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铀吸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啉酮类抗生物附着提铀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交联微球的合成:(2)氯甲基化共聚物交联微球的合成:(3)氯甲基化共聚物交联微球的乙二胺功能化:(4)啉酮类功能基抗生物附着提铀材料的合成,得到产物啉酮类功能基抗生物附着提铀材料。上述方法利用化学改性反应成功制备了盐湖提铀用啉酮类抗生物附着材料,制备工艺方便可行,材料机械强度较好。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层及其沉积方法、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所述膜层沉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介质层;传输前驱气体和反应气体至所述介质层表面,形成覆盖于所述介质层表面的膜层和副产物;除去所述副产物,推动所述前驱气体与所述反应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正向进行。本发明提高了生成的膜层的纯度,减少了所述膜层中夹杂的副产物,改善了膜层的结构稳定性和抗掺杂能力,确保了最终生成的半导体器件结构的良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同时还涉及采用这类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单线态能级,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当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应用到OLED器件中后,特别是作为发光主体材料使用时,可以有效提高OLED器件的光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电型检测与修复混凝土裂缝的多功能机器人,主要包括:自发电型行走检测混凝土裂缝的机器人足、多功能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手臂、人工智能(AI)机器人行走敲击检测系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行走敲击检测系统包括:行走敲击混凝土音响回传信息接收存储器、行走敲击混凝土裂缝精确定位器、行走敲击混凝土裂缝综合信息传送器和人工智能(AI)电脑;行走敲击混凝土音响回传信息接收存储器、行走敲击混凝土裂缝精确定位器、行走敲击混凝土裂缝综合信息传送器构成机器人足混凝土裂缝检测器;本发明能够实现机器人行走时自动检测混凝土裂缝、修复混凝土裂缝以及具备自发电功能。
本发明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网络高强度丝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经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交联(第一网络)的丝蛋白水凝胶,浸泡于能诱导丝蛋白β折叠转变的溶液中,形成物理交联(第二网络),即可制备得到固含量2?20?wt%的双网络高强度丝蛋白水凝胶。该水凝胶弹性好,强度高且易于调控,具有生物相容性并在模拟体内环境条件下性能稳定,可广泛用于药物缓释载体、软骨组织和韧带组织等诸多生物医学和再生医学工程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式I或式II所示的结构。当将本发明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材料时,可以实现深红/近红外发光,并展现出高效电致发光与高光谱色纯度,以及获得器件发光半峰宽窄的最佳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生物纤维素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生物质纤维素的制备、金属MoS2纳米颗粒的制备、浸渍处理、液氮固化处理、冷冻干燥、高温煅烧等步骤。本发明将生物纤维素先后浸渍在柠檬酸和金属MoS2纳米颗粒的溶液中,同时进行冷冻固化和冷冻干燥处理,再进行高温煅烧处理。柠檬酸富含羧基,能增加纤维与Mo4+的结合能力;生物纤维素是一种具有高含水量的水凝胶,纤维较长,能显著提高气凝胶的孔隙率和柔韧性,金属MoS2纳米颗粒能赋予气凝胶良好的防火性能。本发明制得的生物纤维素碳气凝胶具有可压缩、防火性能好﹑超疏水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芴唑类结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同时还公开了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芴唑类结构化合物如通式(Ⅰ)所示,可以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作为电子传输材料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该结构化合物应用于OLED器件中,器件表现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锰钢表面等离子熔覆耐磨增韧涂层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高锰钢上等离子熔覆低碳合金;S2、力学性能测试,对熔覆涂层进行各项力学性能的测试;S3、构建BP神经网络;S4、构建PSO‑BP模型;S5、随机抽取M组,作为判断依据,输入其工艺参数,通过PSO‑BP模型对熔覆涂层的力学性能进行预测,然后与样本实际值进行对比,得出误差。