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二次电池负极材料[NixCuyFe2O4]及使用该负极材料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碱性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由尖晶石型结构铁酸盐[NixCuyFe2O4]或尖晶石型结构铁酸盐[NixCuyFe2O4]与碳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构成,其中1>x≥0.5,0.5≥y>0,x+y=1。本发明还具体公开了该碱性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碱性二次电池负极板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负极材料0.2C放电克容量达到440mAh/g,5C放电克容量达到350mAh/g,1C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90%以上,采用该新型负极材料制备的碱性二次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和循环寿命长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涂层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脱螺丝钉用微胶囊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40‑50份、固化剂10‑16份、微胶囊填料15‑21份、颜料20‑3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脂12‑18份、石墨烯/Ti基复合材料22‑28份。其制备方法,将环氧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酯和石墨烯/Ti基复合材料放入高温搅拌器中,在200℃的温度下加热20min制成溶液;将微胶囊填料添加到制成的溶液中,并且将溶液放置于8MPa高压容器中放置2个小时;将溶液取出,并在溶液中放入颜料,搅拌10min之后,加入固化剂并搅拌至黏稠状,静置8个小时形成所述防脱螺丝钉用微胶囊涂层材料。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附着力等级达到1级,使得螺丝的防脱性能更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钛、锡的溶液、石墨和氮源在120~200℃温度下反应6~24h,然后固液分离,干燥得掺杂钛/锡石墨复合材料;所述氮源为苯胺、噻吩、吡咯、尿素中的一种;(2)在碳源气体和氨气混合气氛下,将掺杂钛/锡石墨复合材料在400~500℃温度下保温1~3h,然后在800~900℃温度下保温1~3h,然后冷却得石墨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可使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快充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铋系半导体Bi2MO6复合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制备方法的步骤为:首先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金属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然后对其进行半导体复合,制备得到了一种铋系半导体Bi2MO6复合的TiO2纳米管阵列。该半导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化学稳定性好,具有独特的纳米异质结结构,这种特殊的构造可以有效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使光电转换效率增高,为高性能光电转换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
本发明属于复合导电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色CuI/PET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浅色碘化亚铜/涤纶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方法首先以胺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粉末为基体,以硫酸铜、硫代硫酸钠及碘化钾为原料,在水溶液中使纳米碘化亚铜在PET粉表面原位生成,得到碘化亚铜/PET复合材料,然后将这种复合材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式制备成为浅色的CuI/PET复合导电纤维。本发明选用浅色纳米CuI导电粉作为导电剂,易于染色,在民用服装、室内装饰、地毯、家用纺织品及在微电子、医药(含无菌、无尘服)、食品、精密仪器、生物技术等领域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无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晶须增韧二硼化锆陶瓷的制备工艺。采用溶胶凝胶法在ZrB2颗粒表面包裹SiO2,经干燥、研磨后加入活性炭进行充分混合,混合料在流动氩气气氛保护下加热,利用SiO2-C之间的碳热还原反应在ZrB2表面原位生成SiCw,得到ZrB2-SiCw粉体,然后烧结制备出碳化硅晶须增韧二硼化锆陶瓷材料。本发明解决了SiCw在基体材料中分散均匀性问题,改善了材料的结构,提高了材料的性能,降低了材料制备成本,同时避免了外界杂质元素的污染,也积极推动ZrB2基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载体的异相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友好型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述异相光敏剂是将在可见光区具有强吸收、且可高效产生单线态氧(1O2)的碘代‑BODIPY通过简单的“一锅煮”自组装方法负载到ZIF‑8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孔道内制得碘代‑BODIPY@ZIF‑8复合材料,并将所制备异相光敏剂用于催化氧化苯甲硫醚,然后可通过简单的离心、洗涤、干燥回收催化剂,循环用于催化氧化苯甲硫醚。(1)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环保、廉价、重复性好,耗时短;(2)本发明中异相光敏剂在可见光区具有强吸收、且可高效产生1O2,在室温搅拌情况下即可将硫醚类化合物选择性氧化成亚砜,且转化率高、重复利用性好。
