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建筑能效管理和优化方法,包括:采集楼宇能效数据,进行能耗分析;建立楼宇负荷预测模型,对未来特定时间周期内的楼宇负荷进行预测;建立楼宇智慧场景控制模型,预测未来特定时间周期内人员在不同场景下对楼宇能耗设备作出的特定行为事件,并对楼宇能耗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建立能源优化调度模型,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在未来时间周期t内的最优调度决策。本发明基于大数据进行楼宇能效分析、智能化预测、智慧场景控制和综合能源调度,实现了新能源一体化深度融合,提高了新能源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综合用电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交易方法,A、电力交易市场根据现有可用电量情况,确定法币代币兑换比率,使用区块链代币发布电量电价竞价创世纪区块;B、供电公司发布过网费单价和人工智能电表租用费率区块;C、用电或新能源用户的人工智能电表,根据历史用电记录分析后,通过边缘计算后,发布预测的用户未来电量及期望电价竞价区块;D、发电厂站、新能源或储能用户发布上网电量电价竞价区块;E、电力交易市场根据区块链区块记录,不断撮合供用电用户双方的电价和电量,并收取交易费;F、人工智能电表根据实际发用电量和智能合约进行电费代币计价后,上链发布交易记录。本发明可实现智能电表点对点智能合约竞价、记账、上链、交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电池,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效率不高及安全环保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新能源动力车充电不便问题。本发明的车载动力电池,其采用氢碘酸及碘酸来作为车载动力电池的原料,在车发动时,正极室中发生还原反应,碘酸根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单质碘,在其负极室中则发生氧化反应,碘离子失去电子以生成单质碘;当动力电池电量降至某一值时,分别更换氢碘酸及碘酸,通过不同排放口放出的料液,再分别做氧化还原处理,以满足再次更换,这样无限重复利用,既解决了传统车载电池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又解决了电池寿命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面体状氧化锌单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方法为:将无水乙酸锌与辛醇混合,搅拌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硬脂酸乙醇溶液和十二胺的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透明溶液;将透明溶液在气体保护下加热至140‑145 °C,并在此温度下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分离、洗涤,得到四面体状氧化锌单晶颗粒。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简便,反应时间较短,所得产物形貌均为四面体状,形貌单一,尺寸可控,在新能源材料、传感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也可作为高档防晒护肤品的添加剂。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新能源及半导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包覆铁掺杂氧化锌(ZnO:Fe)及其快速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可溶性的锌盐、铁盐、有机燃料及燃烧助剂,配制成水溶液,搅拌溶解至透明溶液;将溶液加热到50-100℃,水分不断蒸干至粘稠状的凝胶状态;将凝胶加热到180-290℃,凝胶发生自蔓延燃烧,得到黑色的疏松粉末;将所得粉末加入到溶剂中清洗干燥,即得高纯目标材料。本发明所得ZnO:Fe结晶质量高,具有很强的吸光能力,有望在高效光催化、光探测、太阳能电池、稀磁半导体器件等领域应用;而且黑色的碳增强了导电能力,将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器件中得到应用。本发明的工艺成本低,避免了通常的多步复杂工艺、工艺周期长或昂贵设备等,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新能源及半导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钴锂(Li1.47Co3O4)及其简易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可溶性的钴盐、锂盐、有机燃料及燃烧助剂,配制成水溶液,搅拌溶解至透明溶液;将溶液加热到50-100℃,水分不断蒸干至粘稠状的凝胶状态;将凝胶加热到130-290℃,凝胶发生自蔓延燃烧,得到黑色的疏松粉末,将所得粉末加入到溶剂中清洗干燥,即得高纯目标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原料廉价易得,所制备的Li1.47Co3O4,有望在高效光催化、磁性材料、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器件中得到应用。本发明的工艺成本低,避免了通常的多步复杂工艺、工艺周期长或昂贵设备等,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Al‑Mg‑Fe系电机转子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材料技术领域。一种Al‑Mg‑Fe系电机转子合金,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Mg:0.2‑0.5%,Fe:0.1‑0.4%,IB或IIB族元素:0.6‑2.0%,余量为Al。该Al‑Mg‑Fe系电机转子合金能够明显改善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合金的高温抗蠕变性能,同时兼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立式IGBT单管、一种逆变器、一种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该分立式IGBT单管包括:集电极与发射极的引脚端子,引脚端子的长度根据所述引脚端子截面积、实际载流量及损耗温升值确定;该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逆变器,直流支撑电容、叠层母排、冷却系统和IGBT驱动板;每个逆变器的U相逆变单元、V相逆变单元及W相逆变单元的分立式IGBT单管通过级联方式,分别形成U相逆变单元、V相逆变单元和W相逆变单元的分立式IGBT级联单元。该双电机驱动系统,设置于新能源车辆内,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该双电机驱动系统用于高压逻辑上下电、停机放电、及至少一个驱动电机的四象限运行以及与新能源车辆的控制器通讯。