本发明具有能减少部分实验过程、需要的训练样本变少、能更快、更简便地获得较低的相对误差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薄金属的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PEI水溶液,通过旋涂或者刮涂或者丝网印刷或者喷墨打印等方式沉积在导电玻璃上,其厚度为3‑15nm;2)制备前驱体溶液;3)将步骤2)中的前驱体溶液用旋转涂膜技术按一定的转速均匀涂抹在导电玻璃上,制备光吸收层;4)在步骤3)制得的钙钛矿层上制备空穴传导层;5)在步骤4)的样品上蒸镀一层CuSCN、CuI、NiOx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二者的混合体系,其厚度为10‑60nm。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大小对太阳光谱裁剪,分波长范围吸收,提高电池对太阳光谱的吸收效率。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提高。
本发明属纳米生物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无催化活性的纳米颗粒核、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仅分布在在所述无催化活性的纳米颗粒核一侧。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增强药物渗透和保留的新思路;同时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外伤治疗的非对称结构纳米材料;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将这自驱动平台轻易改造成可负载各种临床药物的递送载体,协助药物到达深层组织发挥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桥墩浇筑式聚氨酯复合材料防撞围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A组分、B组分、C组分及石子组成,最外层为起定型作用的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套筒。A组分:87~94份水玻璃,5~2份丙三醇,3~2份三异丙醇胺,4~1.5份水,1~0.5份CUCAT‑WN催化剂;B组分:75~81份PAPI,15~12份聚氨酯预聚体,3~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5份AUCAT‑101催化剂,1~0.5份CUCAT‑U2催化剂,1.5~1份消泡剂,2.5份抗水解剂,1~0.5份防霉剂;C组分:纤维束10~20份石子200~600份。将C组分纤维束拌入石子中,可一边放置石子加纤维束一边浇注A、B混合料,固化后即得,本发明具有耐水及防撞性能良好的特点。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抗气体干扰型MEMS气体传感器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氧化层的表面沉积形成一层金属电极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金属电极层的表面沉积一层绝缘层;在绝缘层表面沉积一层气敏材料层;利用涂布或印刷的方式,在气敏材料层表面沉积一层分离膜,分离膜的纳米通道的孔径小于干扰气体分子的运动直径。本申请通过在制作MEMS气体传感器时,增加了分离膜,该分离膜的纳米通道的孔径小于干扰气体分子的运动直径,从而使得干扰气体分子在分离膜的纳米通道内发生大量碰撞,无法通过分离膜,从而实现对干扰气体的阻隔,避免干扰气体对传感器内敏感材料的影响,提高了热式传感器的准确性,使热式传感器对目标气体选择性较好。
本发明属于相变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熔点金属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低熔点金属相变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包裹所述囊芯的壳层;所述囊芯的芯材包括低熔点金属合金;所述低熔点金属合金为镓基合金或铋基合金。优所述镓基合金为镓铟锡合金,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镓10%~80%,铟10%~50%,锡3%~30%。所述低熔点金属相变微胶囊为使用物理法包覆的相变储热/储冷功能的微胶囊。所述低熔点金属相变微胶囊在较低温度下可以进行固液相变转换,完成相变过程。基于低熔点金属与石蜡复合为基础的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大、无腐蚀、无过冷、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克服有机与无机盐相变材料的固有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状开口的激光成像网版的制作方法,包括金属丝网、激光成像层、浆料存储区、印刷线条、S面与P面,具体步骤是先将金属丝网以一定的张力拉伸并粘接于网框上形成金属网版;将激光成像层与金属网版结合;调节激光束的波长、能量及光斑大小,对网版上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切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面不同能量、不同光斑大小的激光切割,即可获得一种阶梯状开口的激光成像网版,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具有较低的膨胀系数,以及更佳的耐溶剂性能,印刷线条也能做的更细,从而提升电池片的印刷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胶体电解质、极板和隔膜的制作;B、将胶体电解质制备成材料A和材料B;C、将材料A冷冻至‑20~0℃,将材料B冷冻至‑6~5℃,然后进行搅拌混合,并灌注进蓄电池壳中,封装;D、将极板装入电池壳中。