本发公开了一种高热变形温度无卤阻燃增强PE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PET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ET树脂:40~70份;玻璃纤维:20~40份;相容剂:0~15份;阻燃剂:5~20份;抗氧化剂:0~1份;成核剂:0~0.5份;润滑剂:0~1份;操作步骤包括:(1)将经烘干处理的PET与相容剂、无卤阻燃剂复合物、抗氧化剂放入高速混合机中拌混2~4分钟,转速700~900转/分钟;(2)将的混合物和玻璃纤维分别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和侧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合、分散、熔融挤出、造粒。通过协同阻燃剂、成核剂、润滑剂和利用辐射接枝法自制相容剂等助剂的使用,较好地保持了PET/GF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外观特性,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和热变形温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二次加工的方式来得到表面具有纹路结构件而导致的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表面具有纹路的柔性件布置在支撑体用于与待成型模具成型面适配的模具制作面上;2)对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之间的间隙抽气,使柔性件与支撑体的模具制作面贴合;3)在模具制作面上糊上用于制作模具的复合材料,待复合材料固化后,得到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舍漏粪系统,包括漏粪板和支撑杆,相邻漏粪板之间由支撑杆支撑,所述漏粪板设有漏粪孔、主体横梁和主体竖梁,漏粪板边缘还有设有边缘挂钩;漏粪板背面设有横支撑,横支撑两侧设有支撑板加强筋;漏粪板的边缘还设有挂钩加强筋。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漏粪板,所述漏粪板设有漏粪孔,所述漏粪板的材质为长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增加了漏粪地面的左右上下稳定性,可使漏粪板与支撑杆在安装时同步进行,保证了安装的精度。(2)在保证受力和变形量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将漏粪板的长度提高到了2.4m甚至更大,从而实现机械清粪,彻底解放了劳动力。(3)将长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引入到猪舍漏粪系统中,达到长期卫生、安全的目的;同时该材料经粉碎后可直接作为原料直接使用,环保经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碳纳米管/玻纤纳微米复合粉体的方法,将50-85℃下,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加入到TEOS、KH550、酸化碳纳米管以及酸或碱的醇水混合溶液中进行水解、包覆反应,产物过滤、干燥得到玻纤基纳微米粉体。本发明制得的样品玻纤明显变得表面粗糙,因为聚硅作为粘附基质将碳纳米管粘附到玻纤表面。样品综合玻纤和碳纳米管的性能,作为填料加入到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有望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并能赋予聚合物材料抗静电性、抗菌性等性能。本方法制备样品产量大,工艺简单、成本低,极具工业化应用潜能,本方法也有望用于其它种类的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工业化研究。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环境卫生和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见光下具有优异杀菌性能的银/氯化银与二氧化钛复合异质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钛的无机化合物溶于混合醇溶液中,然后加入硝酸银的醋酸水溶液,之后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在反应釜中恒温反应,得到沉淀物;用水和乙醇涤洗干燥后得到Ag/AgCl/TiO2异质结构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采用溶剂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20纳米的Ag/AgCl/TiO2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具有优异的杀灭细菌的性能。整个制备过程简单,银的使用量少,使得本方法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碳点修饰的二维钨酸钠/氧化钨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钨盐溶于醇溶液中得到钨盐溶液,然后加入氯化钯,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溶液,倒入反应釜中,在140‑220℃的条件下恒温反应4‑14h,得到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多次洗涤,干燥后经马弗炉在300‑500℃的条件下煅烧2‑6h后,得到碳点修饰的二维钨酸钠/氧化钨光催化纳米材料。本发明利用不同的钨盐和金属盐氯化钯混合,在不同溶剂中制备了一系列的碳点修饰的二维钨酸钠/氧化钨复合材料,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可以高效、短时地杀灭大肠杆菌,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使得本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乙丙橡胶/聚苯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苯胺单体加入三元乙丙橡胶粉末中搅拌均匀,得到溶胀后的三元乙丙橡胶粉末;(2)得到三元乙丙橡胶/聚苯胺复合导电粉;(3)得到三元乙丙橡胶/聚苯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粒料;(4)得到三元乙丙橡胶/聚苯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导电材料。