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P/ABS微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发泡剂、发泡助剂、成核剂等和载体树脂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得发泡母料;(2)将PP、ABS、纳米颗粒及增容剂等混合均匀,形成PP/ABS混合料;(3)将步骤(2)的PP/ABS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切粒后制得均匀的复合物;(4)将步骤(1)的发泡母料经过活化后与步骤(3)所制备的复合物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料;(5)将混合物料加入注射成型机中即可生产出PP/ABS微孔制品。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提高PP/ABS的微发泡性能,泡孔均匀密度高且尺寸小,另一方面也避免因PP与ABS不相容而带来的对PP/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成本低廉,加工生产比较便利。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锂离子电池梯度正极材料镍钴锰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分子式是:NixCoyMnz(OH)2,其中0.3≤X≤0.9,0.05≤Y≤0.3,0.05≤Z≤0.3,X+Y+Z=1;前驱体内层的分子式为NiαCoβMnγ(OH)2,0.9≤α≤1.0,0≤β≤0.05,0≤γ≤0.05,α+β+γ=1;最外层的分子式为NiaCobMnc(OH)2,0.2≤a≤0.7,0.05≤b≤0.4,0.05≤c≤0.4,a+b+c=1,且a≠X或b≠Y或c≠Z;前驱体中间层为上述前驱体内层和外层的浓度梯度复合材料。本发明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加工性能、振实密度,同时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轮毂制造设备以及轮毂制造方法,为能够有效提升轮毂性能而发明。所述轮毂制造设备,包括:第一凸模,侧模和第二凸模;所述第一凸模与所述第二凸模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凸模可相对所述第二凸模运动;所述侧模设置于所述第一凸模和所述第二凸模之间;所述侧模和所述第二凸模形成放置胚料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上罩设有可移除的密封罩;所述第一凸模设于所述密封罩内,所述第一凸模、所述侧模和第二凸模相配合,在所述侧模、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之间形成轮毂的模腔;在所述密封罩上设有第一通孔,以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对所述密封罩内进行抽真空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的轮毂制造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砜微滤膜,该微滤膜以聚砜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聚砜通过氯甲基化反应、酯化反应生成酯化聚砜,再与氨化羟丙基壳聚糖反应生成聚砜复合材料,最后静电纺丝制备改性聚砜微滤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改性聚砜微滤膜的污水处理方法,污水依次通过蓄污池、过滤池、调节/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及清水池,最后回收或排放;本发明改性聚砜微滤膜的原料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增大了污水的生化反应速率,使污水处理效率提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装载板,包括氧化铝陶瓷板;所述氧化铝陶瓷板的一面上具有氧化铝陶瓷三维锥状结构层;复合在所述三维锥状结构层上的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层。本发明通过构建石墨烯‑铜复合结构层,形成具有较高热电输运性能,力学参数可控的封装连接层,进而提升器件的性能,延长服役寿命。该方法操作简单,与热电器件制造工艺兼容,在各类温区热电器件封装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性流动体的加工工艺及其磁性流动体展示装置,其中,所述磁性流动体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PVP膜液,再将PVP膜液与金属部件配合制备,获得彩色显示部件;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将磁铁矿颗粒分散在油基分散介质中制作成油基磁性流体;将溶解介质、所述油基磁性流体和所述彩色显示部件分别置放于制备容器之中,并且在预设温度值内搅拌混合形成磁性流动体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能够展示更多不同颜色状态的彩色显示部件,并且还可以提高磁性液体复合结构的生产制备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次氯酸(HClO)和抗坏血酸(AA)的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碳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ERGO‑CNT),将其通过π‑π堆积作用吸附于柔性石墨烯纸(GP)表面并进行电化学还原得到GP/ERGO‑CNT,然后将合成的次氯酸电化学特异性识别探针(MBS)与内参比分子(AQ)共修饰于GP/ERGO‑CNT表面,得到能同时检测HClO和AA柔性传感器GP/ERGO‑CNT/AQ+MBS。