本发明采用本方法,可使汽车蓄电池的生产能持续化进行,避免了窝工的现象,有效提高了汽车蓄电池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汽车蓄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本,扩大了其市场竞争力,符合企业自身的利益,同时制备胶体电解质的原料易得,加工方法简单,故能大规模生产,进一步保障了汽车蓄电池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合物的闪纺片材,其原料包含聚乙烯;闪纺片材在40℃蒸馏水中浸润8小时后的湿横抗张强度为3800~5000N/m,闪纺片材在40℃蒸馏水中浸润8小时后的湿纵抗张强度为3800~5000N/m;闪纺片材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大于9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90%,克重为48~75g/m2。本申请的片材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水,不易起毛和掉屑,可印刷性;在包装技术领域比常规的纸质材料和纺织材料具有更佳的性能。
为了改善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研发了一种沉积在硬质合金表面的金刚石薄膜。采用YG3、YG6、YG10、YG13硬质合金为原料,硬质合金表面的金刚石薄膜,化学脱钴处理能有效降低硬质合金表面的Co含量,该方法对Co的去除更为彻底,对涂层的力学性能提升具有主要作用。进过化学脱钴处理的金刚石薄膜结构致密,缺陷较少,力学性能优异。所制得的沉积在硬质合金表面的金刚石薄膜,其硬度、致密化程度、抗弯强度都得到大幅提升。本发明能够为制备高性能的金刚石薄膜提供一种新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非对称三角放大压电驱动器,为一整体构件,包括:主动工字区、第一非对称变形梁区和第二非对称变形梁区,特点在于所述主动工字区由中心竖直区、第一水平区和第二水平区构成,且所述中心竖直区通过导体材料与压电颗粒材料通过特定区域改性形成;所述对称变形梁区为矩形柱状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区第一侧端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区第一侧端点连接,两端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刚度调控调控槽,且在非对称梁区内表面上布置有两个单侧圆弧刚度控制槽。采用增材制造一次成型,便于微型化,输出位移更大,在微机械、微流体驱动以及微小机器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处理光触媒反应器及应用其的净水器,其中水净化处理光触媒反应器,包括紫外灯管、若干支小水管、上固定架、下固定架和反应器容器,若干支小水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紫外灯管从上固定架或者下固定架中间插入,若干支小水管环绕在紫外灯管周围分布,紫外灯管、若干支小水管、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安装在反应器容器里面,若干支小水管和反应器容器的表面镀有氧化膜,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到若干支小水管和反应器容器的表面氧化膜发生光触媒反应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它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进一步可以提升光触媒净化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晶合金的仿生抗冲击多层复合梯度材料制备方法,属于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通过选择啄木鸟喙、牡蛎壳等具有多孔梯度特性和多层复合特性的生物材料为仿生模本建立CAD模型,采用以非晶合金粉末为原材料,并以选择性激光熔融成形技术的方法制备该仿生抗冲击多层复合梯度材料,通过3D打印的方法打印不同层的材料,从而获取具有抵抗高冲击载荷的仿生多层复合梯度材料。通过对该仿生抗冲击多层复合梯度材料,合金材料以及纯非晶合金材料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仿生抗冲击多层复合梯度材料通过打印非晶合金层和孔隙率不同的合金层非晶合金层模拟仿生样本的多孔梯度特性和多层复合特性,从而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啉氨基羧甲基纤维素荧光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反向悬浮法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了缩水甘油醚基羧甲基纤维素微球;再用8‑氨基喹啉与缩水甘油醚基羧甲基纤维素微球的环氧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制得喹啉氨基羧甲基纤维素微球。