一种利用共沉淀法制备ZnMn2O4空心棒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新能源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聚乙二醇400的混合溶液为溶剂,将二水合草酸、锌盐和锰盐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室温下搅拌至反应完全,通过离心洗涤的方法收集到所得沉淀物,将其完全干燥后即能形成空心棒状的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ZnMn2O4中空棒。本发明相比于其他制备空心结构的方法来说,简单易行,所得中空结构既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也可以缓解因脱嵌锂过程引起的体积膨胀问题,具有较好的储锂能力。
一种节能型旋转钡餐搅拌装置,包括桶体和其内设置有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控制器的顶盖,旋转电机与一转轴相连,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转轴和螺旋桨置入桶体内部。本装置与太阳能膜电连接,太阳能膜为设置在操作室外的太阳能膜,其以透明导电玻璃为载体,其上设置有纳晶多孔半导体薄膜、量子点剂、电解质和对电极。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搅拌均匀,使用方便,采用两级旋转机构实现整体搅拌装置的大幅倾斜甚至倒置,更加有利于钡餐的迅速出液和预防沉积;同时,利用太阳能膜封装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作为搅拌装置的能量来源,充分利用太阳能这一新能源,实现新能源的充分利用。 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级密胺树脂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电子材料技术领域。该树脂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缩聚而成,合成过程引入F127来调控其形貌结构。制备工艺主要是称取7.6g三聚氰胺和15.0ml的甲醛溶液(37%wt)、80ml去离子水混合在三口烧瓶中进行搅拌溶解,60oC水浴加热。将0.10g F127分散在2.0ml无水乙醇溶液中,得到F127乙醇分散液,加入到上述的三口烧瓶内。待溶液变至透明后,量取2.4ml冰乙酸加入三口烧瓶中,反应0.15h,得到最终溶液。将所得溶液进行离心,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洗涤各三次,并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微米级密胺树脂球。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简易制备的微米级密胺树脂球的方法,具有球体均匀、制备简易、分散良好等显著优点。
一种含储热罐的热电联产机组的电功率调节方法,该调节方法针对“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模式对电功率调节的限制问题,通过加入储热罐改变了热电联产系统的工作特性,一定程度解开了以往“以热定电”的耦合关系,提升了电网的负荷调节能力,有助于电网对风电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本发明的电功率调节方法,解决了由于供热季热电联产机组的投入挤压了风电等新能源上网容量,造成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本发明意义重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系统下级电网快速保护方法及系统,在交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其下级电网对其本身可能发生的异常运行可以快速动作,避免恶化上级电网的事故后的故障情况,并且通过维持本身电网的运行,以最大程度地支持上级电网。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大量新能源波动事件,并对其进行分析,确定其发展成电力系统暂态失稳事件概率;对新能源波动事件对电网以及其自身稳定并网运行状态进行全过程分析,确定保护控制策略;基于交直流系统安全稳定新窗口,对保护控制策略进行动态无功调整。
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在当今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就需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为了时代热点。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之一,在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都有应用。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研究高性能的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深刻的科学经济价值。把单CPE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分数阶可辨识数学模型仿真为主线,快速准确的提取模型参数,进而估计SOC和待辨识参数,利用数据滤波和卡尔曼滤波原理,将实现参数和状态的联合估计。