本发明方法能够在聚苯胺含量较低的情况下获得高电导率的复合材料,同时提供比较好的加工性能,并且有效的减弱了由于聚苯胺含量增加而造成的复合材料其它性能下降的影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稳定MXene材料Ti3C2的制备方法,具体为:(1)取ti3c2加入DMSO溶液中,再加入三聚氰胺,超声,搅拌过滤,真空干燥得到Ti3C2/三聚氰胺复合材料;(2)将干燥后得到的Ti3C2/三聚氰胺复合材料在管式炉氩气氛围下进行煅烧得到高热稳定MXene材料Ti3C2。本发明通过加入三聚氰胺成功制备了一种高热稳定Ti3C2材料,在高温煅烧时仍然不被氧化,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易控,高效等特点。本发明制得的高热稳定MXene材料Ti3C2在储能材料、传感器和催化剂等领域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O2/CoO/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层层组装的方式将钴基材料和石墨烯依次修饰在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利用钴基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的优异特性对SiO2颗粒进行改性;通过采用两步溶剂热法得到的前驱体材料中,具有片状结构的钴基材料分布得更均匀,与SiO2黏结地更紧密,并且SiO2/CoO‑2/GS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形成三维多孔网络结构,SiO2/CoO‑2颗粒均匀分散且大部分被包覆于石墨烯的导电网络中,阻抗测试结果显示,SiO2/CoO‑2/GS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容抗与欧姆阻抗。优异的结构特性使得该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200mA/g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568.5mAh/g,第二次循环开始便不再有容量衰减,经过1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在801mAh/g。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效耐盐雾石墨烯改性环氧锌粉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其中所述的甲组分包含环氧树脂E20、环氧树脂E51、润湿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触变剂、石墨烯‑锌粉复合材料、磷铁粉、二甲苯和正丁醇;所述的乙组分为聚酰胺类固化剂。所述防腐涂料中含有石墨烯‑锌粉复合材料,在其他组分的协同配合下,使得制备的防腐涂料便于分散,稳定储存,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充分发挥“导电搭桥”的作用,可与少量非连续的锌粉连接形成导电网络,减少锌粉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漆膜的耐盐雾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紫外光TiO2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硅烷偶联剂(KH-570)、钛酸四异丙酯、无水苯甲醇三者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后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加热,生成的TiO2纳米粒子用无水乙醇清洗倾去上层清液后分散到二甲苯中,并加入油酸稳定,然后将一定比例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和二甲苯对应加入100微升的油酸超声处理得到的稳定溶液用匀胶机旋涂得到TiO2膜,并用椭偏仪测量保证需要膜厚;将制备的复合材料膜放入干燥箱退火获得具有良好透明度和紫外屏蔽能力的TiO2薄膜。本发明制备的TiO2膜不会出现由于光降解而造成的材料变黄、变暗的现象,而且经久耐用,在保持良好透光能力的情况下对紫外光具有良好阻断作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氮化硅的滑板耐火材料及其生产方法,该滑板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为45~65%的刚玉、10~25%的锆莫来石和/或锆刚玉、2~8%的氮化硅、6~18%的氧化铝微粉,其余为金属硅、炭黑、石墨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外加上述原料总量4~6%的酚醛树脂结合剂。生产方法时按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经混炼得到泥料,然后加压成型,在200±10℃下干燥6~10h,然后在1200~1400℃下氮化烧成。本发明通过加入氮化硅,并合理添加其他组分和用量配比,形成了结构为Al2O3-ZrO2-Si3N4-C的滑板复合材料,改善了滑板的抗氧化性能。该产品显气孔率1~4%,常温耐压强度150~220MPa,高温抗折强度28~33MPa,其抗氧化性、抗冲刷性和抗热震性等性能指标均达到优或良。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间群R3对称性的三维编织材料及其编织方法,该编织材料编织几何结构为在三维空间延伸编织成的呈连续纱线的结构,编织几何结构中的代表性体积单元中的纱线段满足空间点群C3描述的点的对称性,编织结构整体上呈现将代表性体积单元用空间群R3描述的平移对称操作平移得到的三维空间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三维编织织物。本发明的编织材料通过对其工艺可行性的研究和对相应三维编织物的纤维体积百分含量进行的预测,获得了比传统三维编织材料纤维体积百分含量更高的新三维编织材料品种,其几何结构更加稳定,对应的复合材料具有比传统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型两亲性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Hummers方法,用强酸浓硫酸、高锰酸钾和强氧化剂?