本发明所合成的喹啉氨基羧甲基纤维素微球在紫外照射下,发出橙色荧光,发光性能良好,加入Cu2+离子后,能特异性识别Cu2+离子,使原来的橙色荧光迅速淬灭;而且喹啉氨基羧甲基纤维素荧光微球对Cu2+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迅速去除溶液中的Cu2+离子。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拖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拖鞋。包括:主体、鞋底、连接结构、鞋垫、载料垫;所述主体底部设有用于安装鞋垫的空腔,鞋底与主体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以将鞋垫限位在主体的空腔中;所述鞋垫开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载料垫的固定槽;所述鞋垫开有多个填充槽,所述填充槽靠近主体的一端连接有通口。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拖鞋往往功能单一且无法长时间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更换安装在鞋垫上的载料垫使拖鞋具备不同的功能,也可以通过更换载料垫来延长效果时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备功能更加丰富,功能效果可以依需要延长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材料实验样品模块化试验箱,包括箱体、箱盖、安装托盘和若干样品模块,箱盖铰接在箱体上,箱体和箱盖的内侧分别安装有样品托盘;样品模块包括安装支撑结构以及样品材料,安装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托盘上,样品材料被限位支撑在安装支撑结构上,且其暴露面朝向背离安装托盘的一侧布置。本发明的试验箱,能够实现材料在空间原子氧剥蚀、空间高低温交变、空间高能粒子辐射、微重力、超高真空、空间碎片/微流星体撞击等极端苛刻环境下进行在轨实验测试。同时,利于地面实验室安装及除水、除气、除尘处理、在轨拆卸更换以及返回地面后拆卸操作;满足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低、火箭发射上行阶段力学性能可靠的航天特色要求。
本发明为一种木耳栽培活化矿化自动喷淋给水装置。该装置包括预过滤器、活化处理单元、矿化和酸度处理单元、恒温储水罐、负压注入器、雾化喷头组、营养基元强化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其中,预过滤器、活化处理单元、矿化和酸度处理单元、恒温储水罐、负压注入器和雾化喷头组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活化处理单元内装有活化材料和合金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的矿化和酸度处理单元内装载有麦饭石、石英斑岩和酸度调节材料的混合物。本发明可以提供洁净、酸度恒定、富含有益矿物质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木耳栽培水,加快木耳生长,提高产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三层多用途锅,包括锅身,所述锅身的侧边开设三个安装孔,锅身通过安装孔连接主把手;所述主把手包括手柄、连接钢板、安装槽孔、固定螺柱和紧固螺母,手柄前端安装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开设安装槽孔,固定螺柱穿过安装孔和安装槽孔与安装槽孔螺纹连接。本发明一种不锈钢三层多用途锅,安装便捷,固定性能好,通过设置密封圈,在加固连接处稳定性的同时,增加密封性能,保证锅的稳定性,提高锅身的抗氧化性能,保证了锅身的防火性能,提高使用寿命,聚四氟乙烯保证锅身防粘连,多个弧形槽开设底面,提高传热性能,传热更为均匀。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芯型光热转换‑蓄热调温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纳米纤维素、光热转换碳化锆纳米材料制备光热转换纤维素基气凝胶,碳化后获得复合碳化锆/纤维素基碳气凝胶光热转换材料;研磨,并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将聚酯切片和疏水性‑复合光热转换碳气凝胶粉体挤出造粒,得到光热转换碳气凝胶功能母粒;制备PEG‑PET固‑固相变母粒;将光热转换碳气凝胶功能母粒和PEG‑PET固‑固相变母粒挤出,纺丝,得到皮芯型光热转换‑蓄热调温聚酯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皮芯型光热转换‑蓄热调温聚酯纤维作为光热材料,具有光吸收能力强、光热转换效率高、保暖性能好、成本低廉且环保绿色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形微孔道液态金属复合介质层的电容式柔性拉伸传感器,属于柔性可拉伸应变传感器领域,S型微孔道液态金属复合介质层由在矩形柔性基体中设置由S型微孔道空腔并在S型微孔道腔体中注入液态金属构成,在S型微孔道液态金属复合介质层的上下表面依次设置柔性电极和柔性封装层。S型微孔道液态金属复合介质层以硅橡胶基底作为弹性基底,以液态金属作为液相填料填充S型微孔道,腔体在弹性基底中呈S型分布。本发明的电容式柔性拉伸传感器采用类似植物根茎的仿生结构,有良好的延展性、高灵敏度以及低延迟特性,为设计满足等人体姿态监测、人机交互、人体生理信号监测等应用领域需求的高灵敏度电容式柔性拉伸应变传感器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功能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