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抗折SBS复合鞋底防静电无尘鞋,涉及无尘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鞋底、鞋帮、净味包,所述鞋底采用SBS复合材料,所述鞋底的顶侧壁上固定有一号拉链的一半边结构;所述鞋帮采用防静电面料,所述鞋帮的脚背面的通孔中设置有透气网,所述透气网的边部固定有二号拉链的一半边结构,所述鞋帮的底端固定有一号拉链的另一半边结构;所述净味包呈三角型的鼓包结构,所述净味包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材料,所述净味包的底面的通孔中设置有隔离网,所述净味包的底边上固定有二号拉链的另一半边结构。本实用新型便于根据不同季节组装不同鞋帮,且具有祛除异味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轴承,涉及复合轴承技术领域,包括外轴圈、内轴圈和装饰盖,所述内轴圈套设在外轴圈内部,所述装饰盖安装在外轴圈与内轴圈之间,所述外轴圈内设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开设在外轴圈内的润滑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润滑组件中刷板、刷毛、连接齿条、连接齿轮、定位齿条、连接盖和定位螺栓之间的配合,利用刷板内的渗油孔将润滑油滴落并附着在刷毛的表面,当滚珠移动时将会与滚珠接触并将润滑油均匀涂覆在其表面,与现有技术中的双金属复合材料轴承相比,提高了双金属复合轴承的润滑效果,且后续补充润滑油通过注油孔注入即可,有助于双金属复合轴承的润滑处理。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FRP复合竹质圆筒生物基质塑料空心圆形梁或柱,其结构为复合竹质圆筒(4)位于截面正中央,同FRP圆筒(1)形成同心圆,钢筋或FRP筋(3)均布在FRP圆筒(1)和复合竹质圆筒(4)之间,由生物质填充料(2)和塑料粉碎料(5)形成的混合料充满FRP圆筒(1)和复合竹质圆筒(4)之间的缝隙,共同形成一种复合材料构件。优点:充分利用了多类材料的特点,将日常生活塑料废品及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土木建筑结构构件中。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施工工序简单,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冻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细胞冻存管外用的薄膜冻存袋,包括冻存管外的密封薄膜冻存袋,抽真空单向气阀门,预制有二维码的标签袋,前端进口处的封条和热敏密封材料,前端和尾端的碳纤维弹性材料包裹的小磁扣,所述的冻存应用装置包括自动抽真空装置,附加的耐超低温的二维码标签和标签袋;冻存袋由改性氰酸酯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高低温冷热循环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仍然采取传统的冻存管,外包括密封的薄膜型冻存袋,防止液氮漏入冻存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和活性;防止标签纸由于剧烈温差变化而脱落或者字迹模糊导致样品混淆。
一种热压网格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网格布主体,所述网格布主体的在正面、背面均设置有密封胶,所述网格布主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玻璃纤维基材、防火隔热层和防水层,所述玻璃纤维基材的一侧设置有钢制纤维层,所述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一侧设置有抗紫外线膜,所述网格布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制纤维层、抗紫外线膜和保护层来解决网格布延展能力不足、易老化的问题,钢制钢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工业纤维,具有自我延展性比较好的特性,通过在玻璃纤维基材上增加钢制纤维层形成复合材料,有利于增加基材的延展能力,当有阳光直射网格布主体时,保护层粗糙的平面会先将阳光进行散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仿生青蛙机器人的脚部结构,包括前腿、后腿、运动肢、电机杆、主骨干;所述前腿和后腿的结构相同,且前腿对称设置在运动肢前部外侧;所述后腿对称设置在主体后部两侧;所述后腿上设有触地足、三角肢、梯形肢、连接肢;所述触地足上设有固定孔I、固定孔II和卡键,且连接肢上设有固定孔III;所述触地足折叠与连接肢表面接触,且固定孔III与固定孔II相重叠;所述三角肢折叠分别与触地足、梯形肢相互垂直,且三角肢两边分别与触地足、梯形肢通过布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PC板中间压布新型复合材料板片,拼接简单,运动灵活,用户体验成效好,不易摔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建筑用防火玻塑楼板,包括楼板主体,楼板主体包括承重层、玻塑防火层、内饰装饰板、纤维水泥板以及中间夹层,玻塑防火层的上表面与承重层的下表面相连接,玻塑防火层的下表面与内饰装饰板的上表面相连接,玻塑防火层采用专利号ZL200910309604