该传感器制备简单、快速,对HClO和AA同时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宽的线性范围。能实现微量体液中HClO和AA的同时分析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过渡金属碳化物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碳层的球状碳包覆镍的制备方法及其电解水析氢性能,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机械搅拌,将六水合硝酸镍,甘氨酸均匀分散在去无水乙醇中;(2)将上述混合液体转移至反应釜,在180℃下反应12小时,得到碳包覆镍的前驱体;(3)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氮气中焙烧可分别得到球状碳包覆镍复合材料。该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方便合成,设备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可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该材料具有较多活性位点,具有较好的电解水析氢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导热激光晶体热沉及制作方法,包括热沉本体,阵列安装面、定位侧面、激光晶体焊接底面、阵列安装螺纹孔及热沉安装光孔;热沉本体采用铝基复合材料,外表面镀覆的镀金层,所述镀金层用于提高热沉本身的抗腐蚀性和改善激光晶体的焊接性。本发明提供的轻质、高导热激光晶体热沉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相比于传统钨铜热沉可以减重80%以上,能极大程度上减轻重量,较好的满足了机载激光器高集成化、轻量化的发展需求,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钨合金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铜钨合金,属于钨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匀的铜氧化物、钨氧化物、铝粉和造渣剂进行铝热自蔓延反应,得到高温熔体,经金渣分离后得到合金熔体,冷却后除渣得到铜钨合金坯料;将铜钨合金坯料进行真空磁悬浮感应熔炼,冷却后除渣得到铜钨合金。该方法通过铝热自蔓延反应得到铜钨合金坯料,可使得原位生成的铜、钨熔体在高温下混合均匀,有利于铜钨合金熔体与还原渣有效分离,磁悬浮产生的足够大的洛伦兹力可以促使氧化铝等夹杂物上浮,从而有效去除夹杂物,减少了材料夹杂物缺陷,该方法操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三叠烯‑三嗪共价骨架固相萃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是在AlCl3存在下,将氨基修饰的Fe3O4、三聚氯氰与三叠烯在回流的情况下发生傅克聚合反应,经洗涤和干燥后即可制得磁性三叠烯‑三嗪共价骨架固相萃取剂。采用本方法合成的磁性三嗪基复合材料具有分散性良好、比表面积大、核壳结构稳定,合成方法简便、成本低、可以重复回收利用等优点。键合到四氧化三铁上的共价有机骨架能提供π‑π作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电子转移作用等多种作用力,所以对一些含有芳香共轭体系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污泥处理剂,所述的污泥处理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聚合硫酸铝20‑40份、焦磷酸铁10‑15份、竹叶菜干粉10‑20份、茶皂素4‑8份、壳聚糖‑石墨烯复合材料3‑11份、月桂酰谷氨酸钠4‑8份、改性藕粉4‑6份、发酵蚯蚓浆液8‑15份、蒙旦蜡3‑5份、明矾1‑3份、氧化镁1‑3份、香精0.1‑1份、复合菌剂0.1‑2份。使用本发明的处理材料处理河流污泥时,将污泥与处理材料混合后,发酵5‑15天;处理后的污泥中含油量降低;且处理后的污泥可恢复土壤性能,避免了资源浪费;制备工艺条件较低,有利于生产。
本发明属于非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风电叶片外补强和壳体一体成型的方法及模具。提出的一种风电叶片外补强和壳体一体成型的模具包括有叶片下壳体模具(1)和叶片上壳体模具(8);叶片下壳体模具(1)包括有下壳体模具本体(17)、后缘外补强法兰模具(5)、前缘内粘接法兰模具(3)和前缘可拆卸模具(7);叶片上壳体模具(8)包括有上壳体模具本体(18)、前缘外补强法兰模具(10)、后缘内粘接法兰模具(12)和后缘可拆卸模具(14);进行风电叶片制备的方法包括有叶片下壳体成型、叶片上壳体成型、叶片合模和叶片脱模。本发明提高了叶片后处理效率与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铝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铝粉与铜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在80~120℃水热反应30~90 min得到铜包覆铝粉复合材料CA1;然后将CA1、金刚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在660~800℃非氧化气氛条件下保温1~3h,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经过筛、清洗处理,得到铜铝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式自行车车轮,采用三叉型辐板,三叉型辐板的一端与内圈连接,三叉型辐板的另两端与外圈连接,辐板为长条状辐板,与内圈连接的长条状辐板一端端头的长度方向围绕内圈外表面设置,长条状辐板另两端端头的长度方向沿外圈内表面的圆周方向设置,使得长条状辐板由内圈至外圈扭转30‑90度。