制因吸收水分、二氧化碳气体而引起的杂质的产生,并且粘附性高,包衣层不容易脱离,并且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用指定包覆材料包覆锂‑镍复合氧化物粒子表面而成的包覆锂‑镍复合氧化物粒子具有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并且该化合物能够抑制水分、二氧化碳气体的透过。因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作为锂离子电池用的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用的包覆锂‑镍复合氧化物粒子。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材料具有包括平均粒径(D50)不同的大直径颗粒和小直径颗粒的双峰型粒径分布,其中,所述大直径颗粒是在其所有过渡金属中镍含量为80原子%以上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小直径颗粒是包含镍、钴和铝并且在其所有过渡金属中镍含量为80原子%至85原子%并且钴与铝的原子比(Co/Al)为1.5至5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其他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