本发明旨在用一种快速识别车用锂电池参数的离线估计方法实现参数的有效辨识。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式联运复合轨道的智能内陆港,包括闸口、陆港接驳口、内陆港、多式联运复合轨道系统、内陆港中央系统以及海关检验检疫系统、物联网系统。多式联运复合轨道系统和新能源高速联运车和/或高铁联运车直接连通海岸港口与几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之外的内陆港,集装箱不落地由海岸港口直接运输到内陆港,或者由内陆港运到海岸港口的集装箱不落地直接装船。新能源高速联运车和集装箱运输全流程透明可视可追踪,效率高、速度快、节能环保、费用低、安全可靠。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电网运行模拟数据维护、结果、仿真系统及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电网运行的各类数据;基于电网运行的各类数据,通过基于电网运行模拟数据维护系统,进行数据输入;根据数据输入的主要数据,选择所要生产模拟的电厂和联络线等相关设置;通过基于电网运行模拟结果系统,进行相应的生产模拟;展示各时间段固定表、工作位置图和弃电统计;基于各时间段固定表、工作位置图和段弃电统计,生成未来电网运行策略;本公开采用高效、可靠、可扩展的架构体系设计,满足电网运行中新能源接入复杂、数据交互量大等特点,实现各新能源成员简单、安全接入系统,方便电力系统主体进行信息交互,做出准确的模拟预测。
在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仍然是人们利用的主要能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新能源的研究和发展就成为了时代的主流。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其需求越来越高,所以需要对锂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能量优化。其中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所以,高精度的SOC估算可以有效地降低所需要的锂电池成本。从锂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入手,以分数阶可辨识数学模型仿真为主线,快速准确的提取模型参数,进而估计SOC和待辨识参数,利用递阶辨识原理,并将其分为两个子辨识模型。本发明旨在用一种两阶段梯度迭代算法对分数阶锂电池参数进行辨识。
车辆防震,特别是汽车防震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问题,但在新能源汽车中,特别是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中,却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现有的汽车防震措施解决不了轮毂电机电动汽车车轮震动大的问题,因此本人发明了一种新型车辆防震维稳装置,它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它包括主轴系统、杠杆平衡系统、车室防震系统和车轮防震系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以及电化学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硒化表面修饰二氧化钌纳米颗粒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炭黑为载体,通过研磨,先将二氧化钌固定在载体上;通过高温煅烧,将硒元素修饰在二氧化钌纳米颗粒的表面。本发明通过将其处理成纳米颗粒,有效的提高了其比表面积,并相对降低了其中贵金属的含量,降低其成本;具有好的稳定性,在0.1M的硫酸锂溶液中,经过24小时的长时间电流测试,稳定性没有明显下降;硒化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钌催化剂为一种新型的表面修饰材料,具有较好的NRR活性,较目前贵金属/非贵金属氮还原催化剂NRR活性具有显著优势;明显好于目前的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贵金属催化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芯支架及动力电池包,其中电芯支架包括陶瓷壳和金属弧形体,所述陶瓷壳为上、下通透的陶瓷烧结件,所述陶瓷壳的四个侧面有向内凹陷的定位突卡;金属弧形体为“(”形的金属薄板冲压件,在陶瓷壳的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一个金属弧形体,金属弧形体的两边沿卡设在所述定位突卡上,在四个金属弧形体中央位置卡入一个电芯,所述电芯外表面与四个金属弧形板为线接触。本发明核心部件为陶瓷壳,无论是耐高温、强度,绝缘性都能满足锂电池的使用要求,且在发生猛烈撞击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破碎,吸收撞击能量,提高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陶瓷壳的热膨胀系数很小,保证两个相邻之间的电芯的相对距离是恒定的。
一种可溶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组成:高分子树脂粉末100份;可溶金属表面处理的碳纤维50?100份;树枝状多元醇1?3份;磷酸二氢钠0.1?1.5份;复合增韧剂9?14份;硫化锌0.2?0.5份;二甲基硅油0.5?2份;润滑剂0.2?0.8份。本发明的可溶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导电、导热性能,且在使用完毕后可以溶解在水中,免去了后处理的麻烦,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本发明制备的可溶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金属的强度和导电性,有较高的比强度;2.可具有溶解性,在水中该材料可以快速溶解;3.可以在较低的加工温度下注塑成型和模压成型;可以用于石油化工、新能源、军工等特殊要求的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及新能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产电溶藻海洋细菌及其应用。