本发明提供的整体式自行车轮毂使用长条状辐板代替传统的辐条,同时长条状辐板并非单向,而是具有90度的扭转,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轮的刚度,在扭转的长条状辐板上面开设有一定数量的凹槽,同样可以提高车轮的刚度,轮毂采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避免了金属材料的缺点,解决了自行车轮毂生产中能耗高,使用时易腐蚀的缺点。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四氧化三铁/硫化铜复合型电磁屏蔽柔性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多壁碳纳米管、羧基丁腈橡胶乳液及聚氮丙啶交联剂溶液进行混合,涂膜后浸入含有硫酸铜的溶液中进行固化,成型后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升温采用化学浴法反应生成硫化铜,最终得到多壁碳纳米管/硫化铜复合型电磁屏蔽膜。此法制备的硫酸铜不仅在丁腈橡胶表面上生长,而且在内部也生长聚合,以致形成的硫酸铜不仅能覆盖丁腈橡胶基体膜表面,而且还贯穿到膜的内部,真正完成了硫化铜的有效吸附,使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纺丝MOF‑235‑500℃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MOF‑235和PVP复合材料的乙醇溶液制备前驱体。将该前驱体在500℃高温下煅烧,制得纺丝MOF‑235‑500℃材料。将合成的纺丝MOF‑235‑500℃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构筑了纺丝MOF‑235‑500℃/Nafion/GCE传感器。利用I‑T曲线法考察多巴胺(DA)峰电流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在pH=4的醋酸‑醋酸钠溶液体系中,DA在该传感器上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行为。此外,制备的纺丝MOF‑235‑500℃/Nafion/GCE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且该传感器成功用于分析多巴胺注射液实际样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FRP筋增强ECC‑混凝土组合梁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将FRP筋与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和混凝土结合。本发明包括下部的ECC层、上部的混凝土层和FRP筋骨架,FRP筋骨架由纵向受拉FRP筋、FRP筋箍筋、FRP筋腹筋及纵向架立FRP筋组成,纵向受拉FRP筋放置于梁构件底部且位于FRP筋箍筋内侧,FRP筋架立筋放置于梁构件顶部且位于FRP筋箍筋内侧,FRP筋腹筋放置在梁构件中部且依附于FRP筋箍筋的内侧;纵向受拉FRP筋、FRP筋架立筋、FRP筋腹筋分别与FRP筋箍筋绑扎在一起。本发明具有延性好、耗能能力强、耐久性能好、自重轻等优点,可应用于建筑、桥梁、港口结构中的梁构件。
一种止滑胶料,由两部分原料组成,第一部分由以下原料组成: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氧化锌、十八烷酸、防老剂、补强剂、聚乙二醇、古马隆树脂、软化剂、玻璃纤维;第二部分原料由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组成,硫化剂为第一部分原料总重的0.9‑1.1%,硫化促进剂为第一部分原料总重的0.59‑1.01%。本配方采用天然橡胶作为主体材料,利用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克服胶底在冬季环境下胶底变硬的不利因素,另外在胶料中添加特殊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利用树脂将玻璃纤维与胶料有机融合在胶料中,玻璃纤维被埋入胶底中后如一个个微小的钉子,使橡胶胶底有如细砂纸般的感觉,起到在冰面止滑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ZIF‑BN/PVA筛分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ZIF‑BN,然后采用层层真空抽滤法制备ZIF‑BN/PVA筛分膜,ZIF‑BN表现出比球形ZIF更加优异的兼容性,而层层真空抽滤法制备的ZIF‑BN/PVA筛分膜材料结构紧凑、规整,避免了熔融共混法制备的筛分膜内部结构的杂乱现象。本发明克服了筛分膜材料机械强度差的缺点,所制备的ZIF‑BN/PVA筛分膜材料表现出良好的H2/CO2的筛分能力和机械强度。
本发明属于车厢板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轻量化车厢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夹芯层、骨架支撑层,所述夹芯层设置在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之间,夹芯层由若干个泡沫块相互拼接而成,夹心层和第一面板层之间、夹心层和第二面板层之间、夹心层的四周边缘以及夹心层中任意两个相邻泡沫块的拼接缝中一体成型填充有骨架支撑层,骨架支撑层与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一体成型。制备步骤如下:铺层、密封、配制胶液、注胶、固化、脱模,即得轻量化车厢板。本发明采用一体固化成型的方法,得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面板的同时在泡沫夹心层之间形成骨架支撑层,制备的车厢板,轻质保温,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混凝土基体评价模型;构建地聚合物砂浆的细观材料模型;构建内聚力接触模型,内聚力模型用于对地聚合物砂浆和混凝土的弱界面区进行有限元模拟;基于混凝土基体评价模型、细观材料模型和内聚力接触模型,进行数据仿真计算,获取剪切荷载与滑移曲线,基于剪切荷载与滑移曲线评估所述地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基体的剪切性能,评估地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基体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系统的对地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进行评价,为获得粘结性能优良的新型修补加固复合材料,并用于工程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一种瓦斯抽采封孔材料,该材料由A、B双组分组成。