.3中所公开的具有复合材料树脂环纤粉的玻塑制品,内饰装饰板的下表面与纤维水泥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承重层与玻塑防火层之间、玻塑防火层与内饰装饰板之间以及内饰装饰板与纤维水泥板之间设有中间夹层,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风险,有效的保障了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保节能墙体结构,包括:墙板和墙角结构,所述墙板和墙角结构边缘棱角处均设有钢制加强筋;所述墙板分设为平行设置的外层板、中层板以及内层板,所述外层板、中层板以及内层板采用聚氨酯和二氧化硅气凝胶形成的复合材料,所述外层板、中层板以及内层板一体压合而成;所述中层板相对于外层板和内层板偏向墙板的左侧上方设置,从而形成墙板右侧与下侧的凹槽结构以及墙板左侧与上侧的外凸结构,所述墙角结构采用两端部设有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墙体建筑的笨重,转化成为拼接式结构,便于搬运安装与维修;保温隔热性能优异,同时具备防水防潮功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粉末辐射式加热系统,包括电气系统和导热面,导热面设置于碳纤维撒布有树脂粉末的一侧,用于将电气系统提供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对散布于碳纤维表面的树脂粉末进行加热。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使得对碳纤维表面的加热均匀,通过将导热面设置于碳纤维散布有树脂粉末的一侧,可使得树脂粉末充分的溶解并渗入碳纤维,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防火绝缘甲板,包括基层板,基层板上设有绝缘层,绝缘层中间设有抗震冲击层,抗震冲击层包括抗震结构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绝缘层上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稳定,采用抗震结构能有效缓解船只行驶中造成的震动和冲击力,保证甲板结构的稳定、安全,延长使用寿命,310S不锈钢材料承受能力大,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适应性强,采用绝缘粉填充,有效绝缘,避免损失,还能起到缓解冲击力的效果,石英层有效防火,耐高温效果好,清洁方便,外观优雅,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下管廊口部投料口抗爆炸的防护板,包括夹层板和异型钢;异型钢分别包裹在夹层板的四周;防护板整体结构呈矩形,长度为宽度的1~1.2倍;夹层板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腹板;上面板和下面板平行设置,腹板为多个,等间距地垂直分布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夹层板结构替代现有的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质轻,且夹层板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结合四周采用焊接技术固定异型钢,可使形成的防护板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以满足结构整体承载、抗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河道水质提升的生境稳定岛礁及其岛礁群,属于水体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河道水质提升的生境稳定岛礁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环绕设置形成支撑柱组;支撑柱组环绕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牵引线,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牵引线上依次设置有沸石层、微生物附着基层、黏土陶粒层、球形生物填料层和释氧复合材料层;可以使得水体可以进行进行厌氧‑缺氧‑好氧反应过程,提高水体的净化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河道水质提升的岛礁群,岛礁在河道中沿河道方向设置或交错设置,不仅实现对河道中的水体进行充分净化,并且可以起到消浪稳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本实用新型为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和聚脲弹性体进行双重加固的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结构的芯体为内侧面设有粘结槽的钢筋混凝土拱,第一重为UHTCC加固层,通过界面粘结配合机械锚固的方式,在拱内侧将UHTCC与芯体结构约束在一起,形成拱芯结构。第二重为聚脲加固层,采用喷覆的方式,在拱芯结构的表面喷涂聚脲弹性体,通过聚脲材料优异的附着力使得第二重加固层与拱芯结构形成整体。