该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HS01,菌株已于2019年1月4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GMCC),保藏编号:CGMCC No.17109,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HS01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藻华暴发的应用。本发明菌株具有较高的产电活性及高效的溶藻效果,在微生物应用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柴草燃烧器,包括炉体,其特征是炉体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顶部开口的加柴室、燃烧室和供火室,燃烧室和供火室之间设有炉排,加柴室的周围设有保温层,燃烧室的周围设有风夹层,供火室的周围设有水夹层;所说燃烧室的前面设有观察门,风夹层的外壁上设有进风口,风夹层的内壁上设有与进风口相应的吹风口;所说供火室的上部设有与水夹层连通的水管,水夹层上设有进、出水管,供火室的前面设有出灰口,供火室的后面设有与锅炉炉膛连通的出火口。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利用秸秆等柴火作为锅炉的新能源,解决了现有技术能源单一、热效率低和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力变形杠杆机,由椭圆形定子永磁铁斥力(向心力)轨道,偏离轴心(轴心左边小于右边)固定在机体上。任意变的平行四边形杠杆永磁铁转子轮,可绕转动轴转动。当启动速度使转子轮达到完全离心状态后,转子永磁铁与定子永磁铁的相互斥力压缩平行四边形杠杆形变,重心位移,磁力对物体作功,迫使转动轴左右两边形成无法改变的力矩差,在这个合力无法为零的力矩差作用下,这个系统以匀速状态转下去。实现了将永磁力转化为动能的机械,磁力变形杠杆机。由于相互斥力无接触并实现了磁悬浮消除了摩擦力,实现了人们的理想,将永磁铁的无限能量转化成了一种永恒的清洁新能源,解决了能源危机和污染两大难题。用于一切大型机械的动力。
本发明属新能源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双极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特征是以铝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电脑雕刻方法制备流场,采用碱性和酸性双溶液体系化学镀镍磷合金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双极板质量轻、导热与导电性能好、接触电阻小和耐腐蚀、流场加工容易、成品率高和价格低等优点,耐蚀性能优于316不锈钢,3MM厚的双极板的体积电阻率为8~10ΜΩ.CM,与纯镍相当,是316不锈钢的1/10~1/7和石墨板的1/20~1/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ZnO材料表面沉积金纳米颗粒的方法,步骤包括:将一维ZnO材料与HAuCl4分散到水中,在无还原剂存在下进行超声处理,将Au3+还原为金纳米颗粒并沉积到一维ZnO材料表面。本发明采用超声法还原氯金酸,在多种ZnO一维纳米材料负载纳米Au颗粒,克服了技术偏见,工艺流程简单,原料少,所得Au/ZnO复合一维纳米材料中Au纳米颗粒结晶性好,粒径小,分散均匀,尺寸均一,更加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大大提高了光催化效率,优于大部分的液相法所制备的产品,在传感器、电池、催化剂、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应用电化学和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电容器的水性电解质溶液中分别加入负极电活性物质和正极电活性物质,从而构筑了负极、正极与电解质溶液均含有电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电容器。本发明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及高功率密度、低自放电特性、高安全性、循环寿命长、抗过充能力强等特点,并且制造简易、生产成本低和环境友好,其还可以直接作为二次电池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碳闭路循环燃烧装置,属大气污染防治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碳闭路循环燃烧装置,包括储存输送装置、燃烧装置和燃烧产物回收装置,所述的闭路循环燃烧装置是在储存输送装置与燃烧装置之间设置一闭路循环处置装置;储存输送装置通过管路与闭路循环处置装置的进气管接管连接,燃烧装置通过管路一端与闭路循环处置装置上的出气管相连接,另一端与燃烧装置的燃料输入端部相向连接,燃烧产物回收装置通过烟气输送管路连接于烟气出口与输送管路的交汇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和开发新能源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碳化铌‑碳化钽固溶体微米立方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以NbC、TaC和Co粉为原料,按NbC:TaC:Co质量比(0.01~3.99):(0.01~3.99):1混合均匀,将混合粉体预制成型并进行热处理:在惰性气氛下,以2~10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200~1700℃,保温0.5~120 h,冷却至室温。采用1~15.2 mol硝酸溶液浸泡所制备的块体,待含钴金属基体被全部腐蚀溶解为止;对所剩粉体进行清洗并烘干,即可得到碳化铌‑碳化钽固溶体(NbxTa1‑xC,0<x<1)微米立方体。本发明制备温度低,工艺简单,周期短,对设备要求低,节约能源,不造成污染。所制备的立方体粒径分布均匀,纯度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导热性能;适合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高超音速导弹等领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