双氧水对膨胀石墨进行氧化处理;硅烷化处理,利用活性较高的离子结构硅烷偶联剂与氧化石墨烯表明羟基之间的形成Si?O?C键而制得硅烷化的氧化石墨烯;硅烷化石墨烯的还原制备,利用还原剂水合肼对硅烷化的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将其表面的环氧、羰基和羧基等未参与硅烷化反应的含氧基团还原掉而得到硅烷化的石墨烯;离子交换,用阴离子的表面活性剂与硅烷化石墨烯表面的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得最终功能化的石墨烯。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其在复合材料中高质量的均匀、剥离分散。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Al2O3/WO3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Al2O3/W合金粉体,属于钨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Al2O3的粒径为5~15nm;所述WO3的粒径为40~90nm,粉体粒径分布均匀,有利于后期制备纳米级Al2O3/W过程中致使形成的合金晶型并能很好细化,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延展性等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MOF‑磁性石墨烯功能材料,是利用磁性石墨烯和手性MOF一锅煮的常压原位合成方法进行合成,采用本方法合成的手性MOF‑磁性石墨烯功能材料具有分散性好,结构性质稳定,合成方法简单快捷等优点;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所需有机溶剂少以及可重复利用的优点。本发明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联萘酚对映体的手性识别能力,通过优化萃取溶剂、洗脱溶剂、萃取时间、洗脱时间、磁性石墨烯的掺杂量等,在最优的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对联萘酚对映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其ee值可高达74.8%,整个吸附过程可在3分钟内完成,且材料重复使用7次后,其ee值未见明显降低。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用座椅骨架,包括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成形的n形框架,在所述n形框架内侧设置有加强筋;在n形框架的两侧框的中部至底部的内侧连接有靠背板,该靠背板采用编制纤维+PP或者采用横向连续纤维纱+PP预浸片。本发明对座椅靠背骨架的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可以均匀分散受力点,可以延长承力时间,大幅度降低最高冲击力度。整体受力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经过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符合长途客车安全标准。降低靠背板厚度,节约用材,降低成本,安全可靠,寿命长,提高了人体舒适性。
本发明属于复合导电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硫化亚铜/PET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首先以胺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粉末为基体,以硫酸铜、硫代硫酸钠为原料,在水溶液中使纳米硫化亚铜在PET粉表面原位生成,得到纳米硫化亚铜/PET复合材料,然后将这种复合材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式制备具有持久导电性的纳米硫化亚铜/PET复合导电纤维。本发明制备的导电纤维的技术使导电网络在纤维的内部形成,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导电层的脱落,亦不受使用环境的影响,导电功能具有持久性。
泥浆泵喷涂式缸套及制备方法是一种油田泥浆泵缸套技术,所述的缸套内衬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外套为金属,其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为陶瓷、氧化锆、氧化钨、氧化铬、氧化钼、树脂材料。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核壳结构Fe3O4@SiO2@PANI吸波剂及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Fe3O4纳米球制备;步骤2:Fe3O4纳米球的活化;步骤3:核壳结构Fe3O4@SiO2的制备;步骤4:苯胺单体的提纯;步骤5:Fe3O4@SiO2@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实验条件可控,减少了实验步骤,成本低,适合于多种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制备多组分、核壳结构的吸波材料,得到的Fe3O4@SiO2/PANI复合材料,空心核壳结构清晰,纳米颗粒成球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陶瓷结合剂,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纳米陶瓷结合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aO 3~8%,R2O 8~20%,Al2O315~20%,SiO245~60%,B2O315~25%,其中CaO、Al2O3、SiO2和B2O3中的至少一种由常规颗粒和纳米级粉末混合而成,其中R2O代表Na2O和/或K2O。本发明在传统陶瓷结合剂原料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至少一种原料内常规颗粒和纳米级粉末的比例,控制纳米级粉末重量占比为0.2~8%,不仅大大降低了结合剂的烧结温度,节省了能源,还显著提高了陶瓷结合剂的强度。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