聚脲涂层可以使UHTCC与混凝土更牢固地约束在一起,增强加固效果,同时UHTCC能延缓聚脲涂层的剥离,提高抗震塌效能,使加固结构达到承载力高、抗震塌性好、抗冲击力强的战术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轮式动力伞,包括主梁、前支撑、后支撑、仪表盘、伞绳吊挂板、前座椅和后座椅;所述主梁设置有两个,并通过钢连接件构成动力伞的主体框架,所述前支撑安装于该主体框架的前端;所述后支撑安装于该主体框架的后端,且后支撑与主梁之间还设有弹簧避震器。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各个部件均采用复合材料的碳纤维制作,在不影响载重的情况下,使得整体结构的重量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推重比,提高飞行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主梁通过碳纤维和铝件胶合而成,不仅质量轻便,还能够承受20KN的抗弯折力,仪表盘设置45°的倾角能够有效的遮挡阳光,有利于驾驶员的飞行。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厚缝合织物制备装置。一种特厚缝合织物制备装置包括:PLC控制器、织物夹持装置,提升器、高压射针器及含针鼻钢针等,其中所述PLC控制器用于精确控制织物缝合针距和行距,所述钢针长度大于织物厚度60mm或以上。本实用新型缝合工艺减少了人的操作误差,工艺简单,织物抗分层性能优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高半导电聚烯烃屏蔽电力电缆,该石墨烯复合高半导电聚烯烃屏蔽电力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层同心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所述绝缘屏蔽层的外层依次为铜带屏蔽层、包带层和护套层,所述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为三层共挤结构,所述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均采用石墨烯及其聚烯烃复合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采用石墨烯和聚烯烃复合层,以达到降低体积电阻率、提高均化电场、实现导体屏蔽和绝缘以及绝缘屏蔽光滑无间隙的效果,从而提高运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艇活动码头,包括至少一个单元块,相邻的单元块相互连接;连接后,各单元块的顶面与侧面组成台阶结构;每个单元块包括外壳和填充在外壳内部的配重结构,所述外壳为复合材料,所述配重结构包括填充层和空心层,所述空心层与外壳之间具有注液通路。本实用新型的游艇活动码头,能够根据水位的上升和下降调节外壳内部空心层的配重,从而调节单元块的吃水深度,进而调节码头相对于河堤、船只的高度差;当高度差超过一定范围而无法既满足河堤的高度、又满足船只的高度时,只需增加或减少单元块的数量,实现台阶数的增减,从而实现调节。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板碎屑收集消尘分类装置,由设备主体和机尾收集箱构成,所述设备主体左端通过导尘管路将碎屑分往导尘支路和导尘支路,且导尘支路和导尘支路中部安装有带护板的电场,所述电场可以通过设置在设备主体外侧的层门取出,所述设备主体后端导尘支路和导尘支路合并成为导尘管路,所述导尘管路依次与所述机尾收集箱和吸尘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对金属和木制复合材料碎屑进行自动分离,不需更换收集设备,提高收集碎屑的效率,同时改善工作环境。
一种新型的LFT挤出装置,属于热塑性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基料挤出装置、混合料挤出装置和控制箱,混合料挤出装置设在基料挤出装置长度方向的一端且与基料挤出装置相互垂直设置,基料挤出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减速箱、第一喂料腔体、第一加热组件和单螺杆,第一加热组件有一组,分别由第一加热块构成;混合料挤出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减速箱、第二喂料腔体、第二加热组件和双螺杆,第二加热组件由一组,分别由第二加热块构成。所制备的成品强度高且均匀,大大提高了纤维含量和性价比,可制备复杂形状制品;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延长了设备的持续使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型腔;所述下模的模壳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浇口,浇口内设有连通型腔的注塑通道;所述各注塑通道通过联通通道连通;所述联通通道上设有阻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多个浇口,可以通过不同的浇口向型腔中注入不同的材料,并可加入不同比例的添加剂或复合材料调整铸件特性,达到部件局部位置强度优化和轻型结构等特点,具有成本低,强度高和重量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镀镍碳纤维板,包括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位于电磁屏蔽性能镀镍碳纤维板的中间,碳纤维布的上、下表面分别镀有第一镀镍层,第一镀镍层上电镀有镀铜层,镀铜层上电镀有第二镀镍层,第二镀镍层上压制有树脂层。