A组分为多异氰酸酯,B组分由28~30份(体积份,以下相同)硬泡聚醚,15~17份高回弹聚醚,5~6份稳定性聚醚,8~12份聚天门冬氨酸酯,20~28份阻燃剂,2~3份匀泡剂,2~3份端氨基聚醚,5~6份发泡剂,5~6份催化剂组成。使用时A组分和B组分按1:1体积比通过注浆泵在瓦斯抽采封孔内混合,形成致密的封闭层。与聚氨酯相比固特捷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强度、耐磨、耐腐蚀、耐油、耐水、耐老化、耐交变温度和压力、不收缩,而且对水分、湿气不象聚氨酯那样敏感,施工时不易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复合耐磨圆锥衬板的制备工艺,先配制复合合金粉末涂料,将涂料涂覆在对应磨损部位的砂型位置上,形成复合材料涂层;然后浇注金属液形成铸件,对铸件进行淬火回火处理。本发明工艺简单,由于将耐磨合金组分梯度分布,在保证圆锥衬板整体力学性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铸件的磨损性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再生抗菌性能的可降解纳米纤维口罩滤芯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传统口罩难以降解、抗菌性不可再生、过滤性差且不持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5,5‑二甲基海因,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制备卤胺前置体,并通过共价接枝技术接枝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具有高效可再生抗菌性能的氧化石墨烯‑卤胺纳米复合材料。其次,选用绿色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基于极稀溶液理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相比常规纳米纤维纤维直径细10倍的超细纳米纤维,通过调控粗细纤维比例,成功构建出粗、细纳米纤维堆叠的多尺度三维空间结构。本发明所制备可降解纳米纤维口罩滤芯具有生物可降解、抗菌性能可再生、过滤性能优异且持久稳定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催化短切碳纤维接枝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短切碳纤维浸泡在过硫酸亚铵/氯化亚铁中,搅拌一定时间,经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的短切碳纤维;将经氧化的碳纤维用多巴胺进行预修饰处理;将多巴胺修饰的碳纤维和过硫酸铵置于盐酸多巴胺溶液中,在紫外灯照射下在其表面接枝聚苯胺。本发明先通过氧化增加纤维表面活性基团数量,后用多巴胺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在紫外光催化下使聚苯胺在纤维表面聚合接枝,有利于后期与基体浸润性和反应活性的提高,对其电磁吸波性能也有极大提高。本发明条件温和、接枝效率高、且纤维表面的聚苯胺相对稳定,能改善其与基体结合强度差、粘结性低等的问题,有利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
一种利用碳纤维预浸带制备C/SiC材料刹车盘的方法,将碳纤维预浸带裁剪为长度3‑10mm的短碳纤维带并压制成刹车盘坯体,再将坯体碳化得到碳/碳预制体,最后经渗碳处理即制得产品,所述渗碳处理是指,将碳/碳预制体置于石墨坩埚中,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保护下,在1550‑1650℃下加热处理0.5‑2h,而后随炉降温冷却即完成渗碳处理。本发明的C/SiC复合材料在碳碳预制体的制备上具有成本较低、工艺周期短、制备过程无污染、简单可控等优点,有望于在C/SiC复合刹车盘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高强度建筑材料及电力设施的施工方法,该高强度建筑材料是由如下步骤制备的:提供碳纤维;对碳纤维进行预处理,得到经过预处理的碳纤维;对经过预处理的碳纤维进行表面活化,得到表面活化的碳纤维;提供多壁碳纳米管,并将多壁碳纳米管与表面活化的碳纤维混合,得到多壁碳纳米管与碳纤维的均匀混合物;混合多壁碳纳米管与碳纤维的均匀混合物、表面活化的碳纤维、PTFE粉料、碳化硅粉末、碳酸钙晶须以及加工助剂,得到混合原料I;对混合原料进行高速混合,得到混合原料II;对混合原料II进行烘干,得到混合原料III;对混合原料III进行混炼挤出成型,得到熔融复合材料;以及将熔融复合材破碎为微粒,得到该高强度建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树脂泡沫预制体、由树脂泡沫预制体铺贴制成的轻质构件及制备方法,采用树脂泡沫预制体铺贴在异形外壳上再经加热固化成型得到,成型方法如下:将树脂、稀释剂、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增韧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00:(0~5):(2~70):(0~2):(0.5~2):(2~5)的比例在真空下混合均匀,将复合材料空心球均匀铺放在成型模具中,注入树脂混合物料,低温环境下储存,将得到的树脂泡沫预制体按照异形外壳的形状裁剪修整后,紧贴在其内表面,真空条件下加热固化成型得到轻质构件。本发明巧妙利用了树脂在低温下具有高黏度、在高温下具有极低黏度的特性,极大简化了树脂泡沫预制体构件的制作工序,制得的树脂泡沫预制体构件整体性好,吸水率低。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