所述镀镍碳纤维板在150KHz~18GHz的电磁场中电磁屏蔽效能大于40dB,通过镍-铜-镍三层镀层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碳纤维布电磁屏蔽效果的稳定性;复合材料的成型、镀镍碳纤维表面的树脂层提高了制件的耐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三维板用轧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上下设置的上轧辊和下轧辊;所述上轧辊的两端均设有上轴承座;所述下轧辊的两端均设有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的同一侧位于轴承座的外侧均设有一齿轮;两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上均设有花纹;所述花纹呈凹凸状;所述上轧辊的凹凸花纹与下轧辊的凹凸花纹相合;所述底座上位于下轧辊设有齿轮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下轧辊设有齿轮的一端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压出凹凸花纹,使芯材表面平整度更好,更加容易复合材料,更加牢靠,减少复合板表面缺陷,提高剥离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材车身肩部连接结构,包括车顶和设置在其两侧的侧墙,在车顶和侧墙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梁,连接梁设置在车身的内侧并分别于车顶和侧墙固定连接,车顶和侧墙通过连接梁实现二者间的稳固连接;车顶、侧墙和连接梁均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且均采用复合材料拉挤成型,车顶和侧墙分别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顶板和侧板,在顶板和侧板上均包覆有外蒙皮和内蒙皮,在顶板和侧板的接触端设置有拼接结构。通过增设连接梁实现对车顶和两侧墙三大模块的稳固连接,连接梁还能够增强车身肩部区域的承载能力,提高车身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动拾起工装转运装置,包括支架、升降平台、若干吊臂和驱动机构;所述的升降平台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的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平台在所述支架上做升降运动;所述的吊臂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且所述吊臂在所述升降平台上可抬升,所述的吊臂用于托起工装;沿所述升降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吊臂卡在所述定位槽中。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拾起工装转运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大小各种尺寸尤其是长度特别长的复合材料铺贴工装的拾起和转运操作,而在此操作过程中全部使用人力实现,并不需要接通电源或者大型固定设备,由此可以完全自由不受距离限制的转运工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汇流电极板散热的电芯封装结构,它能够大幅度降低电芯单元组的生产成本,且电芯能够通过电极板散热,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它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单元、至少一个电极板;各电芯单元至少具有一种极性的集流体以及复合材料,至少一个电芯单元中的至少一种相同极性的集流体的集流体延长部贴合在一起形成的集流体汇合部,集流体汇合部和与集流体汇合部导通相连的极耳中的至少一个弯折后与一个电极板导通相连。
本专利提供一种盖板散热的电芯封装结构,它解决了集流体与外壳连接困难的问题,能够大幅度降低电芯组的生产成本,且电芯能够通过盖板散热,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它包括至少一个叠片单元、至少一个盖板;各叠片单元至少具有一种极性的集流体以及复合材料,至少一个叠片单元中的至少一种相同极性的集流体的集流体延长部贴合在一起形成的集流体汇合部嵌入一个盖板上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加工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浸料分切机用胀紧装置;主轴,端部设置有螺纹;胀紧机构,被料片卷包裹;紧固螺栓,用于锁紧所述胀紧机构;所述胀紧机构包括:中间轴套,内部中空,与所述主轴套接,端部开有斜角;前端套,夹设在所述中间轴套前端和所述紧固螺栓之间;后端套,与所述中间轴套后端连接;弹性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套与中间轴套之间和所述后端套与中间轴套之间;当所述紧固螺栓拧紧时,所述前端套和所述后端套会向所述中间轴套靠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预浸料分切机用胀紧装置,在保